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全球崛起的万亿赛道:首次万字解读循环时尚

长期来看,循环时尚需求延展性强,品牌业务拓展空间广阔,可适配场景想象空间也非常大。

作者 | 花满蹊

编辑 | 紫苏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本文要点


1、在全球持续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与循环经济的当下,循环时尚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并将吸引更多的组织、机构以及企业各方加入,创新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


2、对时尚业的循环经济来说,包括生产制造端的“可持续时尚”和消费者端的“循环时尚”,两端同时发力向着环保目标“双向奔赴”。


3、循环时尚产业的发展,通过鼓励用户让衣物、包袋等时尚单品进行循环流转,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消耗,其目的与“双碳”目标高度契合。


4、在消费者端,循环时尚能够满足用户对美好、品质和环保生活的向往;在产业端,循环时尚具有万亿级的市场空间,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政策扶持上,循环时尚符合绿色发展、法律和道德上的要求,具有全球化的普适性。


5、相比于传统电商的“购物囤货”,循环时尚平台具有新一代电商“循环流转”的特质,突出表现在用户“既买又卖”的双角色属性。


6、一些头部企业率先抓住循环时尚的市场机遇,逐渐走出一条平台化发展之路,以终为始引领行业。



从美国经济学家最初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到我国最新提出的“双碳”目标,循环经济一直这几十年全球各国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循环时尚作为新的品牌突破和新生物种,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也让二手消费真正融入整个循环经济发展的大潮,并形成了一种消费潮流和生活方式,也带动相关投融资赛道的火热。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新浪时尚和红布林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循环时尚产业创新研究报告》中的定义:循环时尚聚焦时尚单品的流通交易环节,是一种以商品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多元时尚和多重价值的需求为载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品质消费行为和产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逐渐兴起并受到全民认可的新型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用户寄卖、回收和购买高品质时尚单品的行为,即“既买又卖”和“买卖一体化”的新型消费行为。



那么循环时尚是如何崛起的?其意义和价值在哪?本文将首次梳理全球发达国家、知名企业在循环经济、循环时尚方面发展的特点,以及剖析中国循环时尚发展的现状和价值,来试图找到循环时尚兴起的原因,以及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01 全球时尚产业加速迈向循环发展


从上世纪开始,关于循环经济的话题始终是全球议题。在全球减碳行动的推动下,近年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和气候目标已成为趋势和共识,各国的循环经济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


而循环时尚兴起的背景,也正是得益于政策、产业以及消费这三个层面的发展。


1、政策层面:各国循环经济政策持续升级,产业发展成重点


现代环保理论与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他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宇宙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的有限资源维持生存,若不节约或有效利用和开发资源,地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耗尽自身资源,最终走向终结,因此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维持自身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更是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


从那时起,美国开始制定了一系列以环保和循环利用能源为目标的政策,旨在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鼓励各行业及民众积极节能减排。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理念和实践深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被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全球各国也在加速制定相关政策。比如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绿色协议》,这一政策为欧盟达成气候中和、向循环经济转型、对气候目标的立法支持以及开展国际合作提出了顶层设计。


2020年3月,欧盟委员会又提出《欧洲气候法》,确立了气候目标的法律地位和有效性,体现了欧盟实现气候中和的决心。


2020年11月,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利雅得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核可《碳循环经济(CCE)平台》以及其“减少、再利用、循环利用和消除(4R)”框架。


2021年2月份,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成立“全球循环经济与资源效率联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


而在国内,自2005年起我国就逐渐将循环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2009年颁布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了“3R”循环经济立法理念。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并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比如2017年,我国的《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包括优化原材料结构、推广生态设计、实施循环型生产方式、引导绿色消费、实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全过程管理。


在循环利用方面,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描绘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相似观点,到2025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来源:《2022中国循环时尚产业创新研究报告》

