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世界大变局下中国—东盟如何携手向未来

(聚焦东博会)世界大变局下中国—东盟如何携手向未来

中新社南宁9月16日电 题:世界大变局下中国—东盟如何携手向未来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杨陈

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动荡等多重因素正让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之中。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东盟十国政府经贸部门和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16日在广西南宁如期开幕。世人再次看到中国和东盟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共谋本区域经济复苏的意愿、行动和决心。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一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和东盟又将如何携手向未来?

建设3.0版自贸区

观察本次东博会开幕大会,“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成了高频词。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尔、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等多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均在开幕式上表示,支持自贸区3.0版建设。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李明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自贸区3.0版建设有利于维系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对于拉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也将产生明显作用。”

备受瞩目的自贸区3.0版建设,将在世界大变局中给中国和东盟带来怎样的未来?

曾6次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的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谢柱军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基建等合作领域迎来新的成长机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国际合作将更加务实高效,国际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将更为频繁,自贸区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李明江也表示,自贸区3.0版建设不会一帆风顺,域外国家的干扰会让谈判复杂化。但他也相信,即便面临困难,东盟与中国在这一问题上都会携手同行。

加强互联互通

从本次东博会开幕式透露的信息显示,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仍将是中国和东盟未来的重点合作方向。

“疫情防控期间,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为传统贸易提供了有效的替代方案。2022年上半年,经这条通道运输的货物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0.3%。”王瑞杰说。

这条开始于五年前的新通道,疫情发生以来,货运量数度逆势上扬,2021年新通道开行铁海联运班列6117列,集装箱运量达30万标箱,同比增长33%。

新通道拉近了中国西部和东盟国家的距离,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形态。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东站站长黄江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来自东盟国家的再生纸浆、淀粉、起酥油等通过新通道涌入中国市场。广西桂林的石料、柳州的新能源汽车配件也越来越多通过新通道发往泰国曼谷、印尼雅加达。

中国和东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让老挝这样的内陆国受益匪浅。老挝副总理宋赛在东博会开幕式上表示,老挝至中国的高铁通车,使老挝成为东盟国家与中国连接的重要节点之一,也使得老挝更好融入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国家的发展进程之中。

深化数字经济合作

在东博会开幕式上,伊斯迈尔、王瑞杰、宋赛以及越南常务副总理范平明等东盟国家领导人均提出,要在数字经济领域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伊斯迈尔表示,希望东盟和中国加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赋权中小企业运用技术来提升业务。

事实上,中国和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已有较深入的合作。广西大数据发展局提供的信息显示,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泰国、老挝等9个东盟国家分别建立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与7个东盟国家组建了技术转移联合工作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企业增至2600多家。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新加坡南洋国际俱乐部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广西南洋科技创新中心。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新蓝海。东盟秘书长林玉辉指出,东盟已经把数字经济作为增长新动能,正积极实施《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中国是本地区领先的数字经济大国,可帮助东盟解决数字技术鸿沟,为区域企业发展提供巨大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