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塑料成“瘾”

新加坡是亚洲主要的塑料树脂生产基地之一,其塑料行业始于1950年,以生产小型家用塑料制品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美国等相继在新加坡投资,塑料制品转向以家用电器塑料件为主。90年代以来,新加坡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将塑料工业与高科技产品相结合,生产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制品。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塑料产品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得到提升,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这个城邦国家的居民已经严重沉迷于种类繁多的塑料制品,而一次性塑料更是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

世界主要国家固体废弃物产生量

根据Bloomberg报道,新加坡是生产最多固体垃圾的国家,其中塑料垃圾也是全球最多,人均每年生产145.3公斤的塑料垃圾。而根据《海峡时报》的数据,新加坡人均每天使用13个塑料袋。

2020年6月5日,一份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4月7日至6月1日,新冠病毒疫情“断路器”封国措施实施期间,新加坡因点外卖、网上购物等额外增加了133万公斤的塑料垃圾。

时至今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行动,限制和禁止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但新加坡的态度仍有所不同。

新加坡超级市场免费提供塑料袋

2018年10月1日,新加坡议会讨论到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否真的能够根治塑料废弃物的问题时,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的Amy Khor博士表示,除了减少塑胶用量,也应该要认识到塑胶使用有其必要性,因为就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对塑料袋进行的生命周期评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材质未必会更环保。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发言人也曾指出,塑料袋是国民必用的垃圾处理品,常被用来包裹食物或家庭垃圾,不可能完全禁用,而且塑料袋在废料转化能源厂都会被妥善处理。

不禁止塑料的使用,却走在了世界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前列,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与优美的环境的良性循环,资源有限的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这要归根于新加坡政府推行的一系列环保计划与政策。

为推动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如《环境保护和管理法》、《公共清洁条例》、《环境公共健康(一般废弃物收集)管理条例》等,对垃圾的收集及处理作了详尽的说明与规定,并且具有可执行性。

新加坡街头分类垃圾桶

在垃圾分类方面,新加坡政府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分类十分细致,主要有家庭垃圾,瓶子、罐子以及塑料饮料瓶,塑料资源垃圾,纸箱板、报纸、杂志,小型金属,家电等,在各大类下还有各小类,详细的分类给垃圾处理及循环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又陆续出台环保绿化计划、国家再循环计划、无垃圾行动等循环经济政策,鼓励全社会推广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提高废物资源再生利用率。目前,新加坡对固废分类、收集和处理基本做到了产业化、规范化,废物回收利用率保持在60%以上。

新加坡艺术家Tan Zi Xi的艺术装置

“塑料海洋(Plastic Ocean)”

新加坡的政策规划是“迈向零废物”,目标是在2030年将整体塑料回收率提升至70%(包含家用与非家用塑料废物),其基础是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2020年3月4日,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指出,新加坡当局正在研究以化学方式将回收塑料转换为高价值产品如热解油(Pyrolysis Oil),这种塑料垃圾制成的“新生油”可作为原料供应给本地石化业。

除了以化学方式处理塑料垃圾,新加坡当局也试图设立机械回收厂处理消费后的塑料垃圾如PET塑料瓶,他们希望将PET塑料瓶与类似塑料制成塑料颗粒,用来制造新产品。

Wesjet公司废弃物回收车间

在政府的支持下,新加坡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废弃物再循环与再制造的著名企业,如再循环公司Wesjet。该公司平均每个月从本地市场回收两三百吨的塑料垃圾,并在分类后直接将其分解为颗粒,再进一步制成塑料包装等用品,转卖给新加坡商家。

“新生油”、塑料新材料的开发,证明新加坡能够从有限资源中争取无限循环,为积极向零废物国家迈进提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同时也可以看出,新加坡对待塑料的态度是,了解塑料污染确实是一个问题,也致力于找寻解决方法,但相比于“禁塑”,新加坡当局更希望通过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建立一个更有效、综合的废弃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