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 | 周月明
编辑 | 苗正卿
题图 | 视觉中国
一场收缩风暴,正降临在东南亚跨境电商巨头Shopee头上。
自2022年6月以来,裁员新闻就萦绕在Shopee身上。先是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智利等片区接连曝出裁员消息。9月19日上午,Shopee于国内召开全员大会,宣布将启动团队调整并削减部分岗位。有Shopee员工透露,一些部门的裁员率高达90%。
其兴也勃焉。
仅仅一年前,Shopee还是以高福利闻名遐迩的公司:工资对标BAT、每年调薪12-20%、新人配备MacBook pro和两万元工学椅、晚七点之后有加班餐……
当时的Shopee被称为“神仙公司”,甚至有了“无Shopee,不接offer”的说法。
“第一份工作就能进入Shopee,那时觉得很幸运。”王诗刚从名校毕业,打败千军万马拿到offer,意气风发。
彼时的Shopee,以及其母公司冬海集团(简称Sea)同样风头无两。Sea于2017年10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首个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的东南亚互联网公司。2021年10月,Sea的股价一度达到372美元/股,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Shopee将市场从8个扩张至16个,Sea则除了已有的游戏业务Garena和电商业务Shopee之外,开始发力外卖及线上支付业务,一路高歌。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李小冬在新加坡创办了Sea Limited,2010年,Sea便得到了腾讯的投资,后者持股近40%。
为了全球化扩张,2016年,Shopee进入中国,并将研发团队重心迁移到深圳,并于深圳设立总部,全面开启中国跨境业务。由于跟腾讯发展路径相似,靠游戏起家,并靠游戏业务的盈利给其他业务输血,加上被腾讯大笔投资,所以,外界又将Sea称为“东南亚小腾讯”。
其“亡”也忽焉。
但当大家都认为他们前途一片光明之时,Sea接下来的走势却令人猝不及防。
先是印度禁止了其旗下最赚钱的一款游戏,导致游戏业务受损,此后,股价在走至最高点时急速下跌,截至目前,已跌去当时的80%以上。Shopee也从刚进入不久的多个市场迅速撤回,几个月内,其接连关闭法国、印度、西班牙站点,也从拉美区域的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阿根廷退出。
刚刚在2021年8月成功坐上新加坡首富位置的Sea创始人李小冬,也在最近福布斯刚发布的2022新加坡富豪榜中被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替换。
李小冬在内部备忘录中写道,投资者转向避险投资,公司难以在市场上筹集资金。Shopee相关人士也称,“因相信自身会实现盈利,Sea此后将不再融资。”
尽管公司内部有信心,但对于一直未实现盈利的Sea而言,都会是一个极大挑战。
伴随着局势改变,这家曾有无数人挤破头想去的公司,也拉开了大裁员的序幕。
据媒体报道,有的程序员拖家带狗从国内飞到新加坡,刚落地就收到了Shopee取消offer的通知,“刚下飞机,连人带狗,当场失业。”
刚刚觉得职业生涯开了个好头的王诗也在此列。“即使拿到N+2赔偿,应届生身份已没有了 ,至今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每天焦虑失眠。”王诗坦言。
她与许多人一样,都想不明白:为何一家看上去势头如此迅猛的公司会这么快急转直下呢?
