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泛亚洲”串流计划,电影人出国换了活法


最近,有一档子事在电影圈很有热议。


在釜山电影节,陈可辛宣布自己的泛亚洲影视制作公司Changin' Pictures成立。

要整合亚洲资源,开发原创内容,进军泛亚洲市场。


成龙、甄子丹、章子怡都会加盟。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把目光放在了泛亚洲,想要占领这个市场。


为什么泛亚洲电影市场吸引了众多电影人从欧美“回巢”?





电影人出国换了活法?


在釜山电影节上,陈可辛举办了泛亚洲影视制作公司Changin' Pictures的成立派对。


所谓“泛亚洲”,指的是整合亚洲各电影工业,拍摄优质剧集再卖给流媒体平台。


陈可辛说这叫“泛亚洲”串流计划。


说白了就是联合“泛亚”力量,主攻联合市场,放眼全球。



其实20年前,陈可辛就走过相似的路,他创立了Applause Pictures。


但这次,准备更充足了。


在钱这方面,Changin' Pictures已经筹集了9位数的资金。


单集的制作成本能高达250万美元,远超过亚洲剧集的平均制作成本。



而在拍摄上,他们计划在四年内推出20部不同类型的限定剧集,并且已经与多为亚洲顶尖影视制作人和新锐导演完成签约。


有恐怖,有校园霸凌,有科幻动作,还有性少数题材。



陈可辛不是第一个出海的中国导演。


这几年,王家卫在海外的电影事业也马不停蹄。


前后监制了莫里康内的传记电影《音魂掠影》,以及泰国电影《一杯上路》。


该片入围圣丹斯电影节,代表泰国角逐奥斯卡。



同时,也将与亚马逊携手,打算推出剧集《天堂旅馆》。


导演们向外求索,演员也一样。


借亚洲力量,通过作品进入海外。


典型就是汤唯。


《晚秋》之后,汤唯开始被韩国观众接受。


凭借这部电影,她在韩国拿到了包括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女主演在内的九项大奖,成为韩国三大奖历史上首位获得最佳女主演的外国女演员。



今年,《分手的决心》更是让她在戛纳大放光彩,还拿下了春史电影奖、釜日电影奖的最佳女主角,成为首个完成韩国三小奖大满贯的外籍演员。


前几天,又入围了大钟奖的影后提名。


“韩国电影三大奖”指的是,百想艺术大赏、青龙奖、大钟奖。


“三小奖”则是电影评论家协会奖、春史电影奖、釜日电影奖。


粉丝们已经开始奶汤唯拿下韩国三大奖大满贯了。



并且,从10月4日起,韩国艺术影院Art Nine还将为她举行为期1个月的个人代表作品展。


在韩事业可谓蒸蒸日上。



但以前不是这样。


过去,虽然电影人也是前赴后继地走出去,但目标都只有一个——好莱坞。


并且依靠的的都是个人IP。


李小龙之后,成龙凭借《红番区》进入北美市场,完成了从香港影星到国际影星的跨越。



于是,一批武打演员开始学习这种路数,希望凭借自己的功夫实力进军国际。


但“双龙”之后,功夫之路后无来者。


李连杰、甄子丹在好莱坞平平无奇。


刘玉玲、杨紫琼的角色也比较套路——


一个面容冷酷、身手矫健的女性角色。



眼看功夫不再吃香,明星们索性放弃,用刷脸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而国内市场的扩张,也让好莱坞乐于加入一些华人面孔,收割一点中国观众的好感。


这个名单可以列好长。


包括但不限于《金刚:骷髅岛》里的景甜,《火星救援》里的陈数,《独立日2》中的Angelababy,《碟中谍5》中的张静初,《玩命快递》中的舒淇,《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中的甄子丹,《巨齿鲨》中的李冰冰,《哥斯拉2》中的章子怡(这个角色难得有不少的戏份)。


发哥在《加勒比海盗3》里打酱油


但他们真的也就是露脸而已,有的甚至连台词都没有。


镜头晃过,别说国外观众对他们没印象,就是中国影迷稍微走神,也会错过这些熟悉的脸。


平心而论,在好莱坞能够摆脱工具性角色,融入西方电影的,只有李小龙和成龙。



但现在,那些单纯刷脸的中国电影人越来越少了。


在出海目标上,他们也开始回到亚洲,在本土作品里挑大梁。


从演员出海,到作品出海,再到导演出海。


我们似乎实现了从个人IP到文化内容的输出。


人们的目光也从好莱坞聚集到了亚洲。





中国电影人想“霸占”亚洲?


