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楷模而光彩熠熠
城市因楷模而脊梁坚挺
他们是城市中的榜样力量
2021年下半年“仙桃楷模榜”
评选结果揭晓
别艳娥、伍少林等18人上榜
学习楷模人物
传承榜样力量
快来认识一下
一起来学习下他们的事迹~
“仙桃楷模榜”名单
别艳娥 剅河镇屯岭村村医
别艳娥24岁嫁到屯岭村时,其婆婆就患有严重的神经性头痛。别艳娥没有嫌弃,而是结合自己的从医经验和婆婆的症状,努力为婆婆治病。尝试多种药品、摸索剂量,历经两年,每天早晚给婆婆打2次针,输3种药,配合头部按摩,硬是将婆婆头疼的顽疾治愈。别艳娥14岁开始学医,到现在已有49年的从医时间。说起屯岭村的别医生,方圆百里没有人不知道的,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她医术好,用药准,周围村庄甚至剅河街道的群众都到她的小诊所看病;她医德好,对病人有耐心、有爱心,很多做了大手术的人都选择到她的卫生室进行康复治疗。现在,别艳娥已经64岁了,岁月在她脸上镌刻了深深的皱纹,生活将她的身形压得越来越瘦小,可她还坚持天天骑着电动车,早中晚三趟来回4公里伺候婆婆,还依然任劳任怨地照顾着丈夫,支撑着家庭。
伍少林 洁达公司三伏潭镇经理
伍少林带领三伏潭镇全体环卫工人,在道路卫生上“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2020年5月,伍少林80岁的父亲患了胸膜炎,医院要求住院一个月,因为工作原因他不能去医院照顾自己的父亲,只能由其母亲留在医院陪伴照顾。他怀着深深的内疚给父母打电话解释。好在父母能够理解他,要他安心工作。在新冠疫情期间,家人和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现在三伏潭集镇复兴小区有疫情,路过的时候要绕着点,注意安全。听完,他坦然笑着回应:我已经绕到复兴小区疫情区,正在帮忙倒垃圾。原来他得知该小区垃圾不能正常运转,职工都很害怕,居民内心也比较恐慌,就每天亲自进入小区倒垃圾,并完成消毒处理,直到疫情结束。集镇3个隔离点的垃圾,每天都是他当车辆副工,把垃圾及时清运。
孙光辉 长埫口镇四合村村民
孙光辉从2016年承包一个大棚到现在已经承包了10个大棚,日子越过越红火。孙光辉承包的10个大棚,有5个种植了豆角,每个大棚纯收益2万元。以前的四合村是重点贫困村,交通不便、无特色产业,缺人才,缺技术,缺政策,村民大多靠外出务工和种田过生活。看到孙光辉种植成功,四合村随即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不仅邀请山东蔬菜种植专家上门指导,还组织专人跑市场,贫困户只管种、不愁卖。村民们开始纷纷承包蔬菜大棚,种植“瓜-瓜-椒”。孙光辉以自身经历树立了榜样,还给村民们进行培训,倾囊相授。不管是播种、育苗,还是施肥、除虫等环节,以及自己创新的新技术,都向村民们传授种植经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近几年,依靠这一特色产业,这一集体经济“空壳村”,年收入达到8.5万元,2016年全村“摘帽”。
马敢年 长埫口镇马滩村村医
40年来,恪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40年来,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信赖和赞誉。马敢年经常虚心向名医学习,认真聆听名医介绍望、闻、问、切的工夫。凭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拼劲,马敢年熟练掌握了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被选进村卫生室工作,成为一名村医。马敢年在行医中自觉严格执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看病有病历、处方、门诊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药品出进登记簿、医疗废弃物登记簿等。对于打电话寻求看病的村民,他总是不畏严寒酷暑,顶着狂风暴雨,第一时间来到病人家中,详细询问病人病情,打开药箱对症下药。马敢年始终践行着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村民健康素养、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初心,对群众热情、关心,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
付献璐 沙湖中学教师
