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伊能静:曾被骂“婚内出轨”,40岁离婚,46岁二胎,靠自己赢回来


我是谁

2009年3月20日,伊能静通过所在公司,对外宣布,与庾澄庆结束9年的婚姻。

这段长达22年的情感,是伊能静从18岁到40岁的全部。

消息发出后,伊能静受到大量舆论攻击。

她被外界称为水性杨花的坏女人、不负责任的恶毒母亲、和只会利用男人的心机女。

从2009年到2011年,她所有的社交账号,充斥的全是恶毒留言。

她从试图解释、到沉默,最后彻底自我怀疑。

她每日每夜睡不着、吃不下,甚至连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


后来,她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和她说:“你必须睡觉,不然你怎么对抗呢?”

拿着医生开的安眠药,伊能静在夜里,想到了死。

她想不明白,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堂堂正正做人做事,为何最后会落得如此下场。

“我做错了什么?就因为我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是我的选择吗?我有选择吗?”

她试图问天、问地、问每一个她所知道的神明。


16岁被星探发现,进入娱乐圈后,一夜爆火的伊能静,成为众多人心目中的女神。

她一直是舆论的中心,承受着铺天盖地的争议。

她是歌手、词曲人、作家、演员、主持人、编剧,是娱乐圈公认的才女;

她是美丽迷人、时尚指标、热爱粉色、娇滴滴的小公主;

她是被父母抛弃的女儿、让前夫无法承受的妻子、离不开儿子的母亲。

然而,撤掉这些标签后,是伊能静大半生的寻找之旅。

她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我是谁?


不被认可的存在

1969年3月4日,伊能静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是父母的绝望。

伊能静有6个姐姐,其中有2个夭折,有1个患有小儿麻痹症。而这些女儿承载的,是一对渴望儿子的夫妻,无望的梦想。

父亲原是山东人,后来因战乱辗转来了台北。远离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他一心想要一个儿子传宗接代,留下他的根脉。

母亲是极其传统的中国女人,她把人生贡献给丈夫,对丈夫言听计从。


当时,已经生了6个女儿的母亲,看着日渐长大的肚子,因为害怕还是女儿,所以想让孩子直接胎死腹中。

她试图从沙发上跳下来、喝药,都没成功,后来她决定去医院打掉,路上遇到隔壁的老太太。

老太太说:“你肚子这么尖,应该是个儿子。”

听到这句话,绝望的母亲带着最后的希望,期待着“儿子”出生。


谁知,出来的还是女儿。

父亲看到伊能静后,骂骂咧咧地离去,并且对着因为频繁生育、机能损伤,无法再怀孕的妻子说:“我要出去找别的女人生儿子。”

然而,母亲不仅没有责怪父亲,反而认为父亲说的是正确的。

她一直认为,家庭破碎是因为自己生不出儿子。

后来,父亲在外面结交了很多女人,也生下了3个私生子。

母亲为了让父亲回归家庭,甚至向父亲的情人,买她生的儿子。

她揣着家里仅有的30万,来到父亲情人家门口,思前想后,最后还是怯怯敲了门。

女人抱着孩子开了门,轻蔑地看着她。

母亲颤颤地递出装有30万的袋子:“你可不可以把儿子交给我,我可以给你30万。”

女人嚣张跋扈地说:“你呀,肚皮不争气,生不出来。你知道吴敏(伊能静父亲)给他取了什么名字吗?单名一个悔,叫做吴悔,代表他不后悔在外面生了这孩子。”


后来,父亲还是和母亲离了婚,与另一个怀了儿子的女人结了婚。

然而,即使已经离婚,父亲的生活,还是依靠母亲赚钱供给。

母亲始终自责,所以卑微的付出,并且认为一切都是自己活该的。

而这份自责,也完完整整打到伊能静心里。

她从小就带着罪恶感,认为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

因为她的出生,导致母亲受苦,父亲离去,家里人都聚不了在一起。


从小不被认可,伊能静一直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后来的人生里,她极力将自己的人生意义,建立在他人身上。

唯有如此,她才能知道,她是谁。


漂泊童年

父母离婚后,母亲独自带着5个孩子,还要供养父亲的新家庭,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为了照顾小儿麻痹症的女儿,伊能静从小就被寄养到另一个阿姨那里。

