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非凡年代的印迹——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篇

建设交通高速发展拉升申城颜值和幸福生活: 迄今已建成12座黄浦江大桥、17条轨交线路、约300座城市公园、四大水源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至36.7平方米

那一年,上海开始“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提出,上海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由此,上海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3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徐家汇站至锦江乐园站建成通车,这是上海第一条地铁线路。同年,杨浦大桥建成,成为当时世界主跨径最大的斜拉桥。

40年砥砺奋进,40年沧桑巨变。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让上海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条条平坦大道,向城市四面八方延伸拓展;片片公园绿化,让城市处处展现美景。凝聚匠人智慧的四大水源地,让黄浦江取水成为历史,市民喝水越来越干净;设施完善的现代小区崛起,危棚简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缔造出居民幸福生活⋯⋯

“40年来,上海建设交通行业秉持着勇气、锐气和朝气,不断锤炼,实现突破。一系列高品质地标性建筑相继涌现,一批批匠人大师脱颖而出,一项项创新之举引全国之先。”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领导说,回望来时路,改革再出发,上海建设交通行业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助力上海城市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续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建筑篇——建筑市场变高效,安全开放活力并举

前不久,位于长宁区的宜家购物中心上海临空项目获得了桩基施工许可证,意味着该项目已经具备开工资格。整个项目仅花了1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施工方案和施工许可的全部审批流程,是本市社会投资项目改革后的一个缩影。

快,仅仅是上海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变革的一个维度。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上海诞生了一批高品质建筑成为城市地标,培养了一批工匠大师引领行业发展,孕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设计施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些,离不开上海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各方面的创新突破。

建设工程首先要解决效率问题,并加大对重大工程的推进协调力度。在上世纪90年代,继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之后,上海进入城市建设高峰期。一个特殊机构顺势而生———市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并延续至今。在市重大办和立功竞赛的推动下,上海一度成为火热的建设工地,轨道交通、南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一批知名工程落成。

为了解决市场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上海于1993年通过政企分离,将上海建筑工程管理局、建材工业管理局转制为企业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建材集团,参与市场竞争,逐步成为行业佼佼者;相关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给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建材业市场的统一管理。

当政府管理和企业经营分离后,上海又着手法制建设,强化对各类建筑建材业市场主体和各级管理部门的行为规范。于是,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实现了管理的全流程覆盖和规则公开透明。1996年,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将各类建筑建材业交易行为从“无形”变为“有形”、从“地下”变为“地上”,推进工程有形市场建设。

上海是全国建筑市场最开放的地区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省市乃至国外建筑施工、设计和咨询团队进入上海,建设质量良莠不齐,监管成为难题。从1984年起,上海试点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取得初步成效。三十多年来,招投标制度随时代变化不断更新修订。2017年,上海又出台《上海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转变政府监管模式、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放宽招标条件、简化招标流程;加大公开力度等。

近年来,建筑行业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逐步简政放权。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上海在2010年推进“四个集装箱”改革,简化建设工程行政审批管理程序。

从今年起,上海作为“国家队”成员参与世行优化营商环境评估。为此,上海着手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再造审批流程,并推出上海市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今年3月1日起,上海率先试水社会投资项目,审批以项目分类、不再“一刀切”。从取得土地到获取施工许可证,政府审批时间原则上最多48个工作日,相比原先10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优化现有审批流程后,企业可实现“一事不两跑、一事不两批”。

延续改革思路,今年9月1日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口子”又扩大:工程项目、流程和事项实现全覆盖,全流程审批时间从平均291个工作日,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

根据世界银行在10月最新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方面,中国的全球排名是第121位,较去年的172位有大幅提升。其中,上海的改变尤为明显,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不仅简化,质量也提高了:通过“减、并、放、转、调”等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建设品质。

改革仍在路上,由于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客观上涉及环节多、部门多,既有政策法规体系庞杂,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和评估等环节互相交织。应该说,今年通过一系列举措,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到2019年底,上海将力争打造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

住房篇——上海住房走向市场化,让居者有其屋

1992年5月8日,上海华光仪表仪器厂的女会计杨希鸿,在一份借款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合同首页印着001的编号,表明她是上海、乃至全国首个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也是全国第一笔按揭贷款。

