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刚发现了一部,最近爆火的2019年出的小众电影《热带雨》。
也有小伙伴让我写一下这部电影,那就带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披着禁忌恋外衣的大尺度电影。
首先看这部影片的导演,陈哲艺,新加坡导演,被李安选的接班人,尤为擅长讲述平凡的家庭生活场景。
《爸妈不在家》剧照
今天讲的这部电影《热带雨》是他的第二部作品,依旧延续了第一部长片《爸妈不在家》中对女性在社会中身份认同的讨论。
两个电影相同的是主角扮演者都是杨雁雁和许家乐,不同的是从第一部中的母子变成了师生。相信如果看过第一部的话,再看这部电影总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如果说禁忌恋是这部片的一种噱头,那这部电影想要反映的却不仅仅如此。一个女性的中年危机,作为华人家庭,要如何在新加坡立足。在我看来的感受,前期平淡的家庭生活的叙述,看似简单的生活场景,却都像是一场难以诉说隐喻,更是为后面大雨的爆发蓄势。不直白,但深刻。
由杨雁雁饰演的女主,从马来西亚移居新加坡的中文老师阿玲,年近40,结婚多年仍无法生育,一心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不仅长年打着催卵针,做了多次的人工受孕,却一直没有成功。
夫妻俩的关系也因此冷淡,而变得疏远。
不仅如此,阿玲还要经常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白天需要在学校教课,回家后还要做饭洗碗,给公公擦身子,照顾公公日常起居。之后还要考虑和老公准备受孕,像完成任务一样,而老公却已经感到疲惫和不耐烦。 首先,夫妻关系不和睦,原因是一直没有孩子。或许我们会想,没有孩子的人,也未必不能过好一生,也有人会选择领养孩子。而在影片,没有孩子,就是意味着家庭地位的缺失,甚至影响到瘫痪公公去世后的遗产继承问题。这时的孩子不再仅仅是一个人。对于阿玲,可以因此获得家庭地位。对于丈夫,可以更好继承家庭财产。无奈,没有孩子只能积压着长年的隐忍。
当公公去世,在葬礼上,丈夫公然的带着小三和她的孩子来祭拜。多个孩子,多一份财产的继承。相比结婚8年的阿玲,身份地位自当显而易见。 然后在学校中,阿玲作为中文教师,同样的受到学科上的不重视。
在新加坡,很多学生更愿意去学习英语,而不愿意去学习中文。这是社会,乃至学校都公认的现状。但有这么一个学生却不一样,由许家乐饰演的学生郭伟伦。为了以后去中国做生意,只好努力去学好中文。阿玲作为老师,经常帮助伟伦补课,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某种暧昧的感情,甚至发生了肉体关系。 作为华人,如何才能在新加坡的社会立足,如何才能获得文化上的认同。
作为女性的阿玲,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阶层、嫁人可以让自己在新加坡更好的站稳脚跟、生娃则是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巩固。这是作为华人女性,在新加坡社会生存的现状和艰难之处。 如果单纯来看,阿玲的出轨,这是一场挑战禁忌道德的师生恋。如果没有前期的故事和一些细节的渲染,我们一定很难接受,但有时生命就是这样充满着离奇和变化。影片通过东南亚的一个特色水果——榴莲,进行了两人暧昧关系的暗示。影片出现了两次有关吃榴莲的镜头。
第一次,两人在教室吃阿玲弟弟送的榴莲。
我们都知道榴莲闻起来臭,但两人吃的却是如此有滋有味。
第二次,则是阿玲带着瘫痪的公公和伟伦,一起围坐在路边摊吃,三人的场面,看起来却是那么的和谐。而瘫痪的公公从镜头上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儿媳和学生之间关系的默认和接纳。
瘫痪的公公全篇唯一一次主动,费力的拖着轮椅来到伟伦的身边,用手指教伟伦写下了一个“帮”字。帮,寓意着传帮带,即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子孙的传承。 如果说这是一个巧合,但这又是长久积压情感的必然。
首先因为没有孩子,夫妻生活过得不和睦,又在一次送伟伦回家的路上看到出轨的丈夫。外面下着暴雨,在车里却是如此安静。她没有疯和闹,只是静静的哭了。回想过往生活的种种,这又是为了什么。
伟伦看在眼里,却是善解人意的没有说一句话。 一个人崩溃了,总要做些事情去释放。
就在伟伦的率先攻势下,一场师生禁忌恋就这样随着新加坡阴沉的天气倾盆而下。而阿玲和伟伦之间的感情既有着激情的成分,又有着生理的需求。他们就像一场闹剧,纵然身份年龄相差悬殊,但却在彼此之间找到了一份缺失的爱。虽然影片有些挑战家庭道德,但好在看完之后并不那么反感。因为前期人物的描写刻画和故事情节的设定,给了我们一个对立式的缓冲。 一场大雨,渴望的一个拥抱,一次分手。看似的纯情,却像是一场闹剧。但在这场闹剧之中,有成长,有收获。
发现怀孕了的阿玲回到了老家,离开了丈夫和情人,雨过天晴,看着温暖的阳光笑了。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局,让我们充满想象。尽管没有诉说,但阿玲的笑,让我们看到这个华人女性的独立和坚强。纵然生活不顺,但仍要笑着面对。
—END—
一刻视界总有一刻记忆或埋于心底或不曾忘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刻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