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图卡
孟晚舟女士脱离北美魔窟,回到祖国已经3天了,留给世界的震撼也依旧没有平息。很多国家的网友和媒体都在聚焦这件事,他们惊讶于中国竟然能够让美国在没有得到好处的前提下,迫使美国释放孟晚舟。有不少专家认为,这体现出美国有求于中国,而中国则在检测美国诚意的关系;这层关系落在其他国家眼中,大概就是“破天荒”的举动,堂堂美国曾几何时需要展示“诚意”来获得合作机会?
日本肯定是感慨最多的国家之一,自二战以来,美国跟很多国家打交道时,根本不需要证明自己的诚意,日本就在其中。有日本网友评论称,“上世纪80年代的美日半导体争端中,日本企业被美国政府打得落花流水,但是东京的政客们假装视而不见、噤若寒蝉,这就是美日同盟的真相:只有需要的时候才是朋友”。其实这位网友还是说错了很多事情,当年的争端中,日本并不没有视而不见,而是积极行动,配合主子抓了不少日本企业高管送去美国听候发落;况且,日本从来都不是美国的朋友,有需要时是狗子,不需要时就是扔在墙角的抹布。
也有日本网友说道,在过去,美国挑起与日本、法德等欧洲国家的贸易争端中,华盛顿对他国的大公司痛下杀手却无往不利,这次却栽了一个大跟头,中国和华为确实很了不起。
不少国家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也没有多少人认为美国是“赢家”,俄新社认为孟女士回国意味着“一场持续了两年多的灾难终于结束了”,这次扣押是“彻头彻尾由美国捏造的政治事件”;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认为,拜登需要与中国展开合作,而营救孟晚舟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外交政策要务,因此拜登必须采取一些行动证明自己的诚意。
相比之下,西方媒体似乎还是不能从中国取得外交胜利的现实中缓过神来,他们并不愿意过多渲染“美国的失败”,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中美关系的前景上。德国电视二台、法国《费加罗报》等欧洲媒体则认为随着紧张局势的结束,中国与美加之间的紧张关系应该有所缓和;《纽约时报》也将孟晚舟回国形容为“消除了中美之间的一块绊脚石”,《彭博社》将这一事件形容为“近些年来美国对中国作出的最大让步”,报道认为:美国将会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和“中美关系改善”的目标相比,完全值得这样的代价。
看得出来,美国有些人很着急,似乎畅想着中国很快就会“投桃报李”,在贸易问题上报答美国。如果他们这样想,那就是多余了,释放孟晚舟确实是中美展开进一步接触和谈判的前提条件之一,但也只是美国完成了“两份清单”家庭作业中的一道题目,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当然,孟女士安全回国,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一个积极的信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沈逸教授的话说,“美国往后退了一大步”,说明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正在趋于理性。如果拜登确实开始用理性思维对待中美关系,那么我们也有必要在适当的范围内与美国展开接触,在部分领域适当采取一些合作姿态回应美国的行动,鼓励白宫方面采取更多措施扭转特朗普的极端做法。
中美外交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体系,美国采取了一些积极行动,但依旧保留了大量单边主义行为,比如继续打压华为、继续维持不合理关税、依旧执行不理性的遏制战略;我们也不妨“势利眼”一回、看人上菜,在天津布置的家庭作业,美国完成多少,我们就给予多少回应,利益交换、公事公办。
中国成功解救了孟晚舟女士,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的不屈意志,更重要的是,当美国被迫坐下来与中国“利益换利益”的时候,他其实已经等于默认了那一句“没有资格从实地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
一个国家以完全对等的姿态与美国讲话,这是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也是让世界感到震撼的主要原因。很多人才刚刚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