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公战秦琼:二战老机能否对抗喷气式战机?

“喷火”XIX的飞行员向左猛烈转弯,由于螺旋桨扭矩效应的存在,所以“喷火”向左转弯比向右更为灵活。经典而优雅的“喷火”此时看起来有点愤怒,翼尖拖出了长长的白色涡流。“喷火”飞行员扭头向左望去,看见一架凶猛的喷气式战斗机正向他俯冲而来,他知道喷气机已经靠得太近,无法占据武器射击位置了。果然,咄咄逼人的喷气机冲过头了,即使身前的罗尔斯·罗伊斯“格里芬”发动机正发出巨大怒吼声,“喷火”飞行员仍能清楚听见对方两台喷气发动机的尖锐嚎叫。

1963年,滨布鲁克基地的“闪电”F.3和“喷火”XIX PS853

上面这个场景听上去像是“喷火”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遭遇德国Me 262喷气式战斗机,但实际上这场空战并不是发生在1945年,而在1963年。当时,“喷火”XIX和“闪电”F.3之间展开模拟空战,这两种英国皇家空军标志性战斗机上演了一出关公战秦琼的好戏……

喷火”XIX PS853与一架“闪电”F.1的合影

这个故事说来话长,要从1957年6月10日开始。

默西塞德郡福姆比附近的伍德维尔皇家空军基地又迎来了炎热的一天,最近气温持续上升,已经突破了英国夏天的历史纪录。今天是个适宜飞行的好日子,伍德维尔基地的柏油跑道上传来了一声巨大的活塞发动机咳嗽声,然后“格里芬”咆哮着运转起来。很快,一架“喷火”开始滑过整齐排列的一小队小型单发教练机,随后转弯进入跑道。“喷火”带着雍容与威严起飞了,在历史上,很少有飞机能达到“喷火”地位。短暂飞行结束后,“喷火”飞越基地进入降落航线。这是皇家空军现役“喷火”战斗机的最后一架次飞行,这个自豪而又令人伤心的荣誉属于“喷火”PR XIX PS853。

在皇家空军服役的最后岁月里,“喷火”在伍德维尔执行“温度和湿度飞行”任务,简称“THUM飞行”,说白了就是为基地的天气预报团队进行气象侦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喷火”装上了平衡桥式湿度计(用于测量湿度)和盒式气压表(测量气压),以及一套八通道VHF无线电来把数据传回地面。虽然失去了在一线服役的荣耀,这项工作第“喷火”来说仍具有一定危险性。想要驾驶“喷火”气象侦察机,飞行员的操纵技术必须高于平均水平,能在几乎任何天气条件下飞行,这样才能获得尽可能详细的气象数据。在1952-1957年间,伍德维尔损失了两架气象侦察“喷火”。

在伍德维尔,人人都喜爱“喷火”,但该机的飞行正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因为零备件越难越稀缺。有一次,伍德维尔的机械师在马来西亚的一个仓库中才找到了需要的备件,然后千里迢迢运回国,这些备件在战争结束后就被扔在这里的一个箱子中。大量德哈维兰“蚊”式退出一线后,这种飞机被认为能更好地完成气象侦察任务,而且备件供应链也更完善。

参与测试的“喷火”XIX PM631同样幸存至今

“喷火”XIX PS853完成了最后一次现役飞行后,与两架姐妹机一道从伍德维尔转移到

比金山皇家空军基地。在这里,这架飞机再次创造了历史,成为英国皇家空军著名的不列颠之战纪念飞行的创始飞机之一(当时被称为“历史性飞机飞行”)。“喷火”正式退出现役,看起来该机以后只能在航空表演中飞行了。以此同时,一种全新的喷气式战斗机开始进入皇家空军服役,而该机将成为与“喷火”齐名的标志性英国战斗机。

英国电气的“闪电”更像是一枚火箭而不是一架飞机,两台罗尔斯·罗伊斯“阿汶”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能把它推进到2马赫(也就是音速的两倍,几乎是“喷火”最快型号的三倍),又使它爬升起来和火箭一般。“喷火”是一种武器,“闪电”则是武器系统的一部分,这套系统还包括了空空导弹和机载雷达,能让“闪电”在几乎任何天气下实施拦截作战,如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无需地面拦截控制站的帮助独立拦截。

“闪电”被设计用来击落苏联轰炸机,和1940年不列颠之战中的“喷火”飞行员不同,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驾驶“闪电”保卫英国的飞行员需要击落每一架来袭敌机,因为只要一架漏网,它发射的核武器就能毁灭伦敦。“闪电”是真正的冷战利器,但是当皇家空军发现自己被拖入远东地区一场意想不到的冲突后,“闪电”复杂性和高性能却成为了最大的缺点。

印尼的P-51D“野马”战斗机

1963年,大英帝国正在分崩离析,海外殖民地纷纷谋求独立,英军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一直疲于奔命,英国皇家空军更是如此。非殖民化进程的结果之一就是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1965年被逐出马来西亚)和英属北婆罗洲和沙捞越(统称为英属婆罗洲)在1963年10月合并成立了马来西亚国。对该地区一直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野心的印度尼西亚强烈反对马来西亚建国,立即对马来西亚不宣而战,试图通过煽动叛乱和发起武装袭击来颠覆马来西亚政府。马来西亚于是向英国寻求帮助,英联邦向该地区派出了士兵、飞机和皇家海军航母编队。

印尼军队占据了先发制人的优势,但其武器装备远不及该地区的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军。印尼空军的主要战斗机是二战时期的北美P-51D“野马”,而皇家空军即将向马来西亚部署先进的“闪电”超音速战斗机,那么问题来了,“闪电”能有效击落印尼的活塞战斗机吗?

