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通报、召回、罚款!玩具母婴品安全要合规!互联网卖家提高警惕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一向是受到高度关注的群体,所以,对于儿童和婴幼儿相关产品,各国政府的监管也尤为谨慎,像玩具、母婴等相关用品,都是重点关注对象,一旦产品合规不慎没能达标,就会面临被目的国市场监管部门通报、召回、罚款不仅可能面临重大经济损失,品牌声誉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而且,玩具和母婴用品本身就具有种类多、功能多、安全质量难把控、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后果严重等特性,也不难理解卖家们会深觉玩具母婴品类“合规难”了。


儿童相关产品有多容易触线?


先看几个数据1

2020年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CPSC)共发布135例来自中国的产品召回通报(Recall),其中玩具与儿童用品共29例,数量居第二,占21%。

2020年欧盟非食品类危险产品快速预警系统-安全门(旧称:RAPEX)通报原产地为中国出口的消费品共计1108例,其中玩具占总通报量的43%,是所有被通报消费品的首位


再举几个例子


玩具和母婴用品有更严格的安全要求

比如下图中的玩具车,粗检一般是质量达标的。然而考虑到儿童可能出现敲摔玩具、下手没轻重等使用情况,海关还会对其进行滥用测试。如果在测试后,玩具车出现了危险锐利尖端,产生潜在伤害危险,就会被驳回。所以,卖家只有意识到这样的可能性,才能不断修改冲压磨具,调试胶料比例来改良其物理特性。

该图片仅为示意图,并不是被通报产品


再比如常见的塑料玩偶套装,对于成年人而言或许是普通无害的,但是对婴幼儿来说,塑料中的DEHP如若超标就可能危害健康。只要超过0.1%(标准规定),即不符合欧盟REACH法规,就会被欧盟安全门通报不合格。所以,弄清并符合各站点的合规具体细则尤为重要。

该图片仅为示意图,并不是被通报产品


另外,电池安全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卖家对此应小心谨慎。澳大利亚就曾召回了一批儿童手电筒,因为担心电池仓可能会意外打开,露出纽扣电池而造成隐患。新加坡也曾因为担心电池可能泄漏出有毒液体污染糖果,而召回一批电池玩具糖果容器。卖家需确认电池仓稳固、在易入口物或食品附近慎用电池。

该图片仅为示意图,并不是被通报产品


不能忽视包装材质以及包装上的标签标识要求

由于塑料袋或薄膜的柔软性,儿童玩耍时若将其覆盖在脸上可能会导致呼吸不畅,甚至引起窒息风险比如美国CPSIA就明确规定,尺寸大于100x100mm的软性塑料袋或薄膜平均厚度至少0.0381mm, 并且单个的测试值不小于0.03175mm。此外每30x30mm大小的塑料袋上至少1%的面积是被打孔的。因此,卖家除了要关注玩具本身质量,也不能忽视包装材质要求以及包装上的”标签标识要求“。

该图片仅为示意图,并不是被通报产品


又比如卖家可能已经知道儿童产品或包装上需要有溯源标签,用来标明制造商或品牌商名称、生产地点、生产日期和如批次流水号之类的其他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标签需要是清晰的、永久的、不能被抹去的。因此,像布娃娃等会被揉搓或水洗的玩具上标签需注意防掉、要有防水性,不能一经水洗等就变浅或不见。关于标签合规要求,各站点都有更具体的指引文件,卖家需要学习参考。小编也在下文为大家整理了各大站点合规信息的链接,帮助卖家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该图片仅为示意图,并不是被通报产品


进行风险评估很重要

由于存在个别条款的检测标准依赖主观性判断、国内国外标准不一致、国际标准要求不全面等情况,卖家可能无法完全掌握合规,因此风险评估十分重要。比如童车间隙或电池板夹缝等狭小空间是否存在夹伤手指的危险,其判断是依据夹手有无痛感这样非常主观的因素。因此卖家最好依靠检测机构的风险评估,将这些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该图片仅为示意图,并不是被通报产品


此外,还有一些商品本身产品属性就较为模糊需要商家自己找准定位按要求申报。比如有合规要求安抚奶嘴头内部不能含有固体物,但奶嘴样式的儿童体温计却不完全属于该领域,可以例外。风险评估能帮助卖家确认产品属性,提醒卖家跨界报关产品类别避免召回。

该图片仅为示意图,并不是被通报产品


因此,敲黑板!

作为玩具和母婴用品的卖家,

必须摸清各个站点的规章制度和认证条款,

以“极致严谨”的态度打磨自己的产品、

达成各站点的合规要求。


我们知道,对于卖家而言,明确产品安全法规、了解如何遵守产品安全要求,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的确,光是分清CPC(美国儿童商品证书)、CPSIA(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标准)、EC符合性声明(欧盟)、ST认证(日本)等欧美日相关条款就头大了,更别提搞清楚新兴站点的相关合规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