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导演杨洁:《西游记》对我来说,是悲剧

在她的身上有许多“中国第一”:第一代电视导演、第一代女电视艺术家、第一位女制片人,但最耀眼的身份是“中国第一重播神剧”《西游记》的总导演。

她是杨洁,在2017年4月15日永远地离开了喜爱她的观众,享年88岁。

在她的身后,留下了一部历时六年艰辛拍摄的经典电视剧《西游记》,以及她对艺术的执着和做人的真实。

一个时代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应在做人面前失去真实,这就是杨洁。

谨以此文纪念永远的“西游女神”——杨洁导演。

01“有钱就干,为什么不敢?”

1978年,日本拍摄的《西游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发轩然大波。观众对其糟蹋原著的行径表示了极大愤慨,仅播出两次就被毙掉了。

中国的古典名著还是要由中国人来拍。央视副台长洪民生点将杨洁,要她执导中国首部神话剧《西游记》。

彼时,杨洁是一名戏曲导演,曾为毛主席录制过昆剧《百花记》,执导的京剧《香罗帕》也获得过较大反响。在接下《西游记》拍摄任务之前,她刚刚执导了个人首部电视剧《崂山道士》,当时的台领导不认可,她心里正急切盼望向电视导演转型。

“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有钱就干,为什么不敢?”

“好!局党委决定,由杨洁来拍《西游记》!”

这几句对话,在电视剧历史上应该被永远铭记。正是有了新领导层力排众议,才促成了《西游记》这部伟大电视剧的诞生。

作为重点工程,台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发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最高指示,台长王枫为了减轻杨洁的压力,为她打气:“只要你能拍得超过日本的《西游记》,我就满意了。”

杨洁心里有了底,“王枫同志,你的要求太低了!”

话虽如此,杨洁心里清楚,要吃好这个“烫手山芋”,没有自主的人事权和财务权,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她向台领导要权,所有人员的进出组必须经过她的同意,如果人不适合,自己有权更换;对于财务权,她考虑的更细致,央视财务制度严谨,因公消费必须开具发票才予报销,然而拍戏中的琐碎花销甚多,很难开发票,经办人员往往自己贴钱。

杨洁申请,花销在一定的金额内,只要有她的最终审核,可以拿条子报销。

这两个请求都是当时的“禁忌”,杨洁大胆地提出来,没想到领导现场拍板了。


02“《西游记》的拍摄总被描述得像是小玩闹是的,我心里有点不太平衡。”


开拍前,杨洁预留了半年时间筹备。

虽然打了“预防针”,却没想到过程竟会这么难,回想起来有一股荆轲刺秦的悲壮。从1982年到1988年,拍摄整整六年,剧组像唐僧师徒取经那样战胜九九八十一难,靠一台摄像机走遍祖国取景,经费严重不足险些停拍,从导演到演员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

杨洁是四川人,父亲是著名烈士杨伯恺,曾希望她搞革命。杨洁长大后又当了兵,这让她养成了勇敢、倔强、较真的性格,多年的摸爬滚打让她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服输,二话不说就扛着队伍向前走。她的身体一直不好,24岁时患了肺病动过大手术,切去了几根肋骨,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玩命。

她做事认真,做人真实。在《西游记》的拍摄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随便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真的走遍全国取景。

她认为,贯穿《西游记》整部剧的线索是“游”,如何将师徒四人取经之路拍得美轮美奂,是一大突破点。

她很快决定,中国的名山大川、园林古刹都要拍进去!有人反对,要拍山水,北京郊区就可以拍,而且能反复拍,何必浪费人力财力?

