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部叫《爸妈不在家》的小成本新加坡电影,意外拿下金马最佳影片,导演陈哲艺一战成名,那年他才29岁,第一次拍长片。
那一届的评委会主席是李安,他给《爸妈不在家》的评价是“很纯、很好、很真”,这个结果算挺冷门,你摊开那一届的入围名单,大部分观众可能都会押墨镜王《一代宗师》吧。
包括陈哲艺本人也完全没想到会拿到头奖,说去金马最大的愿望是跟李安握手合影,听听他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没想到安叔如此给面子,直接送了个大礼,而且还恰了火锅.....
《爸妈不在家》讲了一个小男孩与菲佣的故事,虽然成本低,但力求严谨、细腻,风格确实有些像李安早期拍的家庭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拍的很不错。
六年后,陈哲艺带来了新作《热带雨》,时间也是够久的。片子主题有些禁忌,内地应该无法引进,一星期前有了支援,今天就简单聊聊。
说起来有点火大,半年前小怪兽去平遥电影节采访,碰到了陈哲艺,然而,她竟然没抢到票!!而且亲手错过了专访导演的机会,这个笨货。
《爸妈不在家》里,杨雁雁与许家乐演了一对母子。
《热带雨》里还是他俩,关系却升格为恋人,这个反差让我有点不伦的赶脚......小男孩许家乐长大,但杨雁雁却显得更年轻了,也挺神奇。
家住新加坡的阿玲是马来西亚移民,她与老公结婚多年,感情日趋冷淡,丈夫的扮演者是李铭顺,他应该是在中国最有名的新加坡男演员了,最有名的女演员是他媳妇范文芳。
二人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结婚八年就是怀不上,丈夫已陷入绝望,连公粮都懒得交了。
两人眼看就奔四十,各种办法都用了,包括人工受精,但就是怀不上,华人无论在什么国度,都很重视子嗣传承。
《热带雨》的灵感就来自导演陈哲艺与妻子商量要不要生孩子的事,妻子说:“如果没有孩子会觉得自己不是个完整的女人”,他才意识到生娃不光是一种文化压力,还是种生理需求。
不光是孩子,家里还有个瘫痪在床的公公需要阿玲照顾。
家事烦扰,工作也很让人崩溃。
阿玲是某间华人学校的中文老师,但这里的教学重点是英文,学生们的中文烂的一批,阿玲老师很负责任,打算把成绩最差的几个学生留下补课。
补课的同学大多很不认真,还埋怨老师多事,但其中有个叫郭伟伦的孩子,却有点喜欢阿玲,还偷拍她。
郭伟伦的学习也最认真,某天其他孩子都跑光了,只剩下他,阿玲的弟弟送来榴莲,于是二人吃了一顿。(教室里竟然可以吃榴莲这种高杀伤水果也是神奇)
孩子倒也实诚,说父母在中国有不少生意,以后他要是接班,中文不好咋做生意,硬着头皮也得学。
之前写新加坡游记的时候说过,李光耀在建国之初就坚持中西并举,狠抓华文教育,这倒并不是因为多喜欢中国(他甚至经常“反华”),事实上他自己的中文都不好,30岁后才开始自学,这么做是为了树立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认同。
郭伟伦虽然中文说的烂,但很迷恋功夫,最爱成龙,而且不光嘴上说爱,他还是学校武术队的主力成员。
没有孩子的女人在家庭里就没地位,虽然当面没什么,但私下里亲戚们少不了冷言冷语,有次家里添丁,阿玲去祝贺,但抱孩子的姿势蹩脚,就被鄙视了。
阿玲也没少努力,经常自己打针配合医生治疗,还把妈妈的幸运符放在枕头下,反正黑白阴阳都试过,就是没用。
不是有那么句话么,中年人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虽然面上看不出什么,但阿玲已经快挺不住了。
因为自然受孕不行,阿玲孤注一掷去做受精手术,但还是一个都没成功,医院的电话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阿玲知道,这段婚姻八成是保不住了。
唯一的安慰就是郭伟伦了,这孩子虽然基础差但是肯用功。有天家里的护工临时有事,阿玲就把郭伟伦带到家里做功课,这么巧公公也是个功夫片爱好者,看到郭伟伦在比划就很欢喜。