如今,在全球减碳行动的推动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和气候目标已成为趋势和共识。


从政策来看,各国都将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产业领域,尤其强调将生产可持续的产品融入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能将使用过的产品的后流通渠道进行优化,对可回收、有价值的材料进行再利用。


据公开数据统计,到2030年循环经济可以创造出价值4.5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通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再利用,翻新,再制造以及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尽可能地保留资源、材料和产品的价值,并创造新的价值,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产业层面:传统企业和新兴平台争相转向循环经济


随着各国和各地区的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比重不断提升,产业层面行动也开始勃兴,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意识到循环经济及其带来的直观经济效益,并主动采取相关措施以获取“循环优势”。


目前,全球时尚产业也迫切需要新的机遇,重塑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已有实践证明,循环经济行之有效,能够为时尚产业带来新的且创新的收入流,并刺激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


全球范围内,已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和企业认识到这一事实,并在产业各环节展开积极实践,包括转售以及重复利用;纤维回收;材料创新;消除有毒化学物质和漂染工艺的循环生产实践;可再生降解的产品;升级再造等。


2018年12月,43家大型时尚品牌商、制造商和行业组织共同签署了《时尚业气候行动宪章》,加速时尚产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宪章》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时尚产业的净零排放”的愿景,以及各签署方需要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包括脱碳生产、环保和可持续材料的选择、低碳运输、消费者意识提升,与融资界和政策制定者合作,探索循环商业模式等。


截至2020年5月27日,全球已有103家时尚品牌加入该宪章。



2019年9月,开云集团、阿迪达斯、绫致时装、博柏利、卡普里控股、家乐福、香奈儿等32家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时尚公司签署了《时尚业环境保护协议书》,形成可持续时尚联盟,围绕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恢复物种多样性、海洋保护三大主题做出了郑重承诺。


去年9月,Louis Vuitton在其官网上连续发布了关于环保和持续性方面的最新声明,并称以前一个LV包的寿命是有限的,现在由于区块链等技术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它的寿命要长得多,鼓励人们在商品的生命周期内不断转卖。


而博柏利近日也宣布,计划到2025年,品牌所有产品的包装都将采用可循环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到今年年底,博柏利计划用环保替代材料取代目前所有的衣架、护罩和塑料袋。


调研显示,一些全球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在过去这些年,陆续设定了2020/2025/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践。其中一些目标和实践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包括:可持续材料的选择与创新、可持续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工艺的革新、绿色包装、二手服装交易和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等。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除了传统企业,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也都加入进来,尤其是专注于消费交易环节的循环时尚服务平台,在循环时尚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比如国外的The RealReal、Rebag等在线二手奢侈品交易或寄售平台,以及国内的循环时尚生活方式平台红布林,它们大多是从个人卖家手中获取二手时尚单品,包括各种重奢、轻奢、高街甚至是设计师原创以及小众化的品牌,涵盖包袋、服饰、首饰、鞋履等各个品类,之后将在平台上进行售卖流转,以这种方式让时尚单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循环流转,延长商品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在传递情感和价值,为地球的绿色和美好贡献力量。


3、消费层面:循环消费意识崛起,闲置物品交易成消费热点


在社会大众层面,无论是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还是蕾切尔的《寂静的春天》、米尔斯的《增长的极限》等,所有这些学说或著作都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也催生了大众对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意识的提高,进而影响到日常的消费行为,可持续消费趋势逐渐显现。


一个较为明显的事实,很多人在面对商品折扣和商场促销时会产生“冲动型消费”,导致闲置物品增加,二手商品交易契合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宫本胜浩认为,在物品使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民众希望自己的物品得到再次利用。不少追求时尚的年轻女性以实惠的价格买到二手名牌商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再卖掉,然后再去购买别的二手名牌商品。



2019年,在一项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5002名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调查显示,超过67%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可持续产品,约26%的消费者表示会更加关注,并特别购买。消费者对二手服装/服装租赁的认知也在上升,租赁、分享、二手转卖等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出现。