杨洁打小看过很多优秀的国外电影,一直认为“神奇的故事和绝妙的风光结合在一起,会大大增加它的美学价值。”

事实证明,杨洁的决定是对的,86版《西游记》为观众呈上了一道道视觉盛宴,“黄果树瀑布”、“张家界”、“九华山”的仙气四溢,吐鲁番的茫茫大漠,西双版纳的南国风光…观众大饱眼福,如痴如醉。

取经之路,从大唐到天竺,行程千难万险,环境千变万化。那个年代,没有现成的影视基地。这些与剧情完美贴合的取景地,是剧组一步步趟出来的。

杨洁带着剧组几人,在两个月内跑了几千公里,每天几乎是天不亮就出发,汽车、轮船、火车、飞机,不是在景区,就是在去景区的路上。

顶风冒雪上黄山

在黄山,顶风冒雪,导演组坐着当地管理处安排的一个没有车窗和车灯的面包车,在夜里绕着山路上蹿下跳,吓得杨洁不停哆嗦;

在张家界,奇峰峻岭,杨洁因为要拍摄山顶照片,突然一滑险些丧命,幸亏被一个树杈勾住,左边屁股的裤子被划出一个大大的三角口子;

为了呈现“花果山”和“水帘洞”的最佳效果,他们在福建东山岛、江西庐山植物园、湖南张家界、海南文昌的椰林、贵州黄果树、北京七王坟、戒台寺分别取景,不怕麻烦;

即便这样精益求精,剧组在当时也遭到非议,质疑他们利用拍摄机会到处游山玩水,杨洁只能苦笑。

除了实景,大量镜头需要在棚内拍摄。为了节省费用,杨洁发动道具人员开脑洞,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是用简单的三合板搭建而成,太上老君的兜率宫要不停地制造干冰保证云雾缭绕,地上布满管道,孙悟空偷吃仙丹因为看不见屡次摔倒……

真实才有生命力,《西游记》的无数细节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个,拍摄真的玩命。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剧,菩萨、神仙、妖怪等动不动上天入地,所以需要高超的特技展现。日本版《西游记》虽然情节胡闹,但特技效果突出,如果中国拍出的《西游记》在此方面欠缺,整部剧将大为失色。

可是,当时国内的特技不过关。

有人建议采用美国好莱坞的技术,但剧组资金有限,只能想想。

一个从香港导演到央视交流,见到《西游记》的特效缺乏真实感和立体感,介绍了香港功夫电影中普遍使用“吊威亚”的技术,演员穿着威亚衣被绑在钢丝上飞来飞去,拍出来的画面很美。

杨洁一行人专门去香港观摩学习,由于只待了三天,“学艺不精”。回来后照猫画虎,钢丝在镜头里经常穿帮,杨洁和道具组商量每次将钢丝涂上与背景相近的颜色才能抹掉痕迹,并且尽量使用细钢丝。但细钢丝容易断,每次吊威亚演员都担惊受怕,有次六小龄童在表现“飞天”动作时,钢丝突然断掉,他从五六米的高度摔下,昏了过去,幸好只是皮外伤。

这个剧组,真是傻大胆,什么都不惧。

对特技的处理,杨洁一直不满意,不过她已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了。待到后面拍摄的《西游记续集》,特效增强了却有负面评价,观众反而认为缺乏真实质朴的味道了。


第三个,不真实的演员都被杨洁换掉了

在第一个饰演唐僧的演员因为要出演电影离开剧组后,杨洁连忙物色到山东话剧团的青年演员徐少华顶替。

徐少华面皮白净,在表演上很有灵气,播出之后受到观众追捧。拍摄渐入佳境,徐少华突然向杨洁请假,他要去上大学。

杨洁以为徐少华也要放弃演唐僧,但徐少华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我只是去考试,考上以后,可以不去上学,只在拍戏空余时间去几天就可以了。”剧组为了配合徐少华考试时间,加班加点拍戏。

徐少华要求剧组出面和学校沟通给自己开绿灯,不上课也能拿文凭,这令杨洁有些无奈。她派人专门去学校说服老师同意徐少华的请求,没想到学校曾问过徐少华“拍戏和学业哪个为重”,徐少华回答“当然以学业为重”。

杨洁感觉被愚弄了,当即把情况报告台领导,拍完《趣经女儿国》后,直接就把徐少华换掉了,换成了第三位唐僧迟重瑞。

杨洁在剧组是“大姐大”,最痛恨的就是演员不尊重自己的事业。饰演昴日星官的演员进组时间比约定晚了两天,幸亏有备选演员才未耽误拍摄。这位演员两天后大摇大摆来了,丝毫没有认识到错误,被杨洁怼了回去:“时间是事先说定了的,你差点耽误了全剧组的日程!现在你可以回去了。”

他反而急了:“没见过你们这样的剧组,才一两天,戏就拍完了?”

