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父母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美国眼科协会的答案让人惊叹!

保护好孩子的视力!让他们在真实的世界里,享受真实的人生。

前段时间,一条关于近视的微博上了热搜:

  • 不近视的人都是天选之子,被上帝眷顾的幸运儿,被咬牙切齿羡慕嫉妒的对象。



扎心了,老铁。上得去下不来的是体重,下得去上不来的是近视。

说起近视,最焦急的就是我们这群中年老母亲。

一个中年老母亲,经历了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最后,还要经历人生最大的劫——孩子近视,望着我儿鼻梁上厚重的瓶底,老母亲默然不语,泣不成声。

可怜的是,我儿从出生开始就看不清他老母亲慈祥和蔼的脸,出生后还没记住老母亲脸长个啥样,未来几十年便陷入混沌之中,只闻其声,不辩其人。


还有的孩子是后天所致,硬生生失去了良好的视力。

闺蜜的宝宝一看电视就揉眼睛,后来去检查发现右眼裸眼近视300度。年纪小小的,戴着眼镜去上学,掩了许多童真。

早两天去上学,宝宝把眼镜落在车上,闺蜜心大没有发现,没料到宝宝一上午都没能看清黑板上的字,靠着同桌的手,代抄了笔记。


生存在伪科普时代的闺蜜经常会被诸多问题困扰,比如:

近视能靠按摩缓解;近视手术只有中国医生敢做;近视后眼球会变得凸出……


然而现实是——想拯救你儿的视力?不能。

因为近视不能自愈,手术比较易复发,戴眼镜矫正效果甚微。

但,近视不能自愈,但是,能预防啊!(认真脸)

一、7岁以前是视力发育关键期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很多爸爸妈妈怀着一颗热切的心,期待着他们能赶紧睁开双眼看看老母亲和老父亲。

不过,很遗憾地表示,老双亲要失望了。因为,刚出生的宝宝,视线才15-25厘米远,而且,还是远视!


如果不在距离宝宝眼睛15-25厘米的地方,恐怕宝宝没有办法看到你,就算看到你了,也还是一片模糊,因为他们的视力不到0.1。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远视眼的度数开始不断下降。

到3-4个月的时候,老母亲们可以拿出你们的杀手锏——摇铃。因为宝宝能看见摇铃上的红色和绿色,还能集中一会注意力。

到4个月,宝宝的视力开始有了深度知觉,也就是说,可以两只眼睛一起看你

嗯,你不用再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一只眼斜视一只眼正视了。

是不是很棒!


1岁的时候宝宝就可以达到正常的成人水平啦。老母亲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开始开启宝宝的灵智之旅——认字识字。

2-3岁的宝宝,可以感受距离。可以知道妈妈有时离我很远,有时就我身边,妈妈在身边时,宝宝很有安全感,妈妈抱着宝宝的时候,宝宝最开心。

3岁宝宝视力可以达到0.6左右,立体视觉完全能达到了。

4-6岁的宝宝更厉害了,视力已经达到1.0 ,而且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空间能力。当老母亲和他们聊聊物体的运动时,宝宝们竟然可以理解得挺全面。


老母亲欣慰之余,当然是送去学习各种技能了,比如搭建机器人,画画等等。

一般来说,7岁以前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眼球发育基本稳定,如果不好好珍惜,孩子好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最后,恐怕真的无法拯救我儿视力了(手动摊手)。

二、诱发近视的3个原因

为了防止宝宝近视,老母亲使出了浑身解数。

某次在楼道里,听到隔壁老板娘在河东狮吼:“眼睛不要了?不准再看电视!去房里看书!”

额,看电视和看书,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从电视转到书本,难道眼睛就会好一点?

难道看电视看手机看书本,就可以造成宝宝近视?

虽然是可能存在的,但不是一定因素,这次我们来走近科学之——诱发近视因素分析。


01. 遗传因素

很多年前,对,很多年前有观点说,父母要是超过500度以上的近视,有可能会遗传。

然而,据美国眼科协会(AAO)认为,遗传因素在整个近视眼的发展过程中,是通过环境因素造成基因突变进而进行遗传的。而且,得经过好几代的变异才能出现。


有研究表明,宝宝们的近视程度,与父母近视、年龄、性别、每天使用电脑、看电视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无关。

所以,老母亲们,尽管刷朋友圈吧!

不过记得避开我们的孩子,不然,孩子有样学样,眼睛用眼过度,才是近视的最主要原因哦!


