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副会长杨汤琛:秦牧是侨界文坛的“一树繁花”

“觉夫文学社”是苏北中学优秀的学生社团之一。“觉夫”之名取自我国著名散文家秦牧的原名“林觉夫”,而秦牧的故乡正是苏北中学所在的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

秦牧出生香港,祖籍广东澄海,幼年随父母迁居新加坡生活了10年,南洋文化对其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今年是秦牧逝世30周年。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了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杨汤琛。

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副会长杨汤琛(受访者供图)

擅长写散文的杨汤琛,被秦牧的作品深深打动。她告诉记者,秦牧对自己影响很大,他成就之高,不愧为侨界文坛的“一树繁花”。

谈散文:另辟蹊径创造独树一帜个人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秦牧与同时代的杨朔、刘白羽被誉为“当代散文三大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可取代的文学史意义。

杨汤琛认为,在流行颂歌式抒情散文的时代语境下,秦牧先生对散文创作别具怀抱。

秦牧在论文《散文领域——海阔天空》中强调,“我们应该有知识小品、谈天说地、个人抒情一类的散文。”在杨汤琛看来,他自觉追求一种知识性的智性散文写作,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

“展读秦牧散文,作者游弋于历史、现实与思想之间,展开多重对话,扩张了散文的容量,拓宽了散文的边界,为散文注入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另辟蹊径地创造了一种融知识、趣味、思想为一体的散文。”杨汤琛告诉记者,可以说,秦牧散文不仅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经典,也是当下盛行的文化散文的先导。

杨汤琛最喜欢秦牧先生的《艺海拾贝》。作者以闲谈的方式说古道今、旁征博引,举重若轻地将文艺理论娓娓道来。整部文集洋溢着智性的光芒,流动着飘逸的才情,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该书对于广大读者还有着启蒙思想、开阔眼界的功用。

“虽然这是一本文艺理论类集子,但是风格清新、文笔活泼、言近旨远。”杨汤琛说。

谈故土:“孤舟一系故园心”

据载,秦牧原籍汕头澄海,3岁时随父母到新加坡,12岁时又随父母回故乡澄海念书,成年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广州。秦牧自己用一首诗——“万里穿云燕,归巢恋旧枝。家乡甜井水,何处不相思?”表达了对故土的思恋。

在杨汤琛看来,虽然秦牧在故乡澄海的生活不过寥寥几年,但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他有着浓郁的故乡情结。成名后,他也极力帮扶家乡澄海成立文学社团,并为故乡写下不少动人的小说、散文。

秦牧故居就位于澄海区东里镇观一村,是潮俗民居建筑“四点金”小四合院。

“澄海作为秦牧的祖籍地,是家族之根,也是他度过宝贵少年时光的故土,故乡仿佛他心灵的憩园,时刻安抚着、召唤着这位长期漂徙在外的游子,所以秦牧好写故乡风物,对游子生涯以及故园之情有着深刻的感触,乡愁亦常常流泻于笔端。”杨汤琛说。

秦牧在《鹅阵》一文中是这样描写澄海狮头鹅的——狮头鹅,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鹅种了……家乡的鹅给我的印象极深。……狮头鹅所以能够长得这样魁梧,是和我们那里从前流行的“赛大鹅”习俗分不开的。

在《情书》一文中,秦牧又将家乡常见的妇女请写批先生写侨批的场景重现,塑造了侨批背后的潮汕女性坚强能干、任劳任怨的传统形象。

林檎,是秦牧故里澄海的特有水果。秦牧生前位于广州的家中,就挂着潮汕著名书画家蔡仰颜先生所创作的林檎图《硕果累累》。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谈影响:永葆赤子之心成为文坛“一树繁花”

杨汤琛是2020年加入秦牧创作研究会的。那年6月,她突然接到电话,告知其被吸纳为秦牧创作研究会的成员,并担任副会长。接到这一消息,杨汤琛很是忐忑和诧异。她告诉记者,“我一向惯于寂寞的书斋生活,极少与外界交往,既没有费尽心思去填申请表,更没有辗转找过某位领导或者熟人。仔细想来,这番因缘或在于我一直坚持散文研究的缘故。”

杨汤琛曾在《文学评论》等重要刊物发表过有关散文研究的论文,担任过《岭南现当代散文史》一书的副主编,还出版过一本研究晚清散文的专著《晚清域外游记的现代性考察》。

“他们或许因缘际会看了这些文章,所以诚邀我入会,由此可见秦牧创作研究会有着纯粹的学术追求,不仅公平公正,而且颇具海纳百川的气度。“杨汤琛说。

秦牧于1950年5月至1966年间,住在启明二马路2号。让广州“花城”的雅名传遍全国的《花城》一书,便是在那个时期出版的。但是让杨汤琛感到意外的是,在其伴侣紫风女士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他一个男子汉,不抽烟不喝酒,但却像个孩子般的喜欢吃零食,口袋里总装着一些,成为邻家孩子关注的目标。他笔下有那么多儿童作品,小主人公经常也是‘零食王’!”

杨汤琛认为,紫风女士的回忆,无疑展现了秦牧先生那一颗单纯而未被岁月蒙尘的童心,也正因为他葆有赤子心,所以其文章始终保持了纯粹的求知精神、独立的思考意识,散文也如老顽童一般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秦牧先生不愧是文坛的“一树繁花”。

“在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上,我素敬仰的老师、研究会会长林岗教授勉励众人道,秦牧先生是岭南文学的代表人物,做好秦牧先生以及岭南散文的研究工作,对于彰显岭南现当代文学成就,推动广东省文学事业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希望会员能做好文化义工,并争取在学术上有所创获。”杨汤琛认为,能加入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她深感荣幸,也期待自己继续做好散文研究工作,以优秀的成果为研究会添砖加瓦。

【记者】沈丛升

【作者】 沈丛升

南方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