公积金制度,是上海住房制度变革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不断创新突破,基本形成了“一个定位、两个体系、三个为主、四位一体”的住房制度体系框架,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设房地产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征收安置住房为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从分房变成了买房”。上海人口多、土地少,住房问题始终严峻。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市政府作为实事项目,集中解决了人均居住面积低于2平方米的特困户居住问题,并探索住房商品化。

1991年,上海住房逐步走向市场化、商品化。当年,上海正式出台以“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有住房出售。1994年,上海出台《关于出售公有住房的暂行办法》。根据规定,公房承租人可以以优惠价格买下房屋产权,工龄可以抵扣购房款。1999年,上海在公有住房出售上再度突破,扩大出售范围,放宽出售对象和条件等。重大利好带来市场的热烈反映。次年,上海的公有住房出售量就出现了自1994年以来的第二次高潮。

随着福利分房时代的结束,上海开始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房的出现为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房地产市场也从这个时期开始形成。

其中,公积金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上海汲取了新加坡、香港的经验,率先试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破解了住房“造不起”“买不起”困境,很快在全国推开。

“让居者有其屋”。上海的住房市场发展早,商品房价格在2004年前后明显上扬,一些市民买不起房,只能“蜗居”。为了缓解这些市民的住房问题,一方面,上海通过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根据“广覆盖、保基本、分层次、重公平、促稳定”的原则,逐步构建起分层次、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旧区改造任务十分繁重,市民居住矛盾非常突出。据1990年的统计,上海市区范围内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12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约30%;其中,二级旧里房屋超过20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危棚简屋365万平方米。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旧区改造工作,通过完成365危棚简屋改造并推进以成片二级旧里为主的旧区改造、全面实施阳光拆迁(征收)、坚持“留改拆”并举三个阶段的工作推进,截至2017年,超过110万户居民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在加快推进旧区改造的同时,积极创新探索旧住房综合改造的方式路径,2007年以来,通过实施成套改造、拆除重建、厨卫设施改造等重点针对卫生设施改造的项目,解决卫生设施短缺的老旧住房约480万平方米、居民14万户。本市城镇住房成套率2017年达到97.3%。

在整个体系设计当中,廉租住房起到“托底保障”作用。2000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廉租住房的相关制度,到2010年底,廉租住房累计受益家庭达到7.5万户。

上海的住房保障体系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公平”。廉租住房在放宽收入线的同时,建立新的收入核对办法,确保让真正的困难家庭享受政策。

上海住房保障体系也考虑到要可进可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障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当居民有住房困难时能够“进得来”体系,在有发展能力时可以“退出去”。考虑到部分家庭日后收入提高,有改善居住条件的可能,共有产权保障房在政策设计上允许其转让。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中也有“退出机制”。公租房将受益面扩大到户籍人口以外的常住人口,但租期最长不超过6年。

上海住房变迁,使市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4.5平方米增长到2017年的36.7平方米,居民住房的成套率达97.3%。

交通篇——上海交通立体网络初具规模,市民出行越来越便捷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承担着远超国内一般城市的交通压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交通格局越来越丰富。从市内的快速路、高架立交、越江隧桥,到地下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地上便捷的公交车、轻轨、磁浮,再到连接周边省市的高速公路⋯⋯上海市民的出行越来越便捷,越来越顺畅。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架建设,是上海跻身国际一流大都市的前奏。内环高架路的率先通车,宣告高架道路“零”的突破。经过20多年的建设,由内环高架路、南北高架路和延安高架路组成的“申”字型高架道路网,将上海的东西南北都更“快速”地连接起来。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有城市快速路12条,长度207公里,道路面积589万平方米。

黄浦江越江工程是决定上海市东西、南北向交通通行能力的主要节点。越江布局上与城市总体规划基本一致,在设施量上为适应城市功能调整的需求。

一座座越江大桥,将浦东浦西紧密相连。1971年,松浦大桥建成,改写了黄浦江无大桥的历史。随后,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上海以平均每两年一座大桥的速度,相继建造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奉浦大桥、徐浦大桥,直到2003年建成通车的卢浦大桥。每一座越江大桥的技术创新都刷新了相关纪录。

