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印对于边界问题争议不断,关系越发紧张。作为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对外交涉的领导人,周总理将飞往印度与尼赫鲁谈判。我国一直秉持和平外交的态度,这次争议也希望能顺利解决。
关于中印谈判事宜,很多人都感到担忧,纷纷写信到中南海,提供建议。这天,周恩来乘车前往机场时,路过北京日坛肿瘤医院,他突然想起前几天收到的一封信,当即让司机停车,走进医院。
周恩来刚进医院,就有一个护士走来,看见来人竟是周总理,她按捺不住激动,喊道:“周总理好!”周恩来露出温和的微笑,询问道:“陈老在吗?他在这家医院治疗,方便见面吗?”
图|周恩来
“陈老?”年轻的护士愣住,正在思索医院里有姓陈的病人吗?周恩来提醒道:“就是陈嘉庚先生。”他一说这个名字,护士就把人对上号了,不过这位病人现在不方便见面,她为难道:“这位病人正在手术。”
周恩来明白她的意思,表情有些担忧,说道:“那就算了!希望陈老手术顺利吧!”目送总理离开后,护士感知到总理的心情,随即关注陈嘉庚的手术情况,等到手术结束后,她便转告病人这件事。
躺在病床上的陈嘉庚眼睛一亮,高兴说道:“总理来看我了?他这么忙,现在应该在印度,只能下次再见了。”听见这位病人熟稔的语气,护士越发好奇,他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与总理这么熟悉?
想要解答这一切,就不得不了解一下两人的渊源。
陈嘉庚于1874年出生在福建集美,自幼饱读诗书,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出国,在新加坡学习做生意。他虽然常年在国外工作,但心底却一直挂念着祖国,非凡的学识与见识让他明白,国内最缺乏的东西是教育。
二十多年的创业生涯里,陈嘉庚积累了一定财富,回到祖国后,全力推动国内教育事业。他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大学,以及著名的厦门大学,为无数学子提供优秀教育资源。
这么一位出色的爱国教育家,自然引起了中共注意。中共广东区委一直在接触陈嘉庚,热情地向他介绍中国共产党理念。陈嘉庚本就是个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他从中共行动中看到救国希望,自发投身于革命潮流。
国民党制造白色恐怖时期,陈嘉庚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暗中在自己建立的集美学校里,发展国民党左派革命组织,后面又组织共青团支部和共产党支部。集美学校因此成为闽西南地区革命起源地,被称为福建的“革命摇篮”。
周恩来就是在与集美学校的党组织联系时,知道陈嘉庚这个人,了解到他的事迹。陈嘉庚作为救国活动中的华侨领袖,还在新加坡创办期刊《南洋商报》,在华侨圈子中影响力很大。这时两人还没有直接交往过。
图|周恩来
“九·一八”事变后,长居国外的华侨纷纷募集捐款,送回国内,援助抗日军队。陈嘉庚在新加坡召集华侨,先后筹集大量捐款,这笔钱全部捐赠抗日军队。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形势越发艰难。
当时华侨居住地都很分散,想要联系大家一起筹集善款,联合抗日,需要在各国领土奔走。这样耗费的时间太长。为了更好合作抗日,陈嘉庚建立起许多华侨组织,并在“新加坡筹赈会”、“南侨总会”中被推选为主席。
“南侨总会”这个组织包含上百万成员,组织成员地域、阶级、职业、信仰都不尽相同,他们都是因为一颗爱国之心连在一起。组织成立后,首要工作就是倡导各地华侨支持祖国抗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陈嘉庚在报纸上刊登出“南侨总会”立会誓言:组织华侨千百万,复兴中华一条心!远在苏区的共产党人也十分关心华侨活动,周恩来从报纸上得知陈嘉庚的壮举,对他抗日救国的行为表示高度赞扬。
