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远小时候最怕在爷爷面前说相声,有一次一个相声开场,爷爷让他从上午说到了下午,因为每次说到“我们说段相声”,爷爷都会指点他,“我我我我,你把我字给我说明了。”
可常远最想做的,还是和爷爷再说段相声,让爷爷再表扬一下自己,但这件事,怕是只能在梦里了。
9月7日,网上曝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先生去世的消息。
常远工作室随后发布讣告,悼念老先生离世。文中写道,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及亲朋好友的关心,常宝华先生已于2018 年9月7日上午10点46分在北京海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8岁。常宝华先生临终之时神态安详,宛若熟睡,家人徒弟皆随侍在侧,福满归去,未留有遗憾。
姜昆对媒体说,相声界又走了一位元老,欲哭无泪。冯远征曹云金等陆续在微博上发出了悼念。
老先生这辈子,真没什么好遗憾的。
他1930年12月出生于旧社会里的天津,到了1951年,在新社会里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后来自己又教出了赵福玉、牛群等徒弟,历年来创作(包括合作)相声、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国各报刊发表五十余篇,代表作相声《帽子工厂》、小品《语言医生》到现在还在被老一辈津津乐道。
天津是相声窝子,马家和常家又是相声窝子里最有名的相声世家,常连安有六个儿子,分别是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和常宝丰,全都说相声。
天津相声界曾有种说法,常家相声说得最好的是常宝堃。可惜他牺牲在朝鲜战场。这个消息常宝华是全家第一个知道的,“当母亲知道大哥去世的消息时,两个眼睛都没有焦点了,她不喊宝堃,也不喊自己的孩子,她喊:‘大柱子,大柱子啊’。”
大哥牺牲后,常宝华毅然第二次上前线,但他活着回来了。
活着的常宝华后来就撑起了一个家族的期望,成为家族里最著名的笑星,最后也成为了一个家族的大家长。
常远6岁时,就和他一起搭档,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表演了相声《对话趣谈-爷孙对话》。
这件事,就叫薪火相传。
相声学府里的穷孩子
常家创立的启明茶社是中国相声发展绕不过去的一笔。
上世纪四十年代,常连安带领弟子在北京西单创立了启明茶社,汇聚了当时最优秀的相声角儿,为相声行业引入了经营理念,过去在街头撂地的相声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这种经营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其间又培养了一大批相声大家。
常宝华说:“很多人把启明茶社称为相声学府。”相声大师马季也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到:“我认知相声是从启明茶社开始的。”
但对于少时的常宝华来说,不知道启明茶社是个这么好的地方。
当时说相声,还是穷苦人家的行当,母亲身体不好,没有奶水,家里也买不起奶粉,就把糨糊放在火上加热之后搁点糖,用手指抹一点往常宝华嘴里送,这样一吃就吃了两年。
八岁不到,在北京开茶社的父亲来了一封信让常宝华去北京学相声。
但当时说相声的艺人地位比较低下,经常受到欺侮,老爷太太们躺在榻上抽大烟,演员们就得对着榻前的竹帘子表演,甚至要下跪讨赏。常宝华看了心里不舒服,觉得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不能平等。
有一次家里老人过生日,让他磕头,他不同意。常连安问他为什么,他说既然家里的姐姐妹妹都能去上学,为什么我不能去。
常连安亲当时就打了他一个耳光说,家里这么多人都要生活,你不干活你不挣钱,难道让你的姐姐妹妹去挣钱?
听了父亲的话,常宝华无话可说,乖乖到北京西单商场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当学徒,九岁即登台表演。
但当时的常宝华可能还不明白,正是这段滋养,让他一生受益无穷,在这个相声界的黄埔军校里,他受到老前辈熏陶和传授达十年之久,学习和演出过传统相声七十余段,一生的内力皆源于此。
新相声时代的常宝华
常宝华是说相声的,但也是党员,是军人。
1953年他就参加了抗美援朝赴朝鲜慰问演出,回国后,参加海政文工团演出兼创作。
在边疆,在海岛,在哨所和观通站,他一路演过去,就一路给战士们带来的欢乐与笑声。
常宝华时常提醒自己,有了这两个身份,就应该比普通的相声演员有更多的担当。在创作上,他会自觉抵制“三俗”,努力维护相声艺术的本真。
而这从某种意义上成全了常宝华。
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中国需要既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同时又兼顾相声美学的新相声,而常宝华恰逢其时。
1959年他合作并演出相声《昨天》,参加第二届全军文艺会演获创作和表演优秀奖。这个段子曾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演出,周总理曾对《昨天》提出修改意见;老舍曾为这篇作品写了专文评论《谈相声“昨天”》,《昨天》已成为新相声创作中的经典。作品被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
到了1977年,他又合作创作并演出了另一个经典《帽子工厂》,这些相声在那个时代给听众带来会心的笑声,也引领了当时相声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潮流。
