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止一个免税店,但只有一个海南岛。
等了130年的开放
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
为了打探军情,次年初,时任轮船招商局及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的郑观应受调奔赴广东。年末,又赴琼州(海南岛)考察军务。
郑观应虽然身在体制内,但也是个生意人,一到海南,就开始想着帮海南多搞点钱。
他想的方法是开放海南岛。
“拟请咨商政府普告各国,尽开商场,依照英新、旧金山,准中外人租地开矿、耕植畜牧,以期公同保护,免复蹈台湾覆辙”。
当时,香港还是个渔村,但新加坡已经通过自由贸易发展起来了。他建议学习世界的经验,把海南岛发展成为一个可以自由商业贸易区,吸引各国来海南投资,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他想着,这样一来就能防范侵略。
但理想照进现实花了很久,直到130多年后,海南才真的开放。
海南的老街
7月1日,海南自贸港满月,同时开始实施海南免税店购物新政。到现在,这一政策已经施行了一个多星期。
根据新政,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升至10万元;化妆品每次离岛限购件数从12件提高到30件;免税商品种类由原来的38种扩大到45种,新增手机、平板电脑、酒类等七大品类。
刺激很明显。
目前海南省共有四个免税城,分别位于海口、三亚和博鳌。新政推出后,四家店整体出现一个不小的增长,7月1日当天,就超过2万笔消费,销售额接近6000万元。
海南,要靠着免税购物翻身了?
在韩国手里抢生意
说翻身都不太准确,更准确地说,是从国外把自己的生意抢回来。
韩国有一个名叫新世纪国际的公司,做免税商店生意。
2016年,新世纪国际推出了Vidi Vici 美妆品牌,主要销售渠道之一就是免税店。当年,Vidi Vici的销售额只有53.3万美元,4年之后的2019年,销售额已经增长到了2亿美元,增长了374倍。
现在,Vidi Vici 占新世纪占化妆品总销售额的61%,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消费均来源于中国人。
韩国免税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韩国免税产业销售额达2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87亿元。其中中国游客就贡献超7成,达到1000亿元左右。
而海南2019年的GDP为5308.94亿元人民币,其中整个省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08.31亿元,只比韩国的免税产业销售额高300多亿。
就全球市场而言,有“全球看亚洲,亚洲看韩国,韩国看中国”的说法,但来自中国的金钱,填满了韩国企业的欲望,却让中国的免税产业饿着肚子。
在国内,免税消费少之又少。根据中金公司估计,2018年,中国公民在海外购买了超过1800亿元(不包含退税消费)的免税商品,而在境内仅购买400亿元。
海南更惨,据海关统计,国内自2011年4月开始试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以来,截至2019年底,累计购物1631万人次,免税销售额仅538亿元。也就是说,免税购物的香气一直飘在墙外,国内几乎没有闻到几丝味道。
现在,海南准备做中国的购物天堂,变“海外购物”为“海南购物”,把巨大的消费从国外抢回来。
为此,《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把全岛范围都划为自贸港,还给了一个和中国其他省份不一样的税制——零关税。
这个待遇,让其他的省都会眼红。
按照总体方案对“零关税”的定义,全岛封关运作前,海南将对部分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而当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
完成后,相当于整座岛就是一个巨大的保税仓,货物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不设存储期限”“自由选择存放地点”。
所谓保税,就是用来存放从国外过来的东西的区域。在其他港口,境外的货物只要停放就要交税了。而保税区内,无论是汽车零配件,还是化妆品,还是手机,暂时放在这里都不用缴关税;如果是从保税区卖到其他国家,付完仓储费直接运走就好了,手续简单,也少了一道税负。
全国首个保税区在上海外高桥,目前封关运作面积只有8.9平方公里。2019年,外高桥保税区经营总收入17000多亿元,商品销售总额15900多亿元,进出口总额8100多亿元,在全市108家市级以上开发区、产业基地、区级和镇级产业园区当中,经济规模排在第一位。
海南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是外高桥的3977倍。
自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岛第二次爆红了。也是海南建省至今,第二次真正的机遇。
海南不炒房
对于海南来说,成为零关税的自由贸易港是一次换道超车而不是弯道超车。
1988年,海南建省,并且一上来就是一个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引得千军万马下海南。
