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黄磊育儿观走红:这个习惯请逼孩子养成,越早越优秀

前段时间,多多妈孙莉在微博晒出一组照片。

透露黄多多在2019新加坡国际西洋乐大赛(中国选拔赛)中包揽了钢琴独奏、钢琴四手联弹、小提琴独奏,共5个一等奖。

其实,多多能在乐器比赛中取得傲人的成绩,跟多爸黄磊脱不了关系。

黄磊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爱读书的人,他曾在节目中说:

多多现在每天必须要读完一本书。养成习惯后,多多早上起床后,晚上临睡前,都会抱着书看。

黄磊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秘诀就是读书。

黄多多8岁的时候,不仅对国内名著有着丰富的阅读量,而且对《小王子》《圆梦巨人》《小海蒂》等多部外国小说都有涉猎。

每一个拥有优秀潜质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坚持和陪伴,在读书的这条跑道上孩子们拥有一样的起跑线。

作为父母,只有播种好行为、习惯、性格,才能让孩子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的一个朋友张姐跟我说了她的困惑:

女儿八岁,二年级。

自女儿出生之后,她一直在家带孩子。

她和老公一直在钻研“如何才能高质量地陪伴孩子”的方法。不过,每当暑假、寒假来临之时,她都如临大敌。一提到上学胆战心惊,一提到放假鸡飞狗跳。

她满脸愁容地和我说:“孩子又要放长假了!”

我微笑回答:“姐妹,假期不好吗,你还能多些时间和孩子相处~”

张姐听到我的话,开始和我讲述她的困境:

最近,她报了一门课程,每天都得花时间学习,得让女儿自己玩一会儿;

她做饭的时候,得让女儿自己玩一会儿;


在不能外出的日子里,她忙着做家务,得让女儿自己玩一会儿;

可是,玩了不到两分钟的女儿,就会跑过来说:“妈妈,我好无聊。”然后,就坐在沙发上发呆。

张姐最看不得女儿发呆,不得已让孩子写完作业之后,看电视、打游戏。但这样一来,张姐就开始担心孩子的视力,会不会近视?担心孩子玩的时间多了,会不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张姐最大的困惑:孩子怎么就失去了自己玩儿的能力?

百般不解的她,整天神经兮兮的:

孩子怎么在发呆?要是这样下去,孩子有了心事,可怎么好?


无聊不是浪费时间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


中年老母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到位?没有尽到让孩子高兴的责任!

我连忙安慰张姐说:“姐妹,你大可不必自责。”

其实呢,这是一个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

当孩子说“我好无聊”就要注意了,这句话的潜台词:

妈妈,我不想动脑子,你要负责我开心

现在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倍加呵护的,孩子们早已经习惯了被安排、被陪伴,把负责让自己开心当成了父母的责任。

看见张姐在静静地听我说话,我就将手机里百万家庭都在阅读的“影响全球少年的50本好书”分享给了张姐,说:

“我也是一个妈妈,我自己的孩子也在听。孩子无聊时,不妨听听书。”

张姐点了点头。

两周后,张姐打电话,约我出来聊一聊。

张姐容光焕发,没再为孩子的事情发愁。

张姐说:“原本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孩子的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一开始,张姐每次听到孩子说无聊的时候,就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陪伴孩子听书。

一个星期后,孩子的眼睛变得炯炯有神,再也没有跟张姐抱怨无聊,看到妈妈忙,就自己待在一旁听书,偶尔发出一两声童真的笑声。

张姐感叹说:“没想到听书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强大内心,不怕自己玩了!”

