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为《城市画报》“外面”栏目采访摄影师卢卡斯·福利亚(Lucas Foglia)并撰文,我在LensCulture网站看到他完成于2017年的《人类·自然》(Human Nature)摄影项目,十分适合当下这个时间节点。
雷切尔在弗吉尼亚州一处生态村庄的泥塘中泥浴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撰文:周仰
摄影:卢卡斯·福利亚
《城市画报》2018年9月刊
我们习惯于把地球想象为一大片荒野,而自己生活的环境——这种叫做“城市”的人造空间——是广袤大自然中的孤岛,但事实却早已截然相反,如今,正在消融的两极之间,遍布着人类留下的化学足迹。我们改变了气候,让海平面上升;我们消灭了很多物种,还威胁着更多生物的存续;我们甚至开始改变基因编码……一大批作者得出结论,若将“自然”定义为未受人类干预的地方,那么她已经不复存在。环境作家爱玛·马里斯(Emma Marris)将当下成为“后野生时代”,她认为,我们应该忘记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认识到,正如“自然保护区”之类概念所暗示的,现在所谓的“自然”才是被人为环境包围的孤岛。与此同时,科学家的研究却表明,“蛮荒的自然”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密不可分,他们已经开始探索“缺少自然”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根据统计,今天的美国人一生中仅有7%的时间处于自然之中。在一次实验中,瑞典的研究者让志愿者首先参加一次紧张的数学考试,然后带他们来到一个四面墙投影了森林影像的房间,鸟叫声则通过音箱播放出来。最后结果表明,哪怕是这种虚拟的现实,也足以降低受实者的焦虑程度。
纽约州农业实验站在温室中培育应对极端气候的作物
“自然”既是令人平和的绿洲,同时又是一种闪烁不定的幻想,这样的概念听上去有些陌生,而美国艺术家卢卡斯·福利亚(Lucas Foglia)则用五年时间创作了一本摄影书来探索这一领域。2017年出版的《人类·自然》(Human Nature)是福利亚的第三本书,内容延续了他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关注。“我生长在距离纽约市30英里的一个小农场,边上是一片比较原始的树林,但通常都被每天往返曼哈顿的邻居们忽略。”福利亚这样解释自己拍摄这个项目的起因,“2012年,飓风’桑迪’肆虐,引起的洪水淹没了我们的土地,也将林子里最古老的树吹倒了。后来,科学家认为这次风暴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有关系。我意识到,如果人类都已经改变了气候,那地球上真的再没有未经人类干涉的地方。”风暴过去之后,他便开始探索人、自然以及关于我们与荒野关系的科学。
加利福尼亚州的山火
《人类·自然》的第一张照片呈现一位一丝不挂、肌肉均匀的年轻男子人猿一般悬空在两棵赤杨树之间。乍一看,我们恐怕以为这是自然博物馆中的关于更新世的示意图,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画面左下角的一堆蓝色衣物。事实上,这个名叫马特的年轻人是福利亚的大学好友,他曾是太阳能行业的工程师,之后则有两年时间只身住在喀斯喀特山脉(Cascade Mountains)之中,所有的衣服、食物、工具和住所都从荒野中获取。最近,马特回到旧金山,试图将过去的两个自己联系在一起。或许福利亚选择按下快门的瞬间值得一提,马特的身体横跨在一条小溪上方,似乎象征着某种桥梁。这种关于“联结”的暗示奠定了整本书的主要基调,翻阅全书,我们意识到关于“人与自然”这个话题的那些陈词滥调影像一张也没出现:没有原油泄露后遍布油污的海面;没有缺了象牙的大象或少了角的犀牛;没有滚滚乌云压迫下的城市;也没有滥砍滥伐后的满目苍夷。
马特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
艾斯莫在新加坡皮克林宾乐雅酒店游泳