后来成为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的尹明善也买了一张站票,海南建省当天,他匆匆赶到海口,看到到处都是卖报纸和求职的大学生。他感受到了金钱的气味。
然而,海南大特区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
建省不久,全国各地“十万人才过海峡”,潘石屹、冯仑等早期商业精英也被吸引来了。天量的资金也涌了进来,先来的人炒地皮,后来的人炒项目。
楼还没建成,就被疯狂转手。1991年海南房价1400元/㎡,1993年时就被炒到了7500元/㎡。全省冒出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恰烂钱恰到丧心病狂。
海南就这样成了中国房地产的“黄埔军校”,一大批后来的地产大佬,都有过海南淘金的经历。可是海南自己在热闹过后,并没有成为“先驱”,还差点成了“先烈”。
1993年6月,调控来袭。几百亿资金瞬间被抽走,炒作的资金链被切断,泡沫就像被针扎了,一下子就破碎了。
半年的时间里,海南的房价迅速腰斩。开发商纷纷逃离,留下了满大街的烂尾楼。这拖累了海南十多年,直到2006年,泡沫时期产生的烂尾楼和闲置住地,才基本处置完毕。
在海南深陷房地产泡沫时,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已经开始承接香港等地的制造业转移,抢占了先机。
直到今天,还有人在说,房地产泡沫是海南心里永远的痛。
2010年,历史再次重演。当年海南提出要建设国际旅游岛,结果最后还是遍地房地产。国际旅游岛没搞起来,借着旅游地产之名的房地产项目遍地开花,破坏不少海滩坏境。
2015年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民企商机研讨会”,一开场,当年单枪匹马闯海南的尹明善便说:“海南呐,你错过了好几次大机遇,我为你惋惜!”
他说海南“辜负了长长的海岸线,辜负了青青的海南岛!”
海南辜负的岂止这些。
手握政策大礼包,但两次都“自我矮化”到炒房的地步,放眼全国也属少见。直到30多年后,海南才明白,楼市的价值不是建立在炒房上,而是这个城市真正发达起来,楼市才有价值。
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多地推出房地产行业的激励政策,海南却上演反向操作,加强限购,更率先取消预售,推行商品住房现房销售制度。
再往前看,海南在房地产调控上走上了全国最严的道路。2018年,海南实施了史上最严全域限购;2019年,海南取消3.1万亩存量商品住宅用地。
从海南的历史经验来看,打倒炒房,就打倒了阻碍发展的一只拦路虎。
海南的软件工业园区
《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建设方案》中看出,全文60条内容,有收税、贸易、产业、教育和医疗等,唯独没有房地产。
得益于不惜GDP降速代价的去房产化,海南的房地产依赖度大大减轻,2019年其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较2018年下降了22.1%,房地产开发投资和GDP的比重也下降了10.3%。
没了房地产,海南还有什么?
除了房地产,海南还剩什么?
海南省的简称“琼”,也是真的穷。
2019年,海南省的GDP为0.53万亿,常住人口950万人。对比一下,2019年的杭州市GDP为1.53万亿,常住人口1000万人。
整个海南省的经济,只有杭州一个市的零头。
海南的工业也十分薄弱。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为20.3:20.7:59.0,第二产业的比重大约只有20%,和农业差不多,远远低于全国39%的平均水平。
如果只是靠着购物和旅游,海南只能像一个3.54万平方公里的大公园+购物广场。
难怪东北大爷大妈最爱海南。如此广阔天地,刚好适合拿来跳广场舞。
但海南还是有点追求的。
发展方案中明确,海南未来的产业重点是,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了让产业真的发展起来,配套了零关税的同时,也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方面,拿出了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最优惠的税收方案——最高税率15%。
香港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自由贸易港,企业税率一般在15%—16.5%之间。海南的税率将完全可以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一流自由港竞争。
如果真的要有个定位,海南更像是全岛外高桥(保税区)+全岛深圳(经济特区)+全岛新加坡(国际人员进出自由的自由港)。
如果2年前就有这个政策,马斯克或许就把特斯拉的中国工厂放在海南了。
但期待很美好,现实则往往不一定。
海南的改革和开放,代表着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如果在海南的探索成功了,很可能会把这些规则复制到全国各地,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全境开放。
海南省GDP总量位居中国的第28位,放在国内排行倒数第4位。经济体量很小的海南,没有太多利益蛋糕,即便失败了,也不至于震动全国。
探索往往带着失败的风险,但对于海南来说,也没有更多能失去的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