在6岁之前,伊能静一直以为,养母是亲生母亲,而母亲则是一个热心的陌生阿姨。


后来,母亲发现伊能静和自己越来越疏远,所以才决定把伊能静接回身边。

刚回到母亲身边的伊能静,觉得养母抛弃了自己。

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于是徒步走了5个小时,再次回到养母身边。

后来,大人们努力解释,多次和伊能静捋清,谁是亲生母亲,谁是养母,她才逐渐接受过来。


然而,刚回到母亲身边不久,伊能静再次被送走。

母亲为了让她学习英语,将她送到香港,托付给当时在香港工作的二姐照顾。

后来,在伊能静13岁那年,母亲改嫁去了日本。

伊能静也跟着去了日本。

14岁那年,伊能静因为不适应日本的生活,再次离家,回到台湾。

伊能静的童年,写着“漂泊”两个字。

她就像一个人人嫌弃的皮球,被一再踢来踢去。

年幼的她,没有选择权,只能听之任之。


永远得不到的认可

16岁那年,伊能静被著名歌手刘文正相中,希望帮助她进入娱乐圈。

母亲却极力反对。

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曾经做过歌女,所以不希望伊能静走她的后路。

另一方面,她认为伊能静学习成绩好,应该好好读书,考大学,将来选择更好的职业。

然而,伊能静的梦想,却是尽早出来赚钱。

一是证明给父亲看,自己不会输给儿子,也能像男人一样当家。

二是觉得只要赚到钱,父亲就会愿意回家,全家人就能团聚。


从小到大,伊能静对自己的定位,是长子。

因为父亲小时候曾对母亲说:“家里只有女的,以后谁来当家呢?”

为了反驳父亲这句话,她拼尽全力扮演“长子”的角色。

然而,当她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时,父亲却突发车祸身亡。


车祸发生前一个月,伊能静将自己要进入娱乐圈的消息,告诉了父亲。

热爱音乐的父亲,高兴极了:“要当明星哦,我就说我们家小孩,有这个基因嘛!”

第一次得到父亲的认可,伊能静更加认定做明星的决定。

车祸发生前一夜,父亲一反常态,找了伊能静谈心。

谈完心后,父亲骑着摩托车离去。

3个小时后,伊能静接到父亲车祸的电话。

她赶往医院,见到的却是在太平间,父亲早已僵硬的身体。

她亲手签了父亲的死亡证明,然后掏光自己所有的钱,买了一盏纸莲花。

太平间里,另一家人在为另一个死者哭哭啼啼,伊能静则愣愣看着燃烧的纸莲花。

她忽然明白,父亲还没等到她证明自己,就永远地离开了。


父亲的离去,成了一个巨大的阴影。

在后来的人生里,那天在太平间的经历,成了一个按钮。

每到夜里,就自动播放。

每次恋人离去,就映射出车祸的画面。

而她破碎的心,更无法再承受任何一次离去。


星途背后

很多人眼里,红顶明星的生活,就算不是奢华的,也应该是轻松的。

然而,这一切都是伊能静没有的。

一开始,因为母亲反对她当明星,所以把她的经济全面封锁,并且不让亲戚们借钱给她。她只能依靠二姐私下的资助,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她租了一间大概只有一张沙发大小的房子,所有的家具就是一张垫子、一张被子、一个枕头和一个锅。

她在这个房子里,住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因为刚出道就爆红,伊能静遭受了其他女明星的孤立。

她只能靠着粉丝写来的信,暗自为自己加油,默默撑下去。


后来,因为母亲不适应日本的生活,伊能静就带着母亲搬回了台湾。

家里的房租、各种费用,还有父亲生前欠下的千万台币债务,全都压在伊能静身上。

当时,伊能静一拿到赚来的钱,就会连夜坐车回到台北家里,然后把钱放到母亲房间门口。

然而,不管她怎么努力,每次把钱交给母亲后,母亲的答复,总是还有一笔钱没交。


整整八年,伊能静总是身无分文。

她将所有钱都贡献给家里,自己过得紧紧巴巴的。

那时,她每天的食物,是一包包白吐司。因为吐司可以按片算,她一天只需要吃三片,一包可以吃三天。

从18岁到26岁,一个女生最青春的年华里,伊能静的全部生活,都在为家里偿还债务。

她没有童年,也失去了青春。


但伊能静从不觉得,这有多艰苦。

她在夜里,总是暗自跟上天谈话。

她答应上天,会依靠自己的能力,踏踏实实做人做事,不去埋怨家境贫困。

她将所有业余时间用在读书上,并且为自己缝制演出的服装。

唯一的渴求,就是能让家人生活好一点。


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才女伊能静。

却不知,伊能静其实连高中都没毕业。

她一直相信,即使没有学历,只要努力学习,用知识填充脑子,她不会比任何人差一截。

事实上,她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她为自己每首歌作词,写了数本畅销书,是娱乐圈内,数一数二的才女。