付献璐结婚十几年,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行动谱写了动人的拥军之歌。她对公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2018年婆婆骨折住院,她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白天上完课后跑医院。女儿缺少父爱,为了弥补,她尽量挤出时间陪。她用长茧的双手去支撑女儿璀璨的童年。她爱生如子,用关爱、真诚和一颗包容的心,架起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2020年付献璐被评为“教学能手”。她教学精湛,学生成绩优异,指导学生积极参赛,多次获奖。当生活中遇到体力活时,付献璐看看年迈的老人,再看看年幼的孩子,身体力行。当工作中遇到烦心事时,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倾诉;当别的妻子有丈夫疼爱呵护时,她遥望星星,让星星带去对丈夫的思念。有了妻子的支持,丈夫在部队安心服役报效祖国。
何小英 张沟一小教师
何小英家有3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她总是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幸福。2020年暑假,何小英80多岁的母亲突发脑血栓,四肢发木,大小便失禁。母亲病情最重的一个多月,她接屎端尿、洗衣做饭从不嫌弃。她既要忙于学校的工作,又要忙于照顾母亲。由于积劳成疾,她身体欠佳,连续打吊瓶12天,却从未落下一堂课。之后,她被查出腰间盘突出。工作的时候,她不得不时常用手捶捶腰。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把治疗的时间放在“十一”假期里,没请过一天假,未落下一堂课。在儿子的培养教育上,何小英没少操心过。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体弱多病,时常感冒发烧,她不是送儿子去打点滴,就是上门诊去拿药,晚上还得监督儿子完成作业、背英语单词。在儿子的成长方面,她更注重对儿子品德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熊庆华 通海口镇永长河村村民
熊庆华14岁开始画画,16岁辍学,没有受到过任何专业训练,边务农边画画,后偶然被互联网发掘从而一举成名。这个朴实、较真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中国乡村毕加索”。熊庆华的生活长期艰苦,但他从中转化出艺术语言。他的画作充满了一种在理想与现实互相冲击时产生的生命力。艺术永无止境,熊庆华从来没有停下追求艺术的脚步,他要求自己的每件作品都要有创造力,有新意,不然宁肯撕掉重画。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摄制团队来中国拍摄他,打动他们的,除了熊庆华的奋斗经历,就是看到熊庆华的每一幅作品都不一样,而且一直在进步。目前,熊庆华依旧在永长河村,依旧在自己的画室之中,孜孜不倦地用画笔描绘着农村的风土人情,夜以继日地探索着艺术的更高境界。
郑 敏 龙华山街道流潭社区居民
郑敏于1985年与丈夫恋爱结婚。当时她丈夫家非常贫寒,公公是位憨厚耿直的军人。郑敏嫁到他家后,把从娘家带来的压箱钱给婆婆还债,娘家还时常接济她。她爱好文学,空余时间义务担任仙桃网侃沔阳板块版主(网名静默如谜),组建复州文苑群,组织文友创作,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的诗歌、散文、故事等作品。紧跟时代的脚步,以围绕着党和人民的利益,用文字传播正能量。她家7口人,儿子属三级残疾人,为了不给社会造成负担,初中毕业就辍学学艺,现开了个小理发店自主创业,文明经商。媳妇没有工作,就和儿子一起齐心协力打理理发店生意,专心教育孩子。10岁的孙女受家人影响聪明好学,从不骂人,不说脏话,不与小朋友打架,文明用语。学校每次活动她都获奖,一直都是班上的优秀之星、优秀班干部。
罗小明 龙华山街道打字号社区居民
罗小明高中毕业后接触到了废纸行业,生活越来越好。他一直想着回报社区和乡亲的恩情。10年来,他敬老爱幼帮困,化解居民矛盾,热心公益事业。喜欢做好事,也喜欢管“闲事”。2020年,个体经营户吴某某的一名工人因操作失误被起重机夹伤后死亡,死者家属上门堵门闹事。罗小明站出来,花费15天时间成功做通了两家工作。2021年,社区居民仓库意外失火,连累隔壁家房子也被烧毁,两户人家因赔款商谈不融洽,导致关系僵硬。罗小明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做两家工作,同时组织废旧回收协会会员集体捐赠了3万元,帮邻居家把房子重建,矛盾得以调解。仙下河内涝、汉江秋汛,罗小明都向社区请战上堤参与防守。发现大家水快喝完了,就送几箱矿泉水;发现大家通宵值守容易饿,就送几箱方便面;发现子堤挡水缺油布,就送来油布。
王华荣 湖北楚苑农家小院厨师长