实际上,福利亚确实拍摄了一位伐木工人,他跪在大树面前,锯子却凝固在触碰树干的那一刻,上扬的脸上,目光透露着敬畏。与福利亚的其他照片一样,人物的行动未经摄影师导演。下一张照片中,树倒下了,但照片却不是一味控诉人类的破坏——这张照片中,摄影师退后一步,让我们看到后方郁郁葱葱的林场。正如福利亚所说,通常对自然的呈现,要么是百年前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镜头中避开人类痕迹的“纯粹”之美,要么就是支离破碎的样子,但他“希望描述这样一种与自然的关系,既复杂,又紧密”。如果人与自然之间不是二元对立,那应当是怎样的?在温带的英国康沃尔(Cornwall)和韩国首尔,却出现了被巨大玻璃穹顶笼罩的人造热带雨林生态公园;为了研究阿拉斯加的冰川,年轻的志愿者一个人睡在露天的岩层上,除了睡袋就再无保护措施;新加坡豪华酒店的空中泳池,往上看是郁郁葱葱的垂直绿化,下方则是晚高峰拥堵的车流,孤单的游泳者则悬浮在中间;夏威夷海岸边,活火山喷出的岩浆流入海中,形成巨大的蒸汽团,不远处,载满观光客的游船驶过……这些都是福利亚从世界各地采集的影像,它们或含蓄或充满张力,将艺术家所说的“复杂又紧密的”关系呈现在我们眼前。
犹他州大学的科学家对凯特进行的脑象图分析,对人类在野外环境中的大脑反应进行研究
克罗拉多州国家海洋与大气层研究中心的两位科学家正在放飞带有臭氧无线电探测仪的热气球
观看福利亚的照片,我们常常感到震撼,但这不同于面对《国家地理》式地球奇观的感受,通常那些照片中冷酷的极低或险峻的高峰只能让我们在自己舒适的人造环境中默默惊叹,却不能会产生去亲身体验的念头,然而福利亚的照片中,哪怕被科学家誉为真正“新生地”的黑色火山岩,也不会缺少人的痕迹。画册的倒数第二张照片就表现了这种新生成的火山熔岩块,而背景中,则是在建的简易房屋框架。现代人常常感觉我们已在自己和自然世界之间隔了厚重的帘幕,但福利亚最动人的那些照片恰恰揭示了人们伸手触碰帘幕另一端的意愿。在他的照片中,科学家戴着特制头罩,坐在悬崖边上等待风暴,或者在绳索的保护下深入冰缝;一位年轻女性缓缓走向长满睡莲的池塘深处;穿着橙白条纹的囚犯手中捧着一只小小的幼鸟,仿佛捧着世界的珍宝,虽是彪形大汉,目光却是温柔的。我们感受到这些人在接触自然时是小心翼翼的,他们凝视自然、触碰它、研究它,或者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福利亚照片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惊心动魄,因为即便处于目前这种对地球前景普遍悲观的时刻,他依然“找到了一种向前看的方式”,福利亚对于积极的影像有着强烈的信念,在他看来,“在当下的时间点出版这本书尤为重要,因为书中拍摄的许多科学家的研究项目面临着特朗普政府的财政预算削减”,福利亚希望自己的照片能够向当权者及公众证明这些研究项目的成效。
阿拉斯加冰原研究项目的肯齐深入正在融化的冰川
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在翻阅《人类·自然》的过程中找到希望,这种希望倒不是来自那些听起来宏伟但抽象的生态危机解决方案,而是存在于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共有的固执的尝试之中,哪怕在看起来注定毁灭的环境中,我们也在努力更好地活下去,正如黑色熔岩块的缝隙中,挣扎生长的苔藓。画册的最后一张照片呈现一对赤裸的年轻情侣,在开满黄色小花的野地里云雨,地点是在夏威夷,科学家认为那里有地球上最洁净的空气。这对情侣原本想要摄影师拍一张穿着衣服的肖像,在拍摄期间他们开始忘情地亲吻。用这个伊甸园般的地点来总结《人类·自然》对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探寻可以说很具有象征意义——或许,我们依然有机会像这对现代的亚当、夏娃一样,回到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观看夏威夷火山喷发的游船
图片来自《城市画报》版面
摄影师网站:http://lucasfogl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