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豆瓣8.6的《以家人之名》,讲述比血缘更重要的“家庭”的羁绊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

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

文丨旧故麻袋



一部《小偷家族》,道尽了“家人究竟是什么”的深刻话题,让人能在这个看似“畸形”的家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家人”之间虽各有隐瞒、没有血缘、不谈血脉,生活中的彼此帮扶和关照却胜于普通家庭。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家人”的意义,世人常说“血浓于水”,在传统家庭的观念中,血缘定义着家人关系的存在,若是没有血缘基础,人与人之间就很难有更深的羁绊,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家人之间的羁绊靠的从来都不是血缘,而是情感才对,因为有情感的羁绊,家人之间才会彼此心照不宣,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揣摩彼此的心意。

最近大热的国产剧《以家人之名》说的也是“亲情羁绊”的故事,但这个亲情却是由三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的。说实话,这样的题材放眼全球并不少见,但在国内并不多见,国内不缺亲情剧,可说的都是家庭里的故事,比如去年大火的口碑剧《都挺好》,说的就是一家人之间的鸡飞狗跳、鸡毛蒜皮。而《以家人之名》,讲述的却是一个“两爸三娃”的重组家庭。



原以为会是狗血剧情,毕竟导演组曾拍摄过《下一站幸福》,但看刷完前两集你就会改变对这部剧的看法,导演对生活中烟火气的细节质感把控很到位,整体的群像戏也处理得相当细腻,日常生活的呈现和还原也让人很有代入感,上世纪90年代的陈设和布置,让人能瞬间梦回1999,几个孩子因为成长环境不同而养成的不同性格和行为方式,过于真实。



特别是三位小演员,灵气中带有些心疼,李尖尖的爱憎分明、贺子秋的懂事早熟、凌霄的隐忍冷漠,都被小演员们演绎得入木三分。



三个家庭都背负着各自的伤痛:开着一家小面馆的李海潮一年前丧妻,独自一人照顾女儿李尖尖;相亲对象贺梅因被丈夫抛弃,独自一个人抚养着儿子贺子秋,但她心力不足;民警凌和平因为小女儿夭折,妻子陈婷没日没夜地与他争吵,儿子凌霄,成了家庭的“牺牲者”,母亲口中杀害妹妹的“凶手”。

三个孩子的成长的原生家庭都各有缺失,但长时间的相处后,彼此之间有了依赖,找到了各自的温暖。就这样,一个“五口之家”诞生了。


“凌爸”凌和平粗枝大叶,是家里的甩手掌柜;“李爸”李海潮的温柔细腻,把家里张罗的井井有条;“大哥”凌霄性格隐忍,骨子里缺乏安全感;“小哥”贺子秋为人友善,内心敏感;“妹妹”李尖尖,性格外放,是个喜欢撒野的“假小子”。



“五口之家”的日常多数时候是欢脱的,幽默里带着温馨,偶尔扎心,偶尔治愈,虽然组合很奇怪,但却让人越看越喜欢,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街里街坊的人情故事,有几分《请回答1988》的相似度了。


但即便日子过得欢乐,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但亲情的缺失仍是一家人不可言说的痛,家庭里母亲角色的缺席留下了种种难以弥补的影响,比如李尖尖在一家子男人中成长后的性别认知缺陷,比如外人提起“妈妈”时的尴尬。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慢慢成长,很快就来到了高中时代,但成长是一瞬间的事,因为要面对原生家庭的介入,即便“五口之家”道尽温暖,但原生家庭的存在为这三个孩子铺垫了“虐戏”的前奏。



凌霄妈妈的出现、奶奶的去世、妈妈的车祸,接二连三的打击和舅舅的“道德绑架”,让凌霄不得不在原生家庭和当下生活之间做出抉择,消失十年的母亲突然的亲昵,凭空出现的妹妹,突如其来的车祸,压得他喘不过气,但母亲车祸后需要人照顾,最后不得不妥协,选择去新加坡留学。



贺子秋的亲生父亲突然出现,想让贺子秋继承家业,用钱来诱惑贺子秋,还想用钱来收买李爸和凌爸,但他并没把贺子秋当做是儿子对待,抛弃之后的找回,只不过因为觉得贺子秋还有用,但出于对李爸、凌爸的生活不易,贺子秋最后决定接受亲生父亲的提议,去国外留学。



这样一来,面对两个哥哥都要离开的李尖尖成了被留下的那个人,无论流多少泪都无法换回两个哥哥,多年情意,到最后就剩下离去的背影,何时才能再见,却没有归期。

后面的剧情都长在情绪点上,让人泪目,一个“虐”字都没法概括,该有的伤感,该有的桥段,该有的喜怒哀乐都有了。



很多人会质疑凌霄和李尖尖的CP感,虽然从小青梅竹马,但从兄妹晋级为情侣还是会让人有些难以接受。说实话,我是不反对剧情里面有感情戏的,但我更喜欢看日常琐碎的关系,片子立意很好,看点也足。在《请回答1997》中也有类似桥段,不过当时的恋爱过度足以让人接受,因为从一开始就在“猜老公”,可《以家人之名》,是从兄妹日常开始,就情感上还是会有些混乱。

总得来说,这部剧给国产剧的亲情题材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新方向,前期剧情也给力,完全对得起目前豆瓣的8.6分,希望后期剧情别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