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周恩来被派往国民政府工作,为动员群众加入到抗日行列,政治部正在研究如何进行文化宣传。周恩来听说后,立马想到陈嘉庚,他对工作人员说:“可以联系陈嘉庚先生,他一定很愿意宣传国内抗日工作。”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人对于抗日战线采取不同方法。日军与国民党军队交战时,虽从不手下留情,但暗地里却诱惑军队投降,许以好处。不过他们也知道共产党的抗日决心,对八路军就没有采取诱惑手段,而是集中兵力歼灭八路军。
在敌人分化的手段下,汪精卫很快就叛国投敌,答应所谓的“和谈”。而蒋介石本身就对抗日不积极,此时更是直接撤了抗日前线三分之一的部队。这些军队名义上是派到后方打“游击”,但实际上就是针对共产党。
共产党的抗日条件直线下降,前线要跟日军作战,后方要防止国民党骚扰,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陈嘉庚在新加坡听说国内局势变化,立马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发电送往国内,请求公决。
图|陈嘉庚
他在电报中,严格指出一个关键点:“在所有日军没有离开中国前,公务人员若是接受和谈,应该以汉奸、卖国贼处置!”这份电报在大会上得到所有人认可,陈嘉庚对汪精卫的批判引起海内外关注。
汪精卫自知待在国内没有好下场,暗中从昆明出境,逃到越南,投靠日本驻越南领事馆,彻底叛国。有了汪精卫带头,陈公博和周佛海等人也无耻投敌,成为卖国贼。
在国内全力抓捕的情况下,这帮卖国贼还能潜逃在外,很难说没有蒋介石的暗中阻挠。陈嘉庚对此致电指责蒋介石:“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周恩来听说此事后,逢人便称赞“陈嘉庚拥有珍贵的民族气节”。
遗憾的是,蒋介石思想顽固,完全没有改变“消极抗日”的意思,并且采取“积极反共”措施,秘密派遣军队赶赴华北、华中,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展开攻击。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积极煽动反动分子,暗害共产党人,抗日基层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就在这个混乱时刻,陈嘉庚决定组织一批“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简称“慰劳团”),回到国内了解抗日情况,这也是为让华侨了解筹赈活动的效果,鼓励华侨积极抗日。随后,陈嘉庚带着五十多个华侨代表飞往重庆。
飞机一落地,陈嘉庚等人就受到国民党政治要员们的热情款待。蒋介石指示手下宴请陈嘉庚,多次劝他加入国民党,但都被拒绝。
陈嘉庚与蒋介石会见时,想要听到他对抗日的想法。可谁知,蒋介石全程都在谩骂共产党,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贬得一无是处。
当时周恩来刚好回延安开会,错过了与陈嘉庚见面的机会,实属遗憾。陈嘉庚只能在国民党的带领下,参观军事要地,认识国民党要员。
图|周恩来
越是了解国民党,陈嘉庚就越是愤怒,他带着愤怒与秘书李铁民说:“国民党官员就没几个好的,假公济私、贪污舞弊,实在是太令我失望了!”
认识到国民党的腐败后,陈嘉庚对祖国的前途更加担忧,不过他还没有失去希望。在这之前,他就有预感,共产党才是救国救民的关键,但国难当前,他还是希望国共两党能协同合作,共闯难关。然而蒋介石并不配合。
就在陈嘉庚不知如何是好时,毛泽东从周恩来那听说“慰劳团”回国之事,他当即拍下一封电报,邀请这位华侨领袖访问延安。
陈嘉庚一直想要前往延安看看,此前他对延安的了解多是通过国民党的谣言。现今他认为国民党已经无可救药,更加想要了解延安的真实情况。不将抗日实情查清,他如何回去见南桥同胞?