打浦路隧道,是上海第一条跨越黄浦江、连接浦东与浦西的隧道。历经多年,一条条江底隧道,更是将浦东浦西“无缝衔接”。目前,上海已建成14处黄浦江越江隧道,12座黄浦江大桥(含1座铁路桥),浦东浦西之间岸线平均3公里就有一处越江桥隧。

如果说,道路建设是基础,那么便捷多样的交通方式,则让市民们出行更舒畅。适应时代变化,先后经过三次公交改革之后,上海明确了“公交优先”的方针。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交线路共计1496条,线网长度8591公里,继续保持增长;公交站点23149个,外环内与外环外的站点数量占全市公交站点总数比重分别为28.6%和71.4%;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60.0%,中心城区达91.5%,建制村公交线路覆盖率100%,站点覆盖面积不断加密。公交电子站牌得到全面试点应用,已安装超过2000块电子站牌。

地上道路层次多样,地下空间“丰富多彩”。改革开放40年,回首上海地铁的发展,只用了短短20多年时间,从零公里到今天全球网络第一。

1993年5月28日,1号线徐家汇站到锦江乐园站的6.6公里建成通车,上海地铁从无到有。上海世博会前,运营总里程迅速拓展到400公里以上。如今,上海已有17条轨交线路,总里程673公里,路网规模世界第一。6条线路周末延时运营到零点,最长运营服务时段近20小时,日均客流超过1000万人次。

公交和地铁,两网不断融合,让市民换乘更便捷。2017年,全市轨道站点周边50米、100米半径范围内有公交线路服务的比例分别为74%、88%。其中新建轨道站点周边50米范围内已全部实现公交线路配套,两网融合程度不断深化。

目前,智能交通与大数据融合逐步深化,建成“上海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对轨道交通、公交、道路、对外客运等数据资源进行了全面接入。交通信息采集、监测和诱导系统,对路况进行实时分析及发布。各类手机应用,让市民的“掌上交通”更便捷。构建先进的感知监测体系、通道协同体系、公交骨干体系、仿真决策体系⋯⋯未来,上海的交通将越来越智能。

水务篇——上海市民喝水越来越干净,水源地规划更科学

2010年12月1日,一件改变上海市民生活的大事发生———青草沙通水了。从这天开始,清澈优质的长江水,自长兴岛上的青草沙水库源源而来,经江底的越江隧道奔向上海市区,“共饮长江水”不再是梦。

这项总投资170亿元的“十一五”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工程还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城市原水供应的格局,上海饮用水主要依靠黄浦江水源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水资源生态的变化,上海日益感受到优质饮用水源的缺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实施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和长江口陈行水库工程,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但是,由于黄浦江处于太湖流域下游,水质偏低且不稳定,而且黄浦江上游引水的取水总量已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若进一步扩大黄浦江取水规模,不仅水质难以达到国家标准,对黄浦江生态环境也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开发稳定可靠优质的新水源,成为当务之急。

上海将目光移向了长江。长江是上海境内最大的过境河流,常年入海径流量是黄浦江的100倍,总体水质达到国家Ⅱ类至Ⅲ类标准,满足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水质标准要求,而当时上海在长江的取水规模只占其径流量的万分之六。

199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原上海市环保局局长靳怀刚等专家大胆提出“在长兴岛北侧青草沙建造水库,从长江江心取水”这一科学设想。经过整整15年的系统研究,证实开发青草沙水源地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符合上海城市发展总体布局,符合上海水源地“百年”战略,是上海充分利用长江水源的最佳选择。

2005年12月,《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研究成果》报告获得批准。2006年1月,工程被正式列入上海市人代会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造福上海人民的巨变开始发生了!

