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将中国网络文学与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称之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这一观点或许有些夸张,但似乎也可以从侧面印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网络文学走在了文化输出的前端。
中国网络文学为何能在海外如此吃香?网络的开放性与多样性自然功不可没,而由互联网这一媒介所承载的富有文化内涵的内容,才是网络文学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的关键所在。
去年,由猫腻同名小说改编,扎根民族文化,融入中国传统诗词的古装大剧《庆余年》便是民族IP成功出海的典型例子。据悉,《庆余年》的英文版《Joy of life》在海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单集播放量高达66万,不少国外网友纷纷留言要求出其他语言的字幕。
自网络文学诞生之日起,它便与我们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特有的地域风俗、历史传统、文化心理等一系列极具标识性的传播符号为网络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当下流行的玄幻、仙侠等题材也正是通过对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学题材,受到无数读者的追捧。事实证明,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赋能民族IP建设是关键。
多部民族IP成功出海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长久以来,通过对民族IP的培育、挖掘与传播的全生态打造,多部由民族IP改编的影视作品走向海外。
2015年,起点女生网人气作家海晏的小说《琅琊榜》被改编成影视剧,一举成为年度黑马,并出口日韩、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猫腻的《择天记》入选“一带一路”蒙俄展映推荐片剧目;由天下归元作品改编的《天盛长歌》被Netflix以“Netflix original series”最高级别预购,将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更多中国故事走向世界,也同时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学创作。以阅文集团的网文出海平台“起点国际”为例,目前,起点国际累计访问用户超7000万,自2018年开放在线本地原创作者写作以来,已经收获超过12万册海外原创作品。外国作家作品的世界观和故事架构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蕴含着奋斗、热血、尊师重道等中国元素,在海外年轻群体中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充分调动新文创生态力量,以数字文化赋能民族IP建设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阅读平台和IP培育平台,阅文对民族IP的推动始终不遗余力。目前,阅文拥有庞大的网文内容版权库,以及职业化程度高的网文创作者。两大优势的叠加也就意味着,行业中知名度较大的IP,几乎皆出自其手。除了具备最基础的文本资源之外,为了打造出更多民族IP精品,让中国文化符号享誉世界,阅文充分调动腾讯新文创生态的力量,以数字文化赋能民族IP建设。
曾几何时,放眼整个内容制作行业,乱象丛生。不少买下版权的内容制作方急功近利,对于原著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情节层面,其影视化模式简单粗暴地复制“大IP+流量明星”的套路,以此实现快速变现。这一行为,导致了热门IP改编频频失利。
在此背景下,腾讯“新文创战略”提供了解决途径。在新文创生态下,“不孤立做影视”成为腾讯制剧的显著特征。在腾讯体系内,持续加大阅文集团、腾讯影业、新丽传媒、腾讯动漫、猫眼等在内容上下游联动上的协作力度,形成一个更加高效的内容有机体;在腾讯外,以更开放的心态,与更多优秀的创作者、行业同仁携手合作。这样的生态将造就更稳定、更持续的IP内容输出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族IP、实现网文出海的更多可能性。
据了解,如今阅文手中囊括了包括《江山图》《第一序列》《重生之药香》《大讼师》《消防英雄》《北平说书人》《地师》《烂柯棋缘》《猎赝》在内的一系列对民族文化有较好呈现的优质网络文学作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文创生态下,更多像《庆余年》这样的优质民族IP将会源源不断的产生。
全行业协同合作,进一步探索民族IP多元化路径
民族IP多元化进程,仅靠一家之力还远远不够,全行业的齐心协力才能促进网络文学实现价值裂变。
9月6日,在第四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期间,由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阅文集团、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主办的“时代风貌 民族华彩——新时代网络文学创作如何书写中华民族故事”主题研讨会于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与会专家热议网络文学的民族文化基因以及民族IP改编的前景。
在行业专家看来,网络文学要想长盛不衰,优质内容才是核心驱动力。众所周知,从网文到影视化作品,处于源头的网文内容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开发价值。而中华民族文化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民族珍贵的智慧积淀,也是网络文学的创作源泉。民族IP的崛起,不仅直接为网络文学注入了更多神秘性、传奇性等个性元素,也逐步催生出民族传统文化新的外延及表现形态。《藏地密码》《狼图腾》《燕云台》等民族IP作品,创作语境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共同思考,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此前,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指导,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与阅文集团联合举办的“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弘扬中国时代精神”石榴杯征文大赛活动已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启动。大赛不仅将最大范围地拓展民族IP在网文生态中的影响力,还将发掘更多民族IP精品,为推动中国文化符号享誉世界积蓄力量。 目前,大赛得到了阅文诸多作家的热情参与支持。
总体而言,民族IP未来的发展之路,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也只有持续为民族IP赋能,才能让网络文学成为中国故事的“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