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与KKBOX达成战略合作,用户数突破4亿,网易云音乐的下一步是什么?|对话

文 | Dewelf

校对 | 李雪娇

编辑 | 赵星雨

11月15日,北京长安街W酒店,网易云音乐和KKBOX联合举办了战略合作发布会。而在一年前,相同的地点,网易云音乐正式拉开了独立音乐人扶持计划“石头计划”的帷幕。

发布会于昨日下午2:30开始,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KKBOX集团执行长林冠群以及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先后做了主题演讲,向在座从业者分享了两家平台合作的缘起及细节。丁博也在演讲中分享了一些网易云音乐的平台数据,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目前网易云音乐的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

△ 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

这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无疑也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2013年4月,网易云音乐正式上线;2015年7月,其用户数突破1亿;2016年7月,用户数突破2亿;2017年4月,用户数突破3亿;2017年11月,用户数突破4亿。从0到1亿,网易云音乐用了两年零3个月时间;从1亿到2亿,用了整一年时间;从2亿到3亿,用时缩短到9个月;3亿到4亿,只用了短短7个月时间。

此外,丁博同样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数据。例如当前网易云音乐上播放量最高的歌手(同时也是播放量最高的华语歌手)是周杰伦,其《晴天》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数已经突破了185万;播放量排名前十的华语歌手则分别为周杰伦、陈奕迅、薛之谦、林俊杰、陈粒、赵雷、张学友、王菲、李荣浩和蔡健雅。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十位歌手中,除了陈粒和赵雷这样在近几年才受到关注的新晋创作者,其余绝大多数都是流行于十年前的歌手,用丁博的话说,当前的音乐市场“吃老本”的现象其实非常严重。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网易云音乐和KKBOX达成合作的重要缘由之一。在会后的采访环节,丁博也表示和KKBOX的合作是为了让整个音乐市场的交流更加畅通,在为音乐人增加推广渠道的同时更好地活跃市场,使更多好作品被乐迷听到。未来,双方也将围绕歌单推广、音乐巡演、短视频合作和原创音乐扶持等几个维度展开合作。

对于很多内地用户来说,KKBOX也许还非常陌生,但它却已经在东亚地区有所建树。KKBOX于2004年创办于台湾,目前服务地区包括台湾、日本、香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根据官方数据,其在台湾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60%,当前的曲库也已经突破4000万首。此外,KKBOX并不单纯是一个流媒体平台,其业务范围还包括了演唱会主办、直播、票务平台及场馆经营,就这一点来说也和网易云音乐十分相似。

△ Julia Wu吴卓源和Panta.Q

演讲的间隙,音乐制作人、DJ Panta.Q,女歌手Julia Wu吴卓源,以及音乐人马条先后登台进行了演出。去年底今年初,网易云音乐曾主办独立音乐人马条“冬日篝火”、“春日暖阳”全国巡演;自称是“从网易云音乐成长起来”的、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新晋电子音乐制作人/DJ Panta.Q当前也在该平台拥有超过9万粉丝的关注度。

△ 马条

其实不论是丁博在台上频频提到这些独立音乐人的名字,还是在发布会现场请到独立音乐人表演这一行为本身,都显示出自去年以来,独立音乐人已经成为网易云音乐重点关注的对象。丁博在会后也向音乐财经表示,独立音乐人将不仅是明年网易云音乐的重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该平台重点关注的部分。

2017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既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迅速成长的一年。

据了解,网易云音乐的“石头计划”等项目进展顺利,到目前已主办了200多场音乐人演出,扶持录制了49组原创音乐,有上万音乐人通过平台的赞赏功能获益;平台也实现了用户数从3亿到4亿的跨越;同时,在今年9月的IMS亚太峰会上,网易云音乐还预告将会在未来推出的电音子品牌FEVER(放刺)……

发布会结束后,丁博在酒店B2层的小型会议室接受了包括音乐财经在内的五家媒体的专访。一身黑色装扮的他显得十分庄重,但脚上穿的“椰子鞋”透露出了他的潮范。尽管已经参加了近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他看上去依然精神焕发。

身为北京人的丁博于2009年加入网易,而在此之前,他还曾供职于《北京广播电视报》、《音乐周刊》等多家文娱媒体,任记者、编辑、主任等职。在见证了中国音乐产业多年的发展后,他依然认为当前国内的市场仍然有着许多的想象和成长空间,“就好像吃一盘菜,鸡蛋、西红柿还有,不在乎旁边吃两口宫保鸡丁。”

以下为部分访谈内容:

为什么选择和KKBOX合作?

