小提琴制作全国占据80% 吸引大批“北漂”回归 成为出口第一地儿
小提琴是世界三大乐器之一,自民国初年由小提琴大师带到中国后,从此便在中国发扬光大。
国人从演奏小提琴到制作出小提琴,推出属于自己品牌,这不俗的业绩。谁能想到小提琴制作地儿,是处在中原腹地,一个叫确山的地方,是由有一帮压根不识五线谱的人制作出来的。
是他们通过他们的巧手制作出,国内中高端小提琴80%市场份额。
王新青就是他们当中杰出的一位,现年五十多岁,河南竹沟镇的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是业内颇有知名度的提琴匠人,在手工小提琴制作行业已经摸打滚爬20年。
他们弟兄四个,老三和老四都是制作小提琴的高手。
中学毕业的王新青,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爱思考的他,对木头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做木匠开始再到和妻子一起创办了家具加工厂的创业。
说起来,他家具生意做得还不错,但折腾了二十年,也没有摘掉贫困的帽子,家了还因为生活背下了不少债务。
2002年,王新青关闭了家具加工厂,投奔到在北京制作小提琴的四弟,开始了制作小提琴之路。
一切从零开始,开始,四弟安排他先从下料、做版、上琴头做起,木工出身的他,加上勤学苦练,很快就上手了。10年的磨练,王新青成了小提琴厂里的顶梁柱,其技术也日渐娴熟,其制作的小提琴深受客户好评。
转眼到了2012年,王新青萌生自己创业的想法,小提琴制作出来了却没有销路,为了打开市场,连番的参加上海、北京、广州的展销会,发出去的货,至今都是泥沉大海,杳无音讯。
虽然遭遇了种种困难,也没有压垮这位河南汉子,为了打开市场突破口,王新青以马头琴为主打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时间,马头琴成了王新青打开市场的一把利器。
在北京的几年里,王新青虽然赚了一点钱,但是除了开支、多种花销,到头来手头所剩无几。
不过,令他自豪的是,小女儿从小在琴厂耳濡目染,对小提琴是爱不释手,对音乐有天赋,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8级考试,考入了一所音乐殿堂。
2016年,老家镇党委书记刘冬梅先后多次赴京,动员王新青等人返乡创业。弟兄们聚在一起慎重考虑,王新青和两个弟弟,还有老乡先后回到河南竹沟镇,携手打造“确山提琴”品牌,开始打造提琴产业园。
如今,王新青的提琴厂已经在竹沟镇开花结果,马头琴、贝司、小提琴多种乐器,利用电商平台远销美国、新加坡等地。
产业园生产的提琴数量,占据全国提琴总产量的40%,在中高档提琴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份额,年出口创汇数千万美元。
以确山提琴为代表的河南提琴在国际制琴界已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确山提琴也成为向世界奏出了“中国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