孩子听了《夏洛的网》,内心世界一下子丰富了起来。孩子羡慕蜘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的友谊,在妈妈的帮助下,她跟小伙伴分享玩具,她不再感到孤独。

孩子听了《小王子》,拥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她不再感到无聊,学会了与自己相处,拥有了爱与幸福的能力。

孩子从书里面获得了快乐和成长,也收获了无边的想象力。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陷入无聊的黑洞了。

罗素说:

“孩子必须要利用想象力和自身能力来克服无聊。”

在听书的过程中,孩子至少会明白:

不用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我听书也可以拥有无边的想象力,并且这很好玩。

正如三毛所说:

“念书不为任何人,念书只为自己高兴。”

让孩子爱上读书,才是一个妈妈送给孩子度过生命无聊时期的最佳礼物。


我有个朋友,儿子读小学五年级。

在我印象中,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开心果,总是笑嘻嘻的。

从来没有见过他不开心超过2分钟的。

他特别讨人喜欢,开口就笑。笑容会传染,大人带他一起玩,心情也会莫名地好起来。

闺蜜兰姐向我吐槽,这孩子这么乐观,想生气都不行。

事情是这样:

昨天呢,小男孩的一次随堂英语测试不理想,兰姐本来想借题发挥,好好教训一下孩子。

兰姐绷着脸,坐在客厅里等儿子回家,想起老师的叮嘱,她准备做一个严肃老母。

结果孩子回到家,画风急转。

儿子还没等她开口,就跟妈妈说自己有点沮丧,但后来想了想也没什么,不就是一次模拟考试嘛?

转念一想,考得不好才能暴露出来自己没有掌握的地方,接下来只要把它们一一攻克,期末考试就不会出错了。

小小年纪就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把严肃老母感动得是涕泪纵横,忍不住想要夸孩子两句,这有理有据的,心态好,乐观。随谁?当然随妈妈了哈哈哈!


其实,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乐观的。

兰姐告诉我:

“儿子执拗,不碰南墙不回头,爱钻牛角尖。”

“儿子做错了事,不解决问题,自己躲在屋子里哭鼻子。”

“儿子总爱说‘妈妈,我不会做这个事情’!”

我忍不住问闺蜜:“兰姐,你的孩子现在心态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闺蜜点点头,告诉我:

“想让孩子做到真正的乐观,就要让他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因为这个书单,孩子学会了接受。”

兰姐指了指我手机上的“影响全球少年的50本好书”。


每一个乐观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聪明的妈妈。

为了扩展孩子的视野,孩子开始了听书:

第一周,孩子听了《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追风筝的人》……他明白了原来弱小的蜘蛛,也有处理不完的烦心事,为了救一头猪,会想尽各种办法……原来作家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也有这么多问题呀……他知道原来乐观是一种态度,生活中还有很多好朋友……

孩子听书的第一个月,一下子开朗了起来,会跟爸爸妈妈聊名著里面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越来越乐观,微笑传染了整个家庭。


兰姐感叹:“有时候大人面对生活的态度,还真的不如一个孩子乐观呢!”

其实,养育一个乐观的孩子不难。

首先,要转变孩子的思维,不再消极、退缩、抱怨。

而读书就是最快又有效的方式。

正如高晓松所说:

“生活不会亏待爱读书的孩子,生活也不会亏待爱笑的人。”

所以,不妨给孩子播种一颗乐观的心,收获积极的心态。生活就像一本书,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翻阅时,可以轻快流畅,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保持微笑。

父母的一生中,孩子的事情无小事。

培养孩子处理无聊的能力和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越早越好。

4-12岁是孩子的启蒙阶段。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启蒙阶段,孩子的阅读能力越强,孩子随后的学习能力越强。

越早地给孩子播下读书的种子,他的行为、习惯,以及性格,乃至命运也会越早地改写。

正如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让孩子爱上读书是妈妈能给孩子最好的庇护:

我们不去想孩子读书能够收获多少知识,将来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功;

我们也不去想读过的书会洗涤孩子的思想,给孩子改造得如何有气质;

我们也不去想读书可以带着孩子游遍田园风光,领略异域风情,感悟怎样的人生旅途;

我们更不去想读书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财富!

毕竟——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书可以;

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

财富装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

(掌上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