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976年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简单模糊的几句话,令人眼眶发酸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离开了人世,享年82岁。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尽管毛主席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但他依然坚持读书看报,接待外宾,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光发热。

(1976年5月27日,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外宾)

1976年5月27日,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外宾,并和这名远道而来的外宾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

那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毛主席究竟接见了来自哪国的外宾?又和这名外宾说了些什么?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为中国外交事业贡献一生的毛主席。

毛主席最后接见的外宾是谁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的消息让毛主席分外悲痛。此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每日吃饭、吃药都需要有人协助,一次只能吃2两米饭,行走更是困难。

即便在身体状况日渐欠佳的情况下,毛主席依然强打精神,在1975年做过白内障手术后,继续读书看报,接待外宾,时刻关心着国际局势和中国人民。

(晚年毛主席)

1976年5月,毛主席的身体极度衰弱,数次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但在得知当月12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前来访华的消息后,毛主席还是坚持要和李光耀会面。在贴身秘书张玉凤、孟锦云的搀扶下,毛主席到接待外宾的大厅的沙发上坐下。当李光耀走入大厅时,毛主席便自己起身和李光耀握手,可谁知没多多久,主席就强撑不住虚弱的身躯,不禁“扑通”坐在了沙发上。由于主席的身体极度虚弱,李光耀和主席寒暄几句,就草草结束了这场谈话。

在会见完李光耀后,有人建议毛主席要注意身体,不要再操劳过度,可毛主席依然坚持继续接见外宾,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

(毛主席接见李光耀)

1976年5月27日,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外宾。这次接见的外宾,是巴基斯坦的总理布托。

当秘书告知布托访华的消息时,毛主席还是强打精神,决定在书房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

(毛主席接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

在华国锋的陪同下,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走入了毛主席的书房。当他看到一个面色憔悴,却依然心系国家的人民领袖坐在沙发上继续为外交事业而奋斗时,内心既是敬佩,又是酸楚。抱着这样的心情,布托主动上前,站立着和坐在沙发上的毛主席握手。

当两人的手紧紧相握时,毛主席憔悴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随后,毛主席主动向布托问道:“你好吗?”

布托回答道:“我很好,谢谢你。”

毛主席说道:“我不太好,我腿不好,讲话也不太好,你多多包涵。”

(毛主席与布托)

看到如此心系国家和人民,身体抱病之际不忘礼仪的毛主席,布托不禁称赞道:“主席您创造了伟大的旗帜,高举人民革命的旗帜!”

听到这一席话后,毛主席谦逊地笑了笑:“不要夸我,我没做多少成绩。”

(毛主席与布托握手)

然而,在主席眼里“没有多少”的成绩,让中国4万万人民在1949年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站立了起来;让中国在1956年前后建立了一套基础的工业体系;让中国在1964年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

因为主席的身体健康状况,此次与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之间的谈话同样不超过10分钟。自此,国家宣布“毛主席不再适合接待外宾”。

毛主席的一生,为中巴友谊做出多少贡献

1976年5月27日毛主席与巴基斯坦总理布托的会面,不仅对于毛主席的一生而言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时刻,更对于中巴两国之间的友谊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他为中巴两国之间铁兄弟一样的友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巴两国外交史上的一名巨人。

(1965年,毛主席会见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

巴基斯坦在历史上曾和中国一样,倍受西方殖民者的压迫和欺凌。直至1947年,被英国殖民者统治数百年的巴基斯坦才宣告独立。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基斯坦当局随即表示祝贺,并在次年1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与新中国开展建交谈判。

然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为中巴两国的友谊埋上了一层阴云。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出于冷战格局的考量,在南亚、东南亚组织起各种军事集团,试图将印太、亚太地区打造成“第二个北约”。1954年9月,巴基斯坦加入美国操纵的“马尼拉条约组织”;次年9月则加入美国操纵的“巴格达条约组织”。

(巴基斯坦外交代表团登上长城)

毛主席在得知这两条消息后,说道:“加入这些条约组织,可能并不是巴基斯坦的本心。我们还是要多和他们交流、沟通,中巴两国人民可以做好朋友!”

1955年4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上,中巴两国人民迎来了交流沟通的机会。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穆德·阿里会面,中国外交代表团的宽容大度,令巴基斯坦外交代表团感动不已。万隆会议结束的2个月后,巴基斯坦总理主动向周恩来总理回信,表示感谢他为两国友谊做出的贡献。毛主席得知后对周恩来说道:“我们也应该立即给他们一封回信,来而不往非礼也嘛!”

