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电子游戏难道真的是“精神鸦片”、“电子毒品”吗?


8月3日,据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经济参考报》的一则消息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文章称“网络游戏是长成数千亿的精神鸦片”,上次听见这个说法还是2000年,某报纸的一篇文章可谓重拳出击,把当时的行业乱象摆上了台面。这篇揭露武汉地区电脑游戏泛滥的调查报道《电脑游戏,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一石激起千层浪,引爆了舆论。两篇文章可谓如出一辙。


媒体当时的措辞和舆论对于电子游戏的反应,在我看来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遭遇这样的挑战,几乎是每一个新兴媒介的必然宿命。在电影《海盗电台》里,我们能够看到摇滚乐曾经面对的质疑;在电影《黄金时代》里,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新文人曾经经历过的磨砺;在电影《八英里》里,我们能够看到说唱音乐长久以来面对的不被理解。与这些挑战类似,电子游戏在进入中国的初期,也无法规避来自外界的种种怀疑目光。


但电子游戏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01

游戏也许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遭遇质疑是每一个新兴媒介的宿命,就像暴君总会给自己残暴的统治冠以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他管理的人很无知、他牺牲了自己才换回了管理对象的幸福、他认为被管理的人依靠自己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家长也会为针对孩子的强迫式管理给出一些不容辩驳的理由。这么多年来,不顾及电子游戏的形式、内容、时长,很多家庭都在一刀切地对孩子进行电子游戏管理,而在这方面最主要的说辞之一,就是:只要是电子游戏,就会让孩子变坏。

而没法共情、缺少共鸣,成了很多游戏的“原罪”—这些游戏本身没问题,但是得不到来自拥有主流话语权的人、家庭里的管理者、养育制度的决策者的理解。家长为什么总是批评孩子挑食呢?为什么没有人批评家长有忌口呢?就是因为家长从来不往家里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

大人们往往都认为自己有自制力,而害怕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性力量,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这种焦虑往往与道德相关,因为焦虑的发出者们其实也不怎么懂技术,“道德”更接近他们的主场所在。这样一来,游戏自然深陷这样的话语体系:“当有人没法理解你时,他们就会说你连存在都是有错的。”

科技界大佬史蒂夫·乔布斯就小心翼翼地去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而且也不给孩子买iPad—虽然这是他自家的产品。《连线》杂志的前编辑克里斯·安德森则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我家孩子说我和我妻子就像暴君一样管着他们用电子产品,而我们自己却过分地关注科技前沿动态……那是因为我俩目睹过新技术有多危险。我自己体会过电子产品给我自己带来的影响,而我不想看到这种情况有朝一日发生在我孩子身上。”

这种“鸵鸟战术”其实没法帮助孩子解决当下的真正问题。


有一位在某个研究机构当教授的母亲找到我,说她家13岁的女儿已经休学在家一个月了,按照她自己的形容,女儿的状态就是:“反正也不上学,天天在家打游戏呗。”

这是不成立的。就算没有游戏,孩子的问题依然存在,依然可能以其他方式来表达—结交帮派、酗酒、服用安眠药成瘾,或者离家出走。


游戏本身并不是这类家长需要关注的东西。他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为什么拒绝和自己沟通,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为什么选择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不和任何人交流。这本身就不是电子游戏的问题,而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是亲子关系的问题。


那么,电子游戏能被驯化吗?或者值得被驯化吗?

2009年,艾奥瓦州立大学的道格拉斯·简特尔(DouglasGentile)教授主持了一项经典的跨文化研究,探讨了通过玩亲社会属性的电子游戏,能不能更好地培养出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荷兰的孩子的利他、助人、共情等亲社会行为。结果很乐观:好游戏对好行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2016年,一项针对杭州两所小学的研究发现,在中国,亲社会的电子游戏同样能够显著减少小学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且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影响。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也批准了一系列对亲社会游戏影响机制的研究,这些研究当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学界已经达成了一致:让孩子接触亲社会游戏,真的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更好地投入社交。


也许孩子们因为涉世未深,没法很好地对电子游戏加以分辨与吐纳,但是作为家长,应该对电子游戏和游戏玩家—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多一些了解。唯独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子女,驯化技术。

对于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新技术,真正成熟的观点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以带有复杂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些本就复杂的事物。如果持全盘否定的态度,驯化就无从谈起,但我们也不能照单全收—需要思考的是可以从哪些角度驯化游戏,以及如何加速驯化的过程,以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的成长。


02

如何帮孩子选一款好游戏


家长参与游戏的选择能使亲子共游有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孩子未必愿意家长参与到自己选的游戏中,也未必愿意玩家长选的游戏。但如果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游戏的同时,还发出“亲自下场”的信号,邀约孩子共同参与的话,情况就会截然不同。单独玩或不玩某款游戏,是一种自主的认知决策,是否接受来自他人的一起玩某款游戏的邀约,则是与社交相关的情感决策。既然要做好亲子共游,当然不能随便拿一个游戏就开始玩,提前甄选游戏,恰恰是个好手段。

那么什么样的游戏,才能纳入“值得一玩的好游戏”的范畴呢?有三条黄金原则和三条“一票否决”。

原则一新知性

帮孩子选游戏时要考虑的第一条原则,是这款游戏要具备新知性,即孩子通过玩这个游戏能获得智识上的提升—不管是在知识储备上,还是在思想意识上。


游戏并不能凭空产生,它总有素材。就像建材与建筑的关系一样,好的素材才能构筑好的游戏。这些好的素材,往往有着不限于游戏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为什么通过游戏可以展现文化、历史、地理、政治,为什么玩游戏可以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有效通路。


原则二审美性

游戏本身具备成为艺术的所有要素,其中自然包括在美感上的表现。一款好的游戏应该如同一件好的艺术品一样,让人在审美层面有所收获,如果收获深刻,那就是深刻的美。而好游戏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让人在审美上有优质的收获。


很多游戏设计师都认同这样一句话:“电子游戏的终极目的是人文精神。”电子游戏并不一定是浅薄、及时行乐与感官刺激的代名词,它不一定要靠逼真的视觉效果和俗套的故事情节博眼球,它完全可以用真诚的方式震撼玩家的心灵。

孩子读名著我们能接受,孩子看经典电影我们也能接受,那么在了解会有良好的审美影响和观念传递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让孩子玩一款真正的好游戏呢?

