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石洪令:用百变面团塑造百态人生

贾佳/文

声音清脆,伶俐干练,眼前这位聊起面塑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年轻女性,就是泰山面塑传承人石洪令。

出生于艺术世家的石洪令,是老石家的小女儿,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家面塑第七代传承人,“小巧手儿童面塑”课程体系的创设者,是山东艺术学院非遗研培基地泰安工作站站长,泰安市泰山面塑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这多重身份的自由切换,恰如她那双灵巧双手里可圆可扁可文可武的面团,永恒却又百变。

说到石洪令与面塑的故事,还得追溯到30几年前。


家传:“年贡”里生出手艺梦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要过年了。大人们要做贡品祭祖了,母亲让哥哥姐姐们帮忙打扫、烧火,忙年做贡。最小的洪令自然要被“驱逐”在门外,可家里隆重又神秘的气氛,不禁吸引着她躲在门外偷看。父亲恭恭敬敬请岀家堂牌位,小心翼翼地供于家中上厅,安放好供桌和香炉,那些平时少见的贡品就被摆上了桌——栩栩如生的寿桃、花糕、面鱼,让小洪令喜欢的不得了。这份对面塑的喜爱也便悄悄地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了!此后,每年做贡小洪令必定要偷着看,时间久了倒也学了些简单的制作本领。

泰安石家面塑,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石家面塑精巧逼真,制作时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后,通过揉、搓、迭、捻等多种手法塑出基本形态,再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剪、点、捏,使其特点突出、气韵尽传。成品面塑风格多样,有的古朴自然,以拙见秀;有的细腻精巧,惟妙惟肖;有的则运用夸张,大胆变型,匠心独具,自成一格。

石家面塑历代都是传男不传女,所以当这个已亭亭玉立的女儿提出来要一辈子做面塑时,遭到了一家人的反对。的确,这“挑担提盒走乡串镇”的营生哪里是女孩家要做的事。面对着这些很难撼动的“老规矩”,石洪令无奈又不甘心地出了嫁。虽然进了婆家,但石洪令仍心心念念的想着那些“面塑”,于是她顾不得婆婆的种种指责与埋怨,每天着了魔似得琢磨着自己做原料。那些随手可得的锥子、木棒、梳子、小刀也都成了她的工具,她灵巧地将面团捏、揉、压、按、拨,再借助工具加以雕饰,慢慢竟也摸索出了一些名堂,做出了不少好作品。


求新:小面团做出“大名堂”


就如石洪令的性格一样,她的面塑作品也是灵动、形象、活泼、可爱。一团普通的面在她的手中,眨眼间就会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面塑孩童。她技艺精湛,制作的微观面塑——一个立在菩提壳中的翩翩起舞的少数民族女子形象,人物虽不足两厘米高,却面容生动,手法细腻,从头饰到衣褶都纤毫毕现。

不仅仅有微观面塑,巨大尺寸的作品石洪令也照样可以。她曾与5位大师和40个学员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制作了高约两米的面塑作品——《牡丹与孔雀》。这件作品以一根木雕为基座,上坠牡丹花叶,两只孔雀立于枝头,造型高雅,意境深远,引得观众惊叹不已。为何用面做出的孔雀羽毛能如此栩栩如生呢?原来是石洪令和同伴一起“想的招儿”——她们将卫生纸打成浆并加入了棉绒这种特殊材料,想法大胆,技艺精湛,整只孔雀处理的细腻而到位,尤其是近观尾部片片翎羽,好似在随风飘舞,十分生动。

这下,不绝于耳的称赞声更让石洪令上了瘾,她不断的从泥塑、剪纸、绘画等门类中借鉴技法,运用到面塑的创作中。但自学毕竟收获有限,石洪令苦恼不已,“若有一位专业老师指点传授,那该多好啊!”在创作受挫时石洪令经常这样想。皇天不负有心人,偶然的一次机缘,她有幸近距离欣赏了天津面塑大师王玓的作品,新颖、细腻、优美,生动,传神!石洪令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她打听了王玓的住址,坐车前去拜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她开始将老师作品中细腻、轻盈、灵透、高雅的特点,和石家面塑粗犷、灵动、民俗味儿相融合,这就形成了今日她手中色彩鲜明亮丽、线条弧度优美、精彩细腻的泰山面塑。

