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他们处置园林废弃物,为什么不学“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的美誉,环境整洁、优美,每条道路、街道都有密集的绿化带。在垃圾处置方面,新加坡实行的是全量焚烧、灰渣填埋的方式。在焚化垃圾的过程中,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了电力,剩下10%的固体垃圾需要填埋。那么,占地面积与新加坡接近的江苏昆山,为什么园林废弃物处置方式不学习新加坡模式呢?

01 相对于新加坡“全量焚烧、灰渣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昆山园林废弃物处置则借鉴了欧美模式,即把园林废弃物堆肥回土或是粉碎覆蓋于裸露地表以完成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一种是焚烧发电,一种是堆肥、覆蓋回土,两者都是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那么,昆山为什么不选择将园林废弃物焚烧发电,而是将其循环利用呢?原因有三。

其一,是昆山政府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领悟。2016年,昆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提出五个科研课题,其中之一就是“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基于推动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现实要求,昆山城管局环卫所不再接收园林废弃物,并杜绝焚烧和填埋园林废弃物。

其二,是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昆山市园林绿化协会作为社会组织参与问题的解决,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国内外考察学习和大量资料查阅,最终提出了“协会搭台,会员入股,公司化运作”的构想。2017年6月,昆山合纵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协会的倡议下成立。

其三,园林人的情怀和使命是铸就合纵的力量源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情怀,可追溯到古代。老子《道德经》阐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中感知到“自然而然”的理念。陆游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纵然梅花片片凋落再低,粉身碎骨最终碾作尘泥,只留清芬在世。

园林废弃物覆蓋回土

枯枝落叶、杂草残花回归土壤、循环往复,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万千世界的自然规律便是如此。

园林废弃物来源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花草树木汲取土壤中的养分得以茁壮成长。而我们脚下的土壤在工业化道路中变得千疮百孔,土壤污染、养分缺失等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改良土壤环境迫在眉睫。合纵的力量源泉,不仅源于园林人叶落归根、循环往复的家国情怀,更是源于改良土壤、造福子孙后代的社会责任。

02 在昆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力量的推动下,昆山在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开辟出一条“昆山合纵模式”,用产业链的形式实现了园林废弃物处置的闭环。

“昆山合纵模式”会聚了国内外优秀成果,它切合行业难点,凭借两条自主研发生产线,实现了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它不仅是昆山政府引导、协会参与、企业为主体的共建共享模式,也是昆山在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探索与研究的成果。

很显然,“昆山合纵模式”的形成,是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力量结合的成果。昆山合纵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始便坚持把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土壤改良修复作为发展方向,从绿色、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出发,主张园林废弃物处理应该主要通过粉碎堆肥回土、改良土壤。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在合纵公司不断探索下逐步形成,从而成了“昆山合纵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昆山园林生态创新论坛

随着一年一度昆山园林生态创新论坛的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人士会聚在昆山,交流探讨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土壤改良修复的先进经验,“昆山合纵模式”也在这国内园林人的盛会中分享至全国。

03 从资源化角度出发,无论是焚烧发电还是粉碎堆肥,都是资源化利用,都有其经济效益。但是从循环利用的角度来看,焚烧发电并不能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粉碎堆肥却可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昆山与新加坡拥有接近的土地面积,却因不同的理念和环境条件,让昆山在园林废弃物处置上形成了与“新加坡模式”有所不同的“昆山合纵模式”。

作为“昆山合纵模式”中的企业力量,昆山合纵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创新思路。不仅自主研发了两条园林废弃物生产线,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研发出具有自己专利的生产设备(电动筛、高温杀菌机、降温除尘设备),还在原有的生产设备进行研发、提升,形成了特有的专利。同时,合纵公司还率先在全行业建立了产品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有机基质与有机覆蓋物。

合纵公司坚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循环的原则,主张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回归土壤、改良土壤。这不仅是园林人的情怀和使命使然,也是合纵公司走下去永久的方向。

编辑:李欣 设计:齐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