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生命不只是活着而已,活着是为了实现某些价值。
1996年8月,河南省新闻媒体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寻人活动。
他们要寻找的人,正是1年前名扬全国的“不跪英雄”孙天帅。
为什么事隔1年后,河南媒体还要寻访孙天帅?
原来,那段时间,省会郑州一些娱乐服务场所出现一些怪象。
为了招揽顾客,一些歌厅在播放国歌时,配的竟是日军侵华的画面,有些照相馆用日本军刀、军服作道具……
这些怪象,显然与爱国主义思想格格不入,有必要大力宣传正面的爱国人物和事迹,制止这种怪象蔓延。
而孙天帅就是绝好的活教材。
他硬刚韩国老板,拒不下跪,不仅长了国人之气,更是让河南为之骄傲。
可以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孙田帅顶天立地,活出生命的价值。
孙天帅是如何硬刚韩国老板的?之后他又经历什么?如今他过得如何?
(以孙天帅为原型写的长诗)
硬刚老板,拒不下跪
1995年3月7日,珠海市瑞进电子公司内,工人们紧张劳作后,终于迎来10分钟的工休时间。
连续5天,他们日夜加班连抽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大家抓紧短暂的时间小憩。
一个女工太累了,不知不觉趴在工作台睡着了。
这时,公司老板金珍仙出现在车间,她是韩国人,平日里趾高气昂,对工人们颐指气使,苛刻无情。
她制定的规章制度极其严厉,其中有一条“铁纪律”:休息时一律离开车间。
她还经常突击检查车间,发现有违规行为,便毫不客气进行处罚。
在公司,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工人们虽然心有怨气,但为了保住这份工作,都选择忍让。
毕竟,外资企业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尽管辛苦,也比没有工作或工资太低要强许多。
金珍仙看到有工人在车间睡觉,顿时勃然大怒,她大声辱骂这位工人,并要求她下跪。
其他工人见状,窃窃私语着回到自己的工位,金珍仙这下更生气了:
“你们在说什么?所有人统统给我跪下。”
当时,车间有120多名工人,迫于金珍仙的淫威,纷纷跪下。
金珍仙颇为满意,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容,她要的就是这种君临天下、一言九鼎的感觉。
在她的地盘上,她是狩猎的王者,工人是她的猎物,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环顾四周时, 她的笑容很快凝固了。
在一片跪倒的人群中,居然有个年轻人还直挺挺站着,脸上露出不服之色。
那个年轻人就是孙天帅,当年24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年轻时的孙天帅)
她立刻气势汹汹上前质问:”你为什么不跪?“
孙天帅挺直身体,大声说:”我为什么要跪?你有什么理由让我下跪?“
在他看来,下跪是屈辱的表现,况且,在中国的地盘上,外国老板蛮横无理, 欺压倾轧工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金珍仙不由一愣,这个小伙子居然敢顶撞自己,这不是赤裸裸挑战她的权威吗?
一怒之下,她脱口而出:”不跪就开除,这个不容置疑。”
孙天帅没有丝毫犹豫,昂首挺胸走出人群。
他豁出去了,即便被开除丢掉工作,也不接受这屈辱的要求。
他和老板针锋相对干仗,并不是说他和老板根本没有交集,才无所顾忌的。
就在前一天,他刚通过担任车间主管的任命,这是经过老板金珍仙点头同意的。
任命通过后,他的工资一下涨到1300元,这在当时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了。
一旦离职,他将损失一大笔收入,并且,重新找份合适的工作,哪有那么容易?说不定连饭都吃不上。
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选择忍辱下跪,但孙天帅坚持不跪,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走到车间门口时,回头对跪在那里的工人们说:
“都站起来,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向外国人下跪?”
