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江门日报》专题报道
江门法院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江门两级法院聚焦市场主体司法需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主动担当作为,多维度精准施策,打出一套司法“组合拳”,全力做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者、服务者、守护者,全心服务中心大局,激发企业新活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放水养鱼”式执行
出实招助力企业扭亏为盈
“法院可以暂不对公司采取相应强制措施,为你们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来往账户,但是公司要在半年内把欠下的工资结清。”在我市某餐饮公司强制执行现场,江海区人民法院法官廖杰华说。该案运用“放水养鱼”式思路,通过更加审慎、灵活、人性化的执行,避免“办了一个案子,垮了一个企业”。
该餐饮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因生意低迷,拖欠员工数十万元工资,被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查明,公司店内可供执行财产只有一批并无太大价值的餐饮设备,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工人工资。对此,该公司老板表示,想继续经营公司以偿还债务。
疫情之下,既要保证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因为一次执行将企业推至绝境。考虑到上述情况,法院及时调整思路,决定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暂不对该公司采取失信、限高、查封银行账户、立即拍卖等传统强制措施,预留公司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延长其半年的履行期限。此外,法院还主动协助引进战略管理第三方投资团队对该公司经营策略进行升级转型。今年6月,该公司经营情况扭亏为盈,足额支付完毕所欠工资,所涉20件追索劳动报酬执行案全部足额执行完毕。该系列执行案入选人民法院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典型案例,是江门法院近年来持续服务“六稳”“六保”工作的一个生动注脚。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增长、民生建设、城镇化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门中院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切记于心,多次深入江门江艺实业、江门安诺特厨具、鹤山雅图仕等企业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企业想要什么”“司法能做什么”,将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切实转化成暖企助企的有效举措: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优化我市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共盘活资产46.59亿元;探索破产案件快审机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从适用前的12个月压缩至6个月,明显提高“僵尸企业”出清效率;审结民间借贷案件29723件,调整过高民间借贷利息,推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一路走来,江门法院稳扎稳打,使出一项项实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取得企业发展、职工稳岗、债权人权益兑现、社会稳定“四赢”效果。
手握知识产权保护“利剑”
服务创新驱动促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腾飞的翅膀。江门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出企业无限活力与创造力。截至2021年,江门市专利授予量达21272件,十年翻两番。这背后是江门法院持续在司法层面保护创新的探索和努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过去五年,全市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8万件,妥善审理了涉中粮集团、小米科技、TCL、维达纸业等一批知名企业的案件新会法院审理的“杨滔涛等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入选国家版权局全国“剑网2020”专项行动十大案件。
随着我市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需求不断增加,今年初,在江门市高新区火炬大厦,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诉讼服务处升级为江门巡回审判法庭,对知识产权类案件进行集中管辖。5月27日,江海法院在江门巡回审判法庭公开开庭审理集中管辖后首案,敲响江门市跨区域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第一锤”,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江门模式”正式开启,为各类市场主体在江门创新创业提供更优质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服务。截至目前,江海法院自集中管辖以来已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003件,内容涵盖商标权、侵害作品放映权、传播权、技术委托开发合同等领域。
知识产权保护不是一家的事,江门中院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协同联动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一盘棋”,率先在全省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与江门海关、市检察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版权局及市公安局联合签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有效衔接的意见》《关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民事诉讼证据互通、互认的意见》,依法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与司法裁判标准的统一。全省首推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无缝衔接制度,打通“行政调解—司法确认”链条,完善行政、司法程序证据互通互认制度,畅通协同保护渠道,让当事人少跑腿,提升协同保护水平。
江门中院也致力完善细节,构建知识产权诉讼诚信系统,在与江门海关、市公安局、原市工商局、市科技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协作机制的意见》的基础上,推动建立行政机关知识产权违法数据与司法机关知识产权侵权数据共享数据库,构建知识产权诉讼诚信系统,做到一处侵权、处处受限,多次侵权、加大赔偿,司法震慑力不断加强。
“江门法院在护航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值得肯定。”全国人大代表黄达昌在参观江门巡回审判法庭时表示肯定。
诉源治理“百花齐放”
联动解纷帮助“病企”重获新生
走进恩平市某陶瓷有限公司,机器声轰鸣,工人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让人难以想象,这家企业曾在2019年经历过破产清算。
该公司是一家成立十几年的建筑陶瓷企业,年产值过亿元。后因设备日渐陈旧,产品竞争力弱,经营陷入困境,负债达2.6亿元。公司上下游债权人130多家及企业职工354人受到影响,恩平法院依法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这并非故事结局。鉴于该企业有“重生”的可能,江门两级法院决定帮助企业重整。江门中院充分运用“中院+基层法院+人民法庭”三级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建专项团队4次深入该公司,专门组织沙湖镇政府及土地纠纷双方代表进行协商,2次召开协调会为公司的土地、规划等问题清除障碍。公司复产后,陆续接到来自新加坡、越南、委内瑞拉等的订单,全面投产后可创造就业岗位800个。
该陶瓷公司的重生,离不开我市“百花齐放”的诉源治理格局。为引导和激励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法治意识,江门法院积极将职能向诉源治理延伸。如鹤山法院挂牌成立“中欧合作区劳动关系联处中心”“中欧合作区调裁审对接工作室”助力中欧(江门)合作区建设,江海法院与市、区两级消委会成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台山法院联合房地产行业协会成立房地产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开平法院与建筑产业联盟共建建筑产业领域纠纷化解和调诉对接中心……法院与行业联手,实现信息共享,解决行业实际困难。
依托这些平台,江门中院多次组织法官,分别前往新会区陈皮协会、开平市水口水暖卫浴行业协会、广东华艺卫浴实业有限公司等开展暖企行动,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员工生产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就企业提出的法律实际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助力企业化解法律风险和隐患,用实际行动焕发企业健康活力,为行业治理贡献法治力量。
接下来,江门法院将始终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聚焦市委“1+6+3”工作部署,把法院工作融入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谋划推动,全面服务“六稳”“六保”,优化司法措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江门日报
编辑:朱斐倩
策划:何奎
审校: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