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人民医院。 陆 山 邓 涵 摄
湘西州人民医院儿科大楼。 邓进 摄
张马良 邓 进
从1952年,到2019年;67年,历经风雨;67年,初心不改;67年,砥砺前行!
67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却用浓墨椽笔描绘了一幅地市级医院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发展画卷。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前身是湘西行署兄弟民族医院,始建于1952年9月。后经数次更名,1983年4月,经湘西州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06年6月28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吉首大学签署协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设立为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实行共建共管;2011年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从吉首老城搬迁至乾州新城区世纪大道与建新路交会处,床位从700张增加到1200张,可开放床位1700张。
近年来,在湘西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吉首大学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在扩容提质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先后投入资金3.27亿元,建成医疗综合楼、儿科专科大楼、党员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加入“智慧湘西”建设,为打造信息化智能化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更快更好发展,该院坚持科学发展,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医技、文化兴院发展战略。
搬迁8年后的今天,这家建立在武陵山上的医院,拥有床位3000张,博士生、研究生达243人,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6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5人,成为技术力量雄厚、社会声誉日隆、享誉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人才战略: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人才兴,则医院兴!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关键在理念、定位和方向。
湘西州第一个医学博士黄纯海,回到湘西州人民医院是有故事的。
2008年6月,黄纯海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考虑到今后事业发展及孩子求学,黄纯海和长沙一家大医院签订了合同。但是,湘西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彭剑涛情真意切的电话,改变了一切。第二天,他没有去那家医院报到,而是赔偿了3000元违约金,回到了湘西。
由于人才匮乏,湘西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萎缩严重,科主任一职都已空缺两年,脑肿瘤、脑血管畸形、椎管内肿瘤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手术一直未能自主开展,病人必须转至长沙等地,病情被延误,费用成倍增加。
黄纯海挑起了神经外科主任的重担。他推行先进的显微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填补了26项湘西州在此领域的空白,使该院神经外科诊疗水平达到省内先进,特别是脑干肿瘤手术的开展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治疗,再也不用长途颠簸到长沙、北京等地了。
采访时,巧遇66岁的吉首市民宋婆婆来医院找黄纯海复查,原来她是2012年查出脑丘肿瘤,当年正准备去长沙动手术时,怀着试试的心态来湘西州人民医院问一问,原来这个手术就可在吉首动了。
如今,湘西州人民医院还设立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黄纯海劳模创新工作室”。
湘西州第二个医学博士宋奎,也与黄纯海一样,也是有故事的。宋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博士毕业,先后在美国EMORY大学病理系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2011年12月,完成国内首个骨髓腔内注射骨髓造血干细胞诱导异体心脏移植后免疫耐受病例。
2014年,是湘西州人民医院院长周明欢真情的邀请,这位湘西汉子也回到了湘西州人民医院,现任医院血液科主任。
不为我所有,但可为我所用,湘西州人民医院采取高位嫁接的方式,外聘高层次专家,构建优势学科集群,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全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教授吴金术,被聘为湘西州人民医院特聘教授;邀请美国著名华裔脊柱矫形专家教授张宏,来医院脊柱外科讲学;邀请医院特聘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郭京,来医院教学查房、坐诊、手术指导。
外聘高层次专家的到来,不仅带来了高层次的医术,也带来了严谨的作风;润物无声,给湘西州人民医院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
请进来重要,走出去同样重要。
