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二十世纪的娱乐圈(下)

【第一卷】

序言

当我们的生活不能保留的时候,只剩回忆;当我们的生活可以保留的时候,就叫回味。十八世纪技术探索,十九世纪技术转折,二十世纪技术飞跃,才有了我们现代娱乐圈琳琅满目的产品。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中国娱乐圈经历了什么?

第一章 不同阶段

中国电影管理局,1949年2月筹备,1949年4月成立。中国国家电影局,2018年4月成立。中国广电总局,2018年4月成立。中国电影家协会,1949年7月成立,三次改名后至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2013年5月成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管理上,影视圈没有没有大的变动。但从内容上,新中国的娱乐圈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1896年之前,由于没有技术保留手段,所以不能称作娱乐圈。

1937年之前,中国的娱乐圈处于启蒙阶段。

1937年到1971年,中国的娱乐圈开枝散叶,形成了不同的娱乐方式。

1971年到2003年,中国娱乐圈的产品逐渐成为作品,影响巨大。

2003年到2011年,由于技术原因,中国乃至世界娱乐圈产生变革。

2011年之后,中国娱乐圈涌现出更多形式的娱乐作品。

第二章 不同区域

娱乐从狭义到广义,中国娱乐圈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从区划上,中国娱乐圈分为香港娱乐圈、大陆娱乐圈、台湾娱乐圈、澳门娱乐圈、国外华语娱乐圈。

香港娱乐圈起步较早,所以在中国娱乐圈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电影方面,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独占鳌头。

大陆娱乐圈起步很早,但发展比较缓慢,到二十一世纪才后来居上,成为世界娱乐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台湾娱乐圈跟随世界进程,但重心不在影视上面,所以发展也比较缓慢,直到中国娱乐圈融合的阶段,才跟上节奏。

澳门娱乐圈是发展最缓慢的一个,其一是这里的发展重心不是影视娱乐,其二这里的影视人员比较少。

国外华语娱乐圈是指东南亚、新加坡、好莱坞等娱乐圈的中国影视人员构建的一个圈子。

从内容上,中国娱乐圈分为影视圈、戏剧圈、综艺圈、民俗圈,后来在此基础上多了一个音乐圈。

影视圈是大众认知中的娱乐圈主体,1905年中国放映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58年中国放映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影视圈从此正式形成。因为当时电脑还未完成普及,电视机作为唯一的播放平台,所以我们习惯上将所有影视作品叫做电视剧。按照内容形式,在舞台剧之后,影视剧分为电影剧和电视剧。

戏剧圈从中国古代的戏剧行业演变而来,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话剧圈。话剧至今仍是国家评判艺人的平台标准,在国家职业中,国家演员的标准就是从此而来,演员分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二级演员、国家三级演员、国家四级演员,这个评判标准是相当严格的,比如,演员刘德华从业近四十年,至今无缘国家演员职称。

综艺圈是出现较晚的一个圈子,台湾的综艺节目比较出名,大陆比较有名的综艺节目有《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节目的火热期在二十一世纪,在这之前,基本以调取社会乐趣、聚集娱乐为内容。

民俗圈是二十一世纪诞生的产物,二十世纪的基本形式还处在音频阶段,比如音乐表演、杂技表演、相声表演、朗诵表演。

在前面四种圈子的喂养中,音乐圈才开始诞生,在这之前处于未成形的阶段,也就是录音阶段。

忽略古代音乐,近现代音乐可以追溯到“上海滩七大歌后”,活跃时间是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后,香港有张璐、乐坛双杰、罗文、谭张、四大天王、梅艳芳、陈百祥、黄家驹、张学友、陈奕迅、周华健等,大陆有崔健、王昆、郭兰英、于淑珍、李谷一、艾敬、窦唯、张楚、那英、刘欢、韩红、黑龙等,台湾有李泰祥、李双泽、邓丽君、罗大佑、李宗盛、林翠萍、周杰伦等

从形式上,娱乐分为生活娱乐、影视娱乐、网络娱乐。生活娱乐属于线下,网络娱乐属于线上,影视娱乐属于线上加线下。

三种娱乐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圈子,这三种方式最终汇聚在网络上,构建了多样的娱乐产品。这种情况的娱乐产品,已经属于泛娱乐的范畴。当娱乐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就形成了泛文娱。

2011年到2013年,属于泛文娱的时代;2014年到2016年,属于大文娱的时代,2017年到2019年,属于旧文娱的时代;2020年到2022年,属于新文娱的时代。

当然,这是后话。不管是形式上的娱乐,还是文娱,都已经处在娱乐圈的边缘。但这正式趋势,未来的娱乐圈,可不仅仅是娱乐圈,还会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二卷】

序言

生长与衰败或者融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网络的出现与发展,单独的戏剧圈、民俗圈、音乐圈正在慢慢消亡,只有影视圈和综艺圈存活下来,并且质变出来。

第一章 影视圈

按照影视剧的生产流程,先有出品人,后有制片人,再有剧组人。

出品人也叫投资方,负责项目的前期调查。制片人,负责项目的外围运作。剧组人,负责项目的内容运作。

剧组人主要包括导演、编剧、演员、剧务、摄影、美工、录音、后期。导演负责剧组工作以及与制片人沟通,编剧主要负责编写,演员主要负责表演,剧务主要负责后勤,摄影主要负责拍摄,美工主要负责化妆,录音主要负责加工,后期主要负责完善。

其中,演员按照功能性可以划分为国家演员、角色演员、跟组演员、特邀演员、群众演员。

国家演员是指有国家职称的演员,他们都是戏剧院出身,基本功扎实。

角色演员包括特型演员和有固定形象的演员,比如某某专业户。

跟组演员是指长期跟随某剧一组,为补空而存在的演员。

特邀演员是指一些因特殊原因而进行拍戏的演员,比如为导演熟人而串场。

群众演员是指基层爱好者群体形成的候补演员。

第二章 综艺圈

综艺节目是指依托电视或互联网形成的娱乐性节目,是民俗圈、音乐圈以及生活娱乐的升级,围绕综艺节目形成的圈子叫做综艺圈。

国内的综艺节目大多是国外综艺节目的复制品。在国内,香港和台湾的综艺节目起步较早,大约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大陆则起步于80年代。大陆的各种颜色节目,在内核结构上,其实和综艺节目相仿,只是两者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一为报道,一为娱乐。

综艺节目在二十世纪还在发展阶段,直到二十一世界才开始成为热门,热门在原因在于娱乐思想盛行,也就是流量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