相关时尚产业调研显示,75%消费者认为可持续性极其重要;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愿意选择在环境与社会改善方面有所实践的品牌。还有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表示,为了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他们愿意为某些产品花更多的钱。


目前,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闲置物品交易也开始在碳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循环时尚在内的低碳消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行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未来低碳消费市场可以持续壮大,并有更多可供选择的低碳产品和服务。

02 中国循环时尚市场的现状与价值展现

中国近年来对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在政策以及市场层面都给予多方的大力支持,也衍生出更多的循环经济业态,其中就包括循环时尚。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循环时尚的市场既表现出趋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循环时尚市场现状


1、互联网及电商繁荣,为循环时尚奠定了好的基础设施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这也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展迅速。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在网络零售市场、网购人数、数字化快递业务以及移动支付规模方面稳居世界第一。


而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的完善,也给闲置物品发挥剩余价值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关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二手电商行业用户规模逐年增加,2020年中国二手电商行业用户规模达1.82亿人,较2019年增加了0.38亿人,同比增长26.39%,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既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具体产物,也是持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载体,不断为二手消费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比如在直播电商方面,艾瑞咨询发布《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年增长率为197.0%,预计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


对于二手奢侈品这样的可参与循环时尚流转的商品来说,都是鉴定难度颇高的非标品,而直播可以与用户有更多互动,主播全方面地展示商品的细节,信任的元素都能被无限放大,这也极大降低了二手商品交易的购买决策。


目前我国二手商品交易仍以线下为主,但线上反哺线下的融合已成大势;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线上交易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线下,闲置商品的流通更加高效。


电商与物流的发展也让二手商品的跨区域交易成为可能,随着更多消费者和平台的入局,二手交易市场蓬勃发展,二手交易的商品也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万物皆可二手”的趋势,这也让循环时尚的发展有了更强更稳固的基底。


2、循环时尚的品类以纺织品和衣料为主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全球时尚产业都在积极地向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转型,而循环时尚更是成为全球服饰或纺织行业不容忽视的主要发展趋势。


服装行业作为全球仅次于石油工业的第二大污染行业,循环时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以服装行业为代表的相关行业碳排放,助力“双碳”经济。


为顺应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将循环时尚关注的焦点以及未来机会,放在以纺织品和衣料为主的时尚单品上。


红布林方面表示,将衣橱作为一个循环时尚的切入点,是希望通过提供端到端的全面的时尚闲置交易服务,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流动、自在和环保,用户可以随时把闲置的物品流转出去。也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去享受所欣赏的品牌和设计,到2030年,让千万用户的衣橱真正流转起来。


目前,在人们日常所需“衣食住行”消费品类中,“衣”的需求是很大的,尤其是近年来众多快时尚品牌的崛起,可以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体验更快、更多的衣服,但是对环境负担大,后续处理麻烦。


而且,我国同时作为全球最大服装消费国、生产国,人们每年在服装身上的花销也是不少的,这也就导致了旧衣的数量逐渐增加。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目前大多的旧衣处理仍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循环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时尚服饰以及美好、品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是每年的淘汰服装清理及背后所产生的资源浪费,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循环时尚的出现有利于破解这个难题,让人们在循环体验中既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又减少对环境的伤害,让循环时尚成为循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生产端和回收端,流通及消费者端需补齐


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体系中,包括生产、流通以及消费这三部分,也涉及到产业链条上各个参与主体。当大量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经过流通、使用后变成废品,然后通过循环经济再进入到生产领域,还原到生活中去,以此形成一个闭环循环。