同时,医院先后组织共20批、40名临床医疗、医技以及行政管理人员,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进行讲学、考察、访问、学习先进技术,开展学术交流,拓宽医疗服务,促进医院发展。
借力高校人才资源,实现人才战略双赢局面。
2006年,湘西州人民政府与吉首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将湘西州人民医院设立为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行共建共管。
2009年,在湘西州人民医院设立临床学院,教学相长。2018年,吉首大学医学院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医学本科认证、硕士教学评估,近年来,全院累计培养临床专业硕、本、专科学生1万余人,实习生1400余人,开创了民族地区发展高等医学教育的新模式。
英才荟萃,声誉日隆。
至2018年,湘西州医院已有内科、外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骨科、全科、儿科、妇产科、眼科、麻醉科、超声医学科、放射科、康复医学科、临床病理科共计1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近两年承担国家、省、州立项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
建立激励机制,让人才脱颖而出。
2019年,该院还开展首届“十大名医”及“优秀中青年专家”评选,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了一批医德高尚、理论扎实、业务过硬、群众公认的“德技双馨”的人才队伍。
医技战略:助推诊疗能力升级
走进州人民医院的每一个科室,学业务、钻业务,努力提升个人、团队医技的场景处处皆是。
在业务工作中,出现的每一点纰漏,大家认真对待、毫不放过,从分析到整改,直至最后取得成效。
在病房里,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科室的不同病人,从日常起居、打针吃药、沟通交流、定时回访等细微处做起,争取把服务做到最好。
从2012年至2018年累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22项,如肝胆外科精准肝段切除术、乳甲科保留肋间壁神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儿科小儿纤支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脊柱科寰椎同侧后弓螺钉固定技术、妇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骨科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重度创伤缺损、神经内科急性大面积梗死取栓介入手术、普外科开放式造口旁疝修补术等。
“肝胆外科平均每年要进行500台手术,从2014年到2018年,连续5年未发生LC手术并发症,我们的肝叶切除术已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宋新说道,术前检查、规划,术中精细,术后规范管理已经成为科室每个医生的工作宗旨。
神经外科建立了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功能性神经外科四个亚专业组,填补了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使用手机APP软件导航定位浅表幕上病灶、脊髓空洞症后颅窝减压并分流术等21项自治州神经外科领域的空白。尤其是构建的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治疗体系,手术成功率达到80%,远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的44%至70%。
“医生这个职业必须保持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掌握前沿知识,严谨、勤奋,精细、精心是我对待医学工作的终身信条。”湘西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兼神经外科主任黄纯海如实说道。
“黄纯海老师不仅自己带头学,还督促要求全科室同事一起学,他还利用自学的R语言编程知识,教会大家用3D技术引导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湘西州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田志说。
在神经外科,现在大家形成了共识——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向优秀学习看齐,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介入放射学是医学领域的崭新科学,是在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包括血管造影机、CT、MR、超声、内镜等引导下,借助不断创新的微型医疗器械,对疾病定位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的边缘科学。
如今,神经外科已建设成为湖南省急性脑卒中临床技术示范基地和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跻身省内领先水平,同时,该科室还被列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近年来,湘西州人民医院顺势而为,趁势而上,推进创新型医院建设,各学科发展迅猛。已开设临床医技科室85个,具备了四省市边区规模最大的学科阵容。2018年底,床位400张、年可接待患儿2.5万人次的儿童专科大楼投入使用,涵盖了从新生儿到14岁儿童的内科疾病防治、急危重症患儿的抢救和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等,不仅是全州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力量最强的儿科医疗中心,也是目前四省市边区实力最强最好的儿科医疗中心。介入科年完成介入手术,从2011年163例到2018年6111例,增加了37.5倍。