丁博:从历史渊源来看,KKBOX的高层林冠群先生和我们网易的创始人丁磊有着深厚的私交。早些年,丁磊和林冠群经常交换音乐心得,分享一些音乐理念,KKBOX坚持为用户创造更好的音乐体验,用科技为音乐人及其音乐打造更大的宣传平台。网易云音乐立足音乐社交,尤其擅长发现和分享音乐。可以说双方高层对音乐共同的理解、热爱,两个音乐平台对音乐的共同追求是促成合作的原因之一。

再次,KKBOX是亚洲顶尖数字音乐品牌,在台湾地区占比超过60%。仅2016年,亚洲华语圈音乐盛典KKBOX风云榜就有超过1200万人收看,全亚洲近30家媒体直播,转播。可以说,KKBOX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平台宣发能力为华语音乐推广的提供了后盾。

KKBOX深耕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网易云音乐则扎根中国大陆,两者的合作,打造全球最大的华语音乐宣传平台,有助于音乐文化理念的交流与碰撞,这对于更好地传播华语音乐,放大华语音乐的地区影响力都大有好处。

这次和KKBOX的合作,能够拆解和细化一下合作内容吗?

丁博:我们合作的核心在于打造全球最大的华语音乐宣传平台,推广优质的华语音乐,包括歌单推广、音乐巡演、短视频合作和原创音乐扶持等几个维度展开合作。

首先,在歌单推广上,我们会共同上线一个华语速爆新歌,选取两周内上线的20首优质华语新歌联合推荐,每周二更新;第二,我们将推进亚洲音乐巡演品牌打造计划,帮助艺人打造全国巡演之外,还能落地亚洲更广范围内的巡演项目,打通整个华语地区的艺人推广;第三,网易云音乐和KKBOX将共同探索音乐视频的合作,结合双方艺人和资源优势,一起打造新的原生视频节目,在两方平台同时播出,打造出两岸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视频IP,同时互授各自自制视频内容,联合推广;在原创音乐推广上,双方将推动原创音乐计划在泛亚地区的传播,包括将网易云音乐的石头计划向亚洲更广泛的地区推广、校园原创音乐扶持和推动大陆音乐人参与KKBOX年度盛典品牌KKBOX风云榜评选等。

现在短视频在整个网易云音乐的战略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丁博:很重要,有一些东西是之前透露过的,我们短视频跟音频类的收听高峰不一样,时间段是区别开的,用户这两种行为是相对独立的,所以不会影响收听习惯。

短视频对于音乐的解读是另外一种方式具象化,可以提供更好的其他感受,会吸引一些独特的用户使用音乐产品,这一点我们希望做出尝试,目前来看它的数据增长比较明显,还有一点很重要,短视频这种方式未来在广告储备方面有更好的可能性,比我们现有的网络开发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对它的收益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期待。

目前网易云音乐的收入来源和收入规模是怎样的?未来还计划开拓哪些商业模式?

丁博:与视频网站类似,音乐平台的收入也主要分前向收入和后向收入,前向收入为用户付费,后向收入为广告,这也是网易云音乐目前的两大收入来源。其中,用户付费又分会员付费、数字专辑售卖、流量包售卖、打赏收入等。另外,网易云音乐还有音乐硬件销售、音乐衍生品销售(音乐电商),演出门票、知识付费收入等收入来源。其中会员付费将是我们认为增长潜力最大的一块商业模式。

除了用户付费,音乐上下游解决方案也是我们的一大发力方向。比如演出、票务等。另外,智能硬件、音乐周边、知识付费也将是我们未来会重点关注的商业模式。今年,我们尝试推出了网易云音乐无线蓝牙音箱MB1,首发三天首批售罄。总之,我们希望能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改进音乐产业链上下游,让音乐人能赚到钱,让用户能获得更好的精品音乐体验。

△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

可否介绍一下网易云音乐目前的付费用户情况?包括付费会员总数、付费率、付费收入规模?

