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新加坡“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Electoral Boundaries Review Committee,下称EBRC)发布最新一期的选区重划报告,正式拉开新加坡第14届国会选举的大幕。
根据过往的经历,选区重划报告的出炉被视为是大选的前兆,最迟在一两个月内就会解散国会、举行选举。
如果按照以往的时间线来推算,大选估计会落在5月底6月初。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新加坡又爆出了外籍劳工群聚感染事件,让李显龙难以应付,因此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希望推迟大选的声音。
5月4日新加坡政府通过了国会选举(2019冠状病毒疾病特别安排)法案,以保证大选能在新冠阴影的笼罩下安全进行。
看来当前执政者是铁了心要捞一波选票,用自己的防疫成绩来取得人民强有力的委托,从而继续执政。
值得回味的是2011年被视为是新加坡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当地最大的在野势力工人党破天荒地拿下了阿裕尼集选区(Aljunied GRC)。
实现了
反对党在集选区
“零的突破”
2015年在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逝世、新加坡迎来独立50周年、政府给了大量“建国配套”(Pioneer Generation)大红包的情况下,最终在多个选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在反对党选区的得票率也取得显著增长。
不仅赢回2013年补选丢失的榜鹅东区(Punggol East),还差点赢回四年前失去的阿裕尼。新加坡宪法规定每届国会的任期是5年,可以选择提早解散,但下届选举必须在解散后3个月内举行。
新加坡的政治生态其实很简单,就是执政的人民行动党(PAP)一党独大,加几个零星的在野议员充当监督政府和发表不同意见的角色,远不像台湾蓝绿恶斗那样的惊心动魄。
在疫情的影响下,新加坡能否像4月份的韩国一样,顺利举行全国性选举,也会是接下来亚洲政坛的一桩大事。
一、新加坡的选区类型
新加坡是一院制国会,没有参议院这个设定。2020年EBRC将全岛划分成14个单选区和17个集选区,共有93个议席。
EBRC划分选区的准则是保证每位议员负责的区域里有同样数量的选民,大约在2万至3万8之间。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波东巴西区(Potong Pasir)就只有1万8选民,是新加坡选民人数最少的区。
选民人数最多的是宏茂桥集选区(Ang Mo Kio GRC,五人集选区,也是笔者待了六年的地方),拥有大约18万人。
资料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下面是两种选区的介绍:
1、单议席选区(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ies, SMCs)
和英国及马来西亚的“小选区”一样,每区就选一个议员。这种一对一单挑的地方,极容易爆发多角战。
2011年榜鹅东就爆发过三角战,到了2015年,更是有三个单选区出现三角战的情况。2020大选新加坡总共有14个单选区,新增的单选区有4个,分别是:
玛丽蒙(Marymount),从碧山-大巴窑集选区(Bishan-Toa Payoh GRC)中分出。
榜鹅西(Punggol West),从白沙-榜鹅集选区(Pasir Ris-Punggol GRC)中分出。
杨厝港(Yio Chu Kang),从宏茂桥集选区(Ang Mo Kio GRC)中分出。
哥本巴鲁(Kebun Baru),从义顺集选区(Nee Soon GRC)中分出。
消失的三个单选区则是:
凤山(Fengshan),被并入东海岸集选区(East Coast GRC)。
盛港西(Sengkang West)和榜鹅东,被并入新成立的盛港集选区(Sengkang GRC)。
据说凤山区的消失还招来了工人党的不满,因为2015年他们在这个区拿了42%的选票,表现还相当优异(新加坡反对党实在太烂,拿40%选票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现在这个单选区被并到东海岸这个五人集选区,导致工人党必须要组团去打了,打不打得下还是个问题,所以又开始批评PAP(人民行动党的简称)的选区划分不公,这是老套路了。
2、集选区(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ies, GRCs)
集选区的设立要追溯到1988年,这种样式的选区就比较特殊。在集选区里,候选人不是一对一单挑,而是打团体战。
通常一个单选区选出一名议员,而一个集选区要选出3~6名代议士。这3~6人必须是来自同一党派,或者全部为独立候选人。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的政党各派出一个团队在某个集选区互搏,最终的胜利也属于这个团队的所有人,有点类似美国总统选举人票”赢家通吃“的概念,即获得相对多数票的四人或五人团队里,每个人都会当选为这个集选区的议员。
