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七月半,中元节
文士明
民间习俗,农历七月有两个传统节日,一个是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一个是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我国古代曾有把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的说法。农历正月十五汉族称为上元佳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还被人们称之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也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日子。下元节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但是,同样作为传统节日,比较起来,七月十五这个中元节却比上述两者内容丰富得多,在社会上的影响要大得多。
中元节又叫“中元日”,民间世俗原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古人认为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又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照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原本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而中元节其实是道教(中国本土宗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上元、中元、下元的合称)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管的是地府,所检校的对象是诸路鬼众。据传在七月十五日,地宫会打开地狱之门,让众鬼离开冥界接受考校,而在人世间则会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道教起源于东汉,到了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所说的中元节才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中元是地官赦罪日,所以会在这一天普渡孤魂野鬼。自此“中元节”便正式成了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相沿迄今,在南方(这里仅指华南地区,其以北统称为北方)还被称为“鬼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而且南方的中元节时间定在农历七月十四日。
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并非“鬼节”,七月半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一般是不会将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鬼节”的,“鬼节”应当是后来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的说法。前文已指出,七月半祭祖节被改称为“中元节”,是源于东汉后北魏时期的道教。道教神中的地官管地府,检校的是诸路鬼众。在中元之日,会大开地狱之门,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才会被称鬼节,世人会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并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观则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而且节日这天,人们也可能会带上祭品,像清明节那样上坟去祭奠祖先。
前文还说到,古代“七月半”节日的诞生应当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在农耕社会或说农耕文明时代里,产生浓厚的祖先崇拜是很自然的事,由祖先崇拜导致的祭祖习俗受到世人高度重视而盛行,还因而成为某一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便很顺理成章,所以认为“七月半”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的说法千真万确,无可置疑;同时,“七月半”节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也不可忽视,即“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到后来其所包容的节俗则变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实实在在的俗道僧三流合一。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我国一些地方自古就有在此时举行祭祖仪式的传统。古人春夏秋冬四时均要奉祭先祖,七月奉上新收获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粮食,谓之“秋尝”,又称“荐新”、“尝新”,即秋天让祖先尝新之意。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如同人世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样。在旧时,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所以说,原本的七月半节是一个很祥和美好的节日,人们重视祭祀先祖,讲究孝敬,讲究亲情,充满了人性和人情味;同时又看重现实的人生,关注生活,关注岁时农作,充满着对丰收的喜悦与欢乐,充满着对幸福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节日世代承袭、相当盛行,每每很有规模,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参与度节的人数众多,大家快快乐乐地共同描绘着一幅世道太平、岁月静好的壮美画卷。
不过,自从把七月半节变成“中元节”以后,节日的内容与举办目的,尤其是节日的气氛,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变成了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而且其中的两种宗教表现非常强势,以不容分说的态度把各自对这一节日的理解与具体做法变化成了“七月半节”的主要而必然的内涵。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在根本上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也强调孝道,但其设立“中元节”却另有深意,是因为七月十五这天地官赦罪的需要,强调中元普度鬼魂、大开鬼门关的思想;何况究其本意,道教中元节就是要糅合佛、道二教因素而创造的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节日,它不过是中古时代佛道融合的一个典型例证而已。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佛教认为农历七月为报恩月,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据《大藏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指的是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马上变为烈火,目连向佛求救,佛对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代便演变为超度灵魂的大祭礼,与清明节同称为“鬼节”,或称“盂兰盆节”、“放焰口”,有祭墓、燃烧纸钱纸屋、接鬼送鬼等习俗,这一习俗主要是在汉族人民当中流行。