丁博:具体数据不方便讲。我们可以说是付费率最高的在线音乐平台,大家从平时数字专辑售卖的数字也可以看出。比如,11月3日,美国著名乐队魔力红的全新数字专辑《Red Pill Blues》上线网易云音乐,11月8日,这张新专辑的销量突破100万首。而就在同一天,“霉霉”泰勒·斯威夫特全新数字专辑《Reputation》网易云音乐平台销量也超过100万首。此时距离霉霉这张新专辑开始预售,只过去了41小时。两张专辑的售卖远超其他在线音乐平台。

在音乐垂直自媒体新音乐产业观察,最近统计的今年最畅销的十张欧美数字专辑,其中云音乐参与销售的7张专辑中,有6张销量排名第一。

在我们今年初做的一个后台数据统计中,有一组数据很值得分享:2016年网易云音乐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超过9倍,数字专辑购买人数同比增长超过7倍,可以说是爆发式的增长。

听说国家版权局前段时间约谈了唱片公司和音乐服务商,避免独家授权和独家版权,对此,网易云音乐怎么看待?

丁博:国家版权局先后进行过两次约谈,一次是约谈腾讯系音乐、百度音乐、虾米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等网络服务商,要求避免采购独家版权,禁止哄抬版权价格;一次是约谈环球、索尼、华纳等音乐公司,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避免授予独家版权。

国家版权局的两次约谈,都是为了音乐行业的发展,以防止可能形成的行业垄断,同时创造一个健康的市场,让用户的音乐权益不会因不公正的对待而受到限制。

因此,网易云音乐积极响应国家版权局的约谈,维护音乐市场次序、保障用户听音乐的权益不受过度限制。我们相信,经过本次约谈后,音乐行业版权秩序将会朝着更健康的发向发展。

我们看到网易云音乐的“石头计划”最近推出了首批投资的原创音乐作品,很多人会认为你们是在做唱片公司的事情。实际上在线音乐平台会不会越来越像一个唱片公司?这会不会与其他唱片公司的利益产生冲突?

丁博:网易云音乐从来没有旗帜鲜明地表示要做一家唱片公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给一些还没有签唱片公司,乃至已经签了唱片公司但是没有找到好渠道的人,提供一种更好的服务。其实我们还是音乐平台,是一个平台的属性,我们的主业还是服务用户、服务艺人和唱片公司。

至于利益冲突,现在音乐市场有各种各样的音乐人服务,唱片公司提供的是一种服务,网易云音乐提供的也是一种服务,只是一个额外的增值服务而已。唱片公司在这个时代也需要有自己的变化,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唱片公司不单纯为艺人做专辑,也可能会更复合化地去做其他一些业务,比如影视音乐、场景音乐等,我觉得这些都是大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尝试。

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未来音乐行业的竞争是曲库存量还是新内容呢?

丁博:我会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出来,我们这代人可以把李宗盛、刘文正、潘安邦、齐秦这些人作为非常重要的记忆来存在,但是如果两千年后还是这些人成为最重要的音乐记忆的话,那就是不对的。他们只应该是下一代人记忆中很小的一部分,下一代人应该有自己的偶像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对于未来10后、20后、30后的人更是如此。

互联网是一个对资源高度聚合的产品,我们需要有一个聚合的曲库,我们也一直在为这个方向努力,希望不要使这些曲库成为用户体验的障碍。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在聚合的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分众产品,它最终的方向其实是分众,这种分众的积累对未来的开拓和创新是我们更看重的东西。

本周轮值编辑:赵星雨

联系方式:keith.kyo@hotmail.com

招聘|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招聘启事

商业| 网易云音乐的“这一周”与它的“这一年”

商业| 我们和丁博聊了聊网易云音乐的版权瓶颈、半步理论和分层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