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一本平淡的育儿札记,把教养埋在生活的细节里

我最近看了一本特别“平淡”的育儿札记,它不像一本书,而像一座画廊——里面的陈设,不是色彩浓郁的油画,也不是缤纷绚丽的水粉,而是一副副断断续续、由不连贯的往事追忆成的黑白素描…..



01 “书”的平淡:沁人心脾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市面上育儿书籍和育儿自媒体的“泛滥”,反应出人们的育儿焦虑,在育儿的道路上,大部分人格并不成熟的家长被焦虑的社会洪流裹挟,自身难保的同时,也难免将孩子拖入水中。“教你五步”、“给你三招”这样的书籍和文章看了很多,但回归生活,在教育孩子时仍然感觉步履维艰。


到底应该如何育儿?这是缠绕在每一个父母头上的终极疑问。


在看完一本叫做《妈妈是孩子最初的老师》的书之后,我忽然发现,自己那颗整日泡在高温油里锅煎熬的心,安静了下来。我清楚的记得,看完这本书时正值黄昏,合上这本书,我抬眼望了望窗外,夕阳西下,初夏的黄昏,一群小区里的孩子正在不知疲倦的尖叫和奔跑,我忍不住莞尔一笑,内心充满了久违的柔软


那一刻,我知道,这种感觉正是这本书带来的。


这真是一本不一样的书——没有理论,没有方法,每一篇都很短,最多不过二、三页,准确的说,它不过是一本记录一位母亲和两个女儿日常相处的琐碎札记,就像作者自己在序言里说的那样:“这份亲子记录持续了十年,十年来我从不认为有结集出书的可能。它们最大的功能原是使我平静下来,储备足够的力气再出发。”


仅此而已。


但它却在2007年首次出版后多次再版,现在我拿到的这版,已经是简体版的第三次出版。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洪兰甚至直接说:“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亲子教养书”。



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十几年前内地著名作家池莉的一本小书《来吧,孩子》。这两本书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都是妈妈兼作家,文章的主人公都是自己的女儿; 书的内容都算札记,记录了女儿从小到大的生活琐事,时间节点也都是截止到女儿上大学;除此之外,两家的孩子也都很“优秀”——不仅仅是成绩优异,更为重要的是,都拥有健康的人格、乐观的态度,此外,两个女孩都有海外求学的经历,最终也都被世界名校录取。


但是这两本书又有很多不同:来自武汉的女作家池莉,文风极具地方特色,她以作家特有的犀利,毫不留情的批判了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描述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她既有作为普通母亲的困惑与焦虑,也有作为作家的犀利与批判;而生长于台湾的蔡颖卿,则更加温柔恬淡,她虽然也提到了台湾教育的弊端的思考,但描写的却非常克制,点到即止——这似乎也比较符合她的另外一重身份:生活美学家。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这本书,我会选择“平淡”——它既不是一本功能齐全的“子女教养手册”,也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亲子武林秘籍”,它更像一道“平淡”的家常菜,就那么随意的端在了桌子上。

但平淡也有平淡的韵味,看似无奇,但若仔细品味,却如绿茶一样清香悠远、沁人心脾。



蔡颖卿一共出版了17本畅销书,大体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生活美学系列》,另一个是《教养美学系列》,可以说,她的生活和教育,完全是和“美学”融合在了一起。那么问题来了:“美”这种很抽象的内容,如何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呢?


看完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奥秘就在 “细节”里。正如《教养美学系列》的共同大标题:“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一样,所有的精华,都在细节里


平淡的生活细节,孕育着深刻的道理,这正是教育的精髓所在。这同时也解释了很多父母 “道理懂,但做不到”的困惑和迷思——教养的差别,原在于对细节的把握理论是粗的,但实际应用却是细的。在生活的一粥一饭,一点一滴中,不同的父母塑造着孩子不同的品格和特性。



02 “爱”的平淡之美:坚持原味孩子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位老师,但却只有一个父母


“孩子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位老师,但却只有一个父母”。在社会发展裹挟的焦虑洪流中,父母常常会不自觉的忘记自己“父母”的身份,而不自觉的充当起“严师”,甚至“警察”的角色。喋喋不休的训诫,随时发现的错误,枯燥空洞的道理…..充斥在亲子关系中。在一次亲子沙龙中,有一位母亲反省自己太爱说教,遇见街上的一个乞丐,她也会抓住机会 “教育”孩子:“如果不努力,将来就只能乞讨”。她的话引来了一片笑声,但同时也引发了一阵思考——像这样的生活细节,实在是太常见了。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想要跳出现在焦虑的困境,其实保留它的原味就可以了:即回归“父母”这个身份本身。比如,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在这本书里,蔡颖卿曾多次提到他们家“吃饭”的场景。