对于时尚业的循环经济来说,其也包含的两大要素,分别是源于生产制造端的“可持续时尚”和消费端的“循环时尚”。


业界通称的生产制造端的“可持续时尚”指的是使用环保材料的时尚产品的加工制造,这也是目前众多传统时尚品牌大力倡导和一直在做的;而消费者端的“循环时尚”指的是时尚产品在消费者间的二度流通及循环,则是近几年兴起的,拥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将生产、消费以及回收等全流程的串联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在政策以及社会责任的要求下,生产制造端的绿色环保措施都在持续改进,但在通过二度流通优化闲置资源利用方面,却有些薄弱。比如,长期以来居民处置闲置物品或资源主要通过线下渠道开展,可处置的渠道少,还面临可处置的品类少、处置效率低、人群参与度低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很多物品还没有“物尽其用”,就直接进入到回收环节,甚至直接被当作垃圾丢弃,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就特别强调要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发展,丰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要让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更加规范,交易规模明显提升。


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力的激发二手市场的巨大潜力,推动二手商品交易蓬勃发展,真正打通商品的二度流通及循环的症结。


4、行业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透明度和信任度还不高


随着绿色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理念越发深入人心,理性消费渐成主流,“买二手、用二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甚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但同时,二手交易商品的“非标品”属性,使得商品的质量界定存在困难,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统一的行业标准,也大大增加了二手商品的购买决策门槛,用户对交易平台的透明度和信任度还不够。


目前,在二手商品交易的不同阶段,买家和卖家都有可能遭遇痛点。


在交易前,由于买卖双方对于商品的信息输出和获取程度不同,并且在线上销售无法看到实物,买家很难辨识商品质量。


在交易过程中,部分较为传统且缺乏创新的平台,没有很好的搭建一个买卖双方都可以信赖的场景,比如卖方商品的质量无法获得官方评估,买方也缺乏足够的监管来阻止部分人钻空子。在交易后,部分传统二手平台在售后环节也存在一些缺陷,保障机制的缺失引发各类争端。


因此,尽管循环时尚已经获得了用户理念上的认同,但是整个市场还需要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行业交易规则,在监管部门的严控下保证市场的稳步发展。


5、性价比是用户选择循环时尚的重要理由,其多重价值还有待发掘


二手商品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欢,最主要在于拥有较高的性价比可以省钱,同时还能体验“捡漏”带来的新鲜感。


但对于循环时尚行业来说,仅靠低价只能维持短期效应,用户很容易在“货比三家”后逃离,长期来看,还在于平台方能否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比如丰富的商品、活跃的氛围、保障的售后等,这样才能更持久的黏住用户,这需要充分挖掘循环时尚更多的价值内涵。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一些年轻消费者的购物思维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从以前注重持有转为关注体验。据媒体报道,一位90后的红布林用户,就提到自己如何从一个纯粹的二奢买家,转变到既买又卖的循环时尚角色的。


“循环时尚其实是一种‘更聪明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喜欢奢侈品,但奢侈品从一手到二手存在一个特别大的差价,一件商品买回来后用一段时间可能就不喜欢了,要么放家里浪费,要么二手低价转卖。但在这种买卖不断转换过程中,你会能感受到很多意外的惊喜,体验一种既可以买又可以卖的全新生活方式。”


对于社会来说,包括循环时尚在内的二手商品交易,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展现的价值越丰富,交易也会越火爆,越能促进资源循环流转,这都有利于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保护环境。


(二)循环时尚的价值展现


循环时尚的出现,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逐渐显现出其特定的价值,拆解来看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体现:


1、循环时尚为循环经济赋予新的内涵,打破“有益但无用”的刻板偏见


当前,社会上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在感知上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和强烈,尤其是对于种类繁多的二手旧物,更多的是一种“有益但无用”的印象。当我们处理家中的旧衣服时,要么“直接放进可回收物的垃圾箱”,要么“放在家里或找机会送人、捐赠等”。


在很多人看来,参与这种循环经济的初衷更多是一种公益,可能对需要旧衣物的人有帮助,以及对环境和资源比较友好,但是对自己没有太多用处,仅仅是“断舍离”的处理方式,这也是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生活方式难以进一步普及和深入的原因。



