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手执手术刀一手拿指挥棒 90后牙医“演奏”人生华彩乐章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2019年8月9日的新加坡国庆日,这一天新加坡驻成都总领事馆和其它各国的领事馆一起,在成都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交响音乐会以示庆祝。今年28岁的交响乐团指挥吴天木,带领乐团演奏了中国国歌、新加坡国歌,之后,新加坡著名歌手蔡淳佳登台献唱,乐团为其伴奏,获得圆满成功。

“能够有幸在这样的场合,庄严地演奏祖国国歌,真的感到无比自豪!”时隔多日后,吴天木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起那天的演出盛况仍然十分激动。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位90后小伙子后,发现他不光是四川大学交响乐团的指挥,同时还是一位华西口腔毕业的研究生,刚毕业一年的他,现在已是某全国连锁口腔医院西南区域院长。是什么让他在这两个看似毫不沾边的领域,都大放异彩呢?

八岁开始吹黑管

“音乐神童”空降知名医学院

“音乐是我最大的爱好,同时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首先我最要感谢的是我父亲。”原来吴天木的爸爸是一名音乐发烧友,无论是古典还是流行,吴爸爸都收藏了海量的磁带和唱片,从小耳濡目染,吴天木也慢慢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吴天木8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单簧管,显示出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说起了自己学管的那段经历:学管仅3年多的时间,就拿到了全国金奖,后来多次在电视台演奏。圈内人一提起华北地区那个吹《野蜂飞舞》的小胖子,说的就是他。

2009年,吴天木考入四川大学,进入华西口腔医学院,在那里开始了他长达九年的口腔医学学习生涯。刚进川大的时候,吴天木加入了川大管乐团演奏单簧管,而后被同校的交响乐团指挥看中招至麾下,后又成为川大交响乐团的首席单簧管。

管吹得好好的,后来怎么又成了乐团指挥?这一切要从2013年说起。为了解决四川大学交响乐团第一任指挥毕业的“危机”,他毛遂自荐,接下了这副重担,并制定了乐团发展的“三年计划”:社会影响力和演奏水平的双重提升,即“虚实结合”的方针。其实在2011年,他便开始了长期的规划:一边在华西校区上医学专业课,一边到邻居四川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和指挥课程,所以2年后他才能够接下交响乐团指挥的重任。

“感谢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支持每个学生发扬本真和自我,让学生注重个人和事业的双重发展。” 吴医生依然很感谢曾在医学院学习的那些时光。

医术和音乐“兼修”

交响乐团“声名大噪”

2014年,吴天木留在华西口腔读研深造,这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医学事业的进一步,也是音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医学专业上,他投身科研和临床,一方面进行医学研究,另一方面进行临床实习,毕业时拥有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SCI 收录论文4篇和一个国家级专利,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在音乐上,他也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他几乎参与和学习过川内所有大型乐团的排练和演出。根据他的三年规划,在自己的指挥任期内,要让学校的交响乐团在虚、实两方面得到实质提升,虚指的是社会影响力,实指的是乐团演奏能力,两方面都将加以完善以使乐团能够具备实质性的专业素养。为达到这个目标,他制定和完善了演出制度、排练制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将四川大学交响乐团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配置完备,具有专业水平的交响乐团。2016年,吴天木携团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行了一场柴可夫斯基专场公益交响音乐会,演出座无虚席。

三年来,他带领整个乐团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演出、参加学校社会交流活动,使乐团在川内小有名气。四川大学交响乐团在他的带领下已经不再是一个30多人的学校级乐团,而是一支有60多人的完备乐团。有成都调查机构在推选本土四大最具人气交响乐团时,四川大学交响乐团和成都三大职业乐团: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和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一起位列其中。

爱情事业双丰收

“天才”是熬夜熬出来的

2016年,吴天木的毕业音乐会还“上演”了一个让很多观众都感到难忘的插曲。吴天木相恋多年的女友张华锦是一位古典吉他手,那场音乐会有一个曲目是由张华锦演奏的古典吉他协奏曲,待到张华锦登台坐定准备演奏时,指挥手势突变,几位被安排好的管乐手心领神会,立刻吹奏起了“婚礼进行曲”(选自《仲夏夜之梦》),现场被蒙在鼓里的乐手和观众全都懵圈,女朋友更是不知所措。一看火候到了,吴天木走入后台,捧出一大束红玫瑰跪倒在女友面前。如此浪漫别致的求婚,顿时令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尖叫。

另一方面,在华西口腔九年的潜心学习,配上乐团的管理经验,吴天木在未毕业时便被一家全国连锁口腔医院的CEO看中,被任命为西南区域院长,负责西南片区的运营与开发。做为院长,他要做到两双抓:一方面亲自抓医疗,立志将华西的医疗理念推广发扬,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准;另一方面还要谋划全局,应对财务管理、人事招聘、客服等经营规划问题。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不甘心放弃爱了这么多年的音乐。毕业后,他回归川大交响乐团,积极投身乐团的演出等常规活动。另外,钟爱乐谱的他,还在全世界各地搜寻散落的音乐家手稿,并通过研究、复原和比对重建制作收藏。

他身边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为:谦虚、乐观。“哪有天才,不就是熬夜熬出来的嘛,如果不够,就再熬一个呗。”一个年轻人能够做到多方面都出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一直保持冷静,坚持努力,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位一手执手术刀,一手拿指挥棒的小伙子,让我们看到了90后新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