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五四新青年,为奋斗的你鼓掌


奋斗的人永远后浪

努力的人永远年轻


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之际

五四青年节

青年人的光辉节日

水运行业有志青年

他们擦亮青春亮丽底色

乘风破浪、拔节生长

用奋斗创造精彩人生!


,时长01:30


1

海事青春 交通天下


▲ 上海海事局安全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 王若腾


在自然界,时间的积累和记载都体现在树木年轮中。不同季节木质的深浅结合起来成一圆环,就是树木年轮,它记载着时间的丰歉。一场场同传交传翻译、一份份国际会议提案、一次次履约研讨,就犹如一圈圈年轮伴随着成长,镌刻在我8年的海事青春里。


初次接触海事翻译和履约,艰深晦涩的术语、异常厚重的公约、海事领域独有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着实给我一个“下马威”。于是,阅读提案、翻阅海事专业词典成了我每天下班后的必备项目,在积累词汇、梳理知识脉络过程中,我的“海事智慧之树”逐渐枝繁叶茂。几年间,我先后完成了绿色航运论坛、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中国航海日论坛等同声传译任务,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履约英语演讲比赛夺得桂冠。


渐渐地,青春舞台不再局限于同传“小黑屋”,我开始一步步走向国际大舞台:被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选拔赴美参加综合风险管理培训,向来自37个国家、6个地区和组织的107名学员介绍中国在海事危机管理等方面的机制建设和理念做法;圆满完成国际海事组织全委会特别会议、第32届大会参会任务,为形成我国方案做好储备和支撑;作为与国际航运公会(ICS)海上安全工作组的联络人,搭建中国与国际航运界的政策沟通桥梁……“国际范”在一次次国际和双多边合作中愈加闪亮。


2021年起,我开始担任海上安全专业研究委员会秘书,着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在国际海事领域的紧密合作,组织开展了“船舶舵机安全”“船用燃油安全”“船上石棉使用现状”等多个领域的研讨会和专题调研,深入实际、广泛听取行业意见。每次与业界专家的交流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让我有充分的底气表达中国的意见和主张。2015年以来,作为主要起草人或参与人,我提交近10篇国际会议提案,多次获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优秀国际会议提案,其中《成员国信息通报指南》最终以国际海事组织大会决议的形式向各成员国发布,成为指导各成员国有效履约的范本,“中国声音”在国际海事舞台上愈加响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中国声音”,是我青春年轮上最光彩夺目的结晶。


2

白衣执甲逐梦引航


▲ 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引航员 张九龙


“引航员,被誉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是航海作业中的‘金字塔塔尖’……”尤记得第一次听闻引航员,是在大学第一天的职业规划讲座上,老师向新生们介绍航海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自那时起,成为一名引航员的梦想植根在我心中。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016年大学毕业,我有幸进入长江引航中心南京引航站工作,“迎万船来仪,送舟行天下”成为工作日常。“为国引航,服务长江”的宗旨激励着我勤学苦练引航技能,在师父的悉心关照和言传身教下,2019年年底,我终于成长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三级引航员,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把世界引进长江,把长江引向世界”的光荣使命,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0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港口作为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引航员作为登上外籍船舶的第一人,意味着要与可能存在的病毒“短兵相接”,风险不言而喻。


2020年3月,听闻引航站计划成立“抗疫专班”,专门引领来自涉疫国家的船舶,作为一名“90后”党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我第一时间请缨参战,身着防护服,佩戴N95口罩等防护用品,全副武装,攀爬数米高的引航梯,登上外籍船舶,指挥船舶航行、靠离码头,每航次短则六个小时,长则十余小时,汗水几度浸湿衣裳,耳根常因佩戴口罩而红肿疼痛。


饿了,就吃自带的“战备粮”;累了,就到驾驶台外面靠一靠。每次引航都是一场身心的挑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当将船舶安全靠好码头,得到船长衷心地赞美和感谢时,心中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那是青春价值得到肯定的最好答案!而今,疫情仍在蔓延,全国两千余名引航员依旧坚守在水上战“疫”一线,大家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情怀和事成必定有我的雄心壮志,无畏“急流险滩”,果敢踏浪逆行。


作为新时代引航青年,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们应争做时代的“弄潮儿”,白衣执甲,踏浪逆行,在战“疫”一线绽放青春力量,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逐梦篇章!