泛亚洲能成,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亚洲文化的同源。


与西方理性传统不同,东方文化集中体现为一种“诗性思维”和感性特质。


亚洲电影最擅长用细腻的画面捕捉生活细节,通过类比、隐喻和象征营造主观情绪。


最重要,就是要在不动声色中揭示生活的本质。


比如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用青色隐喻少女的成长之涩。


用随处可见的窗户,突出家庭的束缚。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走出去,是打入欧美市场。


但从之前的经历看,这种直接打入的策略基本都折戟沉沙。


《泰囧》《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在国内票房不错,发行到北美的成绩都不太好看。


但华语电影在亚洲地区却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强势的发行网,而且80%的海外华人都分布在亚洲,借助文化同源性与华人效应可以有效降低电影出海的“文化折扣”。



成龙的《天将雄师》在阿联酋、泰国都获得同档期票房冠军,在新加坡、越南、印尼也获得了亚军。


以本土市场为主,自然“溢出”到亚洲儒家文化圈的日、韩和东盟十国,再逐层向外扩展到欧美异质文化市场,或许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东南亚市场的崛起,也让资本看到了信心。


其实,早在北上之前,陈可辛就提出过“泛亚洲电影计划”。


那时候,他和陈德森合伙成立了一个和现在的Changin' Pictures差别并不大的Applause Pictures。


也是同样的主打“泛亚洲”概念,整合亚洲资金,拍摄多种类型的电影。


《三更》《见鬼》《晚娘》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但是,他遭遇了滑铁卢,这些电影在亚洲各地和北美发行之后,全球票房不过千万(美元)。


除了他自己没有准备好之外,当时资本市场也不看好。


资本市场认可的泛亚洲,基本上只限于东亚,东南亚市场一直被瞧不上,更别说整合他们的资源了。


但现在随着东南亚市场潜力的爆发,资本看到了潜力。


更别提这几年的影视寒冬,大导演们个个“难产”,这还怎么让签约的影视公司赚钱?


于是,业务布局只能向外扩展。



其实泛亚制作也能带来不少好处。


首先就是省钱。


中国大陆有丰富的拍摄基地,香港有专业的武术指导团队,韩国的特效制作实力强劲,日本的后期制作和动画制作全球顶尖,而印度又能很好地弥补亚洲国家在歌舞片上的欠缺。


在发行方面,很多地区都有政府扶持,马来西亚还有退税政策。


而且,亚洲圈对中国导演的认知度更高,出于对导演的信心,贩映商业愿意投钱。


这样,电影人可以整合各地的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完成片子的拍摄。



而且这平台的搭建也有利于不同地区创作人展开合作,进行项目连接。


流媒体平台更容易促成国际化,将版权打包直接卖给流媒体,这样就省去了与各国制片人沟通、授权的麻烦,比单独接洽更方便。


而且由平台负责项目市场,还可以提前一次性解决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


这种创作模式,导演也会更加独立。


独立性也就意味着——


有创作空间。



比如之前悬置的题材复归。


《The Murderer》其实就是陈可辛早在2016年就立项备案,却迟迟没开拍的《酱园弄杀夫案》。


这部剧集的野心,从Changin' Pictures给到的介绍可以窥见一二:



比如导演的作者性也许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保留。


陈可辛在釜山电影节上提到了剪辑权的问题,不像他以往拍片要面对重重剪刀手——


“即使我们还是要面对市场、面对投资人、面对票房,但这片子负责剪辑的还是导演”。


这就是创作者的话语权。





中国电影人的无奈之举?


有人说,陈可辛是“润了”。


但事实上,这更多是一种对市场的判断。


国内市场虽大,可已经越来越难撬得动了。


今年国庆档,就是最大的导火索。


总票房为14.97亿,创八年新低,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题材也是清一色的主旋律。


不是说观众不喜欢主旋律,只是当人们没有了选择,就只会剩下审美疲劳。


2020年之后这两年,内地电影审查环境和标准也让不少尤其香港电影人看不清那条“线”在哪。


《隐入尘烟》可以在票房过亿、引发讨论后全网下架,《长空之王》可以在首映当天宣布撤档。


《坚如磐石》《平原上的摩西》《鸟鸣嘤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



以前和内地合拍还有双版本。


但现在,双版本早就不存在了。


不仅版本要统一,合拍赛道的港片,也不能绕过内地在外埠提前或自行上映。


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作品一部接一部晾在那。



导演和演员不一样。


演员尚且还能蹭个红毯,参加个时尚活动刷刷存在感,导演能依靠的只有作品。


电影终究是一盘生意,当你的优势越来越小,创作与制作逐渐脱离地气,你也注定没法跟风头正盛的内地中生代演员和导演争一个席位。


既然如此,倒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


让眼睛向外看。



或许陈可辛一直想拍《酱园弄杀夫案》,但自16、17年备案以来,一直没有下文。


于是索性就重拾Applause的赛道,重新拍一些内地市场之外,他也能掌控和发挥的电影。



当年北上的那一拨导演,现在都开始寻求与外部合作。


杜琪峰去年宣布跟香港流媒体ViuTV合作拍剧,犯罪题材的《三命》。


春节档常客郑保瑞(《西游记》系列)现在也被MakerVille纳入麾下,合作电影《命案》。



很多香港演员曾经的重心都在内地,如今也开始重新回到韩国营业。


不能说他们跑了,只是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被框住。


就像陈可辛自己说的。


“韩剧现在全世界都在看,那为什么不看中文剧呢?”


“如果韩剧拿走了港产片的市场,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拿回韩剧的市场?”



对电影人来说,流动本是常态。


先立足本土,再走出去,拥抱世界。


即便是失败,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经历,总好过在安逸的环境里做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