她的代表作就是她近年悉心创作的古装仕女系列了——造型优雅恬静,设色明艳清雅,质感细腻,裙袂飘飘,神采飞扬。在气质上她追求古典式审美情趣,她塑造的人物向观者传达了“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的东方女性美。她还结合了部分场景,如此,她的作品更加情浓意抒,境韵悠长,隐隐散发出的那种深深的寂静及超脱之感,蕴含着浓浓的传统意味。

近年来,面塑作品也以绿色环保、实用性的功能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如可食性面塑开始进驻一些沙龙、派对等聚会活动;面塑的材质和立体的手法可用作家居影视墙的设计制作等;面塑作品的题材也从一些传说故事和经典人物逐渐向大众群体喜闻乐见的题材转变。敏感的石洪令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创作的多肉等微缩花卉系列、超级飞侠卡通人偶系列、喜羊羊等动物精灵系列的作品,吸引了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两岁孩童的喜爱。面塑这一传统艺术也在这各类人群的口口相传中蔓延开来!


坚守:授人以渔拔“穷根”

多年的艺术创作和传承实践,石洪令积累了丰富的面塑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面塑培训课程。

为了弘扬面塑艺术,2000年起,她先后在泰安市、区各大幼儿园、小学等创设“小巧手儿童面塑”课程体系,传授民间面塑。在10多年的时间里,她培训出很多优秀的面塑教师;通过“泰山石敢当”等主题策划,引导孩子们了解泰山文化;并把面塑文化带到了各大城市和新加坡等国家,为传承、保护、推广面塑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2017年,石洪令联合泰安市面塑艺术家们成立了泰安市泰山面塑文化艺术研究院,同年9月,山东艺术学院非遗研培基地泰安工作站也在此建立。这下她的面塑手艺终于在学校以外的地方有了用武之地。她先自费买材料,发动研究院的艺术家们一起,走访慰问泰安慈恩养老中心等,向老人传授面塑技术,帮他们在晚年找到新爱好。

“我最大的学生已经九十多岁了”,石洪令说,“我实在不忍心看他们在养老中心孤独又无趣的熬日子,学习面塑,既能让他们消磨时光,又能增强动手能力,活跃脑细胞,避免老年病。老人们都特别盼望我们去!”

除了关注孩子和老人,石洪令还将目光投向了村庄里那些“留守人”。“他们多是一些劳动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妇女,家里往往都是因病致贫,但是动手能力没有问题。”石洪令介绍说,“现在都讲精准扶贫,我想:过年过节送他们点粮油米面总有吃完的那一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想向这些人群教授面塑手艺。”

的确,面塑这项手艺体力需求不高且在家就能完成,相对其他劳动项目的确有其优势。所以她积极洽谈了一些经营逢年过节、生日满月、婚丧嫁娶、礼尚往来时的所需面塑礼品的企业,进行面塑产品的输送。“听胶东地区做花饽饽的同学讲,用面塑一朵花就是两块钱,很多手艺娴熟的‘留守人’一天可以塑五六十朵,核算下来,他们的月收入在农村完全可以养活一个家庭了。”说到这里,石洪令开心地笑了。

只是,让这么一位本就专注面塑艺术传承、推广和教学的女手艺人,不断寻求企业并洽谈合作,的确是每一步都很艰难。不过聊到这些艰难她总是轻描淡写。她说:“面塑做的久了,我发现其实人生就像这个面团,一旦认定自己要成为什么角色,一定就会想法设法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那个角色;其实琢磨琢磨,面团也很像人生,总要经历外界的捏、揉、压、按、拨、雕,但是正是这些外界的压力与打磨,才让你变得更加坚强、优秀,让你的人生更加饱满多姿” 。


人物简介

石洪令,女,汉族,生于1974年2月,山东泰安人,泰山石家面塑第七代传承人,山东艺术学院非遗研培基地泰安工作站站长,泰安市泰山面塑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