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冼星海:疍民遗腹子,冼母三迁,历经万苦,终成音乐家

冼星海,祖籍广州番禺,困苦人家的孩子,父亲在他出生前六个月就去世。1905年,母亲一个人在船上生下他,因为只有星星、大海,所以取名为“星海”。


疍民,在水上生活,没有土地。母亲带着他,去找在澳门的外祖父,竹萧是他的启蒙乐器。

6岁,外祖父去世,为了生存,母亲只能带着他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偷渡,在闷热封闭的船里度过一个多月,才抵达新加坡。

母亲在新加坡一个华人家庭当保姆,只管包吃,收入低微。但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先后将冼星海送入最好的英文学校,圣安德烈教会学校,后转学到养正小学,接受“高等”的教育。冼星海半工半读,在学校打零工,才得以继续学业。

这对保姆的穷苦母亲来说,是何其艰难,想方设法。不只要生存,也要发展,刚毅、有远见的母亲!


养正小学有机会,回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附中学习,母亲鼓励冼星海一起回中国,更好的学习音乐的机会。

由于战争的爆发,冼星海先后辗转中山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冼星海也很贫困,半工半读,勤奋练小提琴。

为了自己远大的音乐梦想,凭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冼星海像当年母亲带他“偷渡”新加坡一样,历经千辛万苦,“偷渡”到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7年,依旧半工半读。


其学业音乐作品获得荣誉奖,校长问他想要什么物质奖励,他说是饭票。

可见,冼星海为了音乐梦想,吃过多少苦,饿过多少次肚子,可他依旧坚持,精神可嘉。

从法国回来后,冼星海加入革命的队伍,创造鼓舞人心的作品,比如《黄河大合唱》等,展现其音乐与人格的魅力。


1945年,冼星海在苏联因病去世,享年40岁。冼星海一生是短暂的,但精神长流,音乐长流,值得钦佩!

(注:广州星海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