随后,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结果劳动部门不太积极,无奈之下,他向新闻媒体呼吁。
作为一个中国人,民族尊严不容伤害,对外国老板的野蛮行径,更应该奋起反抗。
当年那个事件,被称为“三七罚跪”事件,此事很快引起轩然大波。
中央电视台、《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高度关注,纷纷报道此事。
河南诗人王怀让还写了《中国人,不跪的人》的长诗,大赞孙天帅。
一时间,孙天帅成了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备受关注。
韩国老板金珍仙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向工人们道歉,并补偿了孙天帅和其他几名被开除工人的工资。
一年后,瑞进公司因为经常违规,臭名昭著,金珍仙灰溜溜离开中国,彻底消失。
(金珍仙对工人大吼大叫)
返回家乡,进入大学
离开瑞进电子公司后,孙天帅求职时并不顺利,许多外资企业认为他不好管理,是“刺头”,不愿接纳他。
几经周折,他勉强找到一家接受他的公司,好歹安顿下来。
回到文章开头,当河南媒体四处寻找他时,孙天帅的姐夫病故,他正好回到老家。
记者们随后赶到他家采访,看到他家的困境后,记者问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他便说出心愿:自己一个高中生,在外面也找不到好工作,如果在家乡能找份工作就行,这样也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
媒体报道了孙天帅的想法,很快,有近200家单位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
最后,河南少康酒厂拔得头筹,招收他为正式职工,还承诺,如果他读大学深造,照发工资予以资助。
恰巧,郑州大学也向孙天帅抛出绣球,经过媒体撮合,1996年10月7日,孙天帅以“破格录取生”的身份进入郑州大学。
这是他最难忘的一天,学校专门为他举行隆重的入学欢迎仪式。
分管副校长还亲自为他戴上校徽,鼓励他好好学习,不要操心其他事情。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飞到幸福的巅峰。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厚爱,孙天帅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他学习刻苦,功课优秀,为了不打扰舍友休息,常常躲到公共厕所,借助微弱的灯光学习。
同学们碰见他在厕所的灯光下看书,很佩服他的精神。
(孙天帅)
从大一开始,他还发起成立一个叫“企业文化研究会”的学生社团。
为了增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他组织社团成员深入企业搞调研,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课,社团发展得风声水起。
1997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校的宣传部门对他的社团产生浓厚兴趣。
可惜,在孙天帅离开后,那个学生社团不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宣传部门的一个学术组织,名字也叫“企业文化研究会”。
可见他的社团,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谁知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1997年,由于酒厂效益严重下滑,原本给孙天帅发的工资,开始停发,他只得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业。
屋漏偏逢连阴雨,更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
一天,孙天帅遇到学生处处长,处长好心提醒:
小孙,有件事你得注意了,你没有学籍,将来毕业恐怕拿不到毕业证。
孙天帅一听,知道问题严重了,自己虽然是被破格录取的,但校方只是口头说的,没有任何书面通知或者协议。
之后,他开始向学校申请办理毕业证的事宜,学校以“没有学籍,无法办理”为由推诿。
尽管他写了无数申请,但事情始终没得到解决。
他实在想不通,当初学校豪言壮语录取了自己,现在怎么不能发毕业证?难道这真的是无法解开的死结?
2000年7月,又是一个毕业季,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他们拿到毕业证,开始奔赴新的人生战场。
而孙天帅郁闷不已,自己没有任何手续可办,他是个不入流的编外学生。
想着当年自己入学时风光无限的样子,看看毕业时无人理睬的落魄样子,他心酸不已。
人生最关键的就那么几步,一步走错,步步出错。
没有毕业证,难道自己4年的大学白念了?以后找工作咋办?自己的人生,又该走向何方?