而循环时尚这种新概念的提出,是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依托,以多元时尚为载体来实现的,不仅能让闲置旧物更好的延长生命力,也为循环经济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价值,能够逐渐改变用户对二手“脏乱差”、“太麻烦”这样的固有认知,让更多人觉得参与到商品的循环利用,于人于己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在红布林这样的循环时尚平台,可以让包括衣物在内的更多商品实现循环流转,体验循环的乐趣和生活方式。对卖家而言,意味着衣橱里越来越多的品牌都能在平台上实现循环流转,并且获取一定的收益甚至增值;对买家而言,也能高性价比获得更多时尚单品,体验不同风格的穿搭,丰富自己生活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循环时尚的价值流转,也为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循环时尚开拓了新的产业空间,实现了消费者端和生产制造端在环保减碳上的“双向奔赴”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其体系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效衔接,从而在保证经济平稳有效运行的同时,也能为实现环保减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2022中国循环时尚产业创新研究报告》

循环时尚的诞生,不仅让二手消费真正融入整个循环经济发展的大潮,也开拓出新的产业空间,让循环经济的流通、消费环节变得更加丰富、可持续性,有助于完善整个产业链条和生态。


而且随着循环时尚交易规模的扩大,也将进一步反哺二手行业,包括在鉴定、评级、定价以及售后等服务体系的完善,也为循环经济其它业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3、循环时尚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和环保理念,对循环生活方式的构建更具有普适性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从主要解决“有没有”向实现“好不好”转化,消费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特征日益凸显,绿色环保、低碳消费的生活会越来越重视。


同样我国的居民消费,也不会放弃对美好、时尚、品味的终极追求,当循环遇上时尚,让这一切都变得具有更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品质消费行为。


红布林所倡导的循环时尚生活方式,就是鼓励用户将时尚单品进行流转分享,通过更流动、更环保、更轻松的生活方式,为地球的绿色和美好贡献力量。


而循环时尚兴起和流行的背后,不仅顺应了国家在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的政策方向,也迎合了消费者对多元化的时尚消费需求以及悦己主义的趋势,是对他们特定需求进行的升级和调整。


可以说,循环时尚的普适性,在于构建了一种最经济的品质生活,代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03 中国循环时尚市场前景潜力巨大


在全球循环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新兴的循环时尚从0到1起步后,开始走向更大的发展空间,其背后有如下几个支撑:


1、万亿市场的规模,具有更为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作为循环经济未来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伴随着政策的利好带来的产业兴盛,以及国内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带来的闲置商品储备增加和消费结构变化,循环时尚产业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比如在奢侈品供给方面,新品的货源直接来源于品牌方,受近年来疫情以及经济的影响,品牌方来自供应链的成本也在持续上升,再加上限量、限产等维持稀缺性的因素,所以无论是线下门店或者奢侈品电商平台,新品的货源相对缺乏,用户选择有限。


但二手奢侈品这类的循环时尚单品,属于存量市场的交易,其电商平台的货源主要来自于广泛的消费端用户和商户,而中国近10年的奢侈品市场存量已达4万亿元,这构成了循环时尚交易市场的庞大基底。


有公开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二手奢侈品的存量较大,但与发达国家20%-30%的流转率相比,我国仅有5%还处在起步萌芽期,若以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平均占比来估算,未来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可达万亿规模,发展潜力巨大,预计未来3-5年或将迎来高峰期。


未来,随着循环时尚平台服务的持续升级,以及产业生态的完善,循环时尚行业也将步入更大的发展空间。


2、循环时尚精准定位“双碳”目标,开辟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径


从世界范围看,欧盟、美国、日本、新加坡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支柱和关键路径,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指令和相关行动计划。


2020年9月,我国也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这也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二手商品交易所代表的绿色消费对循环经济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无论是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还是对互联网助力经济发展效能提升的肯定,我国陆续出台的政策都为二手商品交易提供了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契机。