才华背后,是她多年的不懈努力。


为爱痴狂

伊能静的爱情,是飞蛾扑火型的。

她曾经坦言,她的人生可以没有名没有利,但必须要有很多爱,她一个没有爱活不下去的人。


在爱情里,她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

她卑躬屈膝、委曲求全,甚至付出一切,这就是她认为的,对伴侣的好。

而这一切,都是母亲曾经的感情观。

她延续到伊能静身上,甚至变本加厉。


然而,高付出感代表的,是高需求。

付出的内在含义,是为了回报。

越是缺乏爱的人,越会在爱情里用尽全力牺牲。因为他们相信,牺牲能换来同等回报。

18岁的伊能静,带着拧巴的个性,与大她8岁的庾澄庆相遇。

从没得到过父爱的伊能静,像一只在沙漠行走的小猫,而庾澄庆,就是她活命的最后一滴水。

她时刻要求庾澄庆保持联系,只要两人一分别,她就会开始胡思乱想。

那时,两人的事业,都在上升期。所以,他们相约地下情。

然而,伊能静却又因为地下情,总是怀疑庾澄庆在外面暧昧。

她反反复复分手、哭泣、复合,庾澄庆因为爱,全都一并接纳。

她觉得,庾澄庆就是她一生的真爱。


2000年,她终于跟庾澄庆结了婚。

然而,因为两人的名气,流言蜚语一直没有停止过,加上庾澄庆家境优渥,家里人压根看不上这个单亲家庭的普通女孩。

他们试图解决每一个问题,然而伊能静阴晴不定的性格,成了两人争吵不断的导火线。

纠缠了22年,他们终于累了。

伊能静终于看清现实,看到满目疮痍的婚姻,和早已疲惫不堪的爱人。

最后,提出了离婚。


这场长达22年的关系里,没有外界传闻的是是非非,有的不过是,两个用尽全力去爱和纠缠的可怜人。

他们以为爱能解决一切问题,却在最后发现,原来不完整的自己,只能带给对方消耗。

幸运的是,儿子的出生成为了这段关系的延续。

他们从夫妻,变成亲人,因为同一个人,把过去的伤痛化为亲情。


寻找自我

与庾澄庆离婚后,伊能静经历了5年空窗。

面对纷扰混乱的过去,她陷入极度恐慌。

外界认为,她是一个坏女人,但她的认知里,她是一个善良的人。

她没有再像过去,漠视外界的声音,她选择深入自己的内心,寻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看完心理医生后,她决定放下一切,去印度寻找答案。


2011年1月17日0点27分,伊能静从沈阳出发,当时是零下三十度。

她穿着非常厚的衣服,仍旧冷得颤抖。

到了上海时,是17日的下午,当时的天气,是零度。

她脱掉厚厚的羽绒服,继续出发到下一站。

17日晚上,她到了新加坡,新加坡温度上升到24度。

她脱掉毛衣,只剩下夏天穿的小外套。

18日凌晨,她终于到了印度。

她一下飞机,发现印度天气火辣辣的,全部人都穿着短袖,满头大汗。

走出机场那刻,她忽然感觉到,这是一个征兆。

上天仿佛在告诉她:“现在不冷了,亲爱的孩子,你可以脱掉一切,放下它了。”

伊能静将自己手里拿着的羽绒服,扔进机场的垃圾桶。

她听到了,一种催促她前进的声音。


在印度上的第一节课,叫做“看到内在的小孩”。

课堂上,老师让大家闭上眼睛,试图感受重新回到母体的感觉。

伊能静感受到的,是愤怒,当她想要靠近那个孩子时,孩子甚至试图想要攻击她。

老师告诉伊能静:“你的妈妈不想生你。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问你妈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伊能静拿起手机,沉默了许久。