2020选区划分后,宏茂桥和白沙-榜鹅两个集选区从六人区降为五人区,东海岸和西海岸从四人区升格为五人区。因此新加坡现在的17个集选区中,6个是四人集选区,11个是五人集选区,从1991年开始存在的六人集选区在本届大选彻底消失。
新加坡可能的总理接班人:贸工部长陈振声(左)、副总理兼财长王瑞杰(右)
对于反对党来说,集选区的设立让他们很难寻觅到同等重量级的候选人来组成一个团队对抗行动党,而且由于设立了少数族裔的门槛,要再从这些人中找到精英去参政,无异于大海捞针。
除了工人党近些年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精英来接班以外,其他的反对党根本无力再与行动党抗衡,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集选区制度实行的23年间,在野势力就一直无法攻破强大的集选区堡垒,好几次选举都出现大部分集选区因没碰到对手而让PAP自动当选的情景。
直到2011年,工人党团队破天荒地以54.7%得票率拿下阿裕尼集选区,给了执政的行动党一记重击,才让这个堡垒开始慢慢松动。
现任阿裕尼集选区的五名议员(左起):陈硕茂、林瑞莲、莫哈末费沙、刘程强、毕丹星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当年拿下阿裕尼的这个团队,已经是工人党所能派出的最强阵容了。
2011年,反对党工人党首次攻破集选区,得票率54.71%2015年阿裕尼集选区的成绩,工人党五名议员成功连任,但得票率下跌至51%。
二、新加坡的政党及对他们的选情预测
对于工人党而言,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东部那几个得票率在55%左右徘徊的选区,比如东海岸、马林百列,甚至是新成立的盛港区,都可以一拼。
工人党的6个席位都来自东部的选区——后港(单选区)和阿裕尼(五人集选区),工人党势必要先守住这两个堡垒。早年工人党在新加坡政坛也算比较活跃,1991年刘程强当选后港区议员,一干就是20年。
刘程强每次在后港开大会时,都坚持使用潮州话来演讲,是新加坡选举时的一大特色,因为后港区的选民很多都是潮州后裔,而刘程强本身也是潮州社群里一个比较强硬的政治领袖,因此他也成功得到了这些潮州居民的认同感,让他待在这边做了20年的议员。
那之后,2011年,他离开后港竞逐阿裕尼,成功打破行动党的集选区堡垒,后港大本营也被同样具有潮州背景的后辈饶欣龙拿下。后来饶欣龙因桃色纠纷被工人党开除,补选时工人党方荣发击退行动党的朱倍庆(2011年就是他跟饶欣龙打对台),再次守住这个蓝色堡垒,其本人的议员职务也一直当到现在。
此外,工人党2013年还在榜鹅东补选中拿下胜利,只是2015年又输给了行动党回锅参选的张有福。
从历届的得票来看,新加坡的西部和北部一直是行动党的铁票区,而东部的几个选区,最近几年都开始越来越倾向在野势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东海岸集选区,2015年在全国得票接近70%的情况下,东海岸行动党的得票才刚过60%,2011年更是只有55%。
2011、2015这两届大选中,东海岸都是反对阵营落选的选区中得票率最高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只有小部分选民的选票发生转向,那这个选区就会被翻掉。
工人党势必会集结所有力量去进攻东海岸,再多添5席,使其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从6人增加到11人,其在议会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大。
此外,工人党除了六名民选议员,还在国会里有三位非选区议员(Non-Constituency MP)。新加坡宪法规定国会里至少要有九名非执政党的议员,如果当选的反对党议员少于九人,则额外设立非选区议员来补足差额。至于其他的那种小党,我们暂且不提。
大选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解散国会-
-总统颁布选举令状-
-竞选提名-
-竞选投票-
-计票-
房产走势
新加坡的大选一般不会带来大的惊讶,因为PAP当政这么多年而且反对党势单力薄。
住屋和房价向来是大选的热门课题。在“大选季节”来临之际,有些市场人士纷纷看好楼市前景,他们的论据是政府会在大选后放宽降温措施,从而带动房价回弹,因此现在是进场的最佳时机。
房价第一季度是下跌了1%,因为疫情而寄望政府放宽降温措施,不太现实。要看到阻断器之后,房市迅速升温。新盘周销售量是阻断器之前的两倍。
特别以RCR(中央区外围)的成交量大。
这次大选结果应该不会调整之前的房产政策,大选不会对本地楼市带来直接影响,但是行动党大胜之后,就会推进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
换句话说就是扩大给PR和公民的额度,让更多地人移民进来,成为新加坡公民。
总之,我们拭目以待!
※如有变化,以申请时最新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