此时的陈嘉庚已经六十多岁,年老体衰,也不懂普通话,只会说闽南方言。他想要横跨战线,前往延安,必定会在路上遭遇日军空袭。这些条件加起来,让他赶赴延安之行异常危险,但他毅然决然踏上征程。
国民党自然不想看到陈嘉庚被共产党拉拢,多次阻挠他出行,甚至官方表明反对态度。在陈嘉庚不听“劝阻”后,国民党还派人在沿途假装农民,控告共产党员“罪行”,试图抹黑共产党。所幸,陈嘉庚见识过人,没有被蒙蔽。
陈嘉庚抵达西安时,刚好周恩来也在西安,他随即邀请陈嘉庚见一面。陈嘉庚当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但是当他准备赴约时,却发现“慰劳团”的车辆全部被国民党工作人员故意征用调走,他被迫失约。第二天,周恩来已经离开西安,两人遗憾错过。
在前往延安的路途,陈嘉庚彻底认清国民党的真面目,短短几天路程,被国民党一直用各种手段拖延。直到踏上陕北土地,共产党接过“慰劳团”的接待事宜,他才松了一口气。
图|毛泽东
在延安,“慰劳团”受到毛泽东等人的热烈欢迎,陈嘉庚在欢迎会上表明南洋华侨的态度:“我们愿意全力支持祖国抵御外敌,现在日军嚣张猖狂,汉奸横生,所有华侨都希望国共合作能坚持下去,一起清除敌人。”
陈嘉庚这番话,与毛泽东的主张并没有什么区别。他在延安参观的几天里,不仅与毛泽东、朱德等人交谈甚多,还和延安女子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子们交流了一番。多方沟通后,他终于确定共产党的抗日决心。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国共之间的矛盾,在与毛泽东交谈时,他特地强调:“我希望,在日军还未离开国内时,国共可以暂且放下成见,待之后解决。”毛泽东肯定回复:“这也是共产党的愿望。”
有了毛泽东的保证,陈嘉庚放下心来,决定再去几个城市考察后,就回到新加坡进行筹赈工作。离开延安前,他与身在延安的集美、厦大学子见面,兴奋表示道:“这次来延安来得很对,我相信共产党与侨胞想法一致,你们要好好努力。”
陈嘉庚再次回到重庆后,他终于和周恩来见上面了。经过多次曲折后,这次会见显得异常难得。因为已经了解过共产党的工作,陈嘉庚很信任周恩来,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卸下心防,相谈甚欢。
在重庆的一次交谈,虽然短暂,但却意义非凡,给两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嘉庚惊叹于周恩来的才智,评价道:“他极具个人魅力,乃一国之栋梁!”周恩来感慨于陈嘉庚的品行,夸赞他:“是一个公正的爱国者!”两人的友谊从此拉开序幕。
陈嘉庚在各地考察后,深感共产党被“误会”得很深,于是写下《西北观感》,在重庆作演讲。他将自己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如实讲述,并且把延安和重庆放在一起对比,谴责国民党的恶意流言,夸奖共产党政治清明。
在演讲的最后,他说道:“我在延安看到中国的希望,抗日战争并非徒劳,中国是有救星的,我们要继续坚持奋斗。”精通闽南话的陈乃昌,将这次演讲用普通话完整记录下来,连夜抄送了一份送去周公馆。
图|周恩来
周恩来在深夜拿到这份演讲稿,第二天就将它送到延安,第三天《新华日报》报道了全部内容。这篇报道在国内引起各界重视,它刷新各地人民对共产党的认知。尤其是最后一段,陈嘉庚将共产党比喻为中国救星,极大地鼓舞了大后方抗日工作。
陈嘉庚回到新加坡后,一五一十把他在国内的经历告知侨胞。听到他对国共两党不同观感后,广大侨胞了解到国内抗日工作的艰难,国统区简直一片黑暗,万幸解放区还有光明。经此一事,华侨们都知道支持抗日该站在哪一方。
几个月后,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陈嘉庚急忙致电国民参政会,强调“皖南事变”的危害性,提倡国共合作,切忌相互倾轧。并以“南侨总会”主席的名义,督促蒋介石放弃对共产党的攻击。
然而,蒋介石对陈嘉庚早有不满,怨恨他在新加坡发表的谈话。在陈嘉庚站出来指责他时,他干脆污蔑陈嘉庚,大肆散布“陈嘉庚受共产党胁迫”、“并非真心实意支持共产党”的谣言。
蒋介石还派遣特务出国,跟踪陈嘉庚,并且发电英国驻新加坡领事馆,拜托英方禁止陈嘉庚入境。与此同时,国民党海外部长吴铁城受命,在香港、菲律宾等地区宣传“陈嘉庚意图分裂侨胞”的流言。
陈嘉庚一时间受到国民党多方攻击,处境艰难。但共产党不会眼睁睁看着一个爱国者受害,中共在香港等地,以毛泽东、周恩来的名义,公开赞扬道:“陈嘉庚不畏权势,是非分明,爱国心切,诚实守信,令人钦佩!”
