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前文:
……W-4号扫雷艇发现了两艘未判明身份的舰艇正在高速通过,但不知为何,他既没有开火示警,也没有用探照灯照射可疑的盟军舰艇。
以下是飞荇猪的猜测~
可能W-4号扫雷艇当时并没有做好夜间战斗准备,关键人员都不在岗位上,因此无法及时开炮或用探照灯照射可疑舰艇。
0305,W-4号扫雷艇遭到鱼雷攻击的20分钟以后,才由W-4号扫雷艇附近的吹雪号驱逐舰向第三水雷战队转发W-4扫雷艇在无线电通讯频道中报告发现可疑舰艇警告信息。
更为糟糕的是,W-4号扫雷艇报错了敌舰的位置,"森比兰科岛西北方发现两艘敌舰。",而实际上盟军2艘驱逐舰位于拉贾科岛以东,卡潘岛以北,发出这个警报时,盟军驱逐舰逐渐逼近日军第一锚地停泊的运输船。
威廉·莫兰命令搜索日军运输船,并再次将航速降低至15节。26日夜是个没有月亮的暗夜,0148月落,完全依赖目视搜索,半小时过去了,两艘盟军驱逐舰依然没有发现日军运输船。
0313,盟军再次将航速提升至25节,航向东南准备撤离战区。
盟军向白雪号驱逐舰发射鱼雷
仅仅5分钟后,0318,吸血鬼号驱逐舰在左舷船首方向发现日军驱逐舰白雪号。略微调整航向之后,吸血鬼号与塞尼特号在1500码的距离上向白雪号发射了3枚鱼雷。白雪号也发现了盟军舰艇,他及时调整航向,避开了盟军射出的鱼雷。
同时,白雪号驱逐舰向盟军发送灯光信号,想要确认目标身份,因为没有得到回应,于是白雪舰长菅原六郎中佐命令打开探照灯,照亮了先头的盟军驱逐舰吸血鬼号。
白雪号用探照灯照射吸血鬼号,并首先开炮射击
0331,白雪号首先开炮射击,威廉·莫兰被迫展开还击,但是,两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旧驱逐舰仅有7门4英寸主炮,而仅仅一艘日军驱逐舰白雪号,就装备了6门127毫米5英寸主炮。
吹雪型驱逐舰白雪号,首先识别发现盟军驱逐舰,并展开炮击行动
白雪号在4100米(4500码)距离上先用127毫米主炮向吸血鬼号开火,一共射击了18发炮弹。后主炮的一次射击让白雪号的主配电盘跳闸了,在2分钟短暂的停电之后,日军恢复了电力供应。
在第一波炮击中,日军观测到吸血鬼号中弹起火,白雪号正在抢修电力时,吸血鬼号释放烟雾转向南方退避。此时后续的驱逐舰塞尼特号,恰好出现在白雪号的视野范围内。
0333,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白雪号以殿后的盟军驱逐舰,距离3050米的塞尼特号为目标,射出了82发127毫米主炮炮弹。
塞尼特号驱逐舰
莫兰的驱逐舰边打边高速向东南方撤离。塞尼特号仅仅来得及射出3发炮弹,就被白雪号的127毫米主炮击毁了轮机舱主蒸汽管道和辅助蒸汽管道,这次中弹使塞尼特号失去了全舰动力和电力,航速慢了下来。
0335,白雪号修复电力,在3000米距离上射击塞尼特号
0338,日军驱逐舰夕雾发现了塞尼特号,用127毫米主炮对距离7800米的塞尼特号开火。
0345,夕雾报告桥本少将“发现敌驱逐舰2艘”,桥本信太郎回应,命令夕雾、朝雾两舰向敌舰前进。此刻,白雪号和夕雾号都观察到塞尼特号航速明显慢了下来。
日舰在7000米~10000米距离上围攻塞尼特
附近的日舰围拢上来,第三水雷战队旗舰川内号、吹雪号、初雪号、朝雾号、以及W-1号扫雷艇都以塞尼特为目标开火,无视了在暗夜中释放烟雾逃离的吸血鬼号。
经过455发日舰炮弹的洗礼之后,塞尼特号已经不可挽救了。0418,塞尼特号沉没,日舰救出了1名军官和30名水兵。塞尼特号指挥官伯纳德·戴维斯(Bernard Davies),率领另外幸存的4名军官和61名水兵设法逃离了日军水域,辗转返回新加坡获救。
日舰弹药消耗数
川内 72发(140毫米)
吹雪 102发
初雪 50发
白雪 18(目标吸血鬼号)+82发(目标塞尼特号)
朝雾 61发
夕雾 65发
天雾 6发
W1 17发
W4 2发(目标吸血鬼号)
逃离的吸血鬼号驱逐舰于1942年1月27日上午10点返回新加坡港,指挥官威廉·莫兰受到了多方责难,他即没能完成袭击日军运输船的任务,又损失了僚舰,但是,没有雷达的舰艇执行夜间作战,本来就是一种冒险行为。