原则三趣味性

最后一条原则便是在游戏过程中玩游戏的人能收获一种纯粹的快乐。


所谓纯粹的快乐,就是一种非常基础的、让人感觉到愉悦的游戏体验,比如剧情的起承转合、排除万难后巧妙地战胜关底BOSS、和他人之间默契的合作,甚至看到一座山后费力爬上山顶看看风景。


它的反面,则是一种被设计出来的快乐,比如“套路”满满的抽卡和开宝箱,再比如花钱就能得到强过别人的好装备。

既然对当下的新一代人来说玩游戏避无可避,那么提前甄选,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游戏,就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家长逐渐摸清游戏的风格需要时间,你也不可能一拍脑袋就搞清楚那些名字花里胡哨的游戏到底在新知性或审美性上表现如何。


三条“一票否决”

对上面三条黄金原则的实践,你需要慢慢练习,而下面有三条“一票否决”某些游戏的红线,你不用练习就可以直接参考,以避免一些流行的“垃圾游戏”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条“一票否决”:游戏中的社交有太多的负面信息、诱导道具付费、缺乏情节或知识。

简单解释一下这三条红线。


比如说,在有的情况下,游戏环境会导致玩家互相谩骂,甚至会有玩家在语音里播放暴力、淫秽的负面信息。除此之外,虽然大量的网游与手游都是可以“免费玩”的,但很多都存在“诱导道具付费”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缺乏情节或知识。大量急于“圈钱”的粗制滥造的游戏,都缺乏足够好的情节和知识量来支撑它们的内涵。


03

让肩并肩代替面对面


有90%的学龄儿童会玩游戏,但是全世界电子游戏玩家的平均年龄是33岁。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你的孩子的确在玩游戏,但与此同时,大量的成年人才构成了玩家群体的主体。那么既然大人和孩子都在玩,为什么不一起玩呢?


只要你愿意,电子游戏完全可以成为你和孩子之间关系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在这段亲子共游的欢乐时光里,游戏将成为载体,更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是我们的目的。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家长要扮演什么角色

首先,你不是老师。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可能需要你的指点,但是他肯定不需要你的“指指点点”。游戏中让人感觉最好的部分之一,就是自己去挖掘各种可能性,或者寻找通关的诀窍、法门。作为游戏玩家,我们希望有人能跟我们商量,而不是另一个玩家好为人师地给我们各种指导。

其次,你不是教练。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假设你喜欢玩一款赛车游戏,而另一个玩家总以教练的身份和口吻与你交流:“这个赛道,你怎么比上次慢了三秒!刚才那个弯,能那么过吗?你这么不认真,怎么可能得第一呢?玩游戏的进取心是自发的,而不是被一个教练员吆五喝六地灌输的。

最后,你不是“马仔”。很多家长由于不太熟悉游戏机制,在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总表现得非常“抱大腿”,或者带着“陪太子读书”“只要你高兴就好”的心态和孩子共游。如果你有过认真玩游戏的经验,那么比起和这样的队友一起玩,你甚至更愿意自己一个人玩。所以,请时刻牢记:亲子共游时,你是孩子平等的玩伴。

不要让游戏超越游戏本身


在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的教养体系中,管理游戏时,游戏可能是各种东西,但唯独不是游戏本身。游戏往往会被家长放到一个特殊的位置,变得与奖励和惩罚挂钩。

与奖励挂钩的例子有: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你考个100分,明天爸爸就给你买一台游戏机”;或者家长会说“你答应我每天都抓紧时间写作业,我就让你多玩十分钟游戏”。

家长非常容易忽视这样的事实:孩子考了100分,成绩所代表的学业水平、自我认同甚至社会地位,本身就是对孩子最直接的褒奖了,这一切本与游戏没什么关联。把游戏作为奖励的筹码,最大的风险就是让玩游戏变得货币化,那些换取游戏时间的正确行为逐渐丧失了本身的意义。

因为游戏太好玩,孩子们被引诱着去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来兑换游戏时间,这些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逐渐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不对变得不重要,好不好也变得不重要,重要的只有能不能有效地转化成更长的游戏时间。

我相信这不是家长们所需要的。

这些准备或许可以帮助你规避一些风险,但不能保证你在管理孩子玩游戏中一劳永逸,再也没有难处。


关于作者:叶壮心理学者,北京交通大学特聘讲师,上海帆行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CPA)成员,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 成员。
本文摘编自《边游戏,边成长》,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内容有删减。华章心理(ID:hzbook_xl)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边游戏,边成长》



推荐语:探索电子游戏可能给孩子带来的成长红利;了解科学实用的电子游戏管理方案;解决因电子游戏引发的亲子冲突;如何选择对孩子有益的优质游戏;如何避免孩子对游戏上瘾!

活动预告 | 中国首届“成长的朋友·科学养育国际大会”8月15日盛大开播


观看多位国际+国内儿童心理学大咖的演讲

学习最新科学育儿知识

做理性不盲从的父母和教育者



加入华章心理妈妈群

小编会在工作日定时通过好友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