2007年6月5日,青草沙原水系统建设正式上马。为使科学设想变成现实,专家团队对工程的环境评价、规划选址、河势分析、工程技术、经济估算和风险预估等进行了全面和细致的论证,取得了近百项科研成果。

整个工程分成3大主体,即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长江原水输水隧道、陆域输水管线及增压泵站,还有9个子项目。青草沙水库设计有效库容4.35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两条长江原水过江管,每条内径为5.84米,长7.2公里,是当时国内最长的中等直径盾构法施工的输水隧道工程;五号沟泵站工程,其24台大型水泵的总功率超过8万千瓦,规模在国内乃至亚洲绝无仅有⋯⋯历经15年的科学论证,2年的前期准备,3年的工程建设,最终,这一凝聚无数汗水、智慧和创举的“奇迹”在2010年年底基本完成,具备了通水条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从各水厂就地取水,到黄浦江上游建设水源地集中供水,再到开辟长江陈行水源地,直至建设青草沙水源地,上海的城市化供水经历了100多年,巨变不断。目前,上海已建成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长江陈行水库、长江青草沙水库、崇明东风西沙水库四大水源地,形成了“两江并举、集中取水、水库供水、一网调度”的原水格局。未来,上海规划原水供应能力将在1400万立方米/日至1500万立方米/日,水源地规划将进一步挖掘潜力,通过科学规划,上海水源地及原水系统将形成“1、2、4、X”布局。分别指全市1张原水连通管网系统,长江和黄浦江两江并举,4座水库构成的上海水源地供应体系等。

青草沙水源地从无到有、破茧而出,是上海水务事业锐意改革、敢于创新的一个缩影,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水务始终致力于为申城市民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了诸多历史性跨越:更优质的饮用水,确保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安全,上海水源地建设和郊区供水集约化取得历史性突破,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安全可靠、高效节约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城乡供水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更宜居的水环境,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为标志,滚动实施七轮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启动以“苏四期”为引领的劣V类水体整治,全市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更安全的城市,不断完善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区域除涝和城镇排水的防汛保平安“四道防线”和“四大体系”,有效抵御历年台风、暴雨、天文大潮和上游洪水多重袭击,有力保障了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绿化篇——上海“都市森林”不断丰富,城市处处皆风景

建于世纪之交的延安中路绿地,是占地28公顷的上海市中心最大的“绿肺”,至今仍是国内同类项目的典范之作。大多数人不会想到,这片“绿肺”的前身,竟是遍布马桶和煤球炉的老城厢,是上海旧房危房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2000年1月20日,在动迁了1万多户居民、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后,延中绿地得以动工。正因此,上海在国内开辟了特大型城市中心区“拆房建绿”的先河。

延中绿地正式建成,拉开了上海建造大型绿地的序幕。此后数年,上海的“都市森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以此为基础,上海“环、楔、廊、园、林”的生态环境格局基本形成,“两网两道两园”的生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上海人民的生态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城市绿化建设从慢到快、从少到多,保持了年均新建500公顷公共绿地的增幅。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0.44平方米增长到8平方米,内环线内基本实现出门500米有一块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

截至今年底,上海城市公园数量预计将达到300座左右。同时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从1994年的23座到2018年的280余座,免费开放的公园越来越多,公园开放时间也在逐步延长。2015年起,更多郊野空间成为上海公园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底,第一批试点实施的7座郊野公园已经全部建成开放,为市民享受自然野趣打造了新的生态空间。根据“十三五”规划,上海共计划建设21座郊野公园,总用地面积400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日渐紧张,上海将绿色出路瞄准空中。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徐汇区枫林路周边的围墙、华亭宾馆屋顶上进行了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示范,这是上海立体绿化早期有意识的尝试。截至2017年底,上海已累计建成立体绿化351万平方米,相当于36个人民公园的面积。

绿道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和资源利用等功能的绿色线性空间,主要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景观道路、林荫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具有生态保护、景观游憩、资源利用等作用。围绕黄浦江贯通、大型公园绿地等建设,上海近年来逐渐构建了黄浦滨江绿道等多个绿道项目,颇受市民欢迎。今年,上海还将新添200公里绿道,争取到2020年完成1000公里的目标。