王华荣是全市最年轻的烹饪高级技师,是中国烹协评定的注册中国烹饪大师,是仙桃市“沔阳三蒸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电视台在仙桃举办烹饪电视争霸赛,王华荣现场制作的清汤鱼元,深受观众喜爱,获得佳绩;作为特邀嘉宾代表“沔阳三蒸”做客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现场制作并展示“沔阳三蒸”菜品,获得评委、嘉宾和现场观众一致好评;受湖北卫视“咵天”栏目特别推荐,制作、展示“沔阳三蒸”系列菜品。王华荣被省烹饪协会授予“湖北烹饪名师”称号,被省职院技能鉴定中心评为高级技师,参加全国第五届“淡水鱼杯”烹饪大赛荣获金奖,参加全国民间美食烹饪大赛荣获金奖,参加湖北省“工匠杯”技能大赛荣获特金奖,被授予“仙桃工匠”荣誉称号。
廖朝霞 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党支部书记
多年在基层工作,廖朝霞每天接触的都是老百姓,处理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大部分是赡养、伤害赔偿等纠纷。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都发生在家人、朋友、邻里之间,双方都抬头不见低头见,如处理不好,很可能就结怨一辈子。作为法官,如果单纯追求一判了之,很可能就是不负责任。为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做到“案结事了”,廖朝霞坚持把调解工作贯穿审判工作的始终,他曾创立“三全调解”,即庭前庭后全程调解、不厌其烦全心调解、全方位努力调解,曾连续三年审结的案件调解结案率在60%以上,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廖朝霞坚持将司法服务渗透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经常与同志们一道深入基层社区、村组、企业、学校,开展法治宣传,实地解决纠纷,得到了案件当事人和辖区群众的交口称赞。
符 涛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视频侦查大队长
在符涛的办公桌上有3台电脑,调取监控、截取关键、反复回放……只见他双手搭在鼠标键盘上,镜片下的双眼紧盯电脑屏幕,每每看到关键之处便减速播放、仔细对比,不放过嫌疑人的一举一动。今年42岁的他,2018年7月开始接触视频研判后,把在一线练就的伺机而动、一击即中的“硬本领”,与视频分析研判所需要的静下心、钻进去的“绝招”融会贯通。2021年3月至10月,市公安局“破小案、保民安”专项行动中,他通过视频研判明确嫌疑人身份135人,为抓捕破案提供了精准支撑。符涛带领团队通过视频研判,明确了50余名嫌疑人身份,为侦查、抓捕、审讯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从警21年,这位曾经的热血少年满腔热情不减,仍然在埋头苦干与执着追求中力破案、练硬功。
蒋中堂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
蒋中堂1988年7月从警参加工作,多次被市公安局给予嘉奖,评为先进个人,2021年被市公安局评为“模范党务工作者”,被省公安厅评选为“十佳行政复议应诉能手”。蒋中堂不仅服务热情,而且公正无私,坚持原则。在法制监督考核考评上,一把标尺不走样,遵守程序不变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坚持组织评选“十佳案件”“十差案件”活动,培训、监督交警执法,着力提升交警执法办案水平,切实让广大市民群众感受到交通执法的公平正义。仅2021年,该同志累计阅卷1800多本,指导执法450多例,接待群众220余人,群众满意率达100%。
兰 华 市聋人协会主席
1980年出生的兰华先天失聪,但她有一颗火热的心。2003年,她当选为市聋人协会主席。兰华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组织带领残疾人一起开座谈会,一起参加志愿服务。聋人黄燕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无法和医生正常沟通交流,导致病情一拖再拖。兰华主动伸出援手,带着她一起去看病。兰华带领聋人们一起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无声洗车行”,他们用手势、写字板、手机微信与顾客交流。兰华带着她的团队开展多样的帮扶活动,共为40多人解决看病难题,5人解决家庭纠纷,2人办理了低保,50多人找到工作,参加志愿活动100多次。她带领多名残疾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参与防疫阻击战,配送爱心物资到乡镇和村(社区),免费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带头到社区进行入户宣传,增强居民科学防范意识,确保疫情防控无盲区。
武修超 市城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员工
