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画了啥?卖得咋样?”10月11日,走在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社区,记者发现,街坊邻居打招呼的方式如出一辙。在平乐社区,上至80岁的老翁,下至五六岁的孩童,皆能提笔作画。画笔挥洒间,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牡丹在宣纸上盛放。画师有1200人,2000余人从事牡丹画相关产业,年创作牡丹商品画50万幅,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地,年销售额达1.4亿元,平乐社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美誉名副其实。洛阳牡丹名冠天下,平乐牡丹画又从何而起?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院长郭泰森回忆,1983年洛阳市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科班出身的哥哥郭泰安去现场画画,结果发现在牡丹花会上画牡丹应景又好卖。获得启发的郭泰安开始手把手教村里十几位喜欢画画的村民,农闲时带着大家一起创作、卖画。一批人尝到了画画的甜头,大家都争相学画牡丹。2008年,洛阳市组织“千人千米画牡丹”迎北京奥运活动,平乐村派出100多位农民画师参与。农民拿起画笔画国画,且有模有样,引起了不小轰动。此后,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并请来专业画家在村里开展免费培训,平乐牡丹画产业越做越大。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平乐人的生活变了样。在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公共画室,满桌的画作,释放着牡丹花的高贵与画工们创作的激情。45岁的潘小妙和几位妇女保持着站立的姿势,专注地作画。她们学画都已超过10年。“以前靠种地谋生,闲暇时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年靠牡丹画收入十几万元。”潘小妙说,当地有一句顺口溜叫“一幅画一亩田”,意思是一幅画的收入与种一亩地的收入大体相当。过去卖画靠的是摆摊吆喝,如今则搭上了电商快车。在平乐社区的一家网店内,主播“璐璐”正在直播间向顾客介绍平乐牡丹画:“这是最近流行的蓝色牡丹,上面这张画花瓣的流线非常漂亮,下面这张则比较含蓄,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一位顾客提出个性化要求,请画师现场创作,很快,一幅写意牡丹就跃然纸上。网店负责人黄少蒙说,平乐社区是洛阳第一批淘宝村,主要经营平乐牡丹画。平乐牡丹画色彩艳丽、花形大而多,符合大众审美,因此广受喜爱。但是以前牡丹画只有在牡丹花会期间销量才比较好,2014年他成立公司,与村里的画师签约,定期收购画作,在网上销售,“我们的客户主要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中有一些还来自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海外。”目前,平乐社区活跃着140余家淘宝店,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不仅是电商,牡丹画还带动了装裱、物流、旅游、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发展。几个小时工夫,潘小妙的一幅“花开富贵”图便完成了。除了收入提高,更让她开心的是画画带给她心态与气质上的改变。她觉得自己就像牡丹一样,中年花开,雍容绽放。以绘画滋养乡风,以产业奔向富裕,平乐正描绘着姹紫嫣红、无限生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沈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