扩张后遗症
“Sea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在电商行业超过20年经验的资深人士雷霖说。2021年,当许多互联网大厂早早进入过冬模式时,Sea及Shopee仍在四处扩张,则是低估了疫情后续的连锁影响,放大了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
Shopee相关人士告诉虎嗅,2021年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确实给了公司新市场试水的机会。
彼时许多国家为了令经济从疫情中复苏过来,不仅货币政策宽松,而且也在努力刺激投资和消费 。在Shopee看来,这类大环境利于跨境电商的发展。
“说白了还是忧患意识不足。”雷霖说,此前几年公司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令其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也对掌控未来的能力更为乐观。
Sea也高估了投资人的耐心。
“资本市场给他们的时间可能没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多。”墨腾创投CEO李江玕告诉虎嗅。
此前,尽管Sea并未曾实现盈利,但资本市场一直非常买账。2021年10月,还曾给出372美元/股、总市值超2000亿美元的估值。
资本市场的看好也加强了Sea扩张的信心,扩张带来的新增长点,也有利于继续维持较高的估值。
但或许令Sea始料未及的,是资本的撤离会如此之快。
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和加息等货币政策的调整,投资人纷纷捂紧钱袋子,避险意识浓厚,公司通过烧钱占领市场的时间,已比期望的要短了许多。
“Sea及Shopee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他们不得不开始后撤。“李江玕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若按原本的节奏进行下去,Sea及Shopee本应该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有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在撤出的部分国家,Shopee实际上已经实现了盈利。
有墨西哥市场的卖家向虎嗅回忆道:起初,为了让大量本地品牌加入Shopee,他们的员工会努力说服当地卖家,并提供免费的网站首页展示服务。但随着疫情之后线上购物需求开始增长,卖家与Shopee的位置逐渐发生调换,为了出现在应用程序的首页,许多品牌甚至愿意支付几十万美元。
“有段时间当地的消费者快被Shopee的电视广告轰炸了。“他说,一遍又一遍的舞蹈和广告词都在提醒着即将到来的促销活动。
除了Shopee已在部分撤出国家实现盈利之外,此次裁员的“重灾区“外卖业务和线上支付业务,也本应迎来发展的好时点。
对于线上支付业务而言 ,目前东南亚的线上支付市场并未“统一“,仍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相较于本地化较艰难的海外巨头,Sea具有天然优势。加之其本身就具备电商业务,有线上支付领域的野心并不突兀。
但这些尝试随着整体节奏被打乱,也戛然而止。
据李江玕告诉虎嗅,Sea及Shopee在这些业务上投入的精力并不低。比如在一些撤出的国家,Shopee曾派了不少在东南亚有过实战成果的管理层,深入扎根当地市场。又比如线上支付业务需要拓展大量线下或第三方商户,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地推人员和补贴,Sea在东南亚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行动。
但现如今,投入的人力物力,大多已化为沉没成本。
“这些业务遭到缩减主要由于短期来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雷霖说。比如撤出的国家许多都是经济实力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在这些国家已盈利,但由于其抗风险能力较低,不确定性仍很高。又比如外卖和线上支付业务,虽然看上去很有想象空间,但却是一项漫长和庞大的烧钱工程,短期内也想有确定性回报很难。
“现如今宏观环境变了,很多地区经济已进入抗通胀主题,新环境之下,我们只能尽快适应和调整,聚焦资源,优化成本和效率。”Shopee相关人士对虎嗅说。
“躺在舒适区”
在部分业内人士眼中,在对自身能力和外部支持的双重高估之下,与许多早早开始裁员的大厂不同,2021年,Shopee仍在大举招聘,且内部表现出一派“悠然自得”之象。
熟悉Shopee的内部人士称,为了招揽人才,公司给现员工的内推费曾高达1.5万元一个。而且有当时的应届生告诉虎嗅,不少人在拒签offer之后,Shopee曾涨5000元拉拢他们。
此外,在互联网大厂各种内卷之中,Shopee的画风也非常不同。
有Shopee内部人士向虎嗅透露:在Shopee,研发团队可以自由立题,而且不以结果为导向,这是研发人最向往的工作方式。要知道,在一些规模更大的互联网大厂,这种模式也很难做到,完成需求仍是第一要义。
“在Shopee,七点半之后下班的情况都非常之少。”知情人士告诉虎嗅,渐渐的,Shopee也有了个新外号:“码农养老院”。
”这些举动一般会出现于一家公司高速增长、资金宽裕的时期。”雷霖说,“在这一阶段,成立100个项目,有1个成了就不算输的心态很常见。”
或许在外部环境稳定之时,这类鼓励试错、探索的宽松模式更利于创新成果的出现,但在下行紧缩的外部大环境下,则显得格格不入。
“这时候最可怕的就是思维惯性,从求增长快速转换为保稳定,并不简单。”雷霖说。
据某位曾拒掉Shopee offer的研发人员对虎嗅描述,大裁员前夕,他去Shopee面试时,发现不少传说中的福利和给研发人员宽松的立题环境仍然存在。要知道,彼时Shopee股价已然大跌超50%,新发布的财报业绩也再次亏损。因心中嘀咕,他并没有选择Shopee,几个月后,大裁员的消息就扑面而来,许多与他当时同时面试但并没拒绝的同行,也再一次没有了着落。