虽然不能说话,但脑子清楚,还颤颤巍巍的用手教郭同学写字,那是一个“帮”字。
郭同学挺争气,在武术比赛里拿到头名,阿玲推着公公来到会场,说我们一起给你庆祝。
方式就是又大吃了一顿榴莲,东南亚人民看来很好这一口,当饭吃的。这个组合很有意思,三人彼此都没有血缘关系,却是故事里最亲密和谐的。
此时家里又出事儿,先是撞到老公出轨,之前已经有个细节暗示(车上的摆件),这次算是做实了。
二是公公突然去世。公公虽然瘫痪在床,但他心里挺理解阿玲,二人的感情甚至比与亲儿子还好些,这件事对阿玲打击很大。
更过分的是,公公的葬礼上,那个情人竟堂而皇之的出现,她应该是离过婚,带着个几岁的男孩,丈夫甚至不介意表现的很亲密。
导演善于设计行为去表达人物心境,这点跟李安很像,阿玲觉得委屈,多年的含辛茹苦,到头来只是个零,她烧掉刚叠好的纸钱,那团火就象征着她的怨怒。
此消彼长,一步步的,阿玲与郭伟伦这对差了得有20岁的人走到了一起,导演自始至终都没有观照男孩的心境,他的父母常年出差在外,对于阿玲,他应该也是半亲情半爱情的复杂感觉。
阿玲的心理转变设计了非常精妙的细节,有天她在批作业,翻到郭伟伦这张,不自觉地走神了,一想到你啊,就面带微笑。
一走神,红笔落在纸上忘了抬起,大家上学的时候肯定也发生过这种事儿吧,等反应过来已经洇了一大片,这个红点,刚好就落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精彩啊!
前面的铺垫,最终导向了一段尺度颇大的床戏,郭伟伦的鼻子无故流血,阿玲去他家照顾一下,郭同学却突然将阿玲扑倒,她一开始是抗拒,后来就从了。
阿玲对郭伟伦之前更多的是一种母性,这场床戏分两部分,前半段的抗拒是因为人伦禁忌,后半段的接受是唤起心中压抑已久的爱,无论性别无论年龄,都会贪图这种“被喜欢”的感觉。
但两代人对这段情的看法不同,醒过神来后,阿玲相当有负罪感,理性告诉她这不对,但郭伟伦则要单纯的多,他此时不可能明白中年人背负的东西,所以得空就要去牵阿玲的手,恋爱不就应该是酱紫么?
他们是注定没有结果的,片中大部分的场景都在下雨,分手的那场更是雨大如豆,郭伟伦说“这是我第一次分手,你可以让它难忘一点么?”
一切都结束了,这件事被某女老师察觉,校长怕阿玲影响自己仕途,就让她休长假,中文课随便找个老师代一代就行了。
阿玲与丈夫名存实亡的婚姻也走到尽头,从律师那儿出来后,阿玲说我一直以为你想要女儿,但看你对情人的儿子也挺喜爱嘛。
回到家,阿玲打点行装准备回马来西亚娘家休养,突然发现一支验孕棒,就忐忑的试了试,竟然中了.....此处拍的非常克制,一个空镜,厕所里传来阿玲哭笑不得的声音,导演处理的很高级。
原来折腾了一大顿,是老公不行,这就颇可玩味了。
男人知不知道这件事呢?导演没交代,有个较黑暗的解读,就是男人知道,但他怕承受社会与亲戚的压力,故意不说,将包袱全甩给了阿玲。(不过有点奇怪新加坡医疗应该很发达,竟然没验出来)
前面也有提到,阿玲是个马来西亚华人,还没入新加坡的籍,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可能就是不对等的。
阿玲的故乡是马来西亚一个叫太平的小城,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这里发现了锡矿,于是招募大批华人来挖矿,阿玲应该就是华人矿工的后代,她又见到了母亲,与久违的阳光普照。
新加坡是个很小很小的国家,面积人口还不如青岛,这个孤悬海外的华人孤岛是个绝佳的切片,陈哲艺虽然在英国学的是正宗的西方电影理论,但他一直在拍家庭电影。之前我也提过,中华家庭主题是个大富矿,但李安之后有点后继无人。
《热带雨》的完成度很不错,陈导在接受采访时说:“电影是个极微妙的东西,一不留神就会拍坏”,这句话不是谦虚,确实如此,《热带雨》的戏剧冲突并不算强,前半段的铺垫有些温吞,后面才慢慢发力,这种绵里藏针深得李安的精髓,如果换个弱一些的导演,很容易跑偏。
陈哲艺今年刚满36岁,已经有两部代表作,而李安36岁时还在家煮饭,苦苦等待拍片的机会。
他会是下一个李安么?路途还长。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