(周恩来总理出访巴基斯坦)

1956年12月,在毛主席的大力支持下,周恩来总理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并受到了巴基斯坦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用汉字书写的“巴中友谊万岁”的牌匾在迎接周总理的机场上格外醒目。

1960年,中国参加在巴基斯坦达卡举行的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馆成为了此次国际工业博览会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展馆。在中国馆对外开放的2个月时间内,总计接待了高达75万名巴基斯坦游客,有的游客甚至参观了中国馆4—5次。部分巴基斯坦游客在中国馆的留言册下写下自己的感想和祝福:“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东方国家,两国历史相似,只要团结一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改变国家当前的面貌!”

(毛主席会见外宾)

1961年,中巴友谊进一步升温。巴基斯坦主动提出归还此前占据中国的喀喇昆仑走廊。经过为期2年的谈判,中国最终于次年5月4日发表新闻公报,确定两国边境谈判。面积达518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历经百年沧桑之后终于重归祖国的怀抱,巴基斯坦因此成为历史上主动归还新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964年7月,毛主席会见巴基斯坦商业部部长瓦希杜扎曼。在会谈期间,毛主席说道:“我们之间,谁也不想剥削谁,谁也不想压迫谁,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讲求平等,我们要成为平等的朋友。”1965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访华,毛主席说道:“我们两国是友好往来的国家,彼此关切对方的利益。”阿尤布说道:“我们需要和平,需要友谊。”毛主席补充说:“中国人民也一样。”

(毛主席会见外宾)

1966年,中巴双方开始在喀喇昆仑走廊修筑贯通两国的中巴公路。1968年,由中国施工团队负责修筑的东段公路工程已圆满结束,而由巴基斯坦负责的西段公路工程因为巴基斯坦当时遇到了困难,暂时无法完成。于是,巴基斯坦提出让中国施工团队帮忙修筑公路的请求。周总理对毛主席说,要援助巴基斯坦修筑这条公路,至少需要3亿人民币。毛主席听闻后说道:“现在正是巴基斯坦兄弟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在这个工程上拨款5个亿吧!”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从未有过任何附加条件。当中巴公路第一段工程在夏希科特大桥圆满完工后,巴基斯坦当局将大桥改名为“友谊桥”,并用中英双语标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1970年10月建”,巴基斯坦当地的百姓则将这座桥称为“毛主席大桥”。毛主席在得知后,立即向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发电报,让大使馆转告巴基斯坦当局:不要搞树碑立传,不要写新中国国名,只写建造时间即可。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进行“第2758号决议”表决,商议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事。在表决期间,巴基斯坦兄弟投下了关键性的赞成票。毛主席得知消息后说道:“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是被非洲、巴基斯坦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兄弟们抬进去的!”

毛主席病逝后,巴基斯坦人民如何怀念他

在毛主席接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2个月后,毛主席就因病于1976年9月9日逝世,享年82岁。

毛主席病逝的消息传出后,不仅让中国人民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巴基斯坦人民也因此感到十分难过。作为毛主席一生中最后接见的外宾,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对外这样评价毛主席的一生:

“毛主席并没有死,他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将继续指导各国人民和各民族人民的命运,直到太阳永远不再升起。仅仅从中国的角度来衡量他划时代的功绩,都不足以来概括这位历史伟人的贡献。他不仅仅为中国人民创造了奇迹,更是一位崇高的历史领袖,毛主席永远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的光辉象征,是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胜利的标志,巴基斯坦人民在此向永垂不朽的毛主席致敬!”

(巴基斯坦总理布托)

巴基斯坦总统法兹尔·乔德里同样发布唁电,缅怀毛主席,他说道:“毛主席是改变了占地球四分之一的人类,是中国革命的国父。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领袖之一,不仅关心中国人民,也关心巴基斯坦人民的幸福与进步。我们巴基斯坦,会与我们的中国兄弟一起缅怀这位伟人的离去。”

在巴基斯坦民间,悼念毛主席逝世的各种活动更是层出不穷。在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被巴基斯坦当局公布后,巴基斯坦令全国降半旗一周致哀——这是巴基斯坦对国外逝世领导人最高的礼遇。

(毛主席会见布托)

毛主席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一手推动和缔造的中巴友谊,是两国人民永恒的财富。在今天,中巴两国人民定将继承和延续前辈的兄弟之情,齐心协力,共同开辟两国人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