02. 疲劳用眼

据美国儿科学会(AAP)研究发现,如果使用电子产品或者阅读书籍超过一个小时,就会造成眼睛周围肌肉紧张。


如果加上睡眠不足,那情况就有点儿危险了。

这是因为,如果睡眠不足,眼周肌肉就得不到完全的放松,角膜屈度改变,眼球轴线拉长,最后出现近视。


03. 缺少户外运动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某地为了减少孩子们的近视,同时加强日光照射时间,将教室变成了全玻璃房,在特定时间里,打开窗帘,就能享受到户外一般的日照时间。

不过,这真的只是一个梦想。在绝大多数学校里,连采光都是问题,何况像户外一样学习。

成绩呢?还要不要?心思呢?还会不会放在学习上?

emmmm……好吧,充足的户外活动很难做到,学校不行,家里同样不行,毕竟呆在家里的理由很多,比如:作业没有做完,电视剧还在追……


悄咪咪告诉大家一个真相:户外活动的严重不足才是真正影响孩子视力的最关键因素!

而这些因素,都是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就可以还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世界。

三、做到5点预防儿童近视

那么,我们要如何预防儿童近视呢?

01. 增加户外运动

发表在英国眼科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新加坡一群专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新加坡近1300名青少年中进行了一次研究,发现,经常在户外活动超过3个小时的孩子们,是不太可能得近视的。


这个实验并非第一次做,全球各个国家的科学家们,为了证实户外活动对预防和治疗近视的作用,纷纷做了类似的实验。

比如: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台湾地区……而结论与新加坡的专家们意见高度一致!

甚至他们发现,长时间在中等强度的阳光下活动(即静坐在树荫下、运动、春游、游泳、野餐),与在高强度阳光下短时间进行活动一样,可以预防近视,并治疗近视,减轻近视的度数。

看到这里,有种想要把房顶掀掉,让我儿每天在阳光下完成作业的冲动。


02. 注意用眼健康

美国眼科协会(AAO)强烈建议:2岁以下的宝宝们,不要看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

2岁以上的宝宝们,使用电子产品每天不能超过30分钟。

同时,要求大家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每盯着屏幕20分钟,就得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

并保持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

电脑屏幕的设置必须略低于宝宝的眼睛,原则上手机距离眼睛30厘米,书本和电脑离眼睛60厘米,电视屏幕距离3米。


03. 保持充足的睡眠

只有睡好了,眼周肌肉才能得到完全的放松,第二天用眼才不会出现过度的情况。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ASM)给出了婴幼儿及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间。

4-12个月:12-16小时;1-2岁:11-14小时;3-5岁:10-13小时;6-12岁:9-12小时;13-18岁:8-10小时。


04. 定期视力筛查

视力筛查是检查视力问题最重要的方法。

美国眼科学会(AAO)和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孩子应该在以下年龄段去医院检查视力。


新生儿期:所有的婴儿出生后离开医院前都要检查宝宝的眼睛是否有感染、缺陷、白内障或青光眼。早产儿、长时间吸氧的婴儿更需要检查。

3月龄6月龄9月龄时检查眼睛视力发育、眼睛对齐情况;1-2岁要求用设备检测潜在的眼睛问题;3-4岁进行全面检查;5岁以上,需要分别检查每只眼睛的视力;1岁之后的宝宝每半年要做一次视力筛查。


05. 做眼保健操


眼睛沿着数字或者线条的走向移动,有助于增强眼部肌肉和提高视力。

让宝宝盯着手指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移动,持续3分钟。

预防儿童近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毕竟预防做好了,不仅可以给孩子省去很多痛苦和麻烦,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天选之子”啊。


四、这几种情况及早就医

有些情况是老母亲在家要做测试的,别偷懒了,说的就是爱刷手机的你。


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跟踪物体移动眼睛,如果宝宝无法进行稳定的眼神交流,或者看起来好像没有反应。

4个月之前,宝宝偶尔会出现斜视,如果宝宝4个月还经常向内或向外瞟,那有可能是出现斜视。

2岁以内的宝宝眼睛没有对齐。

那么,有这几种情况的宝宝,最好去医院检查哦。


还有以下症状的宝宝,也赶紧做一下检查哦。

眼睛没有对齐(斜视,转过去,或者不集中在一起);瞳孔中呈现白色或浅灰色;眼睛会快速地左右或上下摆动;孩子经常说眼睛疼痛、瘙痒或不适;有一只眼睛出现红肿且几天都不消;两眼都有脓或结痂;眼睛总是水汪汪的;眼睑下垂;眼睛对光线过于敏感。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孩子拥有明亮的眼睛,面对近视,早预防、早控制才是最最最重要的。孩子的健康就我们老母亲最大的心愿。

别让我们的孩子,20米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难辨,100米外人畜不分。

让他们在真实的世界里,享受真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