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岛国,全国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菲律宾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4以上,少数岛屿具有较为宽广的内陆平原,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
一直以来,菲律宾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但随着本土能源计划的顺利实施,进口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9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同时,天然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让菲律宾走在了东南亚国家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前列。
在气候变化目标下,菲律宾摒弃了高污染、高耗能的道路,积极向绿色发展靠拢,鼓励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且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如今,菲律宾正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为位于菲律宾帕洛镇的50兆瓦光伏发电厂 ©AC Dimatatac/ICSC
能源自给率不断提升
能源一直是菲律宾重点布局的领域,不过,受地形等因素制约,该国上世纪能源自给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976年,菲律宾首次启动了本土能源计划。期间,菲律宾采取了五大措施:一是勘探和开发储量相对较小但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油田;二是开发地热能,并跻身全球地热能利用较成功的国家之一;三是开发Malampaya深水气田;四是增加煤炭产量;五是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实现较快增长。通过上述手段,菲律宾显著降低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进口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976年的92%降低到2016年的40%左右。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菲律宾经济增长放缓,交通、工业、农业等领域用能同比稍有下滑,但家庭用电等领域用能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该国能源消费市场。总体上看,2020年,菲律宾最终消费了3240万吨油当量,较2019年下滑10.7%;总发电量为1017.56亿千瓦时,较2019年下滑4%;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为5650万吨油当量,较2019年的6010万吨油当量稍有下滑。
2020年,菲律宾的能源自给率为53%,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可再生能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20年,菲律宾可再生能源占全国总能源自供给的34%,是占比最高的能源类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30.9%、29%和5.8%。在所有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是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最高的国家,这也促使该国成为东南亚地区能源转型的领头羊。
不过,在新增装机规模中,可再生能源未再拔得头筹。2020年,菲律宾新增发电装机规模75.5万千瓦,同比增长3%,其中,煤电新增装机规模占当年总新增装机规模的42%,可再生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发电新增装机占比分别为29%、16%和13%。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
菲律宾是东盟各国中最先公开声明不再考虑新建煤电项目的国家。2020年6月,菲律宾国会气候变化委员会通过了众议院第761号决议,决议内容包括不允许新建任何燃煤电厂。此后,菲律宾能源部部长库西、菲律宾国家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主席迪马兰塔等均表示将考虑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放开该领域外资限制。
图为2020年1月22日,台风“巴蓬”过后,气候与可持续城市研究所为阳光苏伦综合学校安装太阳能灯。©AC Dimatatac/ICSC
按照菲律宾的规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35%,到2040年,菲律宾将正式步入清洁能源时代。
目前,菲律宾主要依据政府能源管理计划(GEMP)、菲律宾能效标识计划(PELP)和产品最低能效标准(MEPP)等政策法规开展提升能源效率、节约能源等方面的工作。不过,现阶段加快开发可再生能源是菲律宾能源部实现低碳排放发展战略的优先议程。菲律宾政府希望借此应对气候变化,并完成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挑战。为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快速部署,菲律宾能源部还制定了相关体制、机制,如公布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采取额外激励措施支持融资、出台相关行政许可机制以及技术标准,并加快电网互联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等。
具体来看,2020年7月,菲律宾颁布绿色能源拍卖计划指导方针(GEAP),为国家层面招标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官方实施策略。该方针助力菲律宾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的稳定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的持续降低以及可再生能源项目竞争力的增加。
同时,菲律宾提出实施绿证交易,成为东盟国家中唯一开展绿证交易的国家。为保证可再生能源市场健康有效运行,菲律宾政府还制定了有关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的认证、管理等规则和程序。