皇家空军并不担心“闪电”战斗机本身,而是在担心该机的飞行员,因为他们接受的训练是拦截高空轰炸机和在高速飞行中与米格-21狗斗。皇家空军在二战中也装备过“野马”,深知高速喷气式战斗机难以目视发现体形小巧的“野马”,而且由于两者间存在巨大的速度差异,“野马”的转弯也更为灵活,“闪电”与“野马”狗斗可能会吃亏。于是,皇家空军决定在宾布鲁克皇家空军基地展开“闪电”F.3和“喷火”的模拟对抗,发展与“野马”空战的新战术。

传奇性的“喷火”XIX PS853,被做成大门雕塑后居然还能重返蓝天,该机至今仍在飞行

此时皇家空军拥有的最后一批能飞的“喷火”就是承担不列颠纪念飞行的这几架了,其中一架被选中飞往滨布鲁克参加试验。这架飞机是“喷火”XIX PM631,1957年在伍德维尔飞过“THUM飞行”。在一架“闪电”F.3和一队“闪电”飞行员到来后,这两种战斗机在模拟空战中开始了跨越时间的较量。

“闪电”飞行员很快就遇到了问题,他们的飞机速度过快,经常在咬住“喷火”刚想射击时就超了过去。与“喷火”相比,“闪电”的转弯半径堪称巨大,这意味着“喷火”虽然速度较慢,但仍能切入“闪电”的转弯半径,向仍在转弯中的“闪电”打一个提前量射击。当然想要准确命中以近音速飞行的“闪电”,“喷火”飞行员仍需要大量的射击训练。

经过几次模拟空战后,“喷火”的“格里芬”发动机因过度消耗而出现故障,对抗被迫中止。在不列颠之战纪念飞行中,“喷火”只需要低空慢速飞行,发动机的损耗不大。“闪电”小队在努力寻找另一架替代“喷火”的同时,也在消化自己在空战中学到的教训,并做了一些清醒的分析。他们中的一些人笑不出来了,他们发现部署到马来西亚的“闪电”会面对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挂载“火光”导弹的“闪电”F.1战斗机,隶属皇家空军第74中队

“闪电”飞行员除了需要适应“野马”的低速和高机动性外,还需要知道自己的主要武器——“火光”空空导弹可能无法锁定“野马”战斗机,因为活塞式发动机排出的热废气并不足以让导弹的红外引导头锁定,这意味着“闪电”只能依靠自己的两门30毫米机炮去击落“野马”。

但和皇家海军比起来,皇家空军的问题就不值一提了。当时皇家海军已经向南中国海派出了“胜利”号航母编队,只是舰载第893中队还没有参加战斗。他们的“海雌狐”FAW.1战斗机与“闪电”一样装备了“火光”导弹,虽然能同时挂载4枚,比“闪电”多了一倍,但该机并没有内置机炮。“海雌狐”的DH.110原型机配备了一门30毫米“阿登”机炮,但皇家海军觉得机炮空战将像恐龙一样灭绝,于是拆掉了机炮,在空出的空间内安装了伸缩式2英寸火箭弹发射巢,因为这种武器能更有效地对付轰炸机。其实不光是皇家海军这么想,当时机炮无用论在世界各国空军中都颇为流行,导致整整一代战斗机都抛弃了机炮。

与皇家空军一样,海军也意识到“海雌狐”可能会与“野马”空战,同样开始发展对应战术。皇家海军希望在理想情况下,“海雌狐”能用“火光”导弹直接击落“野马”,但这种希望十分渺茫。在导弹错失目标后,“海雌狐”的飞行员只能依靠2英寸火箭了,飞行员们被教导像使用机炮那样使用火箭。但由于火箭弹比炮弹更重更慢,所以在发射后就开始下降,飞行员在发射时要考虑进重力因素,打出抛物线弹道才能击中目标。但由于“海雌狐”连瞄准具都没有,用火箭弹打“野马”基本上就是瞎打。

第893中队的“海雌狐”FAW.1

“海雌狐”的飞行员们对上头的指示嘲讽不已,直到一天,皇家海军的一架“海盗”S.1攻击机在南海遭遇一架P-51D“野马”后,带着一串.50弹孔返航,他们才认真起来。

回到滨布鲁克,“闪电”新战术发展小队终于找到了一架替代“喷火”,它就是已被做成基地大门纪念雕塑的“喷火”XIX PS853。该机的机身状况相当不错,一年前还在参加不列颠之战纪念飞行,一直受到良好的维护。滨布鲁克的机械师们把“喷火”从支架上取下后进行了彻底检修,把它恢复到了适航状态,模拟空战得以继续。

“闪电”飞行员们对模拟空战进行总结后,终于发展出一种适合与活塞战斗机空战的战术:在首次交汇前,“闪电”先降到“喷火”下方,然后打开全加力对着“喷火”爬升,同时使用机炮攻击。如果没有击落“喷火”,那么“闪电”就爬升脱离,重复这一战术。在任何情况下,“闪电”飞行员都不能与“喷火”陷入传统狗斗。

目标实现了,于是团队解散,“喷火”XIX PS853也恢复了自己的纪念飞行任务。“闪电”在1966年被部署到马来西亚,此时局势已经明显平静下来,但“闪电”飞行员们发展出的战术已经被该地区的“标枪”和“猎人”战斗机所采用。

关公战秦琼的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