每天下午,我总是在四点十分去接书旂,吃过点心后,当她关进书房开始和中文奋战,我就专心的在厨房料理晚餐。我们的餐食不管简单或丰盛,准备晚餐的心情对我来说都是慎重且愉快的。孩子们已经出门一天,这一天她们好不好、功课有没有问题?这些我们都会在餐桌上讨论,一想起这样的相聚我就更加起劲。


许多时候我会自问:生活的梦想和快乐到底是什么?当了母亲之后,这些问题的答案自然而然的和孩子们牵绊在了一起……每一次,我不得不离家,无法亲自照顾两个孩子的时候,总会设想要如何安排一点“妈妈”的气氛。通常是在冰箱里留一些特别为它们做的食物,和她们预读一些诗,好让自己不在家时,她们也可以再读一遍,就像平常每个晚上的陪伴一样;更重要的是,我总是交代佳惠,餐桌上的花要记得保持新鲜,好让孩子们看到花的是觉得开心一点。


晚餐前,我准备炒一盘新加坡式的咖喱明虾…下锅前,我把正在做功课的两个孩子叫到厨房来,要她们看我做这道菜的程序。我先把虾头放在热锅中翻炒两三分钟,再放入中段的虾身,最后再放入虾尾。一边做一边询问她们,知不知道要分次放入食材的原因,这个动作中有食物的厚度与热处理所需要的时间问题,经过仔细思考后,她们的回答都很正确。后来在餐桌上,我们又分享了一些厨房里的小常识。


类似这样的描述,在书中还有很多,在读的时候我忍不住会想,这种平淡又温馨的家庭氛围,这种父母对一粥一饭的重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日复一日的浸染到孩子的心里,她们怎么会不在内心中开出热爱生活的花呢?



蔡颖卿的这本书,记录了跨越十年的光阴,在这十年间,因为工作原因,他们全家四度迁徙,两个孩子从全英文、开放式教学的国际学校,回到应试教育为主调的台湾,又从台湾回到曼谷,后来还辗转新加坡。在这十年时间里,每一次更换环境,两个孩子都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艰巨的语言障碍。在书中,我读到了大量关于孩子学习生活的记录,孩子们所学的内容之丰富、课业之繁重、挑战之艰巨,令我这个成年人瞠目结舌。但是这两个孩子都用各自的方法,积极、乐观的渡过了每一次环境改变的动荡。


在现实生活中,因工作原因,我见到很多年龄不大但却愁容满面的孩子,他们虽年龄尚小,但却似乎已经被生活压弯了脊梁,厌学逆反、逃避现实、抑郁烦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现在的升学压力和课业负担太重了导致的,但是我却觉得这并非根本原因。不管是十几年前的池莉,还是今天的蔡颖卿,我在她们的书中,都看到了不比我们现在课业负担轻的学习任务。但区别在于孩子的应对态度


不同家庭中出来的孩子,会采用截然不同的应对模式。纵观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如果父母恪守自己的角色,做 “尽心尽力的父母”,而不是“严厉苛刻”的法官——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便不会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当他们面对各种困难时,不会抱怨、逃避,而会选择乐观的积极应对。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做家长就不能教育孩子,而只能围着锅台当保姆吗?”或者:“我平时也会给孩子做各种营养均衡的饭菜,可我的孩子还是照样问题重重,这又如何解释?”。


问题出在哪呢?


我认为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信念。蔡颖卿本身是一个职业女性,她除了妈妈的角色,还有多重身份,而池莉亦然,除了是职业作家,她也肩负着很多社会职务,所以,她们绝对不是每天闲着没事,一心在家做饭的主妇。


但是,我在她们身上都看到了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热爱,让她们对工作、家庭,都保持了一种深刻的热忱,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热忱,但它的表现形似其实非常平淡,比如,它们可能就体现在这生活的一餐一饭之中,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它们的内涵隽永。


所以,她们的做饭并不在于多丰盛美味,而是做饭时的心情是慎重且愉快的”。而很多母亲,虽然也亲手烹制菜肴,但目的却是让孩子身体强壮,用“好好学习”来回报自己的辛苦;也有的母亲,把照顾家庭当作自己“不得不做”的负担,从而心生抱怨,心情烦躁;还有一些妈妈,把晒出营养早餐当作自己的“成就”,每天花在摆盘拍照上的心思远多于对孩子内心的关怀。


凡此种种,都不能算作真爱。


在本书的“序”中,亲子教育工作者邓美玲写过这样一个场景:很多妈妈热衷于参加各种读书会、成长团体。但是“明明到了该回家煮饭的时间,在座的妈妈却没有一个人想到孩子该吃饭了,她们宁可沉湎于彼此交谈的乐趣中,让孩子的晚餐随便用披萨打发过去”。