文化战略: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一所医院的温度,是由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共同初心叠加起来的。
故事一:2019年6月2日上午8时40分,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集贸市场,一名赶场的中年男士突发疾病倒地,呈昏迷状态。正买菜路过的湘西州人民医院普外四科的年轻女医生欧阳黎,立马在同伴协助下现场开展紧急抢救工作——看瞳孔、切脉搏、摸心跳、测鼻息、帮病人解开领口、保持平卧,并实施人工呼吸。这一行为,不仅感动着现场的所有人;此事件由“新湖南”在第一时间报道后,获得了近50万人的点赞。
故事二:2018年8月3日下午2时多,在北京开往昆明南的G403次高铁列车上,途经娄底时,一则列车广播打破了车厢内的平静;原来是1号车厢里,一名云南曲靖患脑动脉血管瘤疾病的6岁小男孩,嘴唇发乌,严重昏迷,需要抢救,呼唤乘客中的医护人员。
已经退休的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周异曾正在此趟高铁上;周异曾当即把男孩平放在车厢地板上,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由于自己右腿曾受伤做过手术无法完全下蹲,周异曾便单膝跪在地板上,为男孩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小孩得救了,周异曾的行为感动着一列车的乘客。“南京铁路公安在线”发布了这一事件的视频,获得了150万人次的点赞。
故事三:2018年9月17日上午,在吉首市某酒店电梯内,一名40多岁的男子张先生突发急性心肌梗塞,情况十分危急。幸运的是,他在电梯内遇到了湘西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姚本能,和正在出警的吉首市公安局乾州派出所所长严奇,二人立即联手对这名男子展开救援,使其得以转危为安,随即送往湘西州人民医院医治。
医者仁心,湘西州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各种危难中尚且如此,在医院里的故事就更多了。
湘西州人民医院坚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全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医护人员用身体力行,诠释了“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
“今天我是特意来找朱灿医生做心脏支架手术的。”这位来自龙山县的患者黄老伯乐呵呵地告诉笔者,10多年前,就是朱灿医生为他做的心脏手术,现在心脏又出现问题,特地来找她做心脏支架手术。
“对待患者,从我先开始,全科室人员都要做到耐心、细心、热心,只有我们医护人员把患者装在心里,病人与家属就一定会信任我们,医者仁心的口碑自然就立起来了。”有着35年临床经验的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朱灿说道。
医者因生命而伟大,医生职业注定了要有崇高的医德。
树医德立口碑,打造名医名院,全力实现“大病不出州”,这是近年来湘西州人民医院在谋划发展宏图中制定的目标之一。
“儿科搬入新院来,按照‘三好一满意’的办院目标积极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医疗业务不断壮大,现在已发展成为7个临床科室,每年都有许多来自贵州、重庆、湖北、江西等外省市的患儿前来就诊,而且就诊后获得的反响非常好。1-10月儿科门诊10万余人次,出院1.4万余人次。”在湘西州人民医院从医有30个年头的儿一科主任石敏,指着墙上各种锦旗自豪地说,好的医患关系不是说出来的,是经过长年积累干出来的,说完,石敏用手上的纸巾擦拭着早已布满眼角的泪水。
据石敏一同事介绍,因长期奋战在手术一线,石敏早就患有视网膜脱落病症,加上一直没得到及时治疗,最近,眼部视力急速下降,已经到了非手术不可的程度。
“从事医生行业,责任心大于天地。”石敏说道。
家国情怀、心系天下,用精湛的技术,奉献社会,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联袂“香港关怀行动”10年,康复3000残障人士;每年免费救治贫困白内障患者1000余人;开展人工耳蜗、小儿先心病等免费救治为千家万户带来福音,该院因此被国务院有关部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该院承担着全州医疗紧急救援调度工作及执行任务,120急救年出诊4000余车次,多次出色完成突发公共事件救治任务。
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让医患饱含温情,让医院充满温暖,向社会传递温度。为救治一名确诊H5N6患者,多名医护人员毅然投入隔离救治,昼夜奋战14天,在六月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任由湿透的衣服裹住身躯、大把的汗水浸泡双脚;儿科专科楼建设前的2014年收治手足口病3000余例,发病高峰期,一个45张编制床位的科室竟要同时收治240多例患儿;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中途救助胎盘早剥孕妇,成功抢救钢管穿胸伤者。
同时,为解决地区百姓“看病难”问题,医院推行“送医下乡、送药下乡”,每年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讲座、志愿服务活动等数百余场次,受益群众数万人次。这些奉献精神和救治效果,都得到上级部门、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广受社会赞誉。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
如今,秉承以“厚德、精医、博雅、弘毅”为院训的州人民医院,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内涵质量提升到新高度,服务功能提高到新境界,人才聚集充实到新层次,服务群众发生了新变化。
未来,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心怀仁爱、诚信的州医人,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为建设武陵山片区区域医疗中心,打造“三好一满意”医院,实现健康湘西目标,奋勇前行!