(90年代的郑州大学)
求职尴尬,一路坎坷
一个连毕业证都没有的人,让人不由怀疑他在学校的表现。
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他常常遭到质疑的尴尬。
经历无数的尴尬局面,孙天帅又回到当初的起点,还是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农村打工仔。
有人甚至说风凉话,认为孙天帅只不过被人当成宣传的工具,完了之后被抛弃,四年的大学白读了。
本来,他可以对招聘单位表明身份,说自己就是那个不跪的青年,当初确实被郑大破格录取。
曾经,有个职业中专的校长,很欣赏孙天帅,邀请他当过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校长想让孙天帅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因为他没有毕业证,学校只能遗憾放弃。
“三七罚跪事件”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孙天帅也逐渐被人淡忘。
寻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他找了好久,总是无功而返。
为了生存,他再次离开家乡,到江苏打工。
几经周折,一家百货商店的老板得知他的遭遇,很是同情,聘请他当业务经理。
只是这家商店处于初创阶段,经营艰难,每月只能给他几百元工资。
父母得知后,劝他与其在外漂泊还挣不下钱,不如回家找份工作,还能照顾家里。
辗转一圈后,他又回到老家。
2001年,他在郑州的一家商厦,找到一份编辑内部宣传资料的工作,月工资700元,干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
大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管理专业,他的理想是办一个公司,那才是属于自己的事业。
受资金和经验的限制,他暂时没法实现,只能通过时间去积累,但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他很难进入大型企业学习。
虽然文凭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文凭,你连最基本的机会都没有。
孙天帅空有一身知识,却没有打开大企业的“敲门砖”。
(孙天帅)
2004年6月,孙天帅尝试自己创业,开了一家面包店。
由于缺乏经验,仅仅经营半年,他就退出残酷的竞争,把面包店转让了。
上大学却没拿到文凭;企业资助的许诺半途而废;多次求职,都未能长久干下去;创业做生意,又步履艰难……
从1995年到2004年的9年间,孙天帅的人生,如同过山车一般。
如果说上大学的4年,是他最风光的记忆。
那么其余的5年,算是他人生的谷底时期。
在一次次在失望和摔打中,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和折磨。
媒体的追捧与疏离,自己的热忱和迷失,让他深切感受到人生的大起大落。
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如果他当初不拒跪,或许已经成了那家韩资企业的高管。
即便如此,他还是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他说的最多的话是,当时自己没有能力阻止更多人下跪。
作为一个打工者,他也不苛责跪下的工友们,毕竟那时工作太难找。
穷的记忆太总是刻骨铭心的,许多人对此深有体会。
对每个人而言,活在当下,为生活所迫忍辱负重,在所难免。
(90年代的求职画面)
峰回路转,大河情缘
虽然屡屡受挫,孙天帅没向生活低头,始终奔波在前进的路上。
2004年底,命运的转折点出现了。
有一天,孙天帅看到河南《大河报》招聘发行人员,他心中一动,那颗沉睡的心似乎开始苏醒。
尽管招聘启事要求是大学本科学历,但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应聘。
当时竞争挺激烈的,应聘者众多,人才济济,比他强的人多了去了。
孙天帅觉得自己没什么优势,准备放弃时,面试官说了一句话:
我们更看重实践能力,学历并不重要。
于是,他重拾信心,积极投入其中,顺利通过笔试、面试和试用期。
试用期一结束,他就被破格提拔,成为大河报发行中心的一个站长。
加入《大河报》后,他开始有意回避媒体,不愿被过度关注。
他从来不主动讲自己的故事,妻子也是结婚后才知道。
戴着光环过日子,获得资本和同情,让往事笼罩一辈子,在他看来很累。
他讲过一个故事。
1996年,他上郑大时,有一次坐公交,看见一个空座,他刚想坐下来,旁边有乘客认出他。
他只好承认,同时觉得自己不该坐那个位子,应该让给别人。
刹那间,他觉得做“名人”很累,因为你生活在大众的期盼中,不能随意行事。
多年过去了,许多人已经记不清他的模样,但始终记得他的名字。
有人得知他叫孙天帅时,会不由自主地问:“你是不是那个不跪的人?”
他不置可否:“哈哈,可能重名吧!”