这样一来,原本属于世俗的七月半节在更名为“中元节”后,几乎成了一个真正的宗教性节日。宗教的仪式及相关活动本带肃穆庄严的色彩,而这个节日让人们看到的,又 主要是祭祖、祭祀、鬼魂、普度(或超度)等这一类性质和内容的活动,从而使得整个节日的色彩显得相当灰色、晦暗,难以看到明快和暖色;节日的气氛非常低沉,让人在情感上感觉不到欢快、愉悦,甚至还可能有几许伤感或悲苦。因而有些人或有些地方把它称之为“鬼节”,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中元节的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2]在这天,人们祭祀祖先,怀念亡灵。而寺庙里每到这天有盂兰菊会,超度亡魂。此时,市面上可买到冥衣、纸屋、纸人纸马、明菜花、油饼、乳糕、丰糕之类物品,用来祭祀祖宗,并预报秋收。“中元节”有“放荷灯”的习俗,亦称放河灯,是夜间重要活动。荷灯,一般是用彩纸做成的朵朵莲花,在中心插上点着的蜡烛,使其飘浮水面,与河里倒影相映成上下双灯,且往往汇成一片灯海,堪称奇景。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过“中元节”时,在“祭祖尽孝、祭祀亡魂”的基本做法上是相当一致的,但也不乏具有独自特色的活动或方式。例如:山东沾化县各家在中元节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陕西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河北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山西永和县读书人在这一天祭魁星。而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河南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老上海在明清年间每年的七月半(还有清明日、十月初一日)都会举行祭坛会,有声势浩大的城隍出巡,老上海俗称其为“三巡会”;上海中元节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在华南地区,七月十四有祭祀的传统,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香烛和纸钱祭奠先人,以示对先人的怀念。广东人称为“七月十四”。旧时居民们于节日前上冥店买来金银纸衣(即各种色纸,俗以为可制冥衣)、溪银(冥币)、元宝等冥具,盛于纸袋中,加封,俗称“包袱”,择日于午后配上牲醴、果品拜祭祖先,拜毕焚化冥具(包袱),俗称“烧衣”。入夜以后,又以各种冥具及水饭、酒菜、香纸等祭于门前,施与无主之鬼魂。祭毕燃冥具,将祭品(酒饭)留在门外不收回,俗称“烧幽”。港澳地区中元习俗与广东一致。广西桂林地区的人多以月十四为祭祖节,节日是从七月七开始到七月十四晚上,有一个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过程;有的地方从七月七开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在七月七是都要“恭饭”(祭祀)的;七月十四晚送别祖先,从晚饭前祭祀到晚十点左右进行送祖先仪式,同时将写有祖先名讳(至于写多少代祖先各个家庭不一)的“钱包”及担夫、引路大王的“钱包”纸钱等物于路口烧去,并以洒米水饭等仪式送别祖先;其过程繁杂严肃,是当地仪式最为复杂的节日,当地人也特别重视。在广西,七月十四也称“鸭子节”,人们认为亡灵可以站在鸭子上,通过鸭子的运载在阳间和阴间自由穿梭。也有“烧包”的习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后是给孤魂野鬼烧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须放在扁平笸箕内,意为野鬼不得抢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也实在不胜枚举。应当说,过中元节出现这种“百花齐放”式的实际状况是很自然的,不足奇怪,而且这样会使得过中元节的形式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还能增加人们过节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状况有利于世人对中元节的承继与向前发展,能够更新节日的内容与形式,过出新意,甚至有可能使节日越来越向具有现代气息发展。
笔者家乡旧时属于湖南省邵阳地区,家乡的父老乡亲从未将七月十五这个节日称呼过中元节,始终都是直呼为“七月半”,但是对待节日的态度却是特别郑重其事的。邵阳人的习惯做法是: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祭祀先祖,烧香叩拜,焚化纸包,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十五当晚,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此节除了隆重祭祀祖先和神佛菩萨外,另还有一个“烧大包”的习俗,即用袋子(大的布袋或纸袋)满满地装上纸钱和内包檀香、楠香的小香包,还要写上较近的祖辈先人的名单及其有关信息,如生辰、忌日、葬地之类,还有一些说不清起什么作用的符箓,然后在自家门口点上大火焚烧;再在另一处焚烧一大堆散纸钱,说是给那些孤魂野鬼的,免得它们争抢给祖先的供奉。到傍晚的时候,家居小镇的街道便成了一条或许偶有间断的长长火龙,鞭炮轰鸣,香烟缭绕,蔚为壮观。小镇虽然没有河流,但依稀记得镇人也折一些纸船,燃上蜡烛,放在周围大大小小的池塘里,却也是一道别具风格的美景。
中元节的祭祀先祖,有可能存在着像清明节那样上坟祭拜的形式,但主要的或说普遍流行的是家祭的形式,即各家各户在自家举行祭祀先祖的仪式,进行祭拜。而不管使用何种具体方式,国人在这件事上,态度的庄严肃穆、郑重认真,心理的极其虔诚,以及仪式具体进行时的中规中矩、一丝不苟,都是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击掌赞叹的。笔者写作此文时,正好在网上浏览到作者为江苏武进网友老朱煮酒(实名朱学东)写的一篇相关文章,详尽地记述了作者所在地的这一习俗的具体情况,题目叫做《过七月半——江南农村民间旧俗与信仰系列之一》,文中详细地写到自家在七月半节祭祀祖先的情况,其祭祀仪式从准备到实际进行的具体过程乃至其中的每一步骤与细节,同我家乡在七月半节的家祭仪式过程简直出奇的一致。这充分表明,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七月半节(包括后来改名中元节),在全国流行的高度普遍性,以及在节日内容与具体形式上的高度一致性。
该文作者长期在外工作,已经许多年没在家乡过七月半节了。巧的是2015年左右一次约弟弟一起回家探亲,刚好赶上了这个节日,在该文的后面,作者又记叙了这次在家参加七月半节家祭的过程,并同亲人、戚友一起回忆了几十年来七月半节的经历情况,还谈及到节日的前景。下面摘录的便是这部分的内容。
按照旧礼和父母的要求,我和弟弟分别向祖宗磕了两次头,每次3个。几十年没磕过头了,但磕头时我心里很平静,也很有庄严神圣之感。仿佛自己熟悉的祖父母、早夭如今也位列新祖宗的弟弟、以及只是听说没有见过的曾祖父母等,就在眼前坐着看着我,他们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仪式之后,中午与父母兄弟及一些好朋友吃饭,聊及过七月半习俗,那些朋友的故居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跃进中不见了踪影,洗脚进了搬迁的小区楼房。所以,虽然有老人的人家过七月半依然虔敬,却没得了场地搞仪式,只能意思意思。而且,也不像过去过七月半多与兄弟亲友通气了,毕竟楼房虽好,做起这些事来,不若旧家陋舍方便。母亲告诉过我,她娘家那些拆了房子的老人,半夜回老村的废墟上烧化哭泣呢!