被掩盖的管理问题
通过大批裁员等方式削减成本 ,Sea在扩张的路上来了场急刹车。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在部分业内人士眼里,此前Sea与许多互联网大厂一样,追求增长超过追求效率,但一旦步伐慢下来,新的挑战也迎面而来。
“当扩张不再有成效时,许多被掩盖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李江玕说。比如核心管理层注意力的分配、组织内部的协调及稳定性,在高速增长时,都会被暂时忽略,但一旦扩张受阻,这些就成了影响效率的关键。
据李江玕描述,在Sea扩张的过程中,往往会把有相关经验的团队整体挖过来,这一招虽然简单粗暴,但也有效。不过,这种做法更适用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当业务求稳且收缩时,怎样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相较于成熟的互联网大公司,Shopee的组织管理还有一定的随意性,业绩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组织力的成熟度。”李江玕说。
比如随着公司高速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核心管理层的注意力分配会愈加紧张,在此过程中,受到信任的中层管理者会得到一定决策空间,当有一两次决策成功后,会放大自己的决策权。
据Shopee内部人士向虎嗅透露,一个小团队的风格如何,其leader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的leader能力强人性好,团队成员就相对好过很多,但也有leader为了冲业绩直接刷数据,对团队成员的影响很差。
“当一家公司高速增长时,放权必不可少,但难的是放权之后管理监督流程是否合理。”雷霖说,据其描述当年阿里在高速增长时曾给小二非常大的权限,但走向稳定之后也逐步收回决策空间。
除此之外,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大裁员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比如落地新加坡offer收回)也暴露出Shopee团队经验的不足。
“从执行层面可以看出,本次裁员整体流程有骨架,但缺乏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李江玕称。裁员本身就相对敏感,若考虑不周,很容易对公司的声誉以及“军心”有影响。
据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裁员的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好,也与团队跨境有关。部分工作人员对当地流程了解不够深入,加之跨境会增加沟通的成本,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疏漏。
“管理是个放大器。”雷霖说。当踩准外部大趋势的节奏时,好的管理可放大优势,差的管理则牺牲了一些效率;而当外部环境不好时,好的管理或许扭转不了局势,但差的管理一定会加速灭亡。
写在最后
Sea的此番大裁员,谁来负主要责任呢?
或许是大环境的锅。
Sea的CEO李小冬曾在9月15日的备忘录中写道:“过去,我们首先关注增长,有时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但这不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当时全球条件已经成熟,机遇也已经成熟。现在全球条件已经改变,我们也必须适应。”
Shopee相关人士在与虎嗅沟通时,也并不认为此前的扩张过于激进。“Shopee各个站点一直秉持着谨慎试水状态,试新市场或撤出,是不断考量环境和市场变化做出的判断。此番调整,也是由于感受到了水温的变化。”
或许是员工的锅。
“Sea股价大跌之后,许多人仍只看到高福利前来应聘,却未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曾拒绝Shopee offer的行业人士说。
或许是公司的锅。
“公司对局势判断错误,过于自信,导致大起大落,应负主要责任。”某Shopee内部人士对虎嗅说。
无论锅在哪一方,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都付出了代价,公司付出大量赔偿、因裁员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名声受损,而被裁的员工则需要在“寒冬”时重新寻觅一份工作 ,许多人像王诗一样焦虑失眠。
而对于留下来的员工来说,现如今的Shopee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神仙”了。
有Shopee内部人士告诉虎嗅,Shopee的整体氛围越来越“卷”:公司正全面向字节跳动和阿里看齐,需要绩效考核的事项越来越多,一年5次绩效打分,各团队都要写双周报、月报、360环评。
“以前很多人在七点下班毫无压力,现如今也变成七点半前走就像’犯罪‘了。”他说道。
或许对于Sea及Shopee来说,裁员之后,才是更大挑战的开始。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编辑周月明,关注出海、消费、IPO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请加微信:muzhouzhizhi,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zhouyueming@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