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有了钱怎么花?这位老福山人的做法令人叹服

文 | 宋世民

按常理,小学是小学生读书的地方,若是教室掺插进一批青年人,人们自然会把它当成“扫盲班”。早在民国初年,福山城内还真有这么一处小学校,除免费招收贫苦人家孩子上学外,那些串街走巷叫卖的小商小贩,也可免费入学。要问谁出开办经费?当年福山城几乎家喻户晓:烟台街上船行掌柜鹿玉轩。

当时,烟台街面经营海运的中外商号挺多,主要原因是当地没有铁路,山东及邻省大量过剩劳动力,加上因天灾人祸破产的农民,为谋生路,多选择闯关东、闯崴子、下南洋,烟台港便成必经之地。精明的海运商贾,顺势开通烟台至大连、天津、丹东、营口、青岛、上海、广州、香港、仁川、海参崴、日本、新加坡等十几条航线。其客货运输大部分控制在招商局、太古、怡和、政记等中外航运劲旅手中,就在它们投巨资不断壮大海运能力,千方百计获取高额利润时,有家小有名气的船行东家,却将眼光投向慈善教育,他就是“鹿玉轩记”的掌门人鹿玉轩。

老烟台的海边 资料图

这鹿玉轩世居福山城内萝卜市街,因家境清贫,幼年失学,十几岁便经乡亲引荐到烟台一家商行学生意。他聪明勤勉,深得东家赏识,经过二十多年拼搏,至民国初年,终于独立门户,接手经营往返烟台、大连、安东等地客货运输业务,虽然规模不大,日积月累也积蓄下数十万元。眼见资本渐丰,鹿玉轩决定了却一件积压多年的心事。

有一天,他在同族叔鹿华藻(时任福山城区区长)的闲谈中,道出萌生许久的愿望:“我自幼失学,十几岁就来烟台街学生意,深感不识字之苦,经商办事困难重重;我县(指祖籍福山)地处山区,田少人稠,一般贫苦家庭,多数要靠外出经商谋求生活。出门在外,不识字会更加艰难。现在城区内虽有官办小学两处,但贫苦家庭的儿童无力交纳学费和书籍费,仍然不能上学。我愿出资兴办一处免费学校,以利贫苦儿童上学读书……”

身为区长的鹿华藻,见族侄欲造福桑梓,自然满心欢喜,为尽早促成,当即应诺协助解决校舍问题。遂后即借用城隍庙后院东北角的小院(内有房八间,系每年庙会演戏人员临时宿舍)为校舍,聘请黄务村知书达理的韩少堂为教员。

鹿玉轩闻讯,兴冲冲赶到城隍庙观看,他没想到族叔对办义学也如此热情。端量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教室,联想到自己少年学徒的艰辛,他便建议学校招生时,也给那些街头小商小贩行个方便,他们多是童年失学,小小行商为的是挣口饭吃,从长计议,还得识几个字才好。只要他们肯入学,也一律免除学杂费。

鹿玉轩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县教育局,学生来源照此办理。凡贫苦儿童及小商小贩均可进入这所小学读书,所用国家规定的统一课本,纸、笔、墨、砚等物,都由学校免费发给。学校实行半日制,这主要是考虑这些学生都来自贫寒家庭,家里拾草、打柴、推磨、喂牲畜等劳动,都离不开他们,而小商小贩更不能全天读书,还要靠串街叫卖维持生计,所以按学生忙闲时间,分为上午和下午两班,每人一天只上半天课。

为顺应当时社会男女分校的习俗,鹿玉轩另出资金,借鹿氏支祠开设女学一班,聘请一女教员授课。

随着学校名声渐远,周围贫困子弟纷纷前来求学,原有校舍人满为患。鹿云玉轩心里逐磨着,原先捐款办学,只是想让贫寒子弟有间房子学识字,以利日后生计,暂借几间祠堂、庙产缓解燃眉之急,尽管学校看上去没点书香品位,可孩子们的学业照样逐年长进,许多已该升级,学校若再停留在初创状态,难免误人子弟。鹿玉轩瞻前顾后,毅然决定自建校舍,不仅要让更多的穷孩子读书识字,还要为他们创造深造机会。

要建新学校,就得买地盖房,这在1923年,是一笔不少的开支。毕竟“鹿玉轩记”资本并不十分雄厚,他本能地想到自家在西山苇沟的那块地,校址选在这里,会省下买地费用。后来琢磨再三,感觉不妥。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城关周围各村的儿童,有的距校四五里之遥,西山地方偏僻,学生冬天上学太不方便,必须选个适中地点。于是,增加捐款买下西南关马山下王姓土地六亩,动工兴建。计有正房七大间,中一间为校门,东、西为课堂,又在东南角建平房三间,为教员休息室,当中空地为操场,周围砌墙环绕。

新校舍竣工后,学校充实师资力量,将学生分成一至四年级,改为全日制。所用课本及课程与官办小学一样,不同的是,在此读书仍然免收学费,学校全部开支,都由鹿玉轩独力承担。日常教务工作由县教育局督导,校名改为“玉成小学校”。

1930年秋,鹿玉轩病逝于大连。玉成小学校在当地慈善机构支持下,逐年发展,为许多贫困儿童能够上学读书,提供了方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