此外,菲律宾提出电网计量计划(NMP),允许安装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用户将余电卖给电网,以降低绿色电力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开销。2020年10月,菲律宾政府对NMP相关规则进行了修订,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和受理时间。
“除推出上述支持性政策外,菲律宾能源部还与其他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推进能源效率的提升与能源节约工作,不断增加对能源转型的投资和激励措施。”菲律宾能源部副部长兼新闻发言人Fuentebella说。
引进外资发展地热能
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菲律宾的地热能最为出众,开发规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潜力巨大、优势明显。这是由于菲律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接近印度洋板块,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地热带,地壳运动活跃,板块碰撞导致火山、地震频发,岩浆容易沿岩层裂隙喷出地表,使该国地热资源十分丰富,预计储量约600万千瓦,相当于20.9亿桶原油。
Fuentebella表示,菲律宾政府希望本国能在地热能利用方面成为全球顶尖国家之一。“为此,我们正在努力开发地热能资源,在电力应用和非电力应用上双管齐下。”
实际上,目前地热电站已经成为菲律宾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菲律宾在运的地热电站最大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位居世界前茅。截至2021年5月底,菲律宾已签订34个地热资源开发项目合同,合计规模超过80万千瓦。
菲律宾地热产业较为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引进外资。菲律宾格外重视国际合作。早在2009年,菲律宾政府就曾开展了19项地热资源开发合作项目,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总容量超60万千瓦。2020年,菲律宾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出台政策允许外来投资者参与投资额大于5000万美元的大型地热资源开发项目。
据菲律宾气候与可持续城市研究所(ICSC)能源转型顾问Alberto Dalusung III介绍,和化石燃料不同,能源企业在寻找合适、可利用的地热资源开发项目时必须承担勘探风险,然而,本土企业抗风险能力稍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加大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十分必要。
汽车电动化势在必行
当前,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总量也处于较高水平,在气候目标背景下,该领域同样被视为世界各国减排的重点。菲律宾也希望逐步提升电动汽车渗透率,并为此设定了目标。“电动汽车是摆脱石油的一种战略选择。”Fuentebella表示。
为促使消费者自主、自发、自愿购买更加节能的交通工具,菲律宾能源部对汽车排放标准等做出了规定。同时,菲律宾政府还制定了电动汽车产业建立、运营、发展的指导方针,汽车制造商、进口商、分销商和经销商等都需要遵守相关准则,以确保行业安全、稳定增长,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营商环境。
2021年5月,菲律宾参议院通过并批准了1382号法案。这一法案被称为“电动汽车和充电桩法案”,旨在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监管框架,有效促进电动汽车的购买和采用,支撑电动汽车商业化。
为保证电动汽车产业的生命力,菲律宾政府还十分重视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升级。Fuentebella指出,菲律宾能源部已经与其他政府机构、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对比”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截至目前,菲律宾拥有28家从事电动汽车制造的本土企业、11家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以及7家外资企业。这些企业为菲律宾提供了1.48万个就业岗位。
搭建中菲合作新舞台
Fuentebella指出,从全球能源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对化石燃料的兴趣正逐步转向清洁能源。菲律宾能源部也已经将可再生能源划入其战略调整的重点。为在实现能源转型计划的同时保证能源安全、稳定电力供应,需要加强和国际组织以及发展伙伴的合作关系,获得必要的援助。
中国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国和强国,正在为菲律宾实现气候目标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2017年5月,中菲能源部门签署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并成立中菲能源合作专家组,旨在务实合作中推动重点合作项目真正落地,实现从“纸”到“质”的变化。
近年来,中菲两国在能源领域上的合作范围涵盖垃圾发电厂、风光一体化项目等方面。据中国光伏企业晶科能源介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该公司对菲律宾市场的产品供应不断增加,未来也将持续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另据新加坡研究公司BMI的数据,中国在菲律宾的21个项目中注入了328亿美元的投资。
图为班吉风电场©AC Dimatatac/ICSC
Fuentebella表示,未来,中菲两国还将重点关注海上风电领域,并在海上风电相关技术、风能资源开发、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Alberto Dalusung III补充说,目前,中国已经有一些海上风电开发商签订了合同。中国拥有多家世界领先的可再生能源设备供应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还拥有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40%的特许经营权,这为中国技术和资金进入菲律宾市场提供了机遇。
Fuentebella强调,菲律宾还希望在除可再生能源以外的领域展开合作,比如推动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等,逐步将两国的合作从能源领域扩大至低碳经济,构建未来发展新格局。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