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习声回响③丨武隆绿色崛起 站在高山之巅书写旅游扶贫范本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4日17时30分讯(记者 李天春 陈星曹建)5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主任刘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以武隆为例介绍了当地通过实施旅游扶贫,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引起了总书记的回忆。

从名不见经传的国家级贫困县,到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的旅游大区,武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站在高山之巅书写着旅游扶贫的样本。

武隆仙女山“最美公路”。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谋变的思路

武隆生态优良、风景绝佳,汇聚了集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乌江画廊之幽。是全国首批七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县之一,各类主要生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尽管如此,在大山深处的村民们,却受苦受穷。

是守着绿水青山继续苦熬过穷日子?还是创新思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老百姓早日摆脱贫困?

武隆谋变,脱贫的路在何方?

经过慎密思考,武隆决定大力发展旅游,借绿谋发展。

1992年,时任武隆江口镇镇长的申大华,和一群村民组成“敢死队”前往“鬼洞”探险,从此揭开了中国地下最美洞穴的神秘面纱。这个“鬼洞”就是现在武隆知名旅游景区——芙蓉洞。当年“鬼洞”冒出的白烟,其实是因为夏天的温差形成的水雾。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被誉为“世界三大洞穴”之一。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1994年5月1日,“鬼洞”被命名为芙蓉洞,对外向游客开放,武隆旅游业正式起步。那一年,武隆成立了旅游局,“打造旅游品牌”从此成为武隆人的追求。

1998年5月,仙女山作为旅游景区,从大山走出进入公众视野。

2002年,武隆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力发展旅游,成为武隆脱贫的重点方向。

2003年,武隆举办首届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利用国际性的赛事增加旅游收入、提升旅游品牌,开始了“小城办大赛”。

武隆成功打造出国际山地户外运动第一品牌,成为国际知名全国最强的山地户外运动地区,树立了国内最权威、最正规的户外运动基地形象。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率团到武隆考察。虽然时隔多年,但总书记对武隆印象深刻。

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尖户外运动高手参赛。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绿色的崛起

武隆站在高山之巅,在充满激情的岁月里,不断改写着旅游发展的传奇。

2006年,张艺谋摄制的电影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让武隆旅游披上“黄金甲”在国外呼啸行走。

2007年6月27日,武隆申遗成功,在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上,有了武隆的名字,武隆旅游开始站上全球的平台。

2008年,武隆筹集6.8亿元回购仙女山等六大景区,武隆旅游迈入整体化、规范化轨道。

世界自然遗产地天生三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自2009年起,武隆采取全民参与的方式,成立16个营销集团,由相关的领导带队,走出国门,面向全球营销。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旅行团将武隆定为旅游目的地。

2011年,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共同打包的武隆喀斯特旅游区,获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武隆成为中国九个既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又拥有“国家AAAAA级景区”称号地区之一,也成为全国首批“森林旅游示范区”。

绿色崛起,成了武隆的名片。

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巴古石林儿童游乐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曹建 摄

世界的眼光

移动的云,流动的水,都被注入了武隆的旅游元素。

尝到旅游发展的甜头,武隆的发展路子更加清晰:聚焦“山水”发展全域旅游,让“山区”变为“景区”。

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武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全境作为一个大景区、大公园进行打造,既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又努力做大金山银山“价值”。

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贡茶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曹建 摄

围绕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武隆“深耕仙女山、错位拓展白马山、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健全完善了 “一心一带五区一网”的全域发展规划布局,把仙女山、白马山、芙蓉江、大溪河、桐梓山等主要贫困区域纳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在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充分发挥对百姓的增收带动作用。

与此同时,武隆还引导“全社会参与”。设立每年20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发展小加工、小手工、小养殖、小修理、小运输、小中介、小餐饮、小旅店、小农场、小林场等涉旅“十小企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组建旅行社、酒店、旅游服务公司等,切实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为加快旅游服务国际标准化建设,武隆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游客满意度连年位居重庆首位。大力实施“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了覆盖全区的旅游交通枢纽和换乘体系。度假区、主要景区景点等免费WIFI全覆盖,打造了全国首个区域级智慧旅游平台“一部手机游武隆”。

在此基础上,武隆还实施“全球化营销”,与瑞士国家旅游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仙女山景区与瑞士少女峰景区结为了“姊妹景区”,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及日本、韩国、东盟、欧美、非洲等国际市场,让“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旅游品牌唱响全球。

地质奇观龙水峡地缝。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发展的毅力

山水筑梦,点绿成金。

武隆大力发展旅游,受益的是广大群众,成千上万的贫困村民,吃上“旅游饭”,最终摘掉“穷帽”。

武隆区委书记黄宗华说,旅游扶贫是扶贫开发模式的一种创新,既是“输血式扶贫”,又是“造血式扶贫”。通过旅游扶贫改变了贫困山区的面貌,取得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等一系列成效。在实践中,全区上下牢牢把握五个坚持:

坚持战略全局的视野。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始终做到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定位营销,引领武隆旅游由“重庆的武隆”“中国的武隆”向“世界的武隆”嬗变。

坚持富民增收的宗旨。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发展旅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旅游产业的辐射联动效应,鼓励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尽力为群众搭建创业就业平台,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武隆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啤酒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曹建 摄

坚持融合发展的路径。突破一产、二产和三产的界限,推进旅游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将部门联合和产业融合作为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

坚持锲而不舍的态度。武隆旅游发展26年来,历届党委、政府都下定决心发展旅游,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矢志不移、锲而不舍地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手抓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到底。

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始终秉承 “生态是武隆最大的财富,最大的资源”的理念,心怀敬畏爱护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江河溪流,落实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018年12月,武隆被生态环境部评为重庆市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武隆青杠村古驿乡村旅游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曹建 摄

扶贫的厚度

武隆的旅游做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腰包就会鼓起来。

“我们村原来石漠化严重,村民年均收入才4000多元。现在发展脆桃产业,亩收入可达10000元左右,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18年获评国家农业农村部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9年获评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火炉镇筏子村第一书记郭守顺介绍,通过培育适宜石漠化土地种植的脆桃品种,筏子村脆桃产业已覆盖全村90%的农户,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19年,全村的脆桃产量480万斤,产值3840万元。

在旅游业带动下,2017年11月,武隆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列。

2019年底,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4000余户,接待床位达到4.6万张,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综合收入20亿元;全区有近10万农民靠旅游吃饭,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其中近1万名涉旅贫困群众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武隆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0元,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0000元以上。

武隆羊角镇纤夫街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曹建 摄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武隆还有102人未脱贫,还有一些乡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内生动力还不足等。啃下这些“硬骨头”,武隆打算怎么干?

“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决确保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黄宗华说,习近平总书记对武隆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取得脱贫“摘帽”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让武隆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信心更坚定、干劲更充足。

黄宗华表示,实事充分证明,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是武隆等贫困山区变传统发展劣势为特色生态优势的科学方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路径。武隆将牢记总书记“文旅融合推进,要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指示要求,着力正在开展的“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区”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创建,抓好生态保护、加快绿色发展,努力让绿水青山美丽风景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绝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期望和鞭策鼓励。

以绿色为本底,绘就绿色之卷。

如今,景色渐美、绿意更浓的武隆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下绘就出的美丽生态画卷,也是交给当地百姓的一份脱贫致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