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父母回归“父母”角色的本真,本质上就是回归父母爱子女的本能,这与现代科学育儿方法所提倡的父母应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有很多相通之处——当我们不再把孩子当作自己手中雕刻的作品,而仅仅当作“孩子”的角色去疼爱,那么,那些得到充分爱的滋养的孩子,便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03 “育”的平淡之美:润物无声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景长大的,而不是“听”着教诲长大的


作为母亲,蔡颖卿在养育两个女儿的同时,先后经营了8间餐厅,装修设计了30个空间,出版了17本畅销书,还主理了一间传递“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吃饭、好好说话”生活理念的教养生活空间。而二个女儿,在十年间随父母经历了四次迁徙,每一次都伴随着动荡的生活、劳顿的周折和艰难的适应。作为读者,我在看札记的过程中,常常会感慨女儿们的“优秀”——不仅仅是学业成绩的优异,更主要的是开朗的性格、勇敢的创造、和善的待人处事风格以及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


掩卷而思,是什么造就了一家人的“优秀”?难道真的是优秀的基因遗传?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比较基因,我更相信“家庭文化的熏陶。其实所谓教育,不过就是家庭文化的传承,就像日本人常说的那样:“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景长大的”——“看”代表着父母先要做到榜样,然后孩子才会耳濡目染的受到影响。


相较“看”,“听”其实效果不良,因为“期待”没有办法用耳提面命来达成,只有父母努力去做,才会有影响孩子的“背影”。


在这本书中,蔡颖卿从来没有传授过任何一种育儿方法,谈论过任何一种育儿理念,但是我却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她润物无声的影响,远比滔滔不绝的理念要有用的多。



书中记录了一件琐事。一日,大女儿乐旂因为功课繁重,特地在饭后找妈妈商量可不可以今天不要洗碗?蔡颖卿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扶住女儿的双肩说:“不差这二十分钟,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完,再去完成你的功课吧”。


功课重要吗?当然很重要,但是却不能因为功课紧张,而把自己该做的事推给别人,在蔡颖卿看来,“任何照顾自己的生活技能都很重要,而更要的是,这些一起分工完成的家事代表家人同心协力、相互体贴的情感”。


从这句话里,我一下明白了两个孩子每次都能在迁徙中克服困难,勇敢前行的原因——困难是客观的,但是关键在于她们没有面对困难时的恐惧。在她们内心深处,家庭是一体的,是自己坚固的后盾,她们相信自己绝不会是“孤独无依”的,这种心中的笃定,让她们只需要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努力即可。


而事实上,生活中大量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而是因为心理因素的干扰。当一个孩子把大部分精力用于防御外界的评判,逃避可能的惩罚时,ta还能有多少精力用于学习?自然,效率低下,成绩不良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当然,这个细节所反映出来的教育哲学还远不止这些。蔡颖卿对让孩子做家务的“执着”,其实来自于家庭教育的传承。


小时候,蔡妈妈曾带着蔡颖卿趴下来,指着一尘不染、泛着亮光的木质地板说:“你看,好美!”,蔡家的孩子,即使是联考的前一天,也要照样洗碗、拖地。蔡颖卿之所以热爱生活,练达能干,离不开从小母亲的教导,她说:“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只是也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之中。这些学习与磨练在进入社会后,使我受用无穷”。所以当她长大做了母亲以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体验她曾经体验的快乐。


为什么看似平淡无奇的家务如此神奇?答案在于家务劳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的能力,更是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无声的美育”——看似平淡无奇的家务劳动,锻造了孩子的责任心,培养了孩子感知劳动快乐的能力,更增添了孩子对平淡生活的感情,所以,家务本质上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平衡之美”。



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对待家务的态度是:“只要好好学习,别的什么都不用做”,这种教养方式,削减了孩子平衡生活的能力,剥夺了孩子体会生活美好的经验,使孩子的生活变得乏味、单调,除了学习,便只能从游戏中寻找脱离现实的快乐。这样的孩子在步入社会之后,也常感到步履维艰——这种艰难,不仅是 “只能吃外卖”的生活窘境,更是一种因从不亲近生活琐事,而导致的生活热情的丧失和体会快乐的能力的短缺。


所以现在会有很奇怪的社会现象:“丧文化”和“佛系文化”大行其道,很多年纪轻轻的孩子过早的感觉到生命的枯竭与无趣。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两个孩子对参与社区服务的热爱,对到学校参加扫地劳动的兴奋,读到了她们和家中长辈的亲近,对学校生活的欣赏,读到了孩子们对诗、画、音乐、书法的痴迷,和对科学探索的激情…..每一帧画面,都令人动容。