她从来没有跟母亲聊过这些事,甚至一直在逃避这种话题。

然而,这次她知道不能再逃了。


电话那头,母亲开始啜泣:“是我不好,是我不对,我生不出儿子,然后呢爸爸离开了,爸爸是对的,就这样,我没有给你爸爸生一个儿子。”

伊能静的内心,仿佛找到了一把钥匙,她走进关闭已久的大门,终于打开。

她看见父亲的不爱,母亲的无情,还有从小到大,她所经历的一切苦难。

而后,她继续往前走。

她发现了父亲的伤痛,母亲的无奈,世世代代的经历,造就了父母的局限和不幸,最后汇成现在的她。

以前,她一直抱怨父母、抱怨爱人、抱怨媒体,抱怨一切可以抱怨的。

现在,她却发现,原来一切的错,都是从自己开始,延伸出去。


意外的再婚

从印度回来后,伊能静几乎杜绝了一切社交活动。

除了工作,她所有时间都交给和自己对话。

她甚至已经想好,就这样单身老去,老的时候,建一座姐妹养老院。

她害怕伤害,所以拒绝再次接受爱情。

与秦昊的相遇,完全是一个意外。

当时,社恐的伊能静正准备离开自己组织的基金晚会,却被秦昊拉到一旁坐下。

两人相对无言,坐了整整半个小时。

之后,伊能静的朋友坐了过来,还跟秦昊有说有笑,秦昊全程没跟伊能静说一句话。

两人各自回酒店后,秦昊发短信约伊能静明天见面。

伊能静当时根本不想谈恋爱,所以直接发信息回绝了见面。

“我已经决定了,不会跟除了未来丈夫以外,任何男人见面,你是不会娶我的,我也不可能嫁给你,所以我们就别见了吧。”


伊能静以为,自己足够决绝。

结果,秦昊却还是回了短信:“你不问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想结婚呢?”

回到短信后,伊能静瞬间吃惊,但还是回复了一大堆理由,表示两人没有发展机会。


谁知,到了凌晨,秦昊再次发来短信:“你明天过来,我跟你聊聊结婚的事。”

面对如此强势的表白,伊能静瞬间慌了神。

她马上召集在身边的数个好友,聚在一起开了个重大会议。

朋友们一致反对。

一是秦昊年纪比伊能静小10岁,年龄差距太大;

二是秦昊才跟伊能静认识2天,就说结婚,太不靠谱;

三是伊能静经历过一次娱乐圈婚姻,深知经营非常难,而且最后分开影响很大,伊能静承受不起。

伊能静非常同意朋友们的分析,于是决定当面拒绝。


两人见面时,伊能静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将自己所有的担忧,全盘托出。

秦昊静静地听,并且默默记下她担忧的点。

伊能静讲完后,秦昊开始逐一反驳,有理有据,十分冷静和理智。

秦昊说完后,伊能静提出两人各自冷静,仔细思考后,再决定是否要发展。

这一段关系,从开始就少了些冲动,多了些深思。


后来,两人还是决定发展。

恋爱不到半年,两人决定步入婚姻殿堂。

伊能静在秦昊身上,得到极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是她索求得来的,而是秦昊本身自带的。

这和伊能静以往交往过的异性,全然不同。

秦昊从小生家庭美满,他是家里老幺,家里人对他都非常宠爱,所以他从来没有怀疑过,爱是从何而来,也从不觉得爱是需要拿什么交换的。

在相处的过程中,秦昊总是被伊能静过度卑微吓到,他一再纠正伊能静过度的付出感,并且告诉她:

“你想要我做什么,你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我能做我自然会做。但我不愿意做,我也会明确表达。你不需要愧疚,我们是平等的。”

而更让伊能静感动的是,秦昊的父母,对她也存在天然的爱。

他们天生就是善良的人,把伊能静当做女儿看待,知道她的过去后,不仅没有嫌弃她,反而十分心疼。

秦昊父亲在两人婚礼上,直接喊话秦昊:

“我要跟秦昊说,虽然小静长你几岁,但是她还是个女人,你要爱护她、保护她、照顾她。”