周恩来认为陈嘉庚此前的行为,完全有利于团结抗日,更何况他一直反对分裂。周恩来多次强调,陈嘉庚的所作所为从没有违背过广大华侨意愿,提醒华侨不要被反动派的谣言蒙骗。这令陈嘉庚十分感动。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边放出和平的烟雾弹,一边秘密谋划反共战争。在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时,各界都怀着美好期待,希望能够保住来之不易的和平。但政治敏感度高的陈嘉庚,却察觉到水面下汹涌的暗流。
当报刊请他为国共谈判成果做评价时,他直接写道:“还政于民,谋皮于虎。蜀道崎岖,忧心如捣。”这十六个字清楚反映出他对国内时局的担忧,不知何时战争又会再起。
图|蒋介石
其实谈判前,周恩来就与陈嘉庚有过交流,两人都对蒋介石的野心感到厌烦,深知此次和谈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又不能不谈。陈嘉庚说道:“大部分人民都不了解蒋介石的野心,但他们期盼和平,我们不能违背民意。”
陈嘉庚这番见解,令周恩来十分赞赏,这也是共产党的想法。接受和谈,只是为了争取一丝和平希望,以及找机会揭露国民党的骗局。
周恩来前往南京谈判时,陈嘉庚很担心他的安全,特地发电提醒道:“不要寄希望于蒋介石不使用手段,一定要预防一切阴谋。”周恩来收到消息后,对他的嘱咐很是感动,并再次感受到他对时局的深刻认识。在反抗蒋介石的阴谋中,两人感情越来越深。
和谈结束才过几个月,蒋介石就按捺不住,在全国百姓和海外华侨的反对下,直接撕开和平的外衣,派遣大军进攻陕北苏区,内战正式爆发。
蒋介石敢在这个时候发动内战,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的援助。战争开启后,陈嘉庚立即致电美国政府,以“南侨总会”主席的名义,催促美方停止对国民党的援助,不要干涉中国内政,立即退出中国境内,停止提供一切武器。
这份电报被广大侨胞赞为“正义老人的正义呼声”,一经公开,就在海内外引发震动。国民党对其又怒又惧,他们自诩正义的外衣被彻底揭开。
这还只是开始,为了让各国人民认识到国民党的真面目,打造守护和平、反对内战的声势,陈嘉庚筹办南侨报社,利用纸质媒体引导民众。周恩来全力支持他的行为,派遣著名作家夏衍赶赴新加坡,担任《南侨日报》主笔。
图|陈嘉庚
夏衍刚见到陈嘉庚,就向他传达周恩来的关怀,并告知侨胞内战开启后,共产党应对国民党的政策。之前,陈嘉庚提起过《南侨日报》写得好,没想到周恩来转头就把原作者夏衍给送过来。他完全体会到,共产党对他,对海外侨胞,对和平的重视。
《南侨日报》不只是海外华侨宣传和平的通道,在国内大部分媒体被国民党垄断的情况下,它也成为共产党对外发声的渠道,受到中共领导人的一致好评。在创刊三周年时,毛泽东亲自为其题词:“为侨民利益服务。”
这句话与共产党的“为人民利益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中能够感受到毛泽东对陈嘉庚等侨胞的认可和赞扬。此外,毛泽东和周恩来为全体侨胞写了两幅《书告侨胞》条幅,这让“南侨总会”的成员十分激动。
在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共同努力下,内战即将走向尾声,解放军开始由防御转向进攻。抓住这个大好的机会,毛泽东决定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与各地代表,包括海外人士,探讨和平的最后一步。
周恩来亲自派人前往香港、新加坡,护送代表们来到解放区,海外代表们陆陆续续抵达北平,但陈嘉庚迟迟没有出发。他对于是否参加会议感到犹豫,一方面因为新加坡天气恶劣,出行不便,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不会普通话,无法与参会人员自由交流。
周恩来几次催促他回国,听说他的顾虑后,立马发电告知他:“大会准备有翻译员,您不用担心。主席说了,这次会议就需要像您这样说话一针见血的人。”在周恩来的劝解下,陈嘉庚放下顾虑,来到北平。
在第一次政协会议上,陈嘉庚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常委,而后担任中国侨联主席。起初,他感觉自己不会政治,担心自己无法对国家做出贡献,总想请辞。周恩来诚恳地挽留他,说道:“国家和平离不开广大侨胞的支持,未来也需要你们的帮助。”
就这样,陈嘉庚留在北京,为新中国的建设,兢兢业业工作,又奉献了几十载。1958年,陈嘉庚患有上皮鳞状癌,在北京接受治疗。已经八十五岁的他,见证了社会和平,国家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已经没有什么遗憾。
住院期间,周恩来常常来看望陈嘉庚,这对忘年交的感情愈发深厚。陈嘉庚听说中印即将谈判后,很关心周恩来的安全,特地写信提醒他防范阴谋,以及国外媒体的抹黑。周恩来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当印度召开记者招待会时,从容应对所有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