我想,只有成绩优异的孩子绝对算不上“成功”的教育,而对于那些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孩子来说,优异的成绩,只不过是她们健康人格的副产品。所谓健康的人格,不过就是有感知幸福的能力,而真正的幸福,从来都是扎根于随手可得的家庭琐事里,如果忽略了生活的耕耘,那么其他的追求也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04“教”的平淡之美:自由开阔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深根;长大之后,给他翅膀。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深根”、“蓄积”和“展翅”,可以说,蔡颖卿夫妻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贯彻了这份教育的理念。


大女儿在台湾时英语成绩很不理想,老师找她沟通。她“疑问多过着急”,她有从小教女儿唐诗的经验,从理解诗意、体会美感开始,不似传统方式那样,不求甚解,只求背诵,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女儿一年级结束前,中文速度有飞速发展。所以,面对老师的质疑,她深信“孩子的问题不在智慧,总有一天她会与英文建立起学习的桥梁”。


同样是大女儿,刚转英文教育时,压力与负担都很沉重,为了鼓励女儿,她把自己喜欢的诗介绍给她,并与女儿分享自己初读这首诗时,内心曾涌现的震撼。从那以后,女儿便爱上了诺贝尔诗人吉卜林的这首《假如》,不但英文版背的滚花烂熟,中文版也贴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而小女儿书旂很有绘画天赋,但却厌恶钢琴,而对于蔡氏夫妇来说,他们都从小学琴,弹琴对他们来说不是梦想的寄托,而是“理所当然,但是在目睹了女儿学琴的痛苦之后,她忍不住反思“是不是根本就没有真正面对过孩子根本不喜欢弹琴的事实?”、“是不是根本就将它当做一个失败而不愿意面对?”,反思之后,她和先生决定停下女儿的钢琴课,“不把这件事与恒心毅力相提并论”,并记录下这篇小文,存在计算机里,希望女儿长大后再看,她为女儿写道:“从这个礼拜起,你的小手也许不再去触摸琴键,但妈妈仍然要牵着它们,和你一起去探索不同的领域。”


……….



十年间的四次迁徙,每一次都兴师动众,在她们夫妇考虑返台时,很多人曾劝他们把孩子留在曼谷,或者送到美国的寄宿学校继续英文教育,但是她们几经思量,还是决定全家在一起行动。理由也很简单:“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不仅是生活的照顾,父母也会是知识与品格教育的直接影响者”。


在我的理解中,这便是来自父母的“深根”——在孩子小的时候,花费足够多的心力,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信任、耐心、理解、支持,这两个孩子出色的表现,离不开父母看似风轻云淡但实则波涛汹涌的努力。正如蔡颖卿自己在序中说的,作为母亲的坚强,其实就是把日常生活的力量展现扩大,不管处境如何,都要维持一个家庭生活的温暖与正常的节奏。


这正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当父母很难,难在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而每一个孩子都个性独特、与众不同;但当父母其实也不难,凭借着爱的本能,用心、尽力,在家庭生活的细节中多一些耐心和爱心即可冲破层层困难,直达云霄。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展翅”,经历了前两次迁徙的深根与蓄积,到了后面两次迁徙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得越来越得心应手,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两个孩子,越来越像一颗璀璨的珍珠,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光辉。


此时的父母,要学的功课便是放手。世界上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毫无疑问,从贴身母亲到远距母亲——这是对父母新的考验与功课。但人格健全或者从未放弃过自省的父母,最终会克服重重困难,将这门功课完成的很好。


父母放手,目送孩子展翅高飞。



写在最后


这本书其实不算太长,但我的读后感却写了很长,足足7000字。


我经常觉得伟大的母亲都是相似的,她们并非一味的坚强或勇敢,而是坚强与脆弱同在,但是她们会在困境中选择坚强。她们并不是天生什么都会,或者有过人的智力,而是她们愿意用心,在她们身上,有一份独属于母性的“责任感”。


于是,力与美的结合,构成了母性最闪耀的光辉


这样一本简单的生活札记,非常打动我,看了太多家庭育儿的书籍,每一本都各具特色,但是这一本也的确与众不同。


平淡的东西总是最珍贵的,正如空气或白水,看似无声无息,但却不可或缺。而平淡的生活中那些不动声色的影响,也许就是对孩子最珍贵的教育。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心理学的终生学习者与践行者。欢迎关注,互动,点赞,评论,打赏...


你的评论,可能会成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我为自己写作,而产生共鸣的读者,只是刚好遇到我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