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新加坡选择谁?

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吕元礼在一次演讲中对新加坡的国家行为逻辑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新加坡的国情和行为原则决定了,未来新加坡在中美之间进行平衡的做法还会继续下去,这种平衡不是机械式的,不是任何时候都不偏不倚,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有时偏向中国一些,有时偏向美国一些。

1、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和他的“平衡外交”

李光耀被尊为新加坡的“国父”,不仅是因为他是新加坡“建国”元勋,更是新加坡“立国”功臣。论面积和人口,新加坡都属于蕞尔小国,但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又独具影响,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光耀。

新加坡要立足,首先要在经济上做到虽小犹强。新加坡本弹丸之地,资源自然十分贫乏。独立之初,新加坡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李光耀一再告诫政府和国民,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李光耀的领导下,新加坡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取得备受世界瞩目的成就。

新加坡要立足,还要做到外交上以小搏大。独立建国后,新加坡面临复杂的周边政治和安全环境,冷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美苏争霸波及东南亚。可以说,新加坡如何在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大国的夹缝里寻求生存,继而获得影响,是李光耀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小搏大,这成了李光耀外交战略思想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李光耀曾经说过,在一个地区,要是有两个以上大国的竞争,小国就有了合纵连横的空间。李光耀以奉行平衡外交著称。首先是借鉴不结盟思想,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但不建立正式盟国关系。其次,采取类似于瑞士那样的中立政策,多交友,少树敌,尽量在对立双方不选边站。再次,不选边并不意味着不发声,而是选准议题、找准时机,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立场,彰显新加坡的存在和影响。

新加坡

2、“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将如何进一步练好外交“平衡术”呢?

作为世界上地位和影响与国家大小并不均等、地位和影响远大于国土面积与人口的国家,随着“国父”的仙逝,新加坡正面临着“后李光耀时代”的许多新挑战。特别在外交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将更大。

那么,进入“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将如何进一步练好外交“平衡术”呢?从哪些方面去练呢?如何才能确保新加坡在新的世界格局下,不因为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化而陷入外交困境呢?

“大国外交”无疑是新加坡必须把握好的另一个重点,也是能否练好外交“平衡术”的关键。这些年来,新加坡所以没有象有的国家一样,成为大国关系的牺牲品,原因就在于,新加坡在大国之间练就了比较好的外交“平衡术”,且没有进入到关系明显恶化的大国之间的漩涡。譬如美国和欧洲盟友共同对付的俄罗斯,新加坡就扮演了旁观者角色,而不是参与者。否则,要演好角色的难度是很大的,对新加坡的国际关系处理也是影响很大的。

比较难以把握的,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如何练好“平衡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的不断加大,中美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会越来越多。尤其是美国的亚太地区再平衡以及日本的不安分,更可能会影响到新加坡在这关系中的角色扮演。

当然,“区域外交”也是新加坡能否练好外交“平衡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要知道,新加坡的周围都是一些比较大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如果与这些国家,甚至某一、两个国家关系不好,日子也不好过,也会过得很别扭。但是,有一点可以利用,那就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是很高。即便是中国,尽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按照中国的人口数量,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经济。

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利用好国际关系,就需要投资,就需要贸易等。而这一点,新加坡是强项,也是自身需要的方面。所以,如何在“区域外交”中发挥好经济杠杆的作用,对新加坡来说,也是外交“平衡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新加坡能够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方面积极参与,在给自己增加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挥自己在区域外交中的作用。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3、新加坡罕见公开表态: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择谁

2017年3月2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评论新加坡和中国以及美国关系的视频被发到了网站上,从而引发关注。在接受BBC采访时,李显龙暗示他对新加坡处于中美两大国夹缝中这这一困境的担忧。

他表示,如果中美关系紧张,新加坡或许将被迫在中美之间做出站队选择,这是一个真正令人担心的问题。他表示,现在新加坡和这两个大国的关系都很好,但不是说未来就不存在问题。

随后,李显龙向BBC记者表示,他确定中国将密切长期关注新加坡和美国的关系。但是,李显龙也表示,鉴于其他全球问题,他希望美国政府对此也表示关注。

ilvercrestAssetManagement的首席策略师切瓦尼(PatrickChovanec)指出,李显龙如此坦率地谈论新加坡在中美之间的权衡,这是非常罕见的。

在去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李显龙曾警告称,如果中美关系紧张,新加坡将处于非常尴尬的立场。这个城市国家将中美两国都视为朋友,不想在这两国之间做出选择。

东博社综合整理于中国网、中国新闻网、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