当循环经济的渗透越来越高时,如何处理和循环利用那些遗忘在衣橱深处的旧衣服,也成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而循环时尚产业的发展,通过鼓励用户让衣物、包袋等时尚单品进行循环流转,延长了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消耗,其目的与“双碳”目标高度契合。


据媒体报道,为了建立循环经济活动碳减排贡献的核算方法,红布林就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沙利文和转转,已共同起草了碳减排标准,并且还将在APP上发布以“循环时尚环保行动”为主题的碳减排产品功能,届时平台上每流转完成一件商品后,买卖双方都能获得相应的碳减排数值,希望以这种更为量化的展示方式,持续鼓励消费者参与和体验循环时尚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来源:《2022中国循环时尚产业创新研究报告》

3、Z世代崛起成主流消费群体,对循环时尚认可度更高


据国家统计局、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超2.2亿,约占全体移动网民的22%。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新青年身上散落着独特的网络特征和亚文化符号,信息获取、消费决策、生活空间等更具互联网特征,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互动体验。


同时,Z世代人群的消费力,远高于我们的预估,开销约占全国家庭总开支的13%,消费增速远超其他年龄层,每月的可支配收入达3501元,远高于中国人均2561元的可支配收入(201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且在19到23岁年龄段的在校Z世代,35%有多种收入来源。他们既希望“对自己好一点”,又不愿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因此对二手消费方面表现得更加活跃。


据优奢易拍半年度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台用户贡献交易量最多的是以16-25岁为代表的Z世代人群,占比54.8%;其次是26-30岁为代表的Y世代人群,占比32.6%,这相当于平台有八成左右用户是90后和00后,年轻人消费潜力可见一斑。


循环时尚商品受到年轻人的喜欢,首先是消费心理的变化,Z世代的年轻人逐渐从“拥有”到“使用”的观念转变,而且更喜欢挖掘物品背后情感的价值,寻求获得认同的表达,同时循环消费、环保主义消费也对年轻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就是二手交易平台的逐渐完善进步,平台全新的体验和功能提升了用户的粘性,增加了他们的消费意愿,潜移默化中拉动了循环时尚商品的流转。


4、消费者多元化的生活需求,衍生出循环时尚更多的消费场景


“二手生活”,逐渐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想买什么东西,不是直接购买,而是先到各种二手交易平台、购物小组等搜寻“捡漏”。有闲置的物品,也不会立刻丢掉,而会放到二手平台上,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买家。


如鲍德里亚那句很有名的观点:“物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东西,更为根本的是物具有一种符号的社会价值。”二手货,可能也具有了某种符号价值,是消费群体寻找同类的一种方式。


一位90后奢侈品买家小文就曾提到,以前在欧洲逛线下二手店有个很奇妙的体验,里面的买手会跟你讲商品背后的故事、设计、理念,消费的体验和文化历史的陶冶结合得非常好。我觉得中国的年轻人购买奢侈品、二奢,一方面或许是渴望奢侈品为自己带来那种较高身份认同感的情绪价值,一方面是对其中蕴含着的设计、理念、精神的追求。


而循环时尚的出现,不仅是扩展了一种全新的消费类型,也可能重新了分配了社会角色,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连接。我们既是消费者也是销售者,我们既要找到买家卖家,也要找到兴趣共同体,这让循环时尚的消费场景变得多元而有趣。


这或许正是循环时尚的魅力,让冰冷的买卖变得有故事,充满了意外或惊喜,每个循环单品会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每个用户也在拥抱一种新的生活状态。


不仅如此,近年来奢侈品除了自用属性外,投资属性也越来越受关注。名牌包名牌手表,甚至成为一种另类的“理财方式”。比如爱马仕的Kelly系列和Birkin系列,在二级市场上一直是保值硬通货。二手包的售价甚至超过新品价格。比如去年就有红布林用户通过转卖一只Hermès Birkin橙色皮复古单肩包,净赚了2.5万元。


目前,循环时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满足交易服务外,未来还会展现出颜值品味、投资理财、内容社区、兴趣社交以及跨境交易等更多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玩家以及用户的加入。

