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解放后的故宫如何收回散失的国宝?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刚刚进入北平,朱德总司令立刻部署兵力,进驻故宫博物院。部队进驻故宫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故宫打扫干净。当时的报道这么说的:“1949年初部队刚刚进入故宫的时候,大家发现里面杂草丛生,垃圾成山,有些建筑甚至被半埋在沙土里。大约有25万吨垃圾被运走,整整装了8300车。”

建国以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开始着手拯救和赎买故宫的文物,对故宫博物院的恢复和扩充十分关心。故宫还成立了专门的文物小组,对文物进行收回,征集,鉴定真伪等工作。

博物院收回的文物当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要数1924年溥仪逃离紫禁城时,从故宫带出去的文物。当年溥仪被迫逃离京师的时候选了一些便于携带的、最珍贵的艺术品和珍宝。而溥仪的侍从也从宫里偷出来不少宝贝,卖给北方大城市(特别是天津)的古玩商或者古董铺,这些失散的文物被古玩界称为“东北货”。

1945年,溥仪被抓,在长春的伪满皇宫中发现了大量的东北货。溥仪把最值钱的一些珠宝装在随身携带的小皮箱夹层里,被抓时,他就带着这些箱子。后被当作战犯关押到前苏联,随身携带的文物也被没收。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他的文物也被移交抚顺战犯管理所保管。直到1964年,周总理签发了一道行政命令,要求把这些文物(共245件)运回北京故宫。其中包括乾隆皇帝使用过的印章、玉璧,以及隆裕皇后和慈禧太后的贵重首饰,包括白金镶钻石戒指、白金镶蓝宝石戒指、碧玺手串、珊瑚手串、金钻祖母绿宝石领针等。

除了全力追查“东北货”,大家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收回故宫失散的文物。

第一个方法是政府发布征集文物的行政命令。命令一出,党政军机关、事企业单位以及人民大众纷纷响应,把自己收藏的文物登记造册,看其中是否有珍贵文物。通过这种方法,故宫共收集165061件文物。

第二个方法就是从一些单位、古玩店、拍卖公司和个人家里赎买文物。博物院组建了一个专家团,奔赴全国各地搜寻文物。他们把目标主要集中在长春、大连、沈阳、天津、上海、苏州以及香港等地。此外,北京琉璃厂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这个的古董店是众多国宝的藏身之处。通过这种方法,收集了53951件文物。

第三个办法是个人的捐赠。例如,曾经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了十年的朱幼平同志,捐出了自己收藏的文物,包括家具、书籍、绘画、玉器、石器等等,还和父亲、兄弟一起把收藏的700余件碑帖捐献给故宫。

第四个方法是新中国领导人的捐赠。毛主席一生酷爱书法作品,自己也收藏了不少,他于20世纪50年代捐了不少给故宫博物院,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前段时间在《国家宝藏》里大放异彩的“诗仙”李白的《上阳台帖》。

第五个方法是海外华侨的捐献。韩槐准先生是旅居新加坡的商人,为了收集流失在海外的国宝,他不惜变卖家产,奔走于世界各地的拍卖行收购国宝。20世纪60年代,他回到祖国定居,将自己收藏的2000余件文物全部捐献给了故宫。

从1949年到2000年,共追回文物24万件,时至今日,故宫博物院的馆藏已达180万余件。感谢中华民族历代先贤对此的热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