从小没读过书的常宝华,还成为常家里公认的秀才。
从相声到戏曲到人物传记甚至经书、心理学著作他什么都读,在世的时候老先生订七种报纸,还不包括赠阅,现在已经减少为四种,每天都会浏览。
老爷子看书也爱写字,日记记了几十年,后来手不太方便了,如果写书就写相声工具书,一辈子都在口传心授的老爷子晚年说,“相声的传承不能总是靠口传心授,得有系统的知识。”
在常宝华的想象中,将来的相声演员首先是思想家,而后才是艺术家,最好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演说家,“不光会演,还要会讲”。
老爷子到死都记挂着相声的将来。
常宝华先生走了,可他的笑声还活在相声里
可相声的黄金时代的确在渐渐过去了。
90年代初创作的《追溯》,常宝华开创了介于相声和小品之间的舞台风格。也正是在那个时代,相声刚刚燃尽了最后也是最亮的一束烟火。
小品的时代快到来了。
而老爷子已经开始渐渐力不从心,他依然热情、谦逊又爱自嘲,曾笑着对媒体说,“去年我得了一场大病,这一下打掉了我500多年的修行啊“。
但老先生从不停下来,他多次应邀到美国,俄罗斯,波兰,奥地利,瑞士,朝鲜,新加坡和香港、台湾进行讲学和交流演出。
的他十一位弟子侯耀华、牛群、赵福玉、包常春、杨鲁平、杨子春、刘国建、陈峰宁、高洪胜、冯翊纲、宋少卿(台湾)等,后来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人物。
但在相声这个江湖里,老爷子也遭受过争议,最大的争议,就在他对待郭德纲的态度上。
老爷子曾和大弟子侯耀华做客央视节目《中国文艺》,老先生不点名提出了对郭德纲的看法,认为郭德纲江湖气太重,离相声大师侯宝林相差甚远。
可后来他和常远参加郭德纲主持的节目《纲到你身边》,又对郭德纲赞赏有加,说郭德纲是优秀的相声后代,像郭德纲这样的人太少了,同时提出相声要有道德标准,即便纯粹为搞笑的相声也应该是高尚的。
德云社20周年庆典,老爷子又带病到场祝贺并发表了感言,说德云社对相声的发展功不可没,培养了很多相声人才,创作了很多相声作品,还和郭德纲现场砸挂,称郭德纲“好孙子”,郭德纲笑而不语。
矛盾吗?其实琢磨琢磨,反倒觉得不矛盾,正反两面说的都是老爷子的心里话,人间世事,周全就是学问。
老先生可是没讲假话。
但要说老爷子最卖力教的,可能不是他任何一个徒弟,而是他的孙子——常远。
在常远的记忆里,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不用跟爷爷一起演出的日子。
常远至今都记得15岁时,和爷爷在一所知名大学演出后,爷爷把他叫到后台,当着好几位明星的面,让常远站在大厅中央,“他叫常远,是我的孙子,刚才他说了段相声,下来还有脸问我说得怎么样,这位少爷说的就不叫相声,嘴里那么不清楚。”
常远曾在节目中吐露心声:“从小到大,爷爷从没有当面表扬或鼓励过我。”但对孙女常思,常宝华却经常鼓励,并在常思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集体项目银牌后,对孙女说:“我谢谢你,你为我们国家争光了。”
这一辈子常远都没被爷爷好好夸过,即使是《欢乐喜剧人》第三季总决赛前,常远将准备好的节目提前带到爷爷眼前,老爷子还是那么一句:我也没觉得哪里好的。
常远当时眼泪唰就下来了。
当常远的确是被爷爷骂成才的。他说“小时候有一次我正在吃虾仁,爷爷问我,虾仁好吃么?我说好吃,爷爷说那你就要长能耐,有能耐了,虾仁就往你嘴里蹦。”
常远回忆说,“长能耐”三个字,也就此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
常宝华小时候,应该也没被父亲常连安怎么夸过,老一辈的中国人,是不兴当着面对孩子说我爱你的。那一辈人的眼里,骂就是爱。
老爷子后来老了,也在台上松了口:“我觉得背后的表扬更好。”
老一辈相声大家育人的方式现在的观众可能看不懂了,如今的流量爱豆在泥地打个滚粉丝都说:哎呀,你知道我家爱豆多努力吗?
可是那一代相声艺人是被观众骂着走出来的。
常宝华是常式相声的第二代传人,与侯宝林等大师是平辈,皆为宝字辈。常宝华曾对采访的主持人说,若按辈分,姜昆得叫我爷爷。
但不管在行当里什么身份,老爷子在观众面前是心存敬畏的,他曾说:观众是沃土,战士是雨露,离开这些,谁也成不了“蔓儿”!
这一代观众对于老爷子最后的舞台记忆,应该是《欢乐喜剧人》第三季最后一期,老爷子在常远节目的最后登场,还了常远一个心愿。
老爷子看起来还硬朗幽默,在台上吐出的每个字,咯嘣咯嘣地,听得明明白白。
人老了,功夫还在!
相声发轫于民间,取悦的对象是底层大众,以嬉笑怒骂见长。老爷子说了一辈子相声,在老爷子这里,相声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存在,更是一种信念的存在,一种充满人间气味的温暖。
而这一代的观众已经习惯了看着一个30秒的抖音视频,戏精上身般狂笑不止。
这些年,老先生讲过《昨天》《水兵破迷信》《说海》《保卫西沙》《学藏话》《兵站之家》《说洋》《解剖》《两张照片》《非砸不可》《帽子工厂》《追溯》等那么多相声,相声段子是有数的,可谁知道老先生到底站在台上给观众讲过多长时间相声呢?
两三岁的时候,因为大哥小蘑菇在天津说相声,常宝华就被带到剧场,当时叫杂耍园子,看那些小演员练功吊嗓子,很多名家的段子他都听过。
后来轮到老爷子自己上场,老爷子这辈子,就活在了相声里。
而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像老先生一样慢悠悠地说段相声,一说就是一辈子?
那个相声的时代,真的这么过去了?但常远还在,说的不是相声了,可相声里传下来的笑声还在,传承就还没丢。
老先生走了,留下了沧海一声笑。而这个时代,配得上艺术家三个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常宝华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