04 中国循环时尚市场的五大趋势研判


随着政策的支持,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费的升级,近两年循环时尚的热度逐渐高涨,行业巨头以及各大资本也是纷纷加码入场。循环时尚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于此,我们对循环时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如下研判:


1、循环时尚作为循环经济的先锋,将带动整个赛道的投资热潮,“既买又卖”开启新一代循环电商的时代


循环时尚作为循环经济体系下的新兴产业,无论是政策端、产业端还是消费端,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这也带动了一大批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如经纬中国、IDG资本等,纷纷加码布局。


《2021年中国二手电商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二手电商融资事件数10起,同比上升42.85%;融资总金额58.1亿元,同比去年同期11.8亿元上升392.37%。


来源:《2022中国循环时尚产业创新研究报告》

据媒体报道,这两年来,红布林、只二、胖虎科技、妃鱼、值耀等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都先后或者连续获得融资。从这些融资情况看,大多集中在B轮以后,且融资金额较大,这也意味着随着二奢电商逐渐走向成熟,其投资价值也得到进一步放大。


赛道投融资的火热,也催生了循环时尚领域更多商业模式和业态的加速创新、迭代。比如在商业模式上,淘宝、京东等这类一手电商平台,诞生于互联网刚兴起、消费渠道匮乏的时期,其模式在于满足用户在线上购买商品或者囤货的需求,用户扮演的是消费者角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可以称之为第一代电商。


而转转、红布林等这类的二手电商平台,诞生于互联网已经相对发达、存量物资也较为丰富的基础上,其模式更多在于满足用户对商品二次循环使用以及消费的需求,用户既是消费者、同时也是售卖者,这种双角色的变化,需要这些新的电商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体系,可以说开启了以“循环”为主的第二代电商形态。


全球市场上,可持续时尚或者循环时尚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新的玩家也在不断加入。旧衣回收、共享衣柜、二手交易、升级改造、衣服修补等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新商业模式也在全球各地被探索和实践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最新研究发现,到2030年,在租赁和转售等领域,循环商业模式在全球时尚市场所占的份额有可能达到23%,蕴藏着7000亿美元的商机。租赁、转售、修补和再制造这四种典型的循环商业模式代表着73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受可负担性、便利性和环保意识的驱使,这些商业模式有望带来持续的增长。


2、头部企业在市场的话语权、对渠道的强掌控力和完善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化级APP将是发展的终局


从整个二手奢侈品行业来看,尽管目前玩家众多、竞争激烈,但尚未形成明显的市场格局。相比于标品电商的红海,二手奢侈品电商仍是蓝海,各平台模式不尽相同,不存在完全的竞争,还在享受市场红利,这也是各大资本争相进入的原因。


但二手奢侈品本身也是一个链条更长、更复杂的赛道,涉及货源、货品审核、鉴定、评级、定价、物流及售后等多个环节。首当其冲的就是信任问题,要通过供应链的创新和升级,将二奢交易充分的线上化、标准化和平台化,并且不断向产业链上游货源和下游服务不断延展,做深做透。


对消费者来说,是否有服务、服务水平如何已成为选择平台和进行交易的重要决策因素之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数据显示,高达71.4%的受访者偏向选择可以提供自营标准化、履约化服务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来买卖闲置。


从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电商、搜索、社交、打车、生活服务等各个垂直行业,都会走向或者已经出现平台化格局,就如阿里京东之于电商、百度之于搜索、微信之于社交等。


而在循环时尚这个万亿市场中,也必然需要一个平台级的品牌,来引领整个行业走向规范化的发展。


来源:《2022中国循环时尚产业创新研究报告》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也提到,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整合共享,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当前国家政策正大力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循环时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通过平台化发展去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去重塑业务模式和竞争格局。


