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卫报》报道,4月14日,披头士乐队明星保罗·麦卡特尼呼吁中国关闭“湿货市场”,称这类市场导致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其对全球健康的威胁相当于“释放原子弹”。
在西方,“湿货市场”一词几乎已经成为新冠病毒的代名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湿货市场”成病毒代名词?
据《卫报》报道,长期从事素食运动的保罗·麦卡特尼称,希望中国政府关掉“湿货市场”,提高卫生标准。“非典、禽流感以及一些其他病毒都和这类市场有关,如果不关闭会令大家都陷入麻烦。”
据CNN报道,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亚洲,“湿货市场”都是常见的现象,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湿货市场”是提供各种新鲜农产品的地方,这与提供如织物、家用产品和谷物产品的“干货市场”相反。其中一些市场也出售活体动物。之所以称为“湿货市场”,是因为供应商清洁鱼和蔬菜后,地板经常是湿的。
中国消费者传统上一直偏爱新鲜农产品,喜欢就近去附近的市场购买肉、鱼和蔬菜,而不是开车去超市购物。
CNN报道反驳了保罗·麦卡特尼的观点,“大多数‘湿货市场’并不是装满宰杀动物的病毒培养皿。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大部分人来说,这种市场只是可以以负担得起的价格,购买新鲜食物的地方,例如鸡、猪肉、鱼和蔬菜。”
报道称,“食用野生动物肉在中国并不常见,尤其是在大城市。”
“混合了偏见的文化差异”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研究员段毕格斯说,“面对新冠病毒,全世界都在呼吁关闭所有‘湿货市场’,这可以理解,但是全面禁令不可能是对此风险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相反,新的政策和法规需要将科学证据纳入考虑范围,并考虑对野生动植物的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悉尼大学环境与人道主义工程师彼得·马图斯表示,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许多低收入社区来说,“湿货市场”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无法通过网络购买这类产品。他说:“废除湿货市场可能给人以解决目前局势根源的幻觉,但真正的问题要深得多。”
《卫报》15日引述非营利组织活动人士的话称“禁令的呼吁来自文化差异,通常混合了偏见”。在许多国家,“湿货市场”为小农出售产品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报道称,“在印度或印尼这样的国家,有2500万至4000万人依靠‘湿货市场’和非正规摊贩谋生。”
“中国重开湿货市场”是以讹传讹
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官网消息,4月13日晚,中国绿发会收到英国主流媒体BBC记者采访邀约,对方拟邀请绿会专家围绕中国重新开放“湿货市场”以及最佳的应对之策进行采访。
中国绿发会专家在电话沟通中明确指出对方的错误,即所谓“中国重新开放湿货市场”是未经查证、以讹传讹的假新闻,并介绍中国目前在“禁野”方面开展的系列工作。
随后,BBC方面表示对中国野生市场情况存在误解,将联系节目编导,修改录制话题。
专家介绍了自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起,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扩大法律调整范围,明确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国多个省市已加立法“禁食野味”进程,出台或修改地方性法规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中国绿发会表示,作为国际主流媒体,BBC如针对国内“重新开放野生动物交易市场”这一误传加以报道,无疑将抹杀中国全社会在禁食野生动物、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方面的积极努力。
封面新闻记者 燕磊 综合环球时报、中国绿发会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