3

在“一带一路”印下奋斗的足迹


▲ 中国船级社秦皇岛分社验船师 郭翔宇


家有街柳庭花,国有岁月芳华,青春应该有青春的模样,中国青年志在四方。从渤海湾到南中国海,从马六甲海峡到南太平洋,奋斗的步伐从未停歇,青春的光彩遍地绽放。


17年前的“五四青年节”,我成为一名学生党员。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不改初心、不忘使命,以技术安身立命,将所学致于所用。7年前的“五四青年节”,我是中国船级社的一名青年验船师,被派驻新加坡工作。从那一刻起,远离祖国和亲人,六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新加坡及周边国家,为大国重器保驾护航。


当时29岁的我,深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些年来,我带领现场检验团队频繁往返于锚地、码头和船厂,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刷新每年的工作量纪录。在日常工作中举重若轻,在船舶滞留时据理力争,在疫情肆虐时迎难而上,在国际事务中不卑不亢。通过专业的检验服务,在各大港口为航运公司排忧解难,依靠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国际舞台为中国海运业发声。


疫情对船厂施工、港口作业造成了诸多的不便,给船舶检验、维修保养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面对与日俱增的确诊病例和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党员必须要以身作则、直面困难,非常时期担起非常之责、关键时刻尽到关键之力。从疫情开始到结束外派工作的日子里,我自始至终奋战在疫情前线,全年无休、不分昼夜。这期间也曾有过低谷、挫折,但从未向困难低头,因为解决困难本就是验船师的职责所在。所有的挫折和成绩一样,都将成为受用终身的财富。


驻外期间,社会形态复杂多变,文化价值观差异巨大。我时刻提醒着自己,一言一行代表中国,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我亲身参与了中国船级社建设国际一流船级社的光辉历程,也亲身参与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伟大历程。事实也证明,个人的奋斗,只有融入国家的发展才能熠熠生辉;青春的脚步,必须紧随国家的脉动才能意气风发。


不论何时何地,无关现在将来,作为一名致力于海上人命安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验船师,青春不止步,奋斗正当时!


4

勇者无惧 强国有我


▲ 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德瀛”船青年突击队


我们是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德瀛”船青年突击队,成立于2006年,现有青年职工25名。十几年来,我们奋战在海上应急抢险救捞一线,发挥新时代救捞青年的突击队作用,累计打捞沉船沉物70余艘,为近20个港区、20余条航道消除了安全隐患,筑牢海上安全防线,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说起目前经历过的最具挑战的工作,要数2007年的“奋威”轮打捞工程。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挖泥船,“奋威”轮船长233米、宽32米,最大满载排水量83000吨,船型特殊,舱室结构复杂。


“奋威”轮沉没时,船上装载1982吨重油,145吨轻油,还有24000吨泥浆,如果不尽快清除,一旦发生泄漏,将造成大面积污染,严重威胁天津港安全。在国外专家一致不看好的情况下,青年突击队精细组织、抢抓气象、力攻坚,克服恶劣天气多、施工难度大、多船协作交叉作业等诸多困难,经过39天昼夜奋战,一举成功起浮难船,解除了天津港的燃眉之急,也创造了我国内海救捞史上最大吨位沉船救捞纪录。


在渤海湾“碧海行动”沉船打捞工程中,我们需要用6年时间打捞66艘沉船,这无疑是一场“大会战”。为此,我们冲锋在前,冒严寒、斗酷暑,成功打捞各类沉船20余艘,消除了航行安全隐患,为当地航运、渔业、旅游和能源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和便利,积极助力了渤海湾碧海蓝天攻坚战战略目标的实现。


我们深知,要履行好应急抢险救捞职责,就要锤炼过硬本领,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我们积极追求打捞方式、工艺创新,参与改进和完善打捞工艺20余项,其中水下定位设备引入攻打千斤洞技术、海上非开挖扩孔技术的应用在国内都属首次,研制更新的气升式吸沙吸泥管将除泥效率提升了2倍。