伊能静忽然发现,原来在正常的家庭里,父母的爱是这样的。

秦昊一家,给伊能静全新的体验,还有浓浓的接纳和爱意。

他们允许她做任何,她喜欢的、想要做的事,甚至给予极大的支持。

但他们又会因为看到她工作辛苦、怀孕辛苦、育儿辛苦,十分心疼。

伊能静终于得到,空白多年的亲情。

她终于明白,原来“家”是这样的。


孩子的意义

让伊能静陷入争议的,还有孩子。

与庾澄庆结婚时,她生了一个儿子,离婚后,媒体借此攻击她是“自私的妈妈”。

为了怀上秦昊的孩子,她拼尽全力调理身体,却又被媒体攻击“想用孩子绑住丈夫”。

孩子在伊能静的人生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甚至引导着她的人生,走向更好的方向。

  • 儿子是精神支柱


跟庾澄庆离婚后,伊能静一再想到了死,但让她选择活下去的理由,是儿子。

因为原生家庭不美满,所以伊能静一直希望,给孩子一个美满家庭。

离婚后,她努力处理好和庾澄庆的关系,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减低对孩子的伤害。

然而, 儿子却一再给了她更多的支持。

当她迷茫时,儿子对她说:

“你和其他母亲都不一样,你一直教导我成为真正的自己。”


当她自我否定时,儿子对她说:

“我觉得你的人生,比较好玩。”


当她不知道该不该勇敢追爱时,儿子对她说:

“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会觉得,我不希望你幸福,因为你是那么地爱我。”


儿子给了伊能静充沛的理解和支持,让她每次陷入人生低谷时,总能找到一个支点,再次振作。

他是儿子,同时也是伊能静非常好的知己。

因为他,见证着伊能静一路走来的蜕变。

  • 女儿是自我延续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已经46岁高龄,伊能静还要不顾生命危险,生下女儿。

她曾经做过很多解释,但我认为,最接近她内心想法的,是她认为,女儿是她的自我延续。

伊能静婚前,曾经给自己买了一间养老房。

打开房门后,你会发现,里面的装修,就是按照童话故事里,公主的城堡版样设计的。

随着年龄增长,她逐渐不再敢展露“粉色的内心”,但有了女儿以后,她就有了理直气壮的理由。


她开始把女儿打扮成,她小时候最喜欢的样子。

买了一样的帽子、衣服还有首饰,跟女儿凑成母女装。


她看着女儿的成长,就像看着小时候的自己。

这个小女孩,终于拥有了爸爸妈妈、哥哥、爷爷奶奶,还有许多爱她的人。

这是她对自己最大的补偿——让女儿替她内心的自我小孩,重新成长一次。


我是我

伊能静曾经以为,自己做的一切决定,都是因为需求。

她为爱所困,浮浮沉沉45年,以为自己追求的,是一个结实的臂弯。

然而,经历这么多折腾后,她终于发现,45岁以前的人生,都是在补偿。

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过是在弥补过去没有得到的亲情。


强烈的补偿心理,让她遗忘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求。

为了爱情,她放弃了曾经摆在眼前的美好蓝图——优秀导演的邀约、成功作品的多次邀请,还有众多的机遇。

而这些,才是她最渴望得到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然而,经历了一段长达22年的婚姻后,伊能静发现,爱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爱人更不是万能的医生。

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婚姻更加不是。

她知道了,真正的安全感,是从自己内心的充沛,滋养而成。

如果自我匮乏,那么不管别人给的再多,自己内心的无底洞,依旧无填满。


伊能静终于可以停下忙碌的脚步,享受生活里,悠闲美好的风景。

她退居二线,将生活重心放到家庭,但也不拒绝有好的剧本时,重新回到舞台上。

她不再为人生设限,不去刻意追求,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她完全接纳自己的一切,因为她相信,真实的自己,值得被爱。


而接纳的最高境界,是接纳不被理解。

她不再试图变成他人喜欢的样子,并且不再奢求,他人能够理解她。

她终于明白,不被理解是生活的常态,而她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因为,人生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伊能静作为个人,她是成功的。

她从不被认可,到自我认可,经历了大半生的起起伏伏。

她多次被打败,但每一次都坚定地站起来,像野草般野蛮生长,从不畏惧。

而伊能静作为女性群体站出来时,更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

她为每一个女性展示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从原生家庭中解脱,从爱情里苏醒,深刻理解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并且允许自己活出自我,这正是当今每个女性,最渴望的追求。

然而,现实生活里,许多女性仍在自我怀疑。

她们质疑自己的能力、埋怨他人的不完美,并且将本属于自己责任的人生,推到他人手里。

但伊能静却站了出来,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每一个对人生低头的女性,无比坚定地说:

“别怕,你绝对可以做到。”

作者:周冲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78513718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