近20年来,武修超一直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88次,总献血量达到27000毫升,等同于6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救了33个人,延续了33条生命。他成为仙桃市无偿献血次数最多、献血量最多的献血者。2014—2015年度、2018—2019年度先后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湖北省最美无偿献血者”等光荣称号,并在2021年6月10日上午,参加在武汉东湖绿道举行的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第十八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活动,受到“人民英雄”张定宇的接见。每次接到血站的电话,武修超都义无反顾地赶到血站参加义务献血,并且从未因献血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他还于2009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救助白血病患者中的一员。
潘元静 湖北新鑫无纺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从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毕业后的潘元静,一直在汇丰银行新加坡分行工作,2011年回到仙桃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2014年10月,潘元静主导了新发塑料扩规发展,投资8.4亿元的湖北新鑫无纺布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目前,新鑫公司拥有员工3000多人,产品销往欧、美、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世界500强客户群6个。抗疫期间,新鑫将本为国外客户备货储存的隔离衣、防护服全部投放防疫一线,还向武汉武警部队、仙桃市工商联、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捐赠了价值32万多元的防护用品。她向市委市政府主动请缨,带领新鑫加入仙桃非常“1+10”保供组团,采购35台贴条机,招聘30多名贴条工,转产医用防护服。她投入500多万元改造生产线,转产熔喷布,每天供应6吨,可生产600多万片口罩。
周成龙 仙桃职业学院教育学院音乐教师
10多年来,周成龙组织和参与市义工联合会的多个公益项目,多次被授予“优秀义工”,并担任常务理事工作,负责义工艺术团的排演和公益支教等活动。他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仙桃市“点亮梦想”公益支教项目发起人、仙桃义工艺术团负责人。他不辞辛苦组织公益演出和慈善晚会,走进社区、福利院、乡村、特校等场地。他创作了多首公益歌曲,其中《风雨无阻》被定为仙桃义工之歌,抗疫歌曲《携爱的人》被民盟仙桃市委选用;号召和发起多项捐款活动,2020年组织社会培训机构捐款累积超过20万元。他是仙桃职业学院的骨干音乐教师,一直承担着学院的钢琴、声乐、合唱与排练、音乐鉴赏等教学任务。指导的合唱《摇篮曲》获省教育厅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代表仙桃职业学院参与市委宣传部举办市家庭梦想秀比赛获得第一名。
张文杰 湖北聚孚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文杰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工作,先后获得上海市中级工程师资格、上海市专利工程师资格、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2015年年底参加仙桃 “青桐汇”创业大赛获得冠军,入驻了“创业咖啡”孵化基地。团队研发出拉伸强度大、开孔率高、产水通量大、膜孔径均匀稳定的新型膜产品。2019年,带领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第六代“带空气导流槽的层流式中空纤维过滤膜”系列产品,产品在2019年上海第20届中国环博会引起轰动。从零客户基础的技术型创业,到销售额突破3000万,在专注膜产品本身研发的同时,还研发出了以膜技术为核心的中小型膜法污水处理设备——“好氧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近10年来,他累计申请专利24项,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让我们向榜样学习
向身边的好人学习
从榜样身上汲取前行力量
(来源:仙桃日报)
【实习编辑:商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