杨洁寸步不让:“我们就是这样!一天也不能晚!”

在杨洁这里,说到就要做到,差一天、一小时、一分都不行。


03 “我们自己找钱自己拍,行不行?”


拍到第十一集,观众反响热烈,台里却下达了停拍的指令,理由是没钱了。

决定无法更改,让杨洁愤然提出:“要是我们自己想办法找钱,可以吗?”

剧组所有人大声喊“一定要拍下去”。

断粮筹钱的路不好走,杨洁陪尽笑脸却四处碰壁。观众呼声愈来愈强,她和剧组心急如焚。有小观众听说《西游记》拍摄缺少经费,把自己的零花钱寄到了电视台。

但这能要吗?

杨洁想不通,为什么观众喜爱的东西,领导说停就停呢?为什么《红楼梦》剧组就没有卡预算呢?不公平!

要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整个剧组都蔫儿了。杨洁不甘心,她不相信这么多人这么多年付出的辛苦会被拦腰斩断,领导不支持,她反而要坚持下去!

也许是众人的诚意感动了上苍,终于传来好消息,制片副主任李鸿昌找到了钱,赞助方是铁道部十一工程局,对方非常支持《西游记》的拍摄,拿出300万元,希望完整播出带来更大的影响。

签约那一刻,杨洁百感交集,热血再次沸腾。

尽管有了钱,但这300万只能撑够拍完剩下14集,原计划中有5集必须要砍掉。

杨洁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筹措资金把这5集补拍出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洁在主题曲上又和领导较起了真。

电视剧主题曲,杨洁先后找了八位作曲家,才最终定下由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许镜清作曲的《敢问路在何方》,但领导不满意,明确要求她像《诸葛亮》、《四世同堂》那样选用时代感强的歌曲。

杨洁又一次怼了领导:“天宫是哪个年代的?地狱是哪个年代的?《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剧,充满着想象……”她通过种种努力,保住了这首主题曲,成为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也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一句励志名言。

在艺术标准上的不妥协,让《西游记》剧组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

其实,佛教界对《西游记》小说一直不认可,因为原著把唐玄奘写成了一个懦弱、迂腐的和尚。在寺庙场景的拍摄中,剧组经常会遭到当地僧人的抵制。后来,当僧人看到剧中唐玄奘的形象提升美化后,对这部电视剧的印象大为改观,都给予了剧组最大限度的帮助。

《祸起观音院》一集,杨洁回忆“扬州大明寺老主持能勤法师不但借给我们他珍贵的袈裟,而且亲子带领寺庙里的和尚来扮演迎接唐僧的和尚;宁波天童寺拍摄唐僧讲经的大场面时,那些恭恭敬敬坐在前面的和尚们,全是天童寺的高僧。”

有这些温暖,《西游记》剧组在奋进中遇到的辛酸和慨叹,就不值一提了。

1988年大年初一,25集神话电视剧《西游记》在中央电视台完整播出,收视率高达89.4%,唐僧师徒成为全国人民的偶像,杨洁也以241万张选票荣登“新时期全国电视剧十佳电视剧导演”榜首。这位掌舵人,在2000余个日夜,带领神仙、妖怪、凡人“苦练七十二变”,最终“战胜八十一难”。

“路迢迢十万八千里,披荆斩棘一路将尘埃荡涤。回首望多少往事历历,凝结下一片真情依依。”

《西游记》拍完了,但在杨洁心里留下了三个遗憾,一是不完整,二是特技差,最遗憾的是与师徒四人的恩恩怨怨。


04“我曾十年不愿看《西游记》,它是我心里的一个结,一个痛”


2013年,杨洁在接受采访时,说出惊人之语:“《西游记》是我心中永远一个结一个痛,十年我没看过它,我看见它就换台。”

