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草长絮纷纷,天台花香宾朋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此美时美景中隆重召开,数百场活动,尽展亚洲文明光彩。以“发挥影视桥梁作用,推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为主旨的“亚洲影视周·电影大师对话”活动,也在这百花中争妍。
这共冶一色的盛况,何尝不是“文明互鉴”的实证。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自古以来,中国便倡导“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展现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东方智慧。
活动中,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担任主持人,共有7位优秀电影人,参与到“如何通过电影实践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这一话题的讨论当中,包括中国知名演员陈道明和章子怡、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泰国导演普拉奇亚·平克尧、新加坡导演梁志强、哈萨克斯坦导演埃米尔·拜扎辛以及俄罗斯导演谢尔盖·波德洛夫。
曾获第4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奖的中国知名演员、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表示:“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尊重是什么?就是公平,文化面前也是这样。今晚的这次对话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要真正落实到具体,要形成一种机制,还要慢慢来。
在大家对这个问题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让亚洲电影能够走向国际。”
“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电影作为一门大众艺术,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在跨文化交流中有其天然的优势,可以触及到广大的人群,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影响力不言而喻。
章子怡的表演向来有着东方的神韵,关于如何借助文明互鉴去扩大亚洲电影的影响力,章子怡从演员的角度发表了看法:“作为一个演员到今年应该是第二十个年头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创作工作者不能丢掉生活,不能丢掉那些赋予我们真实生活的原始元素,演员还是需要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才可以更精准地去塑造角色,去传述电影表达的文化内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参加对谈的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曾凭《入殓师》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奖,他从自己的新作,谈到了合拍片对于促进亚洲电影发展的意义:
“去年我在日本开始拍摄的电影现在已经杀青,合作的是来自中国的演员,我们因为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价值观而产生了很多激烈的碰撞,在这种碰撞和融合当中,我将电影的核心内容传递给所有的员工们,在这个过程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一部杰作必须具有独创性,才会有感动万人的共通之处,通过电影进行表达,通过电影进行文化的传承,今后想进一步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以及导演进行合作。”
泰国电影《拳霸》、《女拳霸》、《冬荫功2:拳霸天下》的导演普拉奇亚·平克尧说:“现在的数字发展让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和亚洲的电影并不比其他西方国家逊色。在互相给予力量、互相借鉴彼此的基础上,在今天的亚洲,让我更加有力量和信心去做更好的电影”。
对于亚洲各国的电影人来说,要共同努力去打破电影文化领域的藩篱,走向共融,从而形成‘亚洲电影共同体’,营造公正共赢的合作秩序,促进各国电影的互动与合作,是亚洲电影人要共同承担的责任。
新加坡知名喜剧导演梁志强谈到了电影跨国放映的问题。
他说:“电影人最期待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各个国家和地方进行放映,但是这并不容易实现,因为牵涉到商业利益,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我想大胆地提出一个意见,尤其这么多著名电影人都在,我们一起为亚洲电影圈做一点事情:用合拍的方式,五个导演合拍一部电影,电影由五个故事组成,每个导演专注于自己的片段,再合成一部长片,这样电影就可以在五个国家共同放映了。”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速,不仅让资本流动变得更快,也会让文化的交流和互鉴变得更加频繁,对于近年来正在崛起的亚洲电影来说,这也是一大动力。
哈萨克斯坦导演埃米尔·拜扎辛,曾凭借电影《兄弟之河》荣获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导演奖,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交融”,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非常感谢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我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需求。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在创作一部电影的时候,要考虑到人文主义,我会经常与年轻人交流,寻找灵感。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做到既保有了本国的人文历史,又倒映出整个人类文明的缩影,那我将感到非常骄傲。”
对于亚洲文明的包容性,俄罗斯导演谢尔盖·波德洛夫也是深有感触,他说:“亚洲文明比西方文明存在时间要长很多,因此更加无私和包容。我的电影《蒙古王》就在中国取过景,也和很多中国演员有过愉快的合作经历,就像刚刚埃米尔·拜扎辛导演说的那样,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人文主义,要共同努力实现平等,让所有的人民不被彼此的偏见所桎梏。
我们只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合作,让我们的电影里有真挚的情感,那么必将开创无限的可能性。”
在7位嘉宾发言结束后,主持人贾樟柯进行最后的总结:
“如陈道明谈到的,这次对话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今天我们坐在一起,面对未来的命运,面对亚洲的命运展开讨论,身处这样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要团结在一起,坚持电影中的人文主义,通过银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电影人的互问、互辩、互助,成就的是电影艺术的互容、互增、互补,促进的是文明的互动、互学、互鉴。遥想玄奘当年,途旅万里,引介佛经,普惠众生。
辗转归来,更是青灯黄卷,翻梵为汉,惠及中华,亦兴天竺。两大文明的佛教传播与发展,生动演绎了互鉴的生命力。如今,电影的视听结合,更易消弭语言的障碍,打破地理的束缚,无疑是新时代,文明互鉴,携手共荣的最佳媒介。因此,“亚洲电影与文明互鉴”的对话,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