大家都慨叹,过去政治严酷的时代,破过四旧移风易俗之后,过七月半的仪式也一直没有消失,它顽强地隐伏在民间,以各自隐秘的方式完成﹍﹍我的记忆中,文革后期,我家也一直悄悄搞着祭祀祖宗的仪式--那个时代物质匮乏,祭完祖宗的饭菜,仪式过后加热一下,是要吃的。
但工业化城镇化却是一个格式化的过程,它不仅拆掉了祖居祖坟,很有可能也会渐渐拆掉人们心目中的祖宗牌位。比如过七月半,随着拆迁和老人的慢慢故去,大概也会很快式微。小区新楼里的意思意思,很快就会变味,最后忘了初衷,沦为一个单纯吃喝的节日。这是最有可能的。好在,那些小区新楼里像我和弟弟年龄的人,都还记得过七月半祭祖的仪轨要求,还会尽量去做一些。但等到我们这一代的后人呢?他们会不会还像我们似地会向祖宗磕头示敬,我不知道。大家也不知道,但都不乐观。
生活方式改变了,改变也就会到来。如果不是格式化般强制推进,而是慢慢演进,或许,过七月半这样的习俗,会维持相当长的生命力。但是,如今农村遭遇的革命,是几千年来所未有,是断裂式的。或许,几十年后,等我们这一代承上启下的人老去了,过七月半也就像其他所有农业社会古老的习俗一样,随风而逝了,只留在一些文字记录中,供后人追想,偶尔心潮起伏一下。”(摘录完)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所以,我国周边的不少国家也有过七月半节(中元节)的习俗,有的虽然不叫这个名称,但节日的基本内容祭祖包括过节的某些具体方式(形式)则是完全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例如泰国农历七月十五当天将会举办水灯节,人们放天灯为逝去的亡灵祈福。而中元节在日本和朝鲜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过节的具体内容与方式同我国的中元节大体相同,不过也发展出了各自国家的特色。相对于中国,日本的中元节较注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鲜的中元节则保留较多秋季农夫庆丰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仪式则其次。
而在新加坡的华人地区中,七月半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传统习俗之外,还有一项特别的表演活动以娱乐鬼魂,当地福建人称之为“七月歌台”或简称“歌台”。这些歌台一般说是在空地上搭建临时舞台,加上音响设备以及灯光等装饰,并在台下观众席摆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预留给“好兄弟”(鬼魂)的。歌台表演通常安排于夜晚时分,台上表演包括诙谐短剧、魔术、劲歌热舞等,而且整个农历七月都有表演。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地区中,中元节也称盂兰胜会或庆赞中元,除了祭祖普渡表演各籍贯的传统习俗戏剧外,当地人也建立了与新加坡华人相似的歌台文化以娱乐鬼神,做法跟新加坡大同小异。
我国每年七月十五的这个传统节日,虽然历史悠久,精神凸显,意义深刻,可由于事涉阴间、鬼魂,缺乏喜庆因素,似乎很难吸引人。然而,由于节日始终坚持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始终把祭祖尊亲、恭敬孝顺作为节日活动最根本的内容与形式,并且始终把对农事的关注和丰收的喜悦有机地结合进节日,使得它从来都显得特别热闹,深受民众喜爱,参与的人极多,节日气氛很浓。不过在当代,它曾有过一段曲折经历。
在20世纪20-40年代,七月半是个隆重热闹节日。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在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七月十四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20世纪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七月半祭祖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
60年代中期,北京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七月半祭祖,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七月半祭祖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七月半祭祖节却被冷落了。
到了当今,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并得到了国家的认同与支持,但由于“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加上后期演变成“中元节”所赋予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不过,在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了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有关七月半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尽力超脱鬼的角度,尽量减少与鬼魂相关的所谓“迷信”的色彩,加强人世间的彼此关爱尊重、和谐共荣的因子。再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半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传统。所以,七月半节(中元节)从来就是一个有深度内涵有美好韵味的佳节,是一个值得传承和发展的传统节日。
我们深信,七月半节(中元节)一定会在中华大地上永存,一定会不断地向前发扬光大下去。(2022.8.8)
作者简介:文士明,网名文明之士。1965年邵阳市一中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务农。1978年考上大学,毕业后分至湖南长沙某高校执教,后来调任学校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时兼做教学工作,退休时为该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作者从小爱好诗词阅读与创作,退休后常有佳作在朋友圈里流传,受到广泛好评。
推荐阅读文士明作品:
点击链接-「链接」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