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我,李光耀,以新加坡总理的名义,代表新加坡人民与政府,宣布从1965年8月9日起,在自由、正义、公平的原则下,新加坡将永远是一个自主、独立与民主的国家,在一个更公平、更合理的社会里,誓将永远为人民大众谋求幸福和快乐。”
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光耀哭得泣不成声,这令很多中国人非常疑惑。
独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好事,为什么李光耀看上去如此心痛呢?
这件事,还要从二战结束后开始说起。
二战结束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被彻底打残了。
战争结束后,英国再也无法维持殖民地的统治,于是更改了殖民政策,推行在英联邦的框架下的自治政策。
而新加坡,曾经就是英国的殖民地之一。
二战之后,新加坡经济萧条、百废待兴,英国人自己都顾不过自己来,又如何保证恢复新加坡的经济呢?
这让英国的形象,在新加坡人民的心中一落千丈。
时间来到上世纪五十年代,1951年,东姑提出马来亚独立的主张,最终促成了马来亚的自治。
之后,马来亚继续为国家独立而努力着,新加坡也受到影响,政府提出10年内恢复自治的主张。
1957年8月,马来西亚正式宣布独立,1963年,新加坡宣布加入马来西亚联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来西亚独立时,东姑提出了一个主张。
“我想把周围跟马来西亚有同样遭遇的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盟!”
其中,就有新加坡。
之所以新加坡同意并入马来西亚,是因为他们知道,脱离了英国,新加坡很难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度。
狭小的国土面积,资源匮乏,淡水还要从马来西亚进口,更不用说其他物资了。
但最终,因为某些原因,新加坡在1965年的时候“被迫”从马来西亚脱离,宣布独立。
原因是马来西亚有严重的种族问题,当地人崇尚马来人至上。
而新加坡华人居多,他们要求民族平等,但当地政府并不同意这一主张。
东姑为了避免未来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宣布将新加坡直接逐出马来西亚联盟。
因此才说,新加坡是“被迫”独立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光耀在新加坡独立的那一天,心情会如此沉重的原因所在。
国家独立之后,必然要选择一门语言作为国家的官方语言。
新加坡华人居多,按理来说,汉语理应成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
当地的华人商会也是向李光耀如此建议的,没想到被李光耀直接拒绝了。
“除非我倒下,否则不可能让汉语成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
最终,李光耀将官方语言定为了英语。
之所以李光耀会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1、新加坡被英国殖民统治130多年,当地人几乎都会说英语。
2、英语作为世界上通用性最广的语言,方便新加坡更好地融入国际商会。
在公开场合,李光耀说过这样一段话。
“新加坡是幸运的,因为过去统治这里的是英国,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英语。”
“如果之前统治我们的是法国,那么,我们需要忘记法语,从头开始学习英语!”
由此可见,李光耀为了融入国际社会,到底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甚至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
为了确立英语在新加坡的官方地位,李光耀上台之后,做出了很多改革。
例如著名的汉语大学“南洋大学”,因为不服气李光耀的英语至上政策,多次提出抗议。
1980年,这所大学被强行并入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所海外唯一的汉语大学,至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但即使如此,新加坡依旧没有放弃对第二语言的教育。
新加坡以华人和马来人居多,在当地的华人,从小就要学习汉语和英语,而马来人则要学习英语和马来语。
由此可见,李光耀之所以选择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其实并不是出于排华,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
毕竟当初新加坡的独立,面临太多太多的问题。
而习惯了工业和安逸生活的新加坡,自然更向往西方的怀抱,为此,甚至不得已改变自己的说话习惯。
关于这一点,其实可以理解,但作为中国人,我实在无法认同李光耀的行为。
有时候,利益和气节,我们总是要从两者中选一个。
可惜的是,李光耀最终选择了后者,做出了改变新加坡未来的举动。
因此,李光耀和新加坡理应为当初的选择负责。
即使这条道路再艰难,他们也要背负着一切,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