在践行国家“海上德政”的道路上,我们坚决践行交通救捞精神和烟台打捞局“德誉四海、诚铸打捞”文化理念,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努力在青春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5

海洋心 中国梦


▲ 山东海运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德祥”轮大副 张旭


我有一颗海洋之心,它如蓝宝石般晶莹剔透,坚定远航的初心;我有一颗海洋之心,它波涛般奔涌向前,让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青春,就是有所担当,不畏艰难,踏实做好每项工作。


2021年12月,我所在的“山东德祥”轮接到去俄罗斯纳霍德卡港添加燃油的任务。而此时的俄罗斯寒风凛冽,大雪为船舶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白色“冬衣”。我与木匠去船头抛锚时,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已然将我们冻僵,大风混杂着冰冷的水汽,如针扎般刺痛着每一寸皮肤。天气愈加寒冷,海洋之心跳动地愈加强烈,为身体各个部位源源不断地送去温暖,输出能量。秉持着坚定的信念,我们战胜了外界艰苦的环境。


顺利抛锚后,加油船很快就来到我们船边,湿漉漉的缆绳在这么极端的天气下早已冰冻硬结,想要拉上船异常困难。当时,我们戴的手套都被浸湿了,原本保持体温的手与手套冻为一体,手部早就失去了知觉……作为年轻一代的船员,我们在行动力上从未有过迟缓,心里想的是快点带好缆绳,早点为我们的船加装燃油,绝不能耽误船舶航行计划。


青春,就是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今年3月,韩国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彼时,“山东德祥”轮挂靠了韩国港口。尽管我们严格按照公司要求落实防疫措施,但是开航后7天驾驶员还是出现了发烧、咳嗽的症状。


刚开始自我隔离时,我们难免恐慌,因海上环境特殊,我们的救治还需观察。偏偏又逢阴雨连绵天气,雨水不停地敲打着窗外的玻璃,模糊了窗外的世界,也模糊了我的内心世界。


一个声音由弱变强:“咱们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阳光穿透层层乌云,我们只有快点康复,才能尽快复工。之后,我们一船的兄弟们都在积极应对,按时吃药,适当运动补充睡眠,只用了5天时间,我们就全部康复了。在与医生连线远程就诊时,医生反馈我们只是得了流感,大家虚惊一场。


我怀揣着最初的海洋之心,在浩瀚的大海里遨游,去追寻青春梦想,去践行属于我们的中国梦!


6

勇攀港口科技“珠穆朗玛峰”


▲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 马成彬


天津港集装箱公司是我国大陆第一家专业化的集装箱码头,是新中国集装箱运输事业发展的摇篮。我深知,“老码头”最宝贵的技术经验都藏在现场、藏在一线。


参加工作14年来,我先后从事过电动装卸机械修理工、设备管理员、部门副经理等岗位,始终与设备为伴,向有经验的师傅们虚心求教、潜心钻研,历经风吹日晒、严寒酷暑,设备维修、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科技引领、深化创新驱动,将设备运行管理智慧化、提高运行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作为首要任务。截至目前,我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20余项技术创新,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与技术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使设备完好率始终处于96%以上,公司连续多年获得天津市设备管理优秀单位。


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新技术与传统集装箱装卸作业深度融合,实现集装箱码头设备智慧化革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公司全面启动自动化升级工作中,我大胆地献计献策,研究探索“自动化岸桥+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地面解锁站+无人轨道桥”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新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攻坚克难,集成了“中国智慧”,取得了多项全球领先成果。其中,自主研发了防摇防扭、集卡引导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全球首次基于无人集卡的岸桥陆侧“一键着箱”;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台投入商业运营的集装箱地面智能解锁站,打通了无人自动化码头的“关键堵点”;创新研发了集装箱作业任务集成管理系统(ETMS),率先实现了一套系统对整条无人自动化作业系统的控制管理;攻克了高精度定位等自动驾驶技术难题,实现了全球首次在量产卡车平台上“无安全员”集群式自动运行,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建设的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一名新时代港口青年,我将不辱使命,不负韶华,勇攀港口科技“珠穆朗姆峰”,持续投入到智慧港口建设事业中去,为天津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船级社CCS发布CCS的最新动态、新服务产品、科研技术发展趋势、培训等信息90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