第三水雷战队对恩达乌海战的战后总结
(1)发现敌舰艇时需要同时使用视觉信号和无线电信号发出警报。
昼间使用短时间释放烟雾,夜间使用信号枪,按照预先约定的形式发射发光信号弹。这条是针对W-4号扫雷艇没有及时发出发现敌舰的警告的。
(2)夜间需要统一指挥战斗。(稍后评述)
(3)日军认为己方集中攻击一舰,而忽视了另一艘英舰,错失了歼敌良机。
指挥官需要组织有力的部队坚决追击逃走的敌舰。
飞荇猪评恩达乌海战
在恩达乌海战中,日军第11驱逐队,第20驱逐队,第1扫雷队各舰几乎是各自为战,混乱不堪,我认为这与第三水雷战队桥本信太郎少将的布阵和指挥能力有关。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日军的防御部署
日军以两艘运输船为中心,分散部署各舰,形成了3层环型防御结构,第20驱逐队三艘驱逐舰在最外侧,第11驱逐队3艘驱逐舰在最内侧,旗舰川内居中策应,防御正面面对东北方。
这不能说是错误,因为26日白天连续遭到英军三波空袭(其实还有未出击的第4波),桥本信太郎摆出这种环形防御阵型是适合进行防空作战的部署。
但是,在海军发来发现两艘敌巡洋舰接近的电报之后,继续采用这种防空阵型是否存在问题呢?我们就从实战来分析看看
恩达乌海战行动图
在恩达乌海战中,日军除了第11驱逐队的白雪号、初雪号、第20驱逐队的天雾号主动接近英舰并进行了炮击之外。其余日舰的动向都很迷:
首先要说的是扫雷艇W-4号,发现遭到敌舰鱼雷袭击之后没有及时示警,我推测的原因不再赘述了,此后在英舰转向东南方撤离时,也没有主动参加拦截敌舰撤离的战斗。我姑且认为扫雷艇与驱逐舰刚正面是不合适的,勉强可以接受这种行为。
接下来我们看看吹雪号,0305转发了W-4号扫雷艇发出的无线电警告电报,没有向目标地点搜索前进,反而远离战场,看行动路线似乎是舰长想要与旗舰川内号汇合。
此时桥本信太郎指挥的旗舰川内号,开战之后稳稳坐镇中军大帐,只是远远的在10公里距离上向目标射击,行动可以说是逡巡不前。
这种行为勉强可以用“暗夜中空中侦查发现的敌轻巡洋舰舰还没有现身,旗舰川内号必须守护至关重要的运输船来解释。”但我个人认为这是桥本信太郎少将胆怯的表现。
朝雾号:似乎是想伴随旗舰川内号向战场接近,这种做法算是比较谨慎稳妥的处理。
夕雾号:虽然接到了桥本命其伴随朝雾号追击敌舰的命令,但其稍向东南方追击一阵就掉头反转,并未对吸血鬼号进行深追。日军战报对此行动的解释是:担心英军在东南方向布设的水雷,日军第1扫雷队正是为扫除这些英军水雷而被派遣至此的,26日白昼已经连续工作了一整日。
如果~
如果英军来袭的不是两艘老旧驱逐舰,而是新锐的驱逐舰分队,那么日军呈环形部署,位置分散,且行动与作战思路互不统一的各舰,很可能被英军夜袭部队在局部优势的战斗中逐一击溃。非常可惜英军没有派出携带对海搜索雷达的舰艇作为旗舰参加此次作战。
英军指挥官威廉.莫兰中校返回新加坡之后,向高层报告日军夜战能力很差,这与恩达乌海战中日军拙劣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要塞投降,一部分塞尼特号的幸存者乘坐最后撤离新加坡要塞的英舰逃出升天,但其余的舰员被迫进入日军战俘营,并在战俘营中度过了余下的4年时间,5名塞尼特号的舰员死在战俘营中,没有见证战争的胜利。
他们的遭遇要比被日军俘获的31名舰员算是幸运的,因为除了水雷军官理查德.亨利.丹哲(Richard Henley Danger)被日舰白雪号扣押之外,其余30名水兵在被移交恩达乌岸上的日本陆军之后就此失踪,盟军推测,日本陆军官兵可能出于报复澳大利亚第2/18营的抵抗行动,秘密屠杀了这些盟军舰员。
水雷军官理查德.亨利.丹哲在日军战俘营中活了下来,二战胜利之后,1949年1月,他与亚历山德拉·德·维尔(Alexandra De Veer)结婚。1997年12月,他在伦敦去世。
今天,沉舰塞尼特号仍然躺在恩达乌港外,卡潘岛近海20米深的海底之下。
~(完)~
推荐阅读:
动图出自《龙的牙医》~
这是一个海战爱好者的港湾,喜欢请点击收藏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