(大河报员工)
孙天帅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和公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吃过苦的人,才会珍惜得到甜的机会,感同身受体验别人的不易。
在担任站长时,他注重人性化管理,善于倾听员工心声,积极采纳他们的意见,深得员工拥护。
同事邹海华送报的区域偏僻,交通不便,但交通工具三天两头出毛病,因此报纸不能及时送到,客户投诉率很高。
为此,邹海华长吁短叹,郁闷不已。
孙天帅得知消息后,向上级领导反映,沟通解决,帮他申请新的交通工具,增加补贴。
有一次,一位外地员工在回家途中遭遇车祸,住进医院。
当时,肇事司机拒绝垫付医药费,那名员工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孙天帅主动帮他垫付了2万元,还帮他找律师打官司。
因为关爱员工,员工十分认可和肯定他,2007年,他被评为“大河最美员工”。
2008年,孙天帅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大河发行公司二七分公司的副总,有了更大的权利,他考虑最多的是,为员工谋取更大的利益。
他始终认为,为员工谋福利,才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这也是他一贯的理念,每次在一线和工人一起交流时,他都问及员工生活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便是宿舍窗户漏风的小事,他都会当成大事来办,第一时间内解决。
员工有了归属感,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大河报的业绩蒸蒸日上。
2010年,因为工作积极,业绩出众,孙天帅升任大河报行政区读者服务中心主任,手下有200多名发行员,每天投递7万多份报纸。
曾经,因为拒绝下跪,他失去光明前途;如今,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他终于安稳了下来。
大河报成了他感情的寄托,事业的归宿,他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不跪的中国人》朗诵会)
光环不再,热血依旧
2001年9月,深圳发生韩资企业搜身事件,遭到工人的集体反抗。
孙天帅知道后,击掌叫好,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看到中国工人反抗意识的觉醒。
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孙天帅从不以“不跪之人”的姿态自居,也不用这种光环为自己谋私利。
同时,他待人宽厚,严以律己,身体力行地将“不跪精神”发扬下来。
当初求职屡遭拒绝时,他也不怨天尤人,表示自己仅仅有些遗憾,但不会一味抱怨,否则4年的大学真是白读了,也对不起帮助过自己的人。
他在商厦工作时,从版面到内容风格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融入诚信精实的经营理念、集体主义观念,受到商厦领导的重视和表扬。
他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他老家邓州,有个”编外雷锋团“,由雷锋生前战友和历年来雷锋连的退伍军人组成。
他们常年坚持宣传雷锋精神,为社会做好事。
2002年4月,孙天帅得知后,义无反顾加入这个社团。
为了把“不跪精神”发扬光大,郑州52中专门设立了一个“孙天帅班”。
学校设立这个班的初衷,就是用孙天帅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孩子们树立中国人的气节,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孙天帅经常来学校看望学生,有同学问他为什么不下跪,孙天帅说,“我是中国人,死也不会给韩国人下跪。”
(郑州52中“孙天帅班”授牌仪式)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否则将无尊严可言。
是的,给无理的外国人下跪,这关系到民族的尊严。
2016年,三星要求中国员工集体给经销商下跪。
事后三星给出解释,为了表示对经销商的尊重和感谢,三星韩国高管下跪行大礼,中国的高管受到感染,于是行跪行礼。
这种解释,牵强附会,中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行韩国大礼,让人啼笑皆非;这种表达方式,也让人难以接受。
男儿膝下有黄金。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只跪天跪地跪父母;我们的血液中,没有轻易给他人下跪的基因。
尊严,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连尊严都守不住的人,怎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尊重?
当初,有人认为孙天帅这样做不值得,失去赚钱的机会,给家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完全可以忍辱负重,换取一家人的温饱,正所谓“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但更多人认为不能向外国人卑躬屈膝,虽然失去了收入,但是他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脊梁””。
如今,孙天帅经历坎坷,光环已褪,但他胸膛里跳动的,依然是青春蓬勃的心。
经过屈辱、荣誉和尴尬的洗礼,他有了一份水中礁石般的成熟和坚定,再大的风浪,也不能撼动他内心的安宁。
孙天帅的人生中,有挫折,有奋斗,有迷茫,但他不曾低头,灵魂里的“不跪”精神,让他在平凡普通中显得与众不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都有太多低头弯腰的身不由己。
但不要忘记强大自己,让自己有更多机会昂首挺胸,挺直脊梁,这才是奋斗的意义。
毕竟,跪得太久,就不容易站起来了。
(如今的孙天帅)
作者:朱小鹿&心平气和
关注我@朱小鹿,阅读更多百万级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后,也是武汉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主业一门心思搞科研,副业用零碎时间写稿。
用动人的笔触,写走心的真实故事。
关注我@朱小鹿。或者点赞、评论、私信我,互相探讨学习,一起努力蜕变,成为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