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羚邦集团明日开簿 版权续约难成最大风险

据“独角兽早知道”独家消息源,第三方拥有媒体内容的领先发行商羚邦集团预计将于明日开始簿记,国泰君安为本次IPO独家保荐人。

中国日本动画发行商首位

羚邦集团为第三方拥有媒体内容的领先发行商,总部位于香港,于中国内地、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印尼及日本开展业务。

就媒体内容发行业务而言,羚邦集团通过与媒体内容授权方订立内容发行安排,与彼等密切合作,并可通过与客户订立内容再授权协议,向客户发行与动画、综艺节目、电视剧、长篇动画电影及实景长篇电影相关的媒体内容。

羚邦集团在发行日本动画方面地位卓著。据了解,目前羚邦集团拥有《银魂》、《死神》、《我的英雄学院》、《干物妹!小埋》、《食戟之灵》、《排球少年》第三季、《LOST SONG》、《香蕉喵》等百余部日本动漫IP,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品牌代理。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7年收益计,集团于中国日本动画发行商中排名第一。

独角兽早知道注意到,在近三个财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1.71、2.64和3.14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5%。毛利率持续上升,分别为46.6%、47.7%和50%,净利率也在增长,分别为20.7%、20.3和29.9%。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羚邦集团的利润率提升主要是因为销售成本控制得当,近三年销售成本占总收益的比例不断下降。

除此之外,不像其它“流血”上市的公司,羚邦集团近三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0.89、1.29及1.69亿港元,流动比率达到1.6、1.7和1.8,这可谓是现金大户了,也大大增加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羚邦近三年的ROE都超过了30%,在2018年二季度甚至达到了73.4%,而同行业的杰外动漫仅为20%左右,回报率可观。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具有稳定的上游内容授权方及下游客户。独角兽早知道了解到,公司从Aniplex、Avex Pictures、角川集团、讲谈社、松竹、Sunrise和东宝等日本媒体公司获得内容授权,并且与五大供应商建立两年至17年的关系。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三个年度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约为6980万、1.098亿、1.064亿及4500万港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约67.8%、67.1%、61.9%及76.5%。

而下游十大客户包括ABS-CBN、阿里巴巴集团、B站、东森电视台、爱奇艺、Netflix、腾讯及TVB等,都是国内外的流量担当。

版权到期续约率8%,成羚邦集团业务最大风险

影视作品的代理目前仍然是羚邦集团的主营业务,这个从公司营业收入就可以看出,以2018年3-6月为例,发行授权媒体内容收入1.43亿港元,占同期营业收入1.5亿港元的95.33%,成为绝对支柱性业务。

现在羚邦集团不太愿意提及这一块,更多地是向外界展示其品牌授权业务,截止到目前其已经获得了“加菲猫”“小猪佩奇”“小王子”“奇先生妙小姐”“大力水手”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亚太地区或者大中华地区代理权。

羚邦的品牌授权业务的客户包括玩具、服装及鞋履、保健及美容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餐饮公司,例如班尼路、万代南梦宫、卡撒天娇、大新银行、点心代表、快图美、I.TApparels、及多美亚洲等,是下一步业务战略的重点。

这两块业务支撑着羚邦集团的发展,但是因为代理的本质,脆弱性十分明显。

原因很简单,代理并不是一块护城河很强的业务。随着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改造升级,去中介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羚邦集团扮演中间商的角色越来越被边缘化,还需时刻面对激烈的竞争。

根据招股书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仍持有381项媒体内容版权的授权,其中200项版权的剩余授权期限超过三年,但是一旦授权到期,羚邦集团就要面临着续约困难的风险。

以2018年3-6月为例,到期的内容版权数量为12个,但是仅有1个选择了续约,续约率8%;加上新拓展的11个内容版权,内容数量上勉强打平。

但是2018财年的数据就没有那么乐观,到期内容版权数为127个、选择续约的为11个,续约率仍然不足10%;新拓展的内容版权为74个,这意味着版权流失的速度远远大于新增的数量,是一种消耗战。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品牌授权业务上,以2018年3-6月为例,到期的品牌授权数量为3个,但是没有一个选择续约,续约率为0;加上新拓展的2个品牌授权,总体数量上仍然是减少的。

这是羚邦集团IPO路上以及IPO成功以后在业务上面临的最大风险。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源自独角兽早知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