3、循环时尚的标准优化完善,让赛道逐步从“各自为战”到“健康、有序、理性、规范”的方向进行转变


循环时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非标商品”的属性,从商品货源、鉴定评级、定价标准、售卖方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也都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基本上属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这也使得消费者在进行二手交易时,经常会有信息不对称、信任成本高的问题,尽管整体市场前景看好,但是难以做大规模。因此,让非标品的鉴定更清晰、定价更合理、服务更完善就成为当下全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比如在鉴定方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二手平台,尚未大规模地自建鉴定部门或团队,只有极少数具备这样的自建能力,因为这背后需要系统搭建、平台流转大量商品数量以及鉴定经验积累等的支撑。所以一些依赖经销商或者第三方鉴定机构的二手平台,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各家鉴定标准的不同,难以保证商品的一致性,二是平台方缺乏对商品足够的判断,无法解决用户提出的疑问进而产生纠纷。


为了支持和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2019年1月,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了《奢侈品鉴定技术规范》,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保障和研究基础。


最近,红布林也成为首批落实该技术规范的企业,并且通过采取“一码溯源”的鉴定证书、开发标准化的鉴定模型、人机结合的鉴定流程、自建百人鉴定团队等方式,不断升级和完善整个鉴定体系,让行业有了更加具体的参照对象。


未来,随着二手交易中更多细化标准的陆续发布,将有力引导循环时尚行业从原来的无序竞争逐渐往有序化、理性化、规范化转变,同时也推进了整个循环时尚的高质量发展。


4、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将让循环时尚变得更便捷,可追溯,服务体验也会更好


有别于单纯售卖商品的传统电商模式,循环时尚这样的新型电商应用5G、AI、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科学技术,形成了线上线下相融合、产业多领域跨界、多场景应用的电商新形态、新模式。


比如对于二手商品的品相、品质等问题,可以通过直播技术,让电商主播以线上讲解示范、一对一答疑等直接互动的形式,让消费者体验到“所见即所得”的服务。通过精准推介商品,而不是低价,吸引用户注意力停留、参与互动,从而实现购买。还有为了保证商品鉴定的真伪和有效性,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防伪追溯系统,对货品进行“一码溯源”的全流程管理,给用户更多的利益保障。


另外在评级和定价上,也可以通过对海量大数据的分析,以人工智能算法来实现效率的提升。而这些技术应用,已经在红布林等一些循环时尚平台开始显现效果。


随着循环时尚电商平台的走向平台化和规模化,也将拥有强大的底层数据协同能力、中层数据算法算力和前端数据服务能力,能显著提高生产和消费的信息匹配水平,最终促进消费和产业双升级。


5、从国内到国外的全球化产业协同,加速迈向循环时尚以及文化输出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而随着各国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绿色环保、低碳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这也为全球性的产业协同、人人触手可及的参与循环时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循环时尚平台的价值,在于将那些数量庞大的闲置物品,实现在供应端和消费端之间的高效连接,并且持续的流转下去。


“循环环保”这种意识和行动的无国界性,意味着能够将全球的时尚单品汇集,并在循环时尚平台上集中展示和售卖,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循环流转,最大程度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减少由于开采原材料、原材料初加工、产品废弃处理和重新生产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企业在循环时尚领域的持续探索以及发展壮大,也会同步向国外输出理念、文化以及实践,加速走向全球化的舞台,吸引更多人参与循环时尚。

05 结语


长期来看,循环时尚的概念和需求延展性强,品牌业务拓展空间广阔,可适配场景想象空间也非常大。


和二手奢侈品仅仅聚焦特定的品牌不同,循环时尚涵盖的品牌更多,这也意味着商品量和消费人群会更为广泛,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普适性也更强。


目前,循环时尚这种新兴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渐在一、二线城市风靡,并且向三四线等更多城市、人群蔓延。但循环时尚的发展,也并非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做更多的投入和积累,需要保持长期主义的心态,这其中,红布林已经率先发力,通过平台化的独特优势抢到了产业发展的先机,但未来能否真正实现引领行业,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