生态廊道,是指上海行政区内放射状通畅性、隔离城市组团并实现与城乡生态空间互联互通,以森林为主体,具备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的森林网络体系。近两年来,上海已建成金山化工区周边生态廊道、老港处理厂周边生态廊道和吴淞江沿线生态廊道等一批重点生态廊道,面积共计约2.99万亩。“十三五”期间,上海计划建设17条(片)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共计12万亩,其他生态廊道7万亩,一般公益林造林11万亩。到“十三五”末,上海的森林覆盖率有望达到18%。

23年前,以改善生态环境和限制城市无序扩张为初衷,上海借鉴国外经验,开建城市和郊区间的柔性缓冲带———环城绿带。环城绿带仿佛“长藤结瓜”———沿外环线道路一条基本宽500米的环状绿带为“藤”;沿途在用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度放宽,布置大型休憩绿地,即为“瓜”。滨江森林公园、顾村公园、闵行体育公园、文化公园、华夏公园、高东生态园、金海公园、申江路生态园⋯⋯这些都是上海市民口中的“大瓜”。截至2017年底,“长藤”面积已经达到4000公顷。至此,上海的核心绿色屏障———98公里长、500米宽的环城绿带,基本实现了贯通。

城管篇——上海城管大变革,让体制完善、机制创新、效能提升

因为一次创新突破,宝山张庙街道如今成了“明星”街道。2016年前,张庙街道矛盾重重:老旧住宅小区占比超过八成。小区基础设施老、管理水平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普遍存在。

从2016年起,宝山区张庙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在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过程中,探索出“拆建管帮”系统治理新方法。累计拆除小区违法搭建1671户、1.33万平方米,封堵破墙开门开店4010户。老旧小区实现了旧貌换新颜,6万余户居民家庭直接受益。

城管执法工作管的都是“天大的小事”,事关民生与城市面貌。改革开放40年间,上海城管执法不断创新优化。2014年,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区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本轮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启动。

2014年底,上海市启动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探索构建资源整合、职责清晰、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让城管执法既注重城市设计,做到便民美观,又做到权责匹配,能够执法必严,最终更好地服务市民,为上海的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体制力量下沉基层。奋战在上海城市管理一线的城管执法队员经常面对现实的尴尬:什么都要管,但力不从心。城管执法系统开始体制机制全面改革,执法重心、执法力量全面下移、下沉,由街镇行使人财物管理权,成立归属街镇领导管理的街镇城管中队,落实“区属街管街用”“镇属镇管镇用”的模式。

机制创新深化城市治理。依托“1+1+1+X”城市综合管理模式(即一条12345热线、一个网格化管理平台、一支城管执法队伍、X个行政管理部门),探索常态化多部门的工作协同机制,有效提升城管执法工作效能。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大幅提升了城管执法领域综合协调能力。

严格管理强化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带来成效的同时,队伍建设也一刻不能放松。为了激励人才,根据市委市政府推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推进职级套改和首次职务晋升。监管和约束机制也不落下:与市公务员局一同制定了队员招录、交流轮岗、任职回避等制度,规范基层队伍的招录和使用管理;严格执法监督和过错问责等工作力度。同时加强作风纪律,建立全员培训体系,让全体队员心中时刻亮着“红绿灯”。

精细管理提升执法实效。上海城管执法系统也在执法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在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违法建筑整治方面有着生动演绎。近年来,依托“五违四必”综合治理平台,违法建筑拆除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2015年以来,共拆除违法建筑近2亿余平方米。整治地块内的治安案件、消防案件大幅减少,土壤、空气、水等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接下来,市城管执法局将围绕城管执法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化等实施维度,探索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有力推动执法模式转型,变“被动处置”为“主动治理”,变“零星执法”为“整体治理”,变“单一执法”为“系统治理”。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住建领域执法事项划转。强化基层执法指导,确保规范执法。同时,继续加大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力度,实现“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完成率90%以上。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本市城管执法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在街面环境、住宅小区违法行为、建筑垃圾、违法户外广告等重点领城,加大专项执法整治力度,形成防控和治理长效机制,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管执法职能范围内的各类城市管理难题顽症有效治理。

2018年12月14日《解放日报》非凡年代的印迹——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

栏目主编:孔同 文字编辑:崔家琛 题图来源:陆瑶俊 设计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