空前的成功,让《西游记》演员特别是四个主演邀约不断,他们背着杨洁各处走穴赚钱,此刻杨洁成为了最孤独的人。有人问过杨洁,你有成就感吗?杨洁摇摇头,她说我恨不得不成功。

杨洁着实受了委屈,这委屈正是她帮助最多的几个人给的。

当年《西游记》剧组要去新加坡演出,杨洁安排大家排练新节目,结果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都请假了,后来才知道他们走穴去了。杨洁批评他们,师徒四人又到台里告杨洁的状,剧组也随之被解散,这让杨洁彻底寒了心。

“我不去!今后不论上天堂下地狱,我都不会和他们走一起。”杨洁的心里交织着太多的痛苦和愤怒。

在新加坡,师徒四人被鲜花和掌声包围,只留下北京一个孤独的身影。


蒋大为替杨洁鸣不平:“没有杨洁导演,哪有你们师徒四人今天。”

记得在《西游记》开拍仪式上,杨洁说过:“在我们面前有两个前途:胜利或者失败。失败了,责任在我,是我的能力不够;成功了,是我们大家的功劳!几位主演,师徒四人就可能全国闻名,尤其孙悟空!那时,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是大家的力量塑造了你们!”

鲁迅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整个剧组,除了师徒四人,其他演员戏份不多,“绿叶扶红花”毫无怨言,但红花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让付出真心的人扎心。

后来,自觉有愧的师徒四人几次来到杨洁家里,表达自己的忏悔,甚至痛哭流涕。杨洁用普希金的一首诗表明心迹:“一切都是瞬息,一切终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时间是疗愈一切的良药,30年前发生的恩怨也好,风雨也罢,终将过去。那段共同奋斗的日子,是所有人的缘分。

岁月把杨洁从一个倔强的四川丫头,逐渐变成一个安静的老人,一个人活得真实,才是最实在的。


05“在如今人们眼里,我们那个时代的人都是些傻帽”


如今的荧屏充斥着小鲜肉,流量明星,金钱至上,一部剧的一半成本要被几个主演拿去,造成粗制滥造的“雷剧”不断。杨洁生前无比怀念那个时代,以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荣的时代。

搞艺术的人和为了名利的人,的确是两种人,互相瞧不上。

“在如今人们的眼里,我们那个时代的人都是些“傻帽”。杨洁在自传中自嘲,除了几位主演得到了他们辛苦付出后的回报以外,其他人虽辛勤付出,却默默无闻。

《西游记》剧组每天拍摄强度很大,但演职人员的报酬微薄。全组只有戏份最多的孙悟空和猪八戒酬劳最多,每集80元,工作人员只有30元,却从不叫苦。但作为导演不能不为大家考虑,尽管经费紧张,她还是向台里打了报告,要求给每天戴着面具和肚子表演的“猴”、“猪”每人每集加20元补贴。只要拍戏加班到晚上十一点,要给大家发夜餐费,每人三毛钱。“晚上吃饭时,我说每桌加两瓶啤酒,他们都欢呼起来。”

他们不是不喜欢钱,但所有的人都为了做好一件事,觉得一提钱就俗了。

但是,该拿的钱一分不能少。

许镜清与杨洁

据《西游记》总作曲许镜清先生回忆,韩寒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想用《女儿情》作插曲,通过中国音乐著作协会联络他购买版权,让许镜清惊讶不已。最终版权费用为6万元,许镜清和导演杨洁(词作者之一)平分,每人三万元。

“我给杨洁去了电话,她高兴得不得了,说那么多年也没挣这么多钱。”许镜清说。

这个时代,对老艺术家的尊重远远不够。

2017年4月15日,连续昏迷多天的杨洁导演离开了这个世界,引发无数观众刷屏缅怀。

一个人属于一个时代,她带领的一群人又影响了之后几个时代。

“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鬓添白发,减损韶华,战胜了八十一难心不老,赢得了世代传诵是酬答,人生纵有限,功业总无涯!”

向杨洁导演致敬!



参考资料

1.《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杨洁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2